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的说说
强烈推荐成都!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句话是我在前往成都双流机场的高速路边看到的一句广告语。刹那间,一种复杂的感情涌上心头,我既感到深深的自豪(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又有些许的伤感(为自己无奈的离别)。我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成都人。离开成都,上大学,读研,工作,8年了。每一次回家,寒假、暑假、五一、十一,回来时的归心似箭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都历历在目。。。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吧: 1、平均工资可能不算高,但是对于拥有高技术专才的人而言,月入8000以上很正常。我同学电子科大01年EE本科毕业的,现在已经在本土的一个高科公司做项目经理了,月入12000以上。当然,在成都,月入3000就可以过得很小资了。呵呵。 2、房价不高,买房的话,4000一平的就已经不错了,绝对比的上北京8000一平的,再高级点的,我估计你刚毕业,也没有这个需求吧。我想你可能更关心租房的价格,单间400左右的多的是,你如果运气好,700多都可以租一套房了(i mean apartment)。 3、气候温润,说得不好听有点潮湿,但是绝对比湖南、浙江、江苏等地的梅雨季节好多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让人舒服的湿。当然,客观上说,夏天,这种湿热,比北京的干热要难受些(本人一直在北京,所以,一般用北京做对比)。不过,现在工作地点有中央空调,家里有空调,就无所谓啦。 4、关于食物,你百分百放心,成都无疑是美食天堂,且好吃不贵。成都菜大部分是辣的,但应该属于香辣派的,绝对辣度肯定比不上湖南菜、重庆菜,甚至连昆明菜、贵阳菜都比不上,但是要论用料考究,味道鲜美,成都辣味菜在这些同属辣系列的菜里面就独占鳌头了。另外的小部分成都菜就不是辣的了,清淡的,甜的,咸的,怪味的,都有。肯定有适合你的,再说了,有很多原来不吃辣的人,到了成都,最后都迷恋上了香辣的成都菜,不吃还不行呢,^_^。 建议你可以先到成都感受一下,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地要躬行。最后,祝愿你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选择到你喜欢的城市,并能过上自己舒心的生活。
成都旅游发朋友圈咋说
发一份哟鸡公煲春色田野功夫瑜伽济宁宝相寺人已经同事🐔
一句话赞美成都
1、龟化城
晋代干宝《搜神记》,说是公元前316年,秦国刚吞了巴蜀,看成都还没有城墙,就喊张仪、司马错接手这个任务。
结果张仪修的城墙屡筑屡垮,后头就有人说,是因为成都“有大龟浮于江”。
龟在我国象征的是吉祥长寿,是四灵之一。
但是,这个城墙还是要修得。随后有个巫师指点张仪,沿着龟行的路线修城,果然就没有垮了,所以成都又叫龟城。
2.浣花溪
就说以前浣花夫人还没嫁人的时候,在帮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清洗袈裟的时候,溪水飘起朵朵莲花,这条小溪就被称作浣花溪啦!
3、花牌坊
当年朱元璋为了振邦兴国,就想收点儿人才。然后成都西门一秀才叫:花如春就去参加科考,结果都落榜了!
后来他在茶铺喝茶遇到个叫花婆,同情心泛滥,给了身上仅有的5分钱,这个叫花婆也要还礼,就称他是将相之才,一定要努力读书。
结果,是后面考中了,而且还是状元,得到了朱元璋的欣赏。朱元璋为他修了个花牌坊,就在西门,就有了这个地名啦!
4、皇城坝
朱椿被封为“蜀王”,
朱椿还懂点儿艺术,把王府修得跟皇宫一样,百姓看了都说是“皇城”,就天府广场那转,皇城前面的空地叫“皇城坝”,就是现在四川科技展览馆那儿了。
5、洗面桥
这就要说到三国时候,刘备东征的时候,站到武侯祠那儿,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关羽死得凄惨,就开始哭了,其他士兵也是跟到流眼泪。然后刘备就喊各位士兵,到河头把脸洗净,我们还要继续打仗的,这个桥头就被称作洗面桥。
6、送仙桥
送仙桥其实顾名思义,就是传说在这儿遇到仙了,后来唐代又修了庙,逢年过节的就举办庙会啊啥的,热闹得很哦。
7、[天回镇 ]
当年唐玄宗被迫和杨贵妃,在马嵬坡生死离别,后头就往我们成都跑,结果跑到一半,刚到天回镇就来信说安定叛乱了,唐玄宗立马掉头就会长安了。所以后面这个地方就被称作天回镇了。
8、黄忠村
是因为当年黄将军的墓安到这儿了。现在西门那片,已经变成超级大型的黄忠小区了,这个名字也是一直流传千年。
9、柳荫街
老南门大桥边上有条街叫柳荫街,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国”,看到一个妇女带自家和亲戚家娃逃难,张献忠也是心软了,觉得这个女子很好。
就喊她回去在她家门前插枝杨柳,保她全家安全,结果这个妇女真的人对!回去就给一条街的人说了,结果都插起了柳,整条街都存活下来了。
10、衣冠庙
每当刘备想起关羽的死,便伤心不已,连他的尸首都没有带回来!就在当时那个地方建了个衣冠庙。
后头刘备每次出城,都要先在洗面桥沐浴焚香,再到衣冠庙拜祭,算是对兄弟的祭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赞美四川的一句话
可以去国色天香游乐城,锦里,武侯祠,春熙路
春熙路,锦里,宽窄巷子成都旅游地。
一、成都传说故事
[龟化城]
传说一
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当时镇守成都的张仪、司马错着手修筑成都城墙。传说张仪筑城时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张仪根据巫师的指点,沿着龟爬行的路线筑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龟城。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三“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简称龟城。
传法二
