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宋以后,文字更加普及,为了书写方便,于是大量使用简体字,即所谓“俗体字”。
2.它是宋朝的简体字,还有个外号,叫“尺二秀才”,一尺两寸的秀才,就是这个字。
3.汉字方面,正体字与俗体字近似于今简体字并用;文体上,文言文与白话文共生。
4.在生活中简体字比较容易被识别.
5.台湾官员指出,人民币汇款之中文电报码,已请中国银行台北汇整繁,简体字对应电报码之统一版本,供各银行使用。
6.除了上面提到的“俗体字”,还出现了手头字,简笔字,灭笔字,破体字,省笔字等不同简化字概念,国民政府将这些叫法统一称为“简体字”。
7.最初我不明白店名为什么叫“芳叶”,只是隐隐觉得有些中国气息,尤其是那个简体字出版物中已然绝迹的“叶”字,让人感觉很亲切,甚至让人感到有一丝美与高贵在其中。后来偶然看到店主的信件地址,我才恍然大悟:店主的姓氏是“吉羽”,餐馆的名字“芳叶”就是这个姓氏的同音字。李永晶
8.笔者也不例外,繁简体字随时穿插转换。
9.改成简体字的时候,将“弘”的右半边改成了一个“口”,让无限的深意丢却了注脚。
10.掌握简体字着眼的是效率,掌握繁体字着眼的是文化上的进一步研修,这正是所有社会银行家区别于诗人的原因。
11.字有繁简四体,从龙字的繁体来看,象是一种头有角,大口,文身,婉曲的动物;另有简体字三种,也表现了口大,身曲的形象。
12.还有一位陈姓学生说,“学简体字满有趣的,”例如台湾的量贩店,大陆叫“卖大号”;台湾说“拍马屁”,大陆叫“吹喇叭”。
13.中国出版界前辈陆费逵早在年即撰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第一次公开提倡简体字。
14.不是口口声声说台湾数典忘祖吗,那位何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自创的简体字?传统的中国自有那麽难吗,中国人真的那麽笨吗,连几个正楷自字都不认得,那还跟人家学什麽因英文,自己文化都不维护,真是有够烂!!
15.简体字在蒋介石统治时期成了人人忌谈的政治符号,直到年解除戒严后,随着两岸往来频繁,简体字才逐渐进入台湾社会。
16.非常好,不过在中国大陆都是用简体字,在台湾才是用繁体字的.
17.A中茶牌简体字七子饼茶,传统的饼型,有半球型的窝底.
18.“亲”是截取原字中带有特征性的部分构拟而成的简体字,也可理解为省略形旁,首见于金代韩道韶《改并四声篇海》。
19.董琨表示,简化字早已有之,在元明清的小说等读本中都出现过很多简化的俗体字,民国政府年也公布过一个收字个的简体字表,只是后来没有正式推行。
20.不过这两位不知道的是,秦琼却是在暗暗叫苦,因为这繁体字实在是太麻烦了,让习惯了简体字的太平郎不胜其苦。
21.简体字相比繁体字来说,在美观上是差了些,但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认起来容易。
22.我们现在通行的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最早出现于南北朝的碑刻,到隋唐时,简化字在民间已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23.课文给出繁,简体字,拼音及英译文.
24.中国在国外世博会竞用弃简体字用繁体字!年温哥华中国馆。
25.上世纪年代蒋介石更是发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全面禁用简体字,违反者会被视为“投共附匪”。
26.结果是年月制定了《新略字表》,把《当用汉字表》个汉字中,规定了个为简体字。
27.简体字三横两划就写完了,繁体字要五横七划就慢了。
28.比起简体字而言,篆体要复杂许多,可毫无疑问的一点,篆体字形是极优美的,雕刻成印章,更是如同一件艺术品一般。
29.课文采用简体字,体字对照,附有拼音和法语翻译.
30.毋庸讳言,简体字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张先生所重复的繁体字的优点,则又是那种从情感出发的老调,可以说是重入大众庸识的窠臼。
31.以前,中日韩国只要使用汉字就可以交流,但现在,韩国推行“韩文专用政策”,中国推广简体字,日本过度使用略字,致使仅通过汉字实现交流已相当困难。
32.其目的在于,预防东亚国家因为使用中国台湾的繁体字,中国的简体字,日本的略字等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混乱,确定常用汉字的字数,推进字形标准化统一。
33.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食品标签将开放繁简体字并列。
34.张启政对此解释称,古代人将简体字称为“俗体字”,是人们对少数繁体汉字一种约定俗成的简写方式。
35.再者,我现正测试一手写板,太慢,又没有简体字,太花时间了。
36.世博会竞用弃简体字用繁体字!
37.据说,目的在于“预防东亚国家因为使用中国台湾地区的繁体字,中国大陆的简体字,日本的略字等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