石花洞说说
我推荐感兴趣的人去阅读Jacques Le Goff的《 Faut-il vraiment découper l'histoire en tranches ?》,了解下历史分期的意义
既然 @元卜 先生提到了气候,这是个十分新颖且很好的切入点,那么我就先来谈谈气候
我们先说下如何还原古代的气候数据
但是必须先说一下,以气候变化为出发点,对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南下的气候背景加以研究,并扩展到对整个农牧文化发展的气候变化背景的研究,邓云特认为灾荒延长,消磨了农耕民族的内在力量,内力不足外力才得以侵入,犬戎向南压迫西周,秦汉时期匈奴的劫掠,魏晋五胡的内迁,南宋时期蒙古的扩张以及明代外族的入侵均同各个时期多年连续的自然灾害有关,而自然灾害往往集中出现于气候的突变阶段,旱灾会导致游牧民族的迁移,亨廷顿认为在一个干燥周期开始以后,草原随着干化为沙漠,草原民族不得不向外迁徙,造成一连串的迁移与征服的现象,而有的英国学者H.H.lamb则指出,历史时期在气候转冷及风带相应南移至蒙古高原时,是这一地区的降水增加,气候变得湿润,游牧民族因而获得发展,在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后,开始向南迁徙,气候无疑对人类社会施加了影响,但对过去气候变化本身的过程及其在不同区域的影响尚未得出具体肯定的结论,不能确切说明社会兴衰中气候的影响程度,我们目前通过气候还原总体来说有三种办法;
一.通过文献来建立模型还原
竺可桢在1973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开创了我国利用历史文献研究过去气候变化的先河,建立了中国过去 5000 年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认为过去 5000 年间,可以划分出 4 各主要的暖期和 4 个主要的冷期,四个主要的冷期出现的时间是 1000BC(殷末周初),400AD(六朝时期)、1200AD(南宋时期)和 1700AD(明末清初),而汉唐两代处于温暖的阶段,葛全胜在《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中依据文献记录建立了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变化序列,并利用小波分析对百年至千年尺度下气温变化的周期性做了讨论,郑景云依据文献记录中的异常寒冷天气及植物分布等的变化建立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温序列,王绍武重建了中国东部地区冬季过去500 年的气温序列,满志敏通过唐代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讨论了唐代气候冷暖的特征,张德二通过故宫晴雨录资料,重建了北京1724~1903AD夏季气温序列及 18 世纪长江下游地区的梅雨气候序列,张丕远等对历史文献研究后认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是由一序列的突变组成的,在 280AD,490AD,880AD和1230~1260AD气温发生突变
二.通过石笋的气温序列还原
利用石笋微层厚度变化定量重建历史气温序列,具有时间尺度长,分辨率高的优点,张美良利用石笋建立了贵州荔波地区2000 年的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序列,谭明通过北京石花洞石笋建立了北京地区2650年来气温的变化过程,例如谭明针对北京石花洞石笋的年层厚度与气象观测数据的相关性重建了北京地区过去2000多年的气温序列,土壤、二氧化碳和洞穴滴水所反映的气温信号被土壤—有机质—二氧化碳系统放大后,记录在石笋的年层序列中,重建的气温序列表明过去的几千年中气温总体的趋势是下降的,但在百年尺度上存在着快速反复的变暖现象。重建的气温序列同北半球其它不同记录有较高的相关度
三.综合还原
王绍武将中国划分为10个气候区,获取了全国165个气象站的气温实测数据和其它气温代用数据,以气候大区面积为加权计系数,建立了1880~1996AD全国逐年均温序列,杨保等从冰芯,树轮中获得了分辩率为年的气温序列结合历史文献重建了中国过去2000 年的气温序列,虽然该序列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气温序列的详略程度不一,但基本反映了过去2000年中气温变化的基本趋势,葛全胜以现代气温观测数据和物候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气温代用序列间的转化方程,将单点的气温距平值转换为整个东部冬半年的气温距平,消除了因气温代用指标不一、区域季节差异等形成的气温集成问题,建立了中国过去2000年冬半年的气温序列,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区域同西部区域气温变化有较大差异,同北半球相比,在千年尺度上气温的变化是一致的,但在百年尺度上,气温变化的转折点的时间不一致,表明冷暖变化在不同地区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变化特征
我先来摆几组数据让大家直观感受下
过去两千年气温序列历朝历代灾祸统计两千多年内的气温序列我来挑选三个时期的气候来对照朝代发展进行分析
1. 汉
王子今及竺可桢等人认为战国至西汉早期气候是较为温暖的,气候由暖转向寒冷的时间是在两汉之际,在公元初气温开始下降,至2世纪末达到了现代水平,许靖华认为在王莽时期发生的大规模干旱和饥荒,是公元前后气候开始转向寒冷的标志,蓝勇则认为西汉至东汉时期的气候是以温暖为主的,气候由温暖向寒冷转变的时间是在东汉末期,满志敏同意蓝勇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以寒冷的气候为主,西汉中叶之后,气候已经开始回暖,东汉则延续了西汉温暖的气候,气候的恶化始于东汉末期