张仪修筑成都城墙时,最初是按照秦咸阳城来修的,但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中,张仪受到乌龟龟背上的图案的启示重修设计成都的城墙,后来就没有垮过了。
龟在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是四灵之一,四神中的玄武也有龟的形象。虽然被某地网痞曲解了意思,不过反而暴露出某地部分网友集体性的无知,当然,故意的曲解也和个人素质挂钩。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是你们所不能及的。
[散花楼]
散花楼,建于著名皇家园林摩诃池畔。此楼为隋朝初年(又说:隋末)蜀王杨秀所建,大致位置在今天的人民南路展览馆附近。散花楼不是“眺望塔”,它的得名依推测当源起“天女散花”,因此比张仪楼更加浪漫、华丽、引人遐思。成都人对散花楼耳熟能详,大约是因为李白的一首诗《登锦城散花楼》: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散花楼的命运跟张仪楼类似,都是毁于宋末蒙古军队的入侵,这些在草原游牧的人怎么懂得珍惜一座古楼呢?明代初年,成都东门迎晖门的城楼被命名为“散花楼”,但只是一个一相情愿的幻影罢了。
[浣花溪 · 百花潭。]
传说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边一个农家的女儿,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在这里遇到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跌进沟渠里,这个游方僧人脱下沾满了污泥的袈裟,请求替他洗净。姑娘欣然应允。当她在溪中洗涤僧袍的时候,却随手漂浮起朵朵莲花来。霎时遍溪莲花泛于水面。浣花溪因此闻名。而附近洗衣的水池因泛起千百朵莲花,被后来人称为百花潭。据考证,现在的百花潭和当时的百花潭同名异地。
[蓥华寺。]
相传彭县蓥华山有一个学佛的人,心极慈悲,乘驴行而不施鞭策。成正果后,善男信女为他立庙,号“蓥华祖师”。成都亦立了庙,在东较场附近。清末,该庙被军队占为兵营,哥老会众又在外东三官堂街购地新建一庙,石柱为楹,以为奉祀。成城中学创办时,租其殿为礼堂,至今如故,这就是现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学。
[花牌坊。]
相传明朝朱元璋为振邦兴国开科取士罗织人才。居住在成都市西门一条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县、府应考,均名落孙山,便灰心丧气。一日他在茶铺吃闲茶,见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怜悯之心,遂将身上仅有的五文钱送与她买馒头。叫化婆随即谢过他,说,你是将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励,便重拾书卷,日夜攻读。一天夜里,他读书困倦在几案上趴着睡着了,梦中见叫化婆点化他,到了京考,花如春一看试卷,试题果在《春秋》范围内,便提笔挥就一篇恤民安国的锦绣政论类文章,深得主考官大悦,呈上朱元璋,钦点花如春状元,并批示花如春打马游街,以显示皇恩浩荡。花如春在省亲期间,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上奏减轻赋税徭役,劝导农耕惜民等治国安邦之策,深得朱元璋嘉许并施行之,取得非凡效绩。于花如春功劳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显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
[皇城坝。]
相当于中原的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位置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将汉唐、前后蜀遗留下来的“子城”全部拆毁,在旧址上重新修建“蜀王府”。新“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其前面的牌楼、拱桥和一大块空地,则被称为“皇城坝”。“皇城” 和“皇城坝”的位置,便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北端和展览馆一带。清政府将“蜀王府”的旧址改成了“贡院”,成为全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最大规模时可让13,900多人同时进考,成为“巴蜀文胆之所在”。贡院中主体建筑为“明远楼”和“至公堂”,皆沿南北中轴线建造在“蜀王府”宫殿旧址上。东西两边则为鳞次栉比的考棚。“文化大革命”使得“皇城”彻底走向消亡。修筑起了万岁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更名为四川省展览馆。 1999年,拆除广场中间的绿化小游园,人民南路广场更名为天府广场。
[洗面桥。] ★
洗面桥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与武侯祠东西相望,当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时,出成都南门又想起关羽之死便痛哭流涕,士兵也无不怀念关将军,于是全军军姿虽齐但士兵脸上都挂有泪痕,刘备便命将士用河水洗面,自己也立马桥头无比感慨。
[万里桥。] ★
李冰在成都二江上所建的七桥之一,后名“长星桥”,或名“星桥”。蜀汉以后称万里桥,改名原因,一说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送费祎使东吴去联系吴抗魏。送到桥边登船,费祎深感责任重大,说“万里之行,始于此也”;一说诸葛亮送东吴使臣张温在此返回江南时说“此水下至扬州万里”,所以改称星桥名万里桥。该桥原系石礅木板,宋乾德中改建成石拱桥,后毁于战火。现在的七孔桥是清康熙五十年(711)重修的,桥头向城门处,原立书“万里桥”石碑(早不存),这座古桥在乾隆四十八年(1784)扩建大城后称南门大桥。1996年拆除新建后名南门桥。旧桥石材移到锦江上游的青羊横街南头重建,恢复原望仙桥名。
[五丁桥。]
