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水说说
山水说说
山水之间,要连在一起,不在酒也不再具体山水,山水之间远离名利官场,一种潇洒自在,放浪形骸的精神状态。对作者和所有文人都是求之不得的理想境界。
风景和山水说说
形容山水风景的说说
山水效果挺好的,在外形上传承了现代汽车的“流体雕塑”理念外形设计,设计灵感来源于将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的雕塑感融为一体,兼具硬朗与柔美,动静两相宜。打破普通扬声器只支持一组信号输入的模式,而采用双音圈内磁场扬声器,可支持两组信号同时输入,瞬间提升音质的美感。
山水说说句子大全。
还是在介绍日本禅宗的书里第一次知道枯山水的,当时很疑惑,枯山水没山没水,面积还这么小,为什么这么多人千里迢迢跑过去看......暑假要去日本旅行,所以决定研究一下这个枯山水,读了一堆书,发现这个确实很有意思,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介绍我所了解的枯山水。我是带着这样几个问题去学习枯山水的。
为什么枯山水出现在日本?(日本四季都缺水?)枯山水与禅宗有什么关系?(老和尚无聊在地上画圈圈?)枯山水是为了冥想修炼而设计的场所吗?(一休哥你怎么看?)枯山水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又不让人进,还没有乐高好玩?)要了解枯山水,了解下面这几个圈就够了。
https://pic1.zhimg.com/v2-dd9507bcd8804c6fdce76d9b5b39c54c.jpg看了图你一眼就能明白:枯山水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
贵族没落 武士掌权https://pic3.zhimg.com/v2-fede40de75743fe59c28090b885069a0.jpg首先借用图说历史的大V“混子曰”的一张图,帮助大家搞清楚日本历史上的各个时代都是怎么回事。日本二战前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为了不让大家看到痛苦的数字,下表中的年代为概数,并非精确年份。
https://pic1.zhimg.com/v2-11881573b9c6e83c6fd83625b7a04b59.jpg制图:混子曰 有历史的定位打底,故事就好讲了。我们本文的主角——枯山水,诞生在天皇和贵族衰落、武士阶级掌权的时代(从上图中的2到3)。平安中期以前,日本由贵族(天皇一大家子)统治,瑰丽的贵族庭园在日本庭园艺术中占据主导。十二世纪之后,日本贵族开始失去对诸侯以及领土的控制,政权逐渐转移到武士阶层手中。那权力是咋被武士阶层夺取的呢?《平家物语》中记载,平安时期,日本发生了平治之乱,平氏击溃了源氏,源氏武将源义朝之子源赖朝,被流放到伊豆半岛的蛭小岛,平氏一族则成为朝中真正的掌权者。
https://pic3.zhimg.com/v2-efd0fba63643677e28e006de97a2230a.jpg源赖朝 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源赖朝便奋起反抗,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家经过一系列战争——源平合战,源氏彻底击毁平氏家族。源赖朝不想卷入皇宫内斗,于是他把政权迁到远离京都、临近今天的东京的一片清静之地——镰仓。镰仓幕府就这样建立起来。
https://pic4.zhimg.com/v2-8554f9227338610ae40998747b84ec13.jpg镰仓在东京那边不远处 武士最开始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直到幕府的建立使日本皇室成为傀儡,武士阶层得以上位。到了江户时期,武士阶级更是爬上了日本阶层结构的顶端,它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开始助力文化的发展。
https://pic2.zhimg.com/v2-c8cee1a6925ab151b97feb8747482d19.jpg日本武士 平安时期的贵族喜欢诗词歌赋,热爱精致艺术,但幕府武士却精通军事艺术,对简单而有气势的事物尤为喜爱。从这个时候开始,庭园设计的风格开始转变。镰仓幕府末期,受到内乱和外敌双面夹击,最终被摧毁。足利尊氏建立了室町幕府,并将政权转移到京都。京都是一座文化和商业城市,这对室町幕府以及这一时期的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https://pic3.zhimg.com/v2-fa03454311d81668a45a7bfe96755273.jpg足利尊氏(室町时代的创始人,和源赖朝妥妥地撞脸) 室町时代是一个极端分化的时代。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艺术创新不断,另一方面,社会又极度不稳定。为夺幕府政权而展开的应仁之战让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连年战火让人消极避世,渴望宁静生活。在这样的动乱中,幕府和禅宗寺庙对能剧和狂言剧艺人、俳句诗人以及庭园设计者给与支持。这个时期日本庭园的审美风格诞生于室町幕府的简朴、苦行精神,又受到京都经济活力的影响而有所成就。日本人在社会变化和政权更迭的过程中形成消极避世的态度,这种态度映射到日本庭园设计中,就形成了空寂、封闭、内敛的风格,构成了枯山水出现的社会基础。
