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说说
有计划的,马上去做!
对工作按计划、跟进、落实、检查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和奖惩制度,严格按标准检查验收,未达标处罚,员工不会做你希望做的工作,只会做你检查的工作
我这几年参加了很多关于执行力这方面的培训,什么是执行力的话,你去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如何提高执行力这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参加一个团队,有执行力的团队,没有会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这就是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像实战8这个我认为非常好的论坛里面有很多关于执行力的文章,里面也有几个一起提高执行力的团队,你也可以申请加入进去。
执行力可以理解为: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很多介绍执行力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看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介绍我去实战8这个论坛,那里面都是一群非常有执行力的人,没有都有任务,然后一起去完成,特别能锻炼人,我建议你也可以去尝试一下。
影响执行力有很多因素,有的是主要的有的是次要的,但是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1.习惯因素 平时做事拖拉习惯了,突然要你立即执行时候会感到无从下手
2.做事方法 没有固定的做事的 一贯手法,在反复考虑之前你的执行力是零
3.其他 信心因素 对业务的熟悉程度 也会很大的影响执行力
若要提高 ,改正这样缺点,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和自己的做事风格
其实谁都知道所谓【执行力】就是要去做。而怎么做,才是问题所在。希望这答案能授人以渔。执行理论包了六个要素:PCRDFI 计划(Plan)沟通(Communicate)风险评估(Risk-Evaluate) 实施(Do)反馈(Feedback)改进(Improve) 这六个要素不可或缺,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执行 。 共享给大家一篇文章,对什么是执行力有非常精准的描述。 窦婴之失与窦婴之死(论执行力)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所以,每个士兵都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发号施令的大元帅。 然而,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成长为大元帅。但为什么有人的确做到了呢?于是在没被提升者的蜚短流长中流传着机遇说、拍马说、裙带说、战友同学说、金 钱说甚至色情说等等不一而足。果真如此吗?实际上,每一个种蜚短流长都代表了一种认识的局限,每一个不被提升实际上都缘于这种局限。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 弄懂职业成长的基本原理: 被提升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不被提升的原因之一肯定是执行出了问题。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窦婴是一个 悲剧人物。他手持先帝托孤遗诏,而终被遗诏所害。然而只看到窦婴之死的导索是不够的,窦婴之死既不是汉武帝的无情,也不能怪田鼢的残酷。窦婴之死在于执行 之误,窦婴为我们编著了一部典型的执行教材。 黄河发大水,北岸溃堤而广大民田被淹,民间怨声载道。朝廷派去的水利专家巡视了南北护堤之后立刻托病辞职。原因是南岸的田地不是皇亲国戚,就是重臣豪强。武帝不得已命窦婴持节去决开南岸的缺口,窦婴如实执行了汉武帝指令,江北乃至全国人民高呼大将军万岁。 在这个“执行”中,窦婴违背了执行的基本原理。他错误地将执行理解为“实施”,而忽略了“执行”的其他要素。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执行的要素。 执行包含六个要素:计划(Plan)、沟通(Communicate)、风险评估(Risk-Evaluate)、实施(Do)、反馈(Feedback)、改进(Improve),即PCRDFI。 计划是一切执行的开始。没有良好周密的计划,任何执行都将出现纰漏,而最终达不到任务的既定目标。匆促行事是常见的计划错误,我们通常以为事情简单不过了,或者是自信自己的能力而轻视计划。 沟通是良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很多不理解沟通重要性的人常以远离领导、独立行动而自豪。然而,沟通不是拍马屁,下级与上级之间有效的沟通是良好执行的保 证,执行人需要沟通来全面理解执行的目标,而指令者要借助沟通来了解执行人的执行方法,借以预测执行的结果,并予以指导。