战国时期,秦王很想攻打富庶的蜀国,然而,苦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计划不能实施。为了能够顺利灭掉蜀国,秦王想出了一个计策。一方面,他派人给蜀王送去了一个秦国美女,这个美女深得蜀王喜欢,然而,她却因思乡而每日忧郁。为了缓解美女思乡之愁,蜀王派人修建高台让美女登高远望故乡,并满足美女对于金银珠宝无限制的欲望,这些导致蜀国国库极度空虚。另一方面,秦王又派使者告诉蜀王,秦国有两个会生金蛋的石牛,打算送给他,但是,到蜀国的路太难走了,得蜀王自己开路去搬运回来。蜀王派使者去秦国探察实情,发现石牛果然能够生金蛋,蜀王遂令人修建从秦国入蜀国的道路。道路修好了,派了五个大力士才将装有石牛的车拉回蜀国,到了成都以后修一桥以通行,人们后称之为五丁桥。然而,石牛虽运回来了,也并不能生金蛋,随之而来的秦军却一举灭了蜀国。
[送仙桥 · 遇仙桥。]
送仙桥距青羊宫不到三百米。史书称:位于成都西门的青羊宫,是古代成都一处有名物资交易市场,最早称为青羊肆。东汉杨雄著《蜀王本纪》载,老子为关令尹著《道德经》后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宫寻吾。”关令尹到此见一童子系一对青羊,以为是老子化身,唐代建庙观,成为成都历代最热闹的地方。于是,就有了三月三各路神仙来到这“二十里路香不断”的青羊宫、浣花溪与民同乐共赶庙会的传说——有人在迎仙桥看见何仙姑笑口微露,撒下五彩斑斓的鲜花;有人在遇仙桥碰见骑驴的张国老与吕洞宾在观赏蜀人的蜀绣竹编;大户人家在“赛宝会”上把稀奇珍贵的金戒指、玉镯、珍珠玛瑙,古董字画扎成元宝,夸富斗奇,小孩子就在猜想:那些捏面人的、卖糖画的、放风筝的手艺人,会不会是下凡的神仙呢......时辰到了,神仙们离去时,站在恒古不变的送仙桥头,向桥下的河中,抛撒着人间的万千珍宝。千百年来,人们就在送仙桥的“摸底”河畔,寻觅触摸历史留下的厚重积淀,成为清丽迷人的川西坝子上,一处最具地方民俗的景观。
[合江亭。]
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剑南道西川节度使韦皋在从城西北角引水入城凿解玉溪后,又在二江汇合处建合江亭及楼阁台榭,种植花木,成为当时游览饶别的胜地,到了宋代船舟停泊于向,非常热闹,成都知府吕大防还出资命人修葺江亭,辟为船官治事所,供宴饮游乐之场所。宋末亭毁,明代于其地建锦官驿,清初改在府河东岸后仍用原名,亭址已是一片废墟。1988年市城建部门决定在合江亭旧址兴建新亭,次年落成。
[洛带镇。] ★
三国蜀汉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本为落带,场镇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建筑物大多为清代与民国风格。受湖广填四川影响,现在为客家人聚居地。
[天回镇。]
这个地名的来历很传奇——当年唐玄宗与杨玉环不是在马嵬坡被迫生离死别了,然后唐玄宗先生一路继续向蜀,走到天回镇这个地方,忽然接到朝廷传来的捷报已平定叛乱!请玄宗先生回长安!于是,唐玄宗立即调转马头,从此返回长安从此以后,就敕名“天回镇”
[黄忠村。] ★
西郊营门口乡的黄忠村是因清道光五年(1825)农民犁田发现黄刚侯墓碑。双流刘沅为之修墓建祠,沅子刘桂久撰写有“北伐数中原,溯汉中王业所基,唯公绩最:西城留墓道,与昭烈庙堂相望,有此祠高”的对联。对这位老不服老,仍能跃马挥刀,驰骋疆场的老将军给了很高评价。
[状元街。]
得名与著名文人杨升庵有关。四川历史上共有17名状元,杨升庵便是其中一位。状元街位于人民南路的红照壁十字路口以东,街上有一座护国寺,护国寺侧有杨升庵在成都城内的故宅,所以街名为状元街。
[方正街。]
这条街名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方正街就是条方方正正的街道,其实,这里的“方正”是因为纪念方孝孺而得名。方孝孺是明初著名学者,有“天下读书种子”之誉。年轻时即受到朱元璋的称赞,蜀王朱椿特地将他聘到成都的蜀王府中,请他担任自己儿子的教师,并专门为他修建了名为“正学”的书斋,从此一般人都尊称他为正学先生。后来,成都官民在蜀王府的授意之下,将昔年方孝孺在成都时所居住的街道改名为方正街,以纪念这位被称为正学先生的方孝孺,“方正”二字即是从方孝孺与正学先生而来。
[天祥街。]
原名天祥寺街、天祥寺横街是因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得名的。民国时期,天祥寺被改建为学校,寺庙不存在了,地名却留了下来。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纪念文天祥的祠庙有几处,都修建在与文天祥生平事迹有关的地方,或称为文信国公祠,或称为文丞相祠,只有成都称呼为“天祥寺”,而成都的天祥寺也是全国唯一一处既不是文天祥家乡或故迹,又无文天祥后人的祭祀文天祥的寺庙,这充分体现了成都文化的包容性。
[君平街。]
据《蜀中广记》引《博物志》相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沿着一条河行走,最后来到了河的源头,看到一个女人在织机前织着布,一个男人则在放牧着牛羊,一幅安宁祥和的生活场景展现在他的眼前,让他非常向往与留连。然而,织布的女人却告诉他,这里是仙境,凡人不该来的。当他想要进一步问这里是什么地方的时候,织布的女人从织机下拿了一个石头对他说:“你拿着这个支矶石回去询问严君平吧。”然后不再多言。张骞拿着支矶石回人间找到了严君平,渊博的学者严君平详细地询问了张骞得到石头的日期,告诉张骞那天他正好观测出一颗客星闯入了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支矶石其实为一陨石,神话为这颗来自天外的陨石添上了许多传奇的色彩,支矶石后来被人们修了庙宇供奉起来,所以,至今得以保存。而学者严君平相传后来得道成仙了,他所居住过的地方,人们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了君平街。
[康庄街。]
因有康公庙而得名。元代末年成都因战争而残破不堪。名朱元璋封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先派康太监(泰宁)来成都修蜀王府。康来后首先疏通河沟,然后采石烧砖,择城中高地建王府(后称“皇城”,清明贡院),耗资较大,太祖误认为康吞蚀公款将其处死。不久成都遇特大洪水,因沟渠畅通未遭灾害,居民感康之功,自动立祠崇祀,朱椿就藩后为顺民意,便正式建祠,以示昭雪,现祠已改建,街也改名为康庄街了。
[支矶石街。]
成都支矶石街并不大,然而,这条街却因一块陨石的降落而闻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现今支矶石街里掉下来一块陨石,说来也奇,这个陨石的形状像极纺缍,凑巧的是中间还有凹陷的一个小坑,这就使它更像是拿来插在织布机上的纺缍了。好稀奇的成都人民纷纷前去看这块纺缍石,说这个石头是织女织布机上掉下来的。当年,老百姓认为这是一块奇石,曾建一庙将石供于庙中。于是,陨石坠落处的街道就被人们称为支矶石街。对于支矶石街名的由来又有一说,与君平街的来历相关,相传这是由张骞从织女那里拿来的垫织布机的石头。关于这一点,将于君平街名考里讲到,这里则不赘述。