20BC~250AD 气温序列,水灾,旱灾,冻害及饥荒竺可桢,蓝勇及满志敏对这一时期气温变化趋势的判断同据石花洞石笋重建的气温序列是较为一致的,200~60BC是一个寒冷的时期,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要比现代寒冷,气候严寒的记录频繁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的文献记录之中,这一时期水灾同旱灾很少,而冻害的次数则多于战国以及东汉时期,东汉时期,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水灾和旱灾的突然增多,并引发了多次严重的饥荒,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当时的气候是比较寒冷的,但这一时期仅收集到2例对农业产生严重危害的冻害记录,远少于战国及西汉时期的记录,说明当时的气温至少应同战国及西汉相似或高于这两个时期,并不支持寒冷的推论,70BC之后,气侯迅速回暖,丝绸之路开始发展并繁荣起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沿途商业定居点的繁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绿洲王国,为保护当时的商业活动,东汉向这些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并设置了河西四郡及西域都护府等行政机构来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
而东汉在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中开始转向有利的地位,46AD匈奴地区连年旱灾、蝗灾,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亡大半,北匈奴在同东汉的多次交战中,也遭遇失败,被迫西迁至漠北,社会经济极度萎缩,实力衰弱,北匈奴在51AD,52AD,55AD,64AD,多次向东汉请求和亲,表达通好之意。而东汉此时期则开辟了丝绸之路的新北道,由敦煌向北到伊吾,然后西经柳中、高昌壁、车师前部交河城,经焉耆,越天山至龟兹,再循原北道西行抵疏勒,逐步扩张东汉的疆域范围。伴随着气候的回暖,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上谷八郡,即现在甘肃庆阳、内蒙古河套、沿长城以北及晋北、冀北一带,人口开始大量增加,至 90AD 前后,《后汉书·南匈奴》记载,有三万四千户,人口二十三万七千多,驻军五万多人,相比早期内附的四、五万人,人口增加了四、五倍之多,沿边诸郡的社会生产也在逐渐恢复,《后汉书·张纯传》记载;“时南单于及乌桓来降,边境无事,百姓新去兵革,岁仍有年,家给人足”,此时期南匈奴人迁入塞内,分布沿边各郡,与汉人杂居,生产方式上也逐步转向定居和农耕生活,并且逐渐向东,向南迁徙,反映了该时期农耕文化的扩张,农牧界限的北移,应属于较为温暖的时期,东汉末年气侯开始趋于寒冷,此时期灾害的记录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长达数十年的农民起义,谭序列表明200AD气温突降,20年间气温降幅达2℃左右
2.南宋
南宋前期,西南地区气候曾在 1170~1172AD(宋孝宗乾道六年至乾道八年之间)有一个急剧转寒的变化。期间出现大量气候转寒的记载,陆游在诗文中记载了当时江陵、长江三峡一带九月开始有雪,至十月开始变得极为寒冷。在谭序列上同样反映了这一时期出现的寒冷事件,但持续时间较短,同时在 1166AD,王十朋在记载当时三峡夔州雪线仍然较高,说明 1170~1172AD 间的寒冷事件是独立的, 并代表气温的下降,当时秋冬气温应同现代相似
南宋绍兴、乾道间突变寒冷,至公元12世纪末达到寒冷峰值。此后气候渐渐回升,进入元朝短暂温暖期,竺可桢认为13世纪初期和中期气候比较温暖,但温暖的程度不及现在,在葛全胜,杨保,张兰生建立的过去气温变化的序列之中,也认为1200~1310AD 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时段,之后气温趋于寒冷,并将14世纪作为由中世纪温暖的气候转向寒冷的明清小冰期的过渡阶段,而据刘岳申记载,1328~1330AD 间,江西先后遭遇了大雪、江河结冰和夏季温等寒冷事件,另据黄晋记载,北京附近的“通州、三河、潞县……苦寒”,说明这三年在华南及华北地区的气候都是较为寒冷的,1329AD,据陆友仁《研北志》记载,“冬大雨雪……人履冰上如平地,洞庭山柑橘冻死尽”,应该是东部一次大范围的寒冷事件。张丕远在《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列举了13条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部出现的大风雪引发的灾害事件,认为14世纪前40年之中北方畜牧区的气候是寒冷的,寒冷的程度同17~19世纪当中的极端寒冷年份相近,谭序列则表明这一时期是寒冷的,但寒冷的阶段结束于1300AD,之后气温开始回升,在1330年达到这个时期的高峰之后有所下降,但整体上是较为温暖的,温暖的气候一直持续到 1420AD