武士赞助 禅宗兴起https://pic4.zhimg.com/v2-c82bd7e77cc91d27292e2656c2f9caf3.jpg禅宗起源于印度,“禅”的本意是冥想。在日本,禅宗主要分为临济宗和曹洞宗两个主要派别。虽然两者都靠冥想来修行,但曹洞宗认为,只要沉思默想就足够,主张“渐悟”,或者说“默照禅”。曹洞宗的大本山是福井县永平寺,也就是乔布斯当年想去学禅的地方。而临济宗认为还要借助其他技巧来集中精神,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无解谜语”,也就是“公案”、“参话头”,主张“顿悟”。大多数有名的枯山水庭院,都位于临济宗的禅寺内。平安时期,禅宗由中国传入日本。但这时并没有得到普及——平安时期的贵族倾向密法宗的复杂礼法。到了十二世纪,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到巅峰,而此时的日本也已演化成一个武士社会,相比平安时期的贵族,武士阶层更愿意接纳这一宗派。
首先,禅宗是新兴宗派。虽没有影响力基础,但也因此不会受到传统佛教组织的干预。禅宗寺庙面积不大,但多由武士阶层赞助建成,武士阶层拥有控制权。其次在于禅宗与中国的关系。蒙古入侵,宋朝灭亡,大批中国禅师逃亡日本,带去大量经文和艺术产品,中国文学的文化内涵受到日本禅师大力推崇。第三在于禅宗的“自力”精神。自力,即自己依靠自己,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开悟。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自我训练并取得成功,沉迷武功的武士就喜欢这种人生态度。最后,禅宗能够使人通过冥想获得内在力量以及沉着气度。人人都有冲动表达对痛苦的恐惧以及对享乐的渴望,但禅宗会帮助你将这种冲动剥离,最终达到无我状态。在战争中,除了身体的力量之外,在面对敌人的危急时刻,能否理清思绪、克服恐惧,有时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商场如战场,这也是创业者必须随时保持正念的道理啊!)总而言之,由中国传入的禅宗思想、文学思想,以及在日本本土演化过的禅宗,都深刻影响着日本的庭园设计。这些思想要求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突破表面,看到事物内部真正的价值。这种观念在日本禅宗寺庙庭园的设计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这构成了枯山水出现的文化思想基础。
空间缩小 入口改变https://pic1.zhimg.com/v2-4ee4491b997a1bf608b0a74c159e1aeb.jpg装修人民大会堂和装修你的卧室,方法一定不一样。枯山水的出现也是因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出现了变化。平安时期的寺庙和宫殿面积很大,但此后规模逐渐缩小,因而能够用来设计庭园的外部空间也缩小了。
https://pic2.zhimg.com/v2-c8bae66ae4f2725f7448a85d1344b8ff.jpg平安时期的寺庙和宫殿面积比较大,如图中的平等院凤凰堂 到了镰仓时代,出现了独特的书院建筑(shoin-zukuri)。书院就是嵌在外墙中的小阁子,上面有一个纸窗,还有一个光线良好、可供读书写字的架子。书院作为日本知识分子的象征,不仅是武士住宅的重要部分,也是禅宗寺庙方丈的重要生活区域。书院建筑的演化从几个方面影响了庭园的设计方式。之前日本的建筑也是石板铺地,坐椅子,后来出现了榻榻米,方便禅僧坐下思考,沿着墙壁铺在地板上还铺有每张长约两米的芦苇垫。在内外空间隔离的问题上,新式的拉门也比连在一起的嵌板多了更多的灵活性。在进门的方式上,过去的寺庙在大厅南面相对的墙壁上开凿一道带有屋顶的中门,一条小路穿过庭院,直接通向主建筑物。
https://pic1.zhimg.com/v2-99e3ae8cac624b1b6f80e26a66ae54a0.jpg四大天王寺但是书院建筑的正门是轻易不开的,一般是要进门必须走侧门,通过玄关和门廊之后再进入主建筑,那么正门内的一块空间就空出来了(红色区域)。