[暑袜街。]
因在明、清时暑天穿的薄布袜而得名。据明代宋濂《云间据目钞》一书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袜,极轻美,远人争购之”。这说明暑袜兴自明代。成都这条街原也是有毡袜的商店,后因轻巧凉爽的尤墩布袜推广传播,便开始生产薄布袜,俗称暑袜,由于布袜畅销,商店增多,加之穿用夏袜的时间长,故称此街名暑袜街.暑袜街由于谐音,一度被讹称水花街,但也另有一说,认为是附近三义庙内有一井常冒水花的缘故。
[茝泉街。]
“茝”(音止)是个生僻字,按形声难以读准,书写也容易将茝的下部写成“臣”它的本意为香草。为什么要用这个字来名街呢?因为那块地方,在清康熙、雍正时,已形成交易十分活跃的东门外猪牛市场,但卫生条件很差,是一块又脏又臭,常遭火灾之地。乾隆壬戌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顾汝修,特为此处命名“茝泉”街,取茝以(香草)压臭,以泉克火之义,相沿至1981年。在地名普查中,才按群众建议,将“茝”改为“芷”,意义相同,按形声也容易读准,书写也不会错了。
[和平路。] ★
今和平街原名子龙塘街,因赵云故宅在此,并有大池称子龙洗马池。清同治时四川总督骆秉章因镇压太平军领袖石达开有“功”,官拜大学士,死后建“骆公祠”,后为街名,解放后易名为和平街。
[柳荫街。]
老南门大桥边上有条街叫柳荫街,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国”,见一妇人带着两个孩子逃难,大孩子背着,小孩子牵着;张献忠一问,原来妇人在逃难中与家人走散了,背着的是大伯的孩子,而牵着的是自己的孩子。张献忠就觉得妇人的有点对,告知妇人在门前插一枝杨柳,大军经过时便可保证其人身安全。妇人回到家后把此消息告诉了左邻右舍,结果一条街上都插了杨柳,整条街的人都免遭屠杀,这就是柳荫街的来历。
[衣冠庙。] ★
以前的成都很小,衣冠庙已经算是城外了。话说关羽死后刘备没取回他的尸首,就在现在的位置立起一座衣冠庙来纪念他。每次祭祀,刘备出城都先在洗面桥沐浴焚香,再到衣冠庙拜祭。故此得名
[武圣街。] ★
神是人封的。武圣和文圣一样,亦随朝代的变迁而变换。在唐代,对武将的祀典,以姜(尚)太公为首。南宋孝宗(公元1163年)以后,供奉岳(飞)忠武王为武圣。到了清代,不再供奉岳飞了,改祀关(羽)壮缪侯。但公道在人心,关羽虽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流行而受人敬仰,而岳飞更以光复中华的民族英雄而受人尊崇。进入民国,关、岳并祀,在南门二巷子立关岳庙。与文圣街接近的武圣街,是专祀关羽的关庙。
[惜字宫街 · 字库街。]
惜字宫是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焚化字纸,别有字库。古时出于敬惜字纸的风俗,中国很多地方均建有一种类似亭或塔的炉体,用来焚烧字纸,通称为“惜字亭”,四川多称为“字库”或者“惜字宫”。嘉庆《四川通志·祠庙》说:“惜字宫,古禹庙也,前殿祀仓颉,中殿礼禹王。”随着历史的演进,惜字宫逐渐成为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仓颉为黄帝时代的史官,是文字的创造者,被尊称为“制字先师”。世人对仓颉的贡献心存感念,于是衍生出爱惜文字、敬重字纸、不随意丢弃有文字的字纸等风俗习惯。古德曰:敬字如敬圣,惜字如惜金,惜字能得福,终身惜字者,其福无量。《颜氏家训》说:文字是“古圣贤心迹”,所以字纸不可秽用,废弃的字纸,应于焚化,可见敬惜字纸的风气,由来已久。古人惜字如金,凡有墨宝的任何纸张均不得妄自糟蹋,皆焚化以示敬意。过去,有专人捡拾字纸,积存一定数量后,再择良辰吉日放入“惜字宫”内焚烧,过化存神,收集了烧尽的灰烬再洒入河中,随流水而下,这个过程称之为“敬惜字纸”。往往,在四川很多地方,文风塔与惜字宫合二为一。惜字宫街和字库街,皆因此得名。
[荔枝巷。]
荔枝是热带产物,盛产于福建、广东,四川省产自泸州、内江市的东兴区一带。杨贵妃喜啖荔枝,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她所吃的荔枝,是通过驿道快马运到长字,供其享乐的。如果从闽、粤运至长安,荔枝早已腐烂。从四川沿子午谷驿道进至长安,快马五、六天可达,尚能保持荔枝的鲜味。因此可以判断,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必出自蜀无疑。成都气温偏低,荔枝不易成活,然唐诗人张籍《成都曲》有“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句,可见唐代时,成都也是产荔枝的,气温要比现在高若干度。荔枝巷必因古时那一带有荔枝树而得名。
[青龙街。]
古代神话传说,仙人居住天空星宿上。在北半球东方,有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共七个星宿组成龙形的东方天神。古代又把青、赤、黄、白、黑称为正色,代表东、南、西、北、中央五个方向。所以,东方为龙,称为青龙。后代道都把青龙、白虎、朱雀(红鸟)、玄武(黑龟或龟蛇合体),合称四方之神。又按《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因此,左边方位一般是以青龙作为代号。传说前蜀皇帝王衍在乾德元年(919)在成都城内西北角修有亭台楼阁,常住其内。由于他是皇帝,住地外面可以用四方四神命名,故取了青龙、白虎等地名。以后街道多次遭受兵燹,白虎街名似为不吉,故宋以后续建城市时未予恢复,仅青龙街留传下来。
[东御河沿街 · 西御河沿街。]
明初,康太监奉旨入蜀为朱椿修建蜀王府(皇城)。在其周围,挖土筑城,疏导河沟,外通金河,内边摩诃池,河面甚宽,建造皇城时,可运木料砖瓦。王府既成,内廷生活所需,可由船运入,此即御河。明亡藩废,[清代]三百年,王府改为考举人的试场──贡院,水道淤塞,逼近御河的街道,称御河沿街。御河上建桥十座,各有美称。河废,桥渐拆掉。平安桥街,以城西的平安桥而得名。成都的天主教堂首建于此。现桥废街名仍留。
二、成都风俗
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