800~1500AD不同指标重建的气温变化序列及相互对比,水灾,旱灾,冻害及饥荒PS.小冰期的概念最早是由Matthes提出的,开始时泛指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时期后的一个寒冷阶段,之后随着对近几个世纪气候研究的深入,对这一寒冷阶段的起始及结束时间均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现在认为在13、14世纪进入降温阶段,冰川面积开始扩张,至16世纪,之后又有一个较为温暖的时期,至16世纪中叶后达到小冰期的顶峰,北半球相对平均气温降幅约0.6℃。这一寒冷时期在中国又称明清小冰期,明清小冰期始于 1320AD,终于1910AD,期间中国东部地区冬半年的气温较20世纪平均气温约低 0.4℃
其中又划分出1470~1520 AD(明成化六年至正德十五年)、16201~720AD(明昌泰元年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840~1890AD(清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954AD至今4个寒冷阶段,1560~1660 AD(明嘉靖二十九年至万历二十八年)、1720~1830AD(清康熙五十九年至道光十年)、1919~1945AD3个较暖阶段,并认为 1650~1670sAD是期间最冷的30年(东部冬半年气温平均值较1951~1980sAD低1.1℃)
3.明
1450~1950AD 不同指标重建的气温变化序列及相互对比,水灾,旱灾,冻害明代前期从1368AD开始,到1435AD结束,共67年时间,华南地区有39个年份发生过自然灾害,约占明代前期总年份的 58.2%,这一时期自然灾害发生的年次数目较少,就每一种自然灾害来说,也不太频繁,1381~1383AD,1391~1393AD 均连续三年未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1399~1402AD,1412~1415AD更连续四年未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这一时期共发生自然灾害81次,其中水灾34次,约占同期自然灾害总数的42%,其次是旱灾,占12.3%。其它灾害较少
较大的灾害有:永乐十四年(1416)永乐十四年七八月间,福建建宁、邵武、延平等府和福宁州所属各县普遍受到洪水的侵袭;大水之后,邵武府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1428AD(宣德三年)福建邵武等府下了七天暴雨,山水骤长,平地六尺,1433AD(宣德八年)七月,《宣宗实录》记载福建崇安县骤雨竟日,洪水瀑长,1434AD(宣德九年)五月,广西南宁,田州旱情严重,广东琼州府则出现了饥荒
明代华南地区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同气温的对比在经历了前一时期的温暖阶段后,气温在 15 世纪中叶(1436AD)前后气温开始迅速下降,并且气温距平一直维持在 0.5℃以下,期间随着气温的下降,自然灾害,尤其是气候灾害开始呈现突发的趋势,在灾害的数量及程度上都同明前期有很大不同
据王双怀统计,这一时期在华南地区发生水灾180次、旱灾85次、风灾67次、冷冻64次、饥荒68次,其中景泰四年福建的旱灾,景泰七年桂林的瘟疫,成化十一二年福建的瘟疫、旱灾,弘治十一年广西的旱灾,正德十年广东潮州的大水等曾造成严重的危害
1457~1464AD(英宗天顺年间),自然灾害逐渐增多,成化至万历年间,自然灾害尤为频繁,宪宗成化年间,水灾大量增加,瘟疫也很严重,1467AD(成化三年),《宪宗实录》卷149记载,广东大饥,延平等府又遭大旱,“原田拆裂,禾稼无收”,二十三年,福建福州、兴化、延平、邵武、福宁等府州春秋大旱,无麦无禾
1487~1505AD(孝宗弘治年间),水灾、旱灾、冷冻等自然灾害又有增加,1491AD(弘治四年)广西大旱,太平等府出现饥荒,七年福建大旱,危害严重。十一年,广西再次发生大旱。十四年冬,福建兴化等地气温冻害,广东惠州等府“飞蝗蔽天”,十六年,福建先是旱灾,继而瘟疫大作,死者相枕
1521~1567AD(世宗嘉靖年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较正德时有所减弱,但总的来看自然灾害仍然很多。如嘉靖三年七八月间,广东潮州的水灾和风灾在沿海地区造成惨重的损失,十四年,广东广、肇、南、邵四府先水后旱,十七年,福建全省大旱。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福建漳、泉二府诸县出现严重饥荒。穆宗隆庆年间,隆庆三年广州出现冰冻
从1573年到1644年灾害是比较严重的,水灾以 1572~1620AD(神宗万历)及崇祯后期为多,旱灾以万历六至七年、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四十二至四十七年、崇祯九年至十四年较多,1620AD(光宗泰昌)以后,自然灾害明显减少。1620~1627AD(天启年间),年均灾害降到3次以下,天启四年广西阳朔的饥荒和天启六年福建海澄的饥荒相当严重
到思宗崇祯年间,华南的自然灾害又呈现出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崇祯六年广西平乐、梧州、南宁等府的水灾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16世纪末期(约1570 年)气温开始回升,在1600AD气温又开始下降,但寒冷的时间持续较短,气温一直在波动上升,在1650AD 回升至气温距平0℃以上