沟通不只是听指示,下级常犯的错 误是在上级面前不敢说出自己的实施计划,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因为上级毕竟不在执行的现场,不是现场的指挥者,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补救。 风险评估可以看作是计划的一部分。正确地预测和评估风险并预备相应的回避措施,是成功执行的重要因素。 实施就是付诸行动。实施过程中需要执行人勤勉用心,努力控制各种风险。执行过程的常见错误是忘记自己的责任所在,降低任务的完成标准,主观、想当然的认为这样就可以了,而不是努力地超过主管的预期完成任务,努力地向用户提交超出预期的结果,事后又找各种理由来搪塞。 反馈就是与相关人分享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信息,所以反馈的意义不只是了解和有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分享信息,便于以后的行动和决策。越是重要的事情, 关心的人就越多。反馈的技巧在于简洁、明了、突出结果。反馈常见的错误就很多,不及时甚至以为事情小不反馈、罗嗦或者抓不住要点、应该反馈的人没有反馈、 甚至把反馈当作邀功或者诿过等。 改进是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目的在更好的执行。 窦婴死于田鼢的陷害,但是真正逼迫田鼢出手的原因还是黄河决堤,而且正是作为执行人的窦婴在执行过程中的一系列错误操作导致皇帝、皇太后、丞相和他自己四者之间出现巨大的裂痕。 首先,窦婴对决堤并没有周密的执行计划。通常一个任务的计划包括确定目标、范围、时间、任务相关人、资源、交付成果等。窦婴在计划阶段有两个明显的错 误,第一是忽略计划。由于没有周密的计划使得他的执行在操作起来顾此失彼、左右失衡;第二,由于没有计划所以根本就没有明白汉武帝要他去决堤的目标。事实 上,决堤至少应该包含两个目标,一是解决北岸的民生问题,既经济问题,然而作为政治人物,汉武帝的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获取民心,既政治问题,政治目标又恰 恰是窦婴所忽略的,这一点是致命的。所以后来王太后做出恰当的评价,王太后对汉武帝说:淹1000顷田能换来民心,不是很值吗?但是民心换给谁了?刘家? 王家?还是窦家?所以,当长安军民高呼“大将军万岁”的时候,窦婴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因为“万岁”的应该是刘彻。 第二,窦婴没 有做好利益相关人的沟通。实际上,窦婴连基本的沟通都没做,他既没有汉武帝汇报他的决堤计划,也没有同太后、丞相沟通。我们假设,如果窦婴将决堤的方案、 必要性和政治意义向太后和丞相通报,太后和丞相能不能理解呢?从事后王太后的与汉武帝的对话中看,达成谅解应该是可能的。丞相还会不会向窦婴借用窦家的 500顷良田呢?窦婴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决堤成本(农田的收成)由太后和丞相承担,而决堤的政治收益却归自己所有,所在斗争的三角中,皇帝不会支持他、太 后和丞相要惩罚他,他不败才怪。 第三,窦婴没有做好风险识别。实际上,最合适的决堤执行人不是窦婴,因为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窦 婴代表的是传统政治力量、丞相代表的现实政治力量、汉武帝则是刚走出上林苑的新政治力量。作为政治力量的一极来执行损害另一极经济利益的任务,政治风险是 不可以忽略的。那么风险在哪里呢?风险一是引起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冲突;风险二是自然是引起丞相的报复行为。对风险二窦婴是有所准备的,原先派去的水利专家 托病辞职就是对这个风险采取的回避措施。然而窦婴忽略了决堤引起的风险一,而这个风险又恰恰是当时的汉武帝所不能承担的风险,正如汉武帝所说:“朕暂时还 不能跟他们摊牌”。所以,当这个冲突出现的时候,汉武帝只能弃卒保车。 第四,窦婴的反馈工作同样存在失误。正常情况下,窦婴在决堤之 后应该及时向汉武帝汇报决堤的具体位置、对利益相关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朝廷的政治收益以及朝野间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理解,比如有些人报功劳记载大将军身 上。遗憾的是窦婴并没有这样做,直到汉武帝想了解这些的情况的时候,汉武帝只得自己让秘书出去了解。反馈在于分享信息,因为决策是汉武帝制定的,他才是真 正对结果负责,他不了解情况他就无法与全局工作相协调。 综观整个执行过程,窦婴从接受任务开始,他唯一做了的只是一个技术性的实施——决堤,而执行则包含了六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窦婴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执行者,他不可能被提拔为丞相。试想,一个既无全局计划,又不能理解执行目标,既不善于沟通,又不重视反馈和规避风险的下级,谁愿意提拔他呢?本质上,提拔不是提拔领导,而是领导在寻找值得信赖的下级。 要知道,我们永远都是下级,任何一个提拔并没有改变你的下级身份,充其量是只在你被提拔之后,你多了几个下级。 所以,每个梦想成为大元帅的士兵,就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执行! 而每个已经成长起来了的元帅,肯定是一个具有良好执行力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