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描述成都灯会盛况是“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铸糖人的担子,卖风车的草把子,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
成都花会 每年一月
成都花会始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届时,成都附近的国营、集体花圃及广大花农,都将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运到青羊宫,搭棚撑帐,摆摊设点,进行展销。
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
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龙舟盛会越办越红火。龙舟会除龙舟竟渡等传统节目,还增加了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天彭牡丹会 清明前后
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唐宋以来,当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开时节聚会赏花的习俗,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定为勘花节。为发扬这一民俗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牡丹会期间,除展销名贵牡丹花卉,游丹景山,还举办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土特产品展销等。
都江堰放水节 清明节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线,因此每年春耕前的放水被当地居民视为神圣的节日。
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的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祭拜李冰父子,举办二王庙会,又称清明会。近些年,都江堰市政府将民间传统的清明会改为政府主办的放水节,由身着古装的水利官员、仪仗队伍表演放水节的全过程。此间有民间歌舞表演,引人人胜。
望丛祠赛歌会 五月十五前后
郫县曾是古蜀国都城,传说望帝传位后,归隐深山,化作杜鹃鸟,每年二月杜鹃花开时飞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农夫赶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鲜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郫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后人为纪念望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前后办起了鹃城赛歌会,赛歌会场地就选在望丛祠,参加赛歌会的歌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唱山歌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编自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新都桂花会 中秋节前后
新都桂湖桂花飘香时,又正是满湖荷花盛开时,值此良辰美景,游人如织。于是,新都县政府决定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举办桂花会。
桂花会期间,除邀集人们游园赏桂、瞻仰升庵词、参观文物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外,城内还同时举办物资交流会,展销地方名小吃,举办富有方地特色的歌舞、戏剧表演。
龙泉桃花会 每年二月
每年农历二月,是成都居民外出踏青的最好时节。此时的龙泉山桃花盛开,灿若红云,山脚下成片的梨花如白雪铺撒大地。加上其他各种时令花卉,把整个龙泉山打扮得春意盎然,姹紫嫣红。缤纷的花朵,如织的游人,使桃花盛会应运而生。桃花会期间,最有特色的项目是花农们开办的家庭接待站,游人在花农家中饮茶赏景,娱乐消闲,更有可口的农村家常风味餐,吃的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别有一番情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成都旅游的心情说说。
1 成都府治一向很大,但是成都府城内只有两县,居住在这两个附郭县的人才是省内常说的“成都人”。两县一名成都,一名华阳,大致来说,东南属华阳县,西北属成都县,暑袜街一带分界,所以说成都有歇后语“成都到华阳——县过县”。[一部分重庆朋友常用这句歇后语说成都是县,比重庆低一档,哈哈哈]后来成都撤销东西城区的时候,就把两县交接处命名为“成华区”。2 成都现在的华阳,原来是华阳县的农村,后来归于双流,实际叫做中兴场,华阳县撤销后就占了华阳的名字。3 成都现在所说的皇城,是前蜀王建时候大致圈定的,后来蜀王爷朱椿就藩,府邸设在天府广场,科技馆一带。现在天府广场旁边“东西御街”可证。科技馆前身是文革时候的“敬祝毛泽东主席万寿无疆展览馆”,老年人多清楚。4 人民公园头的鹤鸣茶馆和华兴正街上的悦来茶园可以说说。鹤鸣茶馆过去相当于是教师人才市场,老师们在这里等待各地的校长(多是县份上的)来考察下聘。悦来茶园到今天也是川剧的圣地,选在这里是因为挨着祖师爷唐明皇的庙子。5 成都话的梅花音历史并不十分悠久,不出百年。流沙河先生又说,大慈寺原来读的是“太慈寺”。6 散打评书不是传统的四川曲艺。就是李伯清自己的发明创造。7 过去成都有上五县一说,所谓“温郫崇新灌”,随着今年上五县中的最后一个县——郫县撤县设区,上五县的历史完全终结了。8 过去双流是很穷的地方,老话说“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双流县”。9 崇州市就是过去的崇庆县,是宋高宗的“潜邸”,宋人有潜藩升府的惯例,所以升其为崇庆府。《宋史》又记录重庆府也是高宗潜邸,是错的。有说重庆府是光宗潜邸升府取名重庆的,不过《四川通志》说重庆府是位于两“庆”之间而得名的。10 自古割据巴蜀,莫不以成都为首都,只有元末明初的明夏政权以重庆为都。