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语文课
语文,语,本意就是说话,文本意就是写作。语文,引申来说,就是表达能力,沟通的基本技巧。
但是我们现在的的语文课基本算是“哑吧”语文,听说读写,最多有读和写。
很多人误以为,是人就会“听”,是人就会“说”,其实这是个极大的误解。“听见”和“听懂”完全是两个概念。而我们语文课中的“说”,最多就是朗读课文,说说段落中心思想。在考试的时候,基本只有阅读和写作。
而现在社会中最需要的沟通(演讲、表达、倾听、反馈、换位思考)能力在语文课中几乎为零培养,只能靠更多的课外培训。
个人认为,语文课的目的,至少是培养一个会沟通的人!
语文。博大精深,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学。都在学习我们的语文。语文中,有朗朗上口的诗歌,有脍炙人口的现代文,有含义深刻的古文。从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我们看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材中出现的教师形象以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们的学生,也启发着我们的老师们: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以影响一生的精神食粮。从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我们看到。母亲解决家庭问题有三大法宝: 一是“请”,就是家里遇到靠权威才能解决的问题,母亲就请本家长辈来助阵。大哥乱花钱,母亲就“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除夕夜讨债的来了,母亲“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五叔冤枉了母亲,母亲就“请了几位本家来”质问他。 二是“忍”,除夕夜,母亲打发了讨债的之后,大哥回来了,母亲“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大嫂二嫂闹矛盾时,母亲“只装做听不见”,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就到左邻右舍去“闲谈”,“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宽容隐忍在胡适母亲这儿被发挥到了极致。 三是“哭”,一个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母亲也有“实在不能再忍的一天”,先是轻声哭,渐渐才哭出声来。母亲的哭完全是一种内心的发泄,“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母亲的哭也是有神奇效果的,她能哭来闹气的嫂嫂送茶劝哭,她还能哭来家中“一两个月的太平清净日子”。透过母亲的哭,我们分明感受到母亲内心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和委屈。你就这样一步步往下写,该省略的省略。相信你一定会写出好文章~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语文是我们一直学有的一门课,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语言的优美、文字的写法都来源于语文。
学好了语文,我们就能够和身边的人畅通无阻地交流;学好了语文,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学好了语文,我们就能够尽情地读书读报,将那些优美的语言和文字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真正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快乐。
乍看这样的标题,似乎有种哗众取宠大言不惭的意味,却是我这几天来一直思考的问题。语文课就如同写文章,教师的内功至关重要,起承转合尽显作者构思之精巧,文才飞扬足见作者底蕴之深厚,激情洋溢却是作者生命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位不热爱文学不懂得写作的语文教师是很难上出一堂韵味十足语文味很浓的好课来的。 有一位德清高级中学的年轻教师,她叫韩晓泱,她的一堂语文课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从她的课堂中我感知到她平时一定是一位热爱文学善于写作的语文教师,认识她来自她的一堂语文优质课比赛录象。前几天,我在网上无意中找到一个专门收录优质课录象的浙江省菱湖中学的站点,我欣喜若狂,因为在如今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有这样一个免费下载课堂录象的站点实在太少了。 其中,里面有浙江省2003年的优质课比赛录象,有6堂是诗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6堂是散文季羡林的《清堂荷韵》,有比较才会有鉴别,虽然每个人的课堂风格各异,各有千秋,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韩晓泱的那堂课,她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极具魅力的亲和力,通过诗化的课堂用语,深挖语言文字的内在的意韵,以苏轼的豪放为切入口,逐渐引领学生进入诗境。 比如在赏析最后一句诗句的时候,我发现许多的参赛教师都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问学生这句诗到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而韩晓泱却是逐步引导,人间如梦的“梦”字给人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虚幻、飘渺”)那么,既然人生虚幻,苏轼又是怎样看待的呢?“酹江月”的动作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呢?抓住诗句的关键词句提出切实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就有了依据,而一个大而空的问题往往导致学生回答漫无边际。 但这样的设计必须要有语文教师深厚的内功,否则难以挖掘出语言的深层意韵。由此我认为,文学化的课堂用语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的标志之一。课堂设计要有层次感,教学整体思路清晰,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的标志之二。众所周知,学生阅读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启发,逐渐深入,那么作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必然是能够体现整体性、层次感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教师要把自己的阅读感悟传达给学生,或者指导他们如何阅读,都需要设计一个个的问题,一堂语文课一般只能解决一个主要的问题,或思想内容或语言特色,围绕这个大问题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即形成问题流,才能使整个课堂紧凑而有序。 记得一位教师上季羡林的《清堂荷韵》,她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莲子和荷花的关键词句,思考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然后找出从莲子到长出荷花的四个阶段,问前三年的描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分析以后,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感知到具体的景物描写,并能够领悟到万物的生命力。 接着,教师提问,从荷的成长历程只是说明一切生命力的旺盛吗?从古到今凡是物象往往是作者意象的寄托,那么,这篇文章写清塘的荷花又为何称之为“季荷”呢?最后,教师让学生朗读最后第二段,让学生讨论这里的“残荷之日不会太远……做着春天的梦。 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挖掘一下文字背后的内涵,领悟到荷花即季羡林,季羡林即荷花的独特韵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思路十分清晰,逐层深入,步步挖掘,提升境界。说到课堂的层次感,其实做起来相当难,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教学的生成是动态的,所以预设未必奏效。 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来推测学生的大致阅读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得以真正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师生对话交流,互动和谐,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热爱、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精神的提升,这可能是一堂优秀的理想的语文课的最主要标志。 新课程提倡一种对话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确实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提法。但是受过多年教育的学生或许是教师,要他自主提出问题的又会有几个同学呢?这使我想起鲁迅的一句话,做怪了奴才的奴才你让他做主人他是不会做的。我们的学生习惯了教师提问,他们回答,或者你教师咬烂嚼碎喂给他吃他才会吃,让他自主选择食物,他们会惘然不知所措。 有人认为,不是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吗,那我就叫他们反复读,自己去体会罢了,或者学生无论怎样的异想天开奇思妙想都说很好,把自己的地位逼到课堂的角落里,那同样是一种对新课程的误解。在众多的优质课中,教师反复的让全班同学齐读,这难道就是体现学生自主的能力吗?还有许多的语文教师善于叫同学试试看,叫了一个又一个,也不做评价,这叫对话交流吗?“教书匠”,应该做爱的使者和快乐的传播者,做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者。 以上是我这两天来观看优质课录象后的感想,我觉得一堂真正优秀的语文课来源于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来源于精巧的课堂设计和问题流的贯穿,来源于学生自主性的真正体现。明天,我就要得知我这次优质课的课题,后天我就要走上比赛的课堂,但愿我能扬长避短,超水平发挥,上出真正的有韵味的语文课。 我坚信,语文教师不应该做。
语文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学习,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学好语文,我们与人交流和交际才会更加顺畅和得体。另外,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语文学习,无论是字词、古诗词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时的记忆背诵。(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可以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记忆、归纳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强化。可以练习《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对语文等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
关于写作能力,在掌握了速读记忆的基础上,素材、知识的积累就不是问题了,问题在于多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