气候变冷对于古代王朝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隋唐温暖温暖的时间持续了400多年。但气候也不是最适宜的,稻田和竹林自南北朝冷期后在没有出现在黄河流域,经常有奇寒事件的发生,并导致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常出现由于冻饿致死的记录,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中兴时期后,更为严寒的时期到来了,寒冷持续了50多年,彻底摧毁了唐积蓄百年的农业、社会基础,自安史之乱开始,人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迁大潮,南迁的的余波一直持续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据估计,约有100万人口迁徙到了南方,此次人口的南迁,彻底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人口重心自此转向南方
600~1000 BC 气温序列、旱涝气候阶段、旱涝灾害唐初期黄河流域回暖,华北平原上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大面积栽种的农作物取代了原先的草地和灌木丛,农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粮食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调高,人口也超过了前期
进入唐中期冷期后,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生产变得起伏不定
唐高宗,唐玄宗时期长安地区的粮食供应已经出现紧张,气候变冷,农业收成下降,京畿粮食主产区已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难以维持庞大的中央军队,大量人口的南迁也使得军队的人员补给出现困难。在西北地区,北方游牧地区迫于寒冷的气候,战乱和内迁频率增大,周边各族不再对唐朝俯首听命,此时期史书上已很少有游牧民族内附的记载了,取而代之的是游牧部落逐渐频繁的南侵的记载
气候趋于寒冷,农牧界限的南移,对北方的农业及牧业均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以农业为主的唐帝国此时在同游牧民族的关系中开始转向被动,农业界限的南移,加大了北伐战争的供给负担,削弱了对北方游牧政权的控制,只能暂时地维持边地的安定,在农牧分界线两侧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争,740AD(开元二十八年),突骑施莫贺达干“遂帅诸部叛”;741AD(开元二十九年),后突厥内乱,争夺汗位,“部落日以携离”;742AD(天宝元年),突骑施都摩度来降;742AD(天宝元年),突厥西叶护阿布思、西杀葛腊呜、默吸之孙勃德支、毗伽登利之女等人
《资治通鉴》卷215载,天宝年间以后为了防备奚人和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朝廷每年供给戍边的开销剧增,衣料要费20万匹,粮草更达190万斛。在关中粮食减产、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及地方势力膨胀的多重作用下,755AD,安史之乱爆发
中国西部的吐蕃王朝同样受益于早期温暖的气候,期间吐蕃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和平友好的交往,720~750AD寒冷的气候使得唐朝由兴盛转向衰弱,同样的恶劣气候也在削弱着吐蕃,这一时期吐蕃与唐朝之间开始爆发了多次战争,793AD之后随着寒冷的气候再一次侵袭高原地区,由于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原始的环境恶劣,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连续100多年的严寒使吐蕃连年出现歉收、灾害和饥荒,至此再也没有再次强大起来,华北地区在经过了710~750AD间数十年寒冷气候及战乱的破坏之后,许多州县被夷为平地,华北农业至此开始走向衰落,而长江流域的所受的影响要比其对北方的影响小得多,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这江南地区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隋书·地理志》也认为江南地区“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虽无蓄积之资,然而亦无饥馁”,说明这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但开发的程度要落后于北方地区,北方频繁的战乱和日益恶化的气候使北方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南方在经历了2次人口大迁移之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人口大量增加,长江流域的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继南朝时期后又一次进入了开发的高峰期,到唐朝末期则是“天下大计,仰与东南”了
唐初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罗布泊水量有所增加,唐朝开辟了自天山南麓经博斯腾湖一带、高昌、焉耆韵的丝绸中路。在轮台以南进行了大量的屯田。随着唐末寒冷气候的到来,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及绿洲王国也而消失了,至宋元时期,甘肃秦州(天水)以西已没有较大的城市存在,而唐时扼守丝绸之路要冲的楼兰古城、河西四郡等也都早已淹没在了一片黄沙之中,至明代,西北的边关已经退缩到了嘉峪关一带