11 接上条,在隶属中央王朝时期,成都也基本上是四川地区的首府,但满清前期,由于成都经明末大乱毁损严重,四川督,抚,御史等大员不得不移驻阆中。12 李劼人《死水微澜》被誉为当代的《华阳国志》,故事发生在成都北门外天回镇,他说这是玄宗西幸,至此乱平,可以回都,故为“天回”。13 接上条,唐朝有两位皇帝幸蜀,第二位就是僖宗,僖宗逃至北门外新都县,驻跸废寺,夜见废墟中残塔大放光明,可以还都,赐名宝光寺。14 成都有大量外省命名的街道,如陕西街,湖广馆街,江南馆街,都是各地的会馆所在。但是九中在的宁夏街却是宁夏籍士兵驻扎在此得名。【评论补充 类似的还有大小福建营,在羊市街一带。】15 成都过去在火车北站五块石附近有玉局观,即苏轼退休后所谓“提举玉局观”所在。16 成都的东西南北四门不正,所谓北门,对的是东北方,南门,是西南方。且俗云东穷西贵南富北乱,至今如此。17 从前童谣说“石龙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断成都府”,故老相传张献忠沉银事,还真从彭山挖出来了。18 成都有所谓东西城根街,东城根街却在城西,其实是以满清少城(满城)为参照,东城根是少城的东城墙边,事实上,成都本来也就没有所谓“城根”的说法。—— —— —— —— —— —— —— —— —— —— —— 补了几条)19 诸葛孔明八阵图现有两处,一在奉节,长江之畔,俗称水八阵,一在青白江弥牟镇,即俗称唐家寺处,称为旱八阵。青白江由新都,金堂二县割裂而成,弥牟原在新都县治下,明人杨慎有《新都县八阵图记》传世。20 民国时期成都市区内有所谓四大名校,为石室中学(今存),省立成都中学(今成都二中,即北师大成都实验),成都县立中学(今成都七中),树德初级中学(今成都九中)。基因,基因。。。21 成都旧有尊经、锦江、墨池、芙蓉、潜溪等大书院,墨池芙蓉是青龙街上隔墙并排,后合为今成都七中。锦江书院析出一部,与尊经书院合为川大,剩余一部留在文庙为今四中,潜溪书院后改为华阳县中,今为成都三中。22 成都过去也是水城,小码头小渡口并不少。成都市内的最后一个渡口为望江楼渡口,70年代末龙舟路修好公路桥后撤销。现在成都渡口多在金堂、龙泉二地,但是也不多了。23 抗战时期,成都作为西南大后方空军的大本营,在临近地区建设了15座机场。包括广汉新店子(旧属成都),彭山,新津,邛崃桑园,华阳太平寺,双桂寺(今双流机场),双流马家寺,双流彭镇,凤凰山,温江黄田坝,简阳平泉,灌县蒲阳,蒲江寿安方坝,崇庆王场猴子坝,华阳中兴场。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凤凰山机场起飞向台湾。24 成都府辖三州十三县,合称十六属。三州崇(今崇州市)汉(今广汉市)简(今简阳市),十三县为成都、华阳、双流、温江、新繁(今归入新都)、金堂、新都、郫县、灌县(今都江堰市)、彭县(今彭州市)、崇宁(今归入郫县)、新津、什邡。解放后设立温江地区,将三州十一县剥离出成都,只留成华二县。80年代撤销温江地区,简阳归资阳,什邡、广汉归德阳。今年成都收回简阳,老成都十六属只余什邡,广汉流落在外。25 接上条 成都市区的口音和周围的一圈基本都不一样,十六属中和成都口音接近的,大概只有广汉和金堂,实际上绵阳、德阳与成都口音的接近度远大于成都周围的属县。26 郫县有很多又红又专的地名,比如团结、合作、友爱、红光,这些地名不奇怪,当年很多很多,但是坚持不改,我猜大概和毛泽东58年巡视红光有关。27 接上条 毛泽东58年来成都开会,是他此生唯一一次来到成都。会议地方就在金牛宾馆,当时准备了两个合作社让他巡视,一个就是红光,一个是在新都。28 成都市区也保留有又红又专的地名,比如红星路。红星路由原来的北打金街、南打金街、丝绵街、四维街四条街组成,最长的时候北到八里庄,南到磨子桥。分为北中南三段,后来红星北改名府青路,红星南改名新南路。29 成都有很多“某家某”格式的地名,城北尤其多。著名的就有梁家巷、曹家巷、李家沱这些地方。其实曹家巷没有住有曹家人,梁家巷也根本不是一条巷子。《成都城区街名通览》说过去曹家巷都是泥巴路,只有坡坡上铺了石板。鸡公车往来不觉,碾压不断,石板上留下沟槽,成都人诙谐,干脆就叫“槽家巷”了。梁家巷就是北门上头一环路一带,没有具体的街道。30 南京有个地名叫“后宰门”,成都也有个地名叫“后子门”,其实是一个东西,叫做“厚载门”,都是皇(王)宫的一道门,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意思,时长讹变了。31 成都站俗称火车北站,真正的成都北站在新都,是货运站。成都东站有两个,一个老站在八里庄,是货运的,改名“八里火车站”了,新站就是现在的大站成都东站。高新桂溪还有个成都南站,青羊苏坡有个成都西站,都有客运,是东站和火车北站两站的辅站。32 成都东站在沙河堡,是成都铁路局下头最大的站了。沙河堡以前就是交通要道,是成都到重庆的第一驿站。相对应的,重庆轻轨有一站叫“二塘”,是重庆去成都的第二个驿站。第一个驿站是头塘,到成都总共有七十二塘。33 蜀王爷在四川开支散叶,二代纷纷封王,但除世子之外,都只能袭郡王号,所以他们的封号对成都人来说就比较接地气了。比如华阳王,崇州(其实是崇庆)王,郫县唐昌镇(其实是崇宁)王。34 其实成都地铁的宣传标语“成都地铁,生活一脉”是押了韵的。35 十陵原名石灵,这里的蜀王爷陵墓不到十座,但加上王妃、太监陵又不止十座陵。36 民国政府办学,建立国立大学从师范学校着手,在全国的六座核心城市建了六个高等师范学校,即北京、南京、武汉、广州、沈阳、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成都高师后改名国立成都大学,最终归为国立四川大学。37 后蜀的皇帝孟昶,干了大概三件事。一个,确立了“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第二个,把九经三传列入广政石经,第三个,就是我们知道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如果说还有一点什么成绩就是留了一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个对苏轼的文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后来苏轼又续写了这个残句,等于孟昶和苏轼合作了这一阙《洞仙歌》。还有对百姓也是不错的。但这些都是次要的,他主要的他就是三件事情,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38 前蜀皇帝王建的墓永陵封土是圆的,很像个台子。成都人一直说这是司马相如的抚琴台,1942年挖防空洞才发现这是王建的陵墓。39 文殊院供奉有一份玄奘法师的舍利,玄奘法师也就是在成都大慈寺受的具足戒。