https://pic4.zhimg.com/v2-9a8b6db2339a96d084310f50495fd03a.jpg下图是大德寺的南门,这扇正门就是专供皇室使用的,每50年才打开一次。皇室到来的时候,两对堆白色砂石会被平铺在庭院中。
https://pic2.zhimg.com/v2-ebc44095677e3476c9a98afc3d32f073.jpg大德寺南门内景
https://pic1.zhimg.com/v2-f62ac6c0ae3074310d70ec401c56f4ce.jpg大德寺南门内景 总之,通向主建筑的方式从直接穿过庭园到经由旁边的建筑进入,这样,庭园就空了出来,可以进行艺术创作,这是枯山水出现的空间基础。
美学变化 幽玄留白https://pic2.zhimg.com/v2-949dcfb731231db242d6476ed0919f1f.jpg统治阶级的变化以及禅宗的普及,使整个社会的审美风格逐渐倾向于节俭质朴。这个时候的日本,出现了新的美学意识。幽玄其中一种叫做“幽玄”(yugen)。“幽玄”的核心是“余情”,讲究“境生象外”、意在言外,引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日本著名学者大西克礼将“幽玄”的内涵定义为这七点:
隐藏不露,笼之于内。如正彻所谓的“轻云拥明月”、“山雾绕红叶”。与露骨、直接、尖锐的感情表现相反,具有优美、安详、柔和性。如“霞满春花之所”。带有与隐微荫翳相伴的寂静。如鸭长明所讲的“秋空夕暮,杳无音信”。深远。特别是之精神上的东西,如深奥难解的思想。具有内在的充实性。其中凝集着不可言传的意蕴。即所谓的“内容丰富”。有一种神秘性和超自然性虽然与宗教、哲学的观念相关,但仍可感受到其中的“美的意识”。一种非合理的、不可言喻的、微妙的意味。幽玄最开始应用于诗歌,但其影响深入到歌剧、绘画,当然也包括庭园设计。在持续动乱的时代,在战争中深刻体会艰苦和残酷的人们改变了看待生活的态度,也改变了对艺术的品味——在庭园中,诞生了一种质朴而深刻的设计风格。留白另一种审美意识叫做“留白”。留白最初应用于书法绘画艺术中,指的是在画面中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留白不是单纯的增加白色,而是在艺术设计中思考:什么是值得留下的,什么是应该舍弃的,这就是禅宗所谓的“空”。在庭园的设计中,除去不必要的内容,利用留白来体现“空”,观者也就获得了更多冥想的空间。
禅宗寺庙中的枯山水天龙寺 鲤鱼跃龙门 武士阶层的崛起、禅宗的传入、房屋空间的变化,以及审美意识的变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禅宗寺庙的枯山水庭园逐渐形成。平安时期的庭园规模很大,通常有一大片水域,需要坐船游览。后来,庭园中出现了一种景观,这种景观的一大变化就是抽去了水,用石块来写意。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用岩石造成的“龙门瀑布”。这种设计来源于中国“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如果一只鲤鱼有勇气有决心,并且成功跃过一道三层瀑布,那么它就能化身成龙。
https://pic2.zhimg.com/v2-bc51cac844e538c713c7937e60cb8423.jpg天龙寺·龙门瀑布 这个典故在中国的寓意是通过科举取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在日本,则被赋予了禅宗思想:通过个人的修炼和冥想,获得开悟。
https://pic4.zhimg.com/v2-ae9864e053efbbf2f5f159a8a887c303.png祗园寺·枯山水版的龙门瀑布 镰仓时期,日本天龙寺中就出现了龙门瀑布这样的写意景观,但这只是枯山水庭园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室町时代,枯山水庭园才正式形成。室町时代以前,处于雏形状态的枯山水允许人们在其中四处走动,而成熟的枯山水纯粹是一种观赏庭,人们只能从旁边的大厅观望,不能随意走进。这些庭园面积很小,但正是由这样的狭小空间传达出一种”以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龙安寺 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枯山水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枯山水庭园建于龙安寺。
https://pic2.zhimg.com/v2-cc42310789b6eb69588c7c4090807850.jpg这座庭园占地75坪,三面围墙,里面铺满了白砂,上面放置15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在这个75坪的狭小空间里,除了砂与石以及少量绿色植物,就没有多余的东西。且走进庭园的游客们,只能坐在檐廊下观赏,不可走进院子。