780AD后长期的寒冷气候使得西北地区的草场开始退化,驱使崛起于草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西北人口的大量南迁,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写道“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元镇(779~831AD)在《西凉伎》中也写道:“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拓稠。……,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涅忽尽空遗丘,……西凉之道尔阻修”,“河徨忽尽空遗丘”及“顿化为龙荒沙漠”表明沙漠扩张了,而沙漠的扩张并不是因为游牧民族的南迁以及牧业的发展,相反,在早期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恢复,而农耕文化则易于导致土地的衰退,沙漠的扩展根源在于寒冷的气候下干燥区的扩张以及植被的退化
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黄淮地区连年旱涝,“蝗群自东而西,遮天蔽日,所过赤地”, 875AD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了镇压造反的农民,启用了朱温、李克用、王建、董昌等藩镇军阀,经过十几年的战争,起义被平息下去。但自此始各地藩镇各自割据一方,统一的中央政府至此已是名存实亡
西北地区在经历了多次农耕业与牧业反复变化的蹂躏之后,自然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东汉、南北朝时期多次出现牧区、农耕区的变化。至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已大不如从前,而此时南方地区在人口及农业生产技术的带动下,已逐步赶上了西北地区,唐朝末期,在经过安史之乱及后期的大降温后,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越了西北地区,至北宋时期,不仅农业中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及政治中心也转移到了南方,自此西北的政治地缘优势已完全丧失
唐代汉族及游牧民族政控制区域变化五代十国时期汉族及游牧民族政控制区域变化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沿碣石山向西南,经北京、太原,横过吕梁山南段,直到龙门山下,在西南东北方向上大致画出了一条农牧界限,现代地理学则以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间的连线为现代农牧界限,斜线西北地区面积占57.1%,人口占5.6%,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欧文拉.铁摩尔认为,西北的人“不直接依赖土地上的植物为生”;斜线东南地区面积占42%,人口占94%,是历史时期农耕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每年保持有1500毫米左右的降雨,适宜农耕生产。农牧界限并不是一直稳定的,而是随着气候冷暖干湿的波动而变化,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农牧业的分区和农耕民族与牧业民族之间的对峙,及相互和平发展又或兵戈互见
气温每下降1℃,亚热带北界也就随着向南移动一个纬度左右,农耕生产的北界也要随之向南移动,植物以及农耕生产的调整总是滞后于气候的变化,长期缓慢的气温变化对农耕的破坏相对要小一些,但可以导致一个地区植被、人口等的根本变化;气温的突变可能致使在较短的时间内农耕产生遭受彻底的破坏,也可能彻底改变区域的农耕生产条件
倪根金研究发现气候转向干冷时,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向南推进,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向南退缩,气候寒冷致使生态环境恶化,降水减少,减弱了水利工程,农耕技术的作用功效,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变短,熟制减少,粮食单产量下降,农耕生产界线南移,经济作物种植及动物分布也向南退缩。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时,生态环境较好,降水充足,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低,农耕生产稳定,农耕生产界线向北推移,农耕区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及动物又开始在南方大面积的出现。由于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往往更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而农耕经济的发展是传统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基础