这份舍利得来相当不容易,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搜下。40 成都有个地方叫“杉板桥”,杉读沙,此地原名就叫“沙板桥”。41 华西坝最先出现的学校是五个基督教会办的华西协和中学,然后才有了华西协和大学,俗称“五洋学堂”。抗战时大学内迁,这里又集合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五所大学,合称“五大学”。42 成都总共有三个文庙,两个都在石室中学附近,文庙前街上的成都府文庙,何公巷的华阳县文庙。文庙前、西、后街的参照物是府文庙。43 《成都通览》统计清朝末年成都城内有名字的桥总共192座,其中青羊宫一带的桥多带“仙”字,成了系列,如望仙桥,迎仙桥,会仙桥,送仙桥。44 成都的法场在东,北两个较场。“落虹桥”原名“落魂桥”,就是因为罪犯押到这里,多半就吓安逸了。但“凌迟”是在荷花池行刑。45 文革的时候,春熙路改名反帝路,盐市口改名英雄口,驷马桥改名解放桥,南门大桥到九眼桥改名红专路,牛市口改名胜利口,沙河堡改名革命堡。46 接上条,成都四中改名抗大战校,七中改名红旗中学,盐市口中学改名向阳中学,最火的名字是东方红中学,锦江中学、十六中、西北中学等先后改为此名。当时最豪华的锦江宾馆也改名叫做东方红宾馆。47 瑞典汉学家,把莫言介绍到西方的马悦然曾于48年在峨眉山报国寺出家当了8个月和尚。48 成都第一家肯德基开在总府路,1995年开始营业。但94年德克士就在成都开店了,这也是德克士在中国开的第一家店,所以德克士曾经掌控了成都的多半快餐市场。直到前几年,德克士也是成都的郊县天王。49 最受全体成都人喜爱的商场一定是伊藤洋华堂。事实上,洋华堂在中国只进入了北京和成都市场,且成都的洋华堂比北京开的早。50 80年成都发行了新中国的第一家股票蜀都股票。八十年代中期,当网上谣传的“第一支股票”上海飞乐发行的时候,成都已经推出了第二种股票汇通股票。51 成都的老饭店努力餐原来是地下党的秘密据点,所以这里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餐馆为址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 成都的公共汽车始于1925年,由华达公司经营,设东南西北中五条线路,每条7到10站不等,按站收费,每站铜元一百文,环城大洋五角。53 少城是专给满蒙八旗居住的,所以命名全都按北人习俗,内部除主街长顺街外都叫胡同。著名的宽窄巷子中,宽巷子原名仁里头条胡同,窄巷子原名仁里二条胡同。待续好朋友一起旅游的句子。
关于成都的说说 。
一、浣花溪
从前浣花夫人未出嫁之时,帮助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清洗袈裟,溪水飘起朵朵莲花,这条小溪就被称作浣花溪。
二、花牌坊
朱元璋为了振邦兴国,广开恩科。成都西门一位叫花如春的秀才去应试,结果落榜了。他在茶铺喝茶时遇到个乞丐,就把身上仅有的5文钱给了她,这个叫花也要还礼,称他是将相之才,一定要努力读书。
花如春第二年再去应试,结果考取了状元,得到了朱元璋的欣赏。后来朱元璋为他修了个花牌坊,就在成都西门。
三、洗面桥
三国的时候,刘备东征来到武侯祠,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关羽,便开始痛哭,其他士兵跟着一起大哭。哭过之后刘备停了下来,说:“各位将士,到河边把脸洗一洗,我们还要继续打仗,去给武侯报仇!”这个桥头就被称作洗面桥。
四、天回镇
当年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和杨贵妃在马嵬坡生死离别,然后继续向成都逃跑,结果刚到一个小镇就传来消息说已平叛乱,唐玄宗立马掉头回长安。所以后面这个地方就被称作天回镇了。
五、柳荫街
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国”,看到一个妇女带自家和亲戚家娃逃难,张献忠也是心软了,觉得这个女子很好,就叫她回去在她家门前插枝杨柳,保她全家安全。这个妇女回去就对一条街的人说了,结果都插起了柳,整条街都存活下来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成都旅游发朋友圈咋说。
1、龟化城
传说一: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当时镇守成都的张仪、司马错着手修筑成都城墙。传说张仪筑城时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张仪根据巫师的指点,沿着龟爬行的路线筑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龟城。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三“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
传法二:张仪修筑成都城墙时,最初是按照秦咸阳城来修的,但屡筑屡垮,后来有大龟浮于江中,张仪受到乌龟龟背上的图案的启示重修设计成都的城墙,后来就没有垮过了。
龟在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是四灵之一,四神中的玄武也有龟的形象。虽然被某地网痞曲解了意思,不过反而暴露出某地部分网友集体性的无知,当然,故意的曲解也和个人素质挂钩。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是你们所不能及的。——出自《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一·鳞介部三·龟~4272~ 《华阳国志》
2、蓥华寺
相传彭县蓥华山有一个学佛的人,心极慈悲,乘驴行而不施鞭策。成正果后,善男信女为他立庙,号“蓥华祖师”。成都亦立了庙,在东较场附近。清末,该庙被军队占为兵营,哥老会众又在外东三官堂街购地新建一庙,石柱为楹,以为奉祀。成城中学创办时,租其殿为礼堂,至今如故,这就是现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学。——出自《什邡县志.人物》
3、花牌坊
相传明朝朱元璋为振邦兴国开科取士罗织人才。居住在成都市西门一条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县、府应考,均名落孙山,便灰心丧气。一日他在茶铺吃闲茶,见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怜悯之心,遂将身上仅有的五文钱送与她买馒头。