https://pic4.zhimg.com/v2-97c6b8c3724c46767e50b05f99add017.jpg据说,砂中的这15块石头错落排开,除非你有上帝视角,否则你站在任何角度,最多只能看到其中的14块。这石头摆置中所蕴含的禅意,大概就是要众生明白,世间诸事没有能圆满的,因而也不必过分追求圆满,否则只能徒增压力和痛苦。
https://pic1.zhimg.com/v2-f03a2624babd13da5803d86241f14170.jpg龙安寺石庭的枯山水在京都众多枯山水庭园中尤为突出,因为它具有更强的抽象性。虽说京都其他大大小小的枯山水庭园众多,但观者或多或少都能看出其中奥义,但龙安寺石庭枯山水,却引来古今中外大量观者进行各种解读。 龙源院 南北两座枯山水
https://pic3.zhimg.com/v2-227d0857ebfe438fba6b79fdc1535333.jpg龙源院是大德寺南派的主寺院,1502年由东溪宗牧修建,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方丈室、玄关和正门,其中的方丈室更是呈现了禅宗的典型格局。
https://pic1.zhimg.com/v2-abd45660a295b5132ff3d5dd218fe147.jpg南庭是一座白砂之海上龟鹤石的蓬莱式庭院。
https://pic3.zhimg.com/v2-a0f32eee251ca2e1180907d3c0e6e90c.jpg东庭东滴壶,据说是最小的枯山水庭院,寓意滴水见海的禅意。
https://pic1.zhimg.com/v2-5a44cfe7495038c0dab50cc8dfd13446.jpg北庭则是静谧威严的龙吟庭(中间的石组代表须弥山,苔类代表洋洋大海)。 大德寺大仙院 360度环绕枯山水
https://pic4.zhimg.com/v2-5a42493e2a25940983d2b7e6d15f64e8.jpg枯山水与禅宗的联系在于,枯山水庭园中元素往往被赋予象征意义。庭园设计者会在设计中体现禅意。因此,庭园可以作为传授禅宗思想的工具。比如,大德寺大仙院的“360度环形枯山水”(也是没谁了)。
https://pic3.zhimg.com/v2-ccfa20ee5942d3a1f7ba0bd65bdefb8f.jpg白砂从西北角的方丈门前一路铺陈,庭园中的石块根据高低大小层层往下,形成三层瀑布,白砂象征水流,从高山幽谷中流出,其中一股水流形成小河缓缓流向东面,穿过一道隔墙,隔墙之外有一块船形石,就好像来往行驶的小舟;另一股水流流向南面,激流撞击着白砂中的岩石,产生一圈圈的波纹。激流在正殿的西南处再次被隔开,在这里平静下来,流向东方成为广阔的海洋,海洋之中也有两处砂石堆,象征着幸福的彼岸。
https://pic4.zhimg.com/v2-f9cb7d91397de0afd72db9f0c3d2578a.jpg山间瀑布
https://pic2.zhimg.com/v2-126d1f3becfae9ebf9d48aceeba5834c.jpg激流复归平静的大海 这样的设计寓意丰富,不仅暗示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及真理,也象征着生命的考验和苦难。这里还有引自蓬莱的龟形岛屿及鹤形岛屿,象征长寿与永恒。
枯山水并不适合冥想打坐人们常常对枯山水存在一个误解——枯山水是为冥想打坐而设计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禅宗起源于印度,印度僧侣选择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进行冥想,比如面对一道悬崖,中国禅师有专门的禅堂可供冥想,而日本也设有沉思室,但有时也选择任何自己觉得能带来灵感的地方参禅。庭园也是选择之一,但绝非专门用来冥想的地方。枯山水庭园实际上并不适合冥想。庭园中大面积的白砂白天极易折射光线,会使眼睛感到不适。而到了晚上,如果没有照明设备或者月光,很难看清庭园景观。既然如此,庭园的价值在哪里呢?对于寺庙中的禅师而言,枯山水每日打理维护的过程也是参禅的过程。他们每天要清理落叶和枯枝,耙制和梳理白砂,重新设计纹路线条。这个过程简单却缓慢,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但却非常适合冥想沉思。
https://pic1.zhimg.com/v2-e0b41c14245fdcc0c6cdc668396a3962.jpg僧人梳理庭园中的白砂 万物皆有禅机,参悟禅机的方式多种多样,品茶、插花、射箭,或者打理庭园,只有投入其中,才能抵达内心的平和、获得更高的自我意识,这就是所谓“道”。庭园设计没有定式,但可以说,庭园中的一切活动都存在“道”,庭园的打理就是“道”的一种。行住坐卧,都是禅。心的念兹在兹就是智慧。◎
关于风景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