秦汉时期定都关中,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到了隋唐以后,粮食供给开始依靠南方,文化重心也开始向南迁移。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AD),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下游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却有所发展,见重于世,三国时的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也都以半壁江山和北方诸政权相较量,正是由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发展中的经济的支撑,才能够较长时期存在下去;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有了“苏常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的说法,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发展,中国文化以最富裕的长江流域为根据地,形成了“东南财富地,江浙人文薮”的局面;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到明清时期,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20世纪初亨丁顿在《亚洲的脉动》就已经提出在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引起草原牧场的变化,迫使游牧民族的南迁,导致了游牧民族政权同中原农耕民族政权的冲突,受高纬地区寒冷气候的驱动,北方游牧民族逐步南迁,200~500AD的气候寒冷期对应着东汉、两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南迁,700~860AD唐末气候的转寒对应着五胡游牧民族的南迁,1450~1620AD明中期的寒冷期对应着女真人的入关
中国历代游牧民族疆域南界纬度变化表气候冷暖变化对高纬度大漠南北游牧地区、中纬度的黄河流域传统农耕区和低伟度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南方地区影响的程度及产生后果不一,气候变化对草原游牧民族的有很大的影响,气温的波动及降水量的变化对草原植被的影响极大,在气候转寒超过一定限度时,会造成牧草的死亡即“白灾”,使游牧民族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直到现代,草原白灾仍会对草原牧业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而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中古时期,极端寒冷气候产生的影响几乎是破坏性的,研究表明受低温及夏季降水减少的影响,能够导致在冬春季节大量牲畜的死亡,这种气候的转变对游牧民族的影响是极大的,气候带的南移,使得游牧民族也向南移动,而气候相对温暖时,南方及北方的农耕生产得以恢复;游牧民族则追随气候带向北移动,草原牧业生产同样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北方地区在寒冷的气候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农耕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人口同样迫于气候的压力,而向南迁移,人口的南迁不只加速了农耕业的衰败,也使得军队的人员补给出现困难,农耕业、经济的困境加深了内部的矛盾,内乱频发,更使北方农耕业区经济加速衰退,极大分散了政府的精力,在农耕生产困顿、经济衰退、军事乏弱的状态下,农耕政权完全失去了同北方游牧民族抗衡的力量,秦汉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西晋末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流徙人口在约80万以上,长江流域在东汉之前,气候潮热,人口稀少,开发程度很低,至隋唐以后气候转向以干冷为特征,使得长江中游长沙、桂阳、零陵等地区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改变,改变了长江流域“卑湿”的环境,同时人口的大量迁入使这一地区得到了深入的开发
唐代中前期陇右一带有农业生产兴旺,经济发达,河西走廊地区的绿洲农业也十分兴盛,710~860AD间两次连续的降温事件,不仅促使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西北地区的沙漠化也开始加剧,农耕业逐步退出了河西走廊地区,农耕业的衰退使得这一地区的的经济地位大幅度下降,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南迁的余波延续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到两宋时期,南方逐渐成为全国农业、经济的中心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中国历史时期南下中原农耕区的主游牧民族活动范围变化表你们家是那个区啊?建议你用一下电子地图哦,选择公交换乘,然hou输入你的起始,10地终点地,一般都可以找到准确的路线阿。 进这个看看
就是shihuadong 像师傅就叫shifu麻将就是majiang
Shihua cave
caving
在天桥坐917直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