叫化婆随即谢过他,说,你是将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励,便重拾书卷,日夜攻读。
一天夜里,他读书困倦在几案上趴着睡着了,梦中见叫化婆点化他,到了京考,花如春一看试卷,试题果在《春秋》范围内,便提笔挥就一篇恤民安国的锦绣政论类文章,深得主考官大悦,呈上朱元璋,钦点花如春状元,并批示花如春打马游街,以显示皇恩浩荡。
花如春在省亲期间,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上奏减轻赋税徭役,劝导农耕惜民等治国安邦之策,深得朱元璋嘉许并施行之,取得非凡效绩。于花如春功劳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显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出自《毕节县志》
4、风俗:
打草鞋:或许在某些景区,你能看到一些老婆婆。她们在路边摆上一个小篓子,篓子里装着打好的草鞋,手里拿着一个半成品,也不叫谁买,就自顾自的坐着,等待客人主动上门。
老成都时代,买草鞋的繁多。自古粮仓之都的成都,谷草麦草秧草席草甚多,打草鞋,盖草房、编草帽、捆货物、编草席的原料是不缺少的。往往天没亮,就端着个凳子坐在家里的小院坝中,男人们出去种田,女人就留在家里打草鞋。特别是在乡场上,人们就地取材,直接就手用草编织鞋子,传承了许多打草鞋的手艺,甚至开起了专门的铺子。男士的、女士的、各种码子,他们心里都清楚的很。
代客冒饭:除开上面的修竹器的,补水桶的,打草鞋的......老成都的服务可谓是细致入微,卖水人、磨刀匠、拾瓦匠,你以为你能想到的就是所有,其实还有很多服务让人拍手叫好,比如说这个“代客冒饭”。
这可以说是很多成都人都没听过的新奇玩意儿。馆子不收取任何费用,把顾客带来的冷饭用汤冒热,方便他们就餐。若是顾客带了钱,就买他们几份小菜来下饭。
这种生意通常是为那些缺乏生计的成都贪民,其中裹藏的人情味才是真正暖人肺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业,而“代客冒饭”在当今的成都,可是见也见不到,早已销声匿迹了。
5、蓉城
蓉城是四川的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锦城,蓉城。因为后蜀皇帝偏爱芙蓉花,命令老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所以成都又称为了“蓉城.一说“龟画芙蓉”,即初建城时,地基不稳,屡建屡塌,后来出现一神龟,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龟指引的路线就是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一说“芙蓉护城”,即五代后蜀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每当九月芙蓉盛开,远远望去如锦如绣,满城生辉,名之曰芙蓉城。
最为人们接受,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这个:从唐时起,每年的农历二月,成都都有盛大的花市举行。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称为“花朝”。成都花市便于花朝前后举行,以“花朝”为花市的正期。每到二月,成都都会成为花的海洋。百花齐聚花城,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整座古都打扮得妖娆富丽。
这样的花容盛事的确令人眼花缭乱。这时候,五代后蜀国蜀王妃花蕊夫人从百花丛中回过身来,她从百花之中发现了芙蓉。芙蓉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这情景让花蕊夫人惊喜不已。她喜欢上了这种美丽的花,这花让她感到很开心。然而花开总是短暂的,美丽也会很快逝去,在成都阴湿的天气里,花蕊夫人常常很忧郁。
秋天来到了,花蕊夫人为排遣心中的寂寞,带着随从去踏青。走到农家小院前,她惊奇地发现,在这霜气袭人的秋天,即使坚毅的菊花也已凋零,却有这样一丛丛一树树的繁花在开放。她想起来这就是花朝时看到的芙蓉,花蕊夫人的脸上荡漾出从未有过的喜悦。
身边的随从把这一切看到眼里,回去报告给蜀王孟昶,孟昶大喜,遂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树。
于是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锦绣,从此也落得了芙蓉城的美誉。
后来,后蜀国灭亡了,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国胤掠入了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着孟昶,偷偷珍藏着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国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是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国胤一怒之下便杀了她。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称芙蓉花为“爱情花”。
成都人对芙蓉花的喜爱,多少与这个古老的传说有关。他们屏弃“龟画芙蓉”和“芙蓉护城”说,而津津乐道于花蕊夫人的传说,足以说明成都人追求忠贞爱情的浪漫情怀
扩展资料:
成都的历史沿革: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公元前367年)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至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早期为百濮地,据《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兼并蜀国、巴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都
一句话赞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