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的经典语录
小说《神秘岛》中曾有一个片段,一群土著人在一个神秘女巫的带领上登上了这个岛,女巫因为具有第六感,感应到了海底有东西监视他们,于是她偷偷设计了圈套,结果尼莫船长果真中计,最终被剧毒的石斑鱼蛰到,差点丧命,最后不得已上岸现身,女巫把他治好了(忘了为什么)
今天带给大家的书,是经典科幻名著、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海底两万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累计已有近五千种。而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海底两万里》可以说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它不仅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更把影响力的触角伸到了大众文化里。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就是以《海底两万里》中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命名的。
虽然凡尔纳很受读者欢迎,还和H·G·威尔斯、雨果·根斯巴克并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不过,有件事却让他耿耿于怀,甚至成为终身遗憾:他努力了好多次,甚至动员了同为作家的好朋友小仲马去做工作,也一直没有选上法兰西院士。在凡尔纳看来,这说明主流文坛并没有认可自己的文学创作。那么,科幻小说到底有没有文学价值?如果有的话,具体体现在哪儿?本期音频,我们先讲故事,在故事中感受凡尔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然后再通过对故事的分析,来看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是如何实现的。
1869年,《海底两万里》开始在《教育与娱乐杂志》上连载。这个杂志的主办人是当时最成功的出版家赫泽尔,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的编辑。为了打响第一炮,凡尔纳和赫泽尔把第一个故事的主题定为海洋。选择这个主题,一方面是因为凡尔纳从小就跟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11岁的凡尔纳曾经悄悄在船上找了份工作,打算跟着船去印度洋,没想到还没离开法国,就被父亲逮了回来;另一方面,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人们对大海表面已经有了初步认知,而海底则仍是神秘的未知世界,既令人恐惧又令人神往。
小说的主线剧情,是博物学家“我”和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10个月中游遍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地,经历了种种冒险,见识了各种奇观。这种探险小说对故事情节的要求很高,跌宕起伏、悬念丛生那都是最基本的,作者还得在立足现实的前提下脑洞大开,融合一些奇幻成分,但要是编情节的时候用力过猛,就很容易忽略人物刻画,导致性格扁平。接下来,我们就跟着《海底两万里》的故事线走上一程,看看它有没有办法做到两者兼顾。
凡尔纳是位老到的作家,小说开篇,他并没有急匆匆直奔主题,开始环球旅行,而是用了整整6个章节来铺陈气氛。不断有船只在海上遭到攻击,攻击者是谁?是巨型鲸鱼?是来自海底的未知怪物?还是人类发明的可怕机器?扑朔迷离的描写搅动着读者的好奇心和恐惧感,也包括书中的主人公“我”。于是,“我”应邀登上林肯号,出海追击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怪物。
在接下来的文字里,我在复述故事的部分采用“我”来指代主人公,请留意哦。
在海上航行了一阵之后,林肯号终于遇上了怪物,决定主动出击,却不料被怪物弄得人仰船翻。“我”落入水中,性命攸关之际,误打误撞爬上了一艘潜艇。没想到,所谓的怪物,就是这艘潜艇。接着,几个壮汉突然从潜艇里面冒出来,将“我”关进潜艇中的密室,这唱的是又哪出呢?幸好,“我”还有两个患难狱友,一个是有着古怪名字的仆人贡协议,另一位是林肯号上的叉鱼能手尼德·兰。
被关了几天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小说核心人物,尼摩船长。他主动邀请“我”同游海底世界,但作为交换条件,“我”将永远不能回到岸上。“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起来了,尼摩船长为什么那么讨厌陆地?还没来得及想明白这个问题,尼摩船长就带“我”参观了鹦鹉螺号。参观过程中“我”发现,原来尼摩船长是个天才工程师,鹦鹉螺号就是他设计的;而且,他还特别有品味,会弹管风琴,又博览群书。不过,经过“我”的仔细观察,船长的书架上竟然没有一本政治类的图书,这又是为什么?上一个问题还没答案,新问题又冒出来了。听到这里,你千万别以为尼摩船长是个躲在海底的书呆子,其实他在待人处事方面手腕也很高超。比如,书里写到,船长曾让几个俘虏用不同的语言讲述林肯号的遇难经过,由此判断俘虏们没有串供或者撒谎。
海底美景坚定了“我”留在潜艇上的念头,可衣食住行怎么解决呢?这就轮到凡尔纳继续发挥想象力了。他们吃的是海龟肉、海豚肝和用鲸鱼奶做成的奶油;穿的衣料来自贝壳类动物的足丝;松软的床垫是用海藻制成的;鲸须可以当蘸水笔,墨鱼汁收集起来就成了墨水;潜艇照明和动力全都依靠电力。要知道,在现实世界中,电灯的普及使用是19世纪70年代的事,感谢凡尔纳,让小说人物提早10年用上了电灯。
凡尔纳运用想象力和科学知识构建起了一个自给自足的海底小世界,让后世的科学家、发明家们非常向往。我们前面提到,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就是以鹦鹉螺号来命名的,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的海洋动物,为什么偏偏选中鹦鹉螺呢?因为正是鹦鹉螺的特殊结构,为人类建造潜艇提供了灵感。请你回忆一下,本期音频封面上画着的,就是鹦鹉螺的壳。鹦鹉螺的壳被多个横断的隔板分隔成三十多个独立的壳室,除了动物体所在的最后一个大壳室,其他的都充满气体。动物体慢慢长大,房室也周期性向外侧推进,建构起崭新的隔板。而各个壳室之间有一根贯穿的细管,可以把气体输送进各个壳室,通过气体的调节来操纵身体浮沉与行动。潜艇的工作原理也是这样。
鹦鹉螺号的生活惬意舒适,但广袤的海底世界一直在拨动“我”和读者的好奇心,它和我们熟悉的陆地世界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机会终于到来。尼摩船长邀请“我”去海底森林打猎。我们穿上潜水服,背上储气瓶,行走在海底平原的细沙上,成群结队的鱼儿替代了狮子老虎,色彩缤纷的珊瑚装点着海底森林,我们一路走马观花,一直走到幽暗的海底大峡谷深处。
在第一次和海底世界有了亲密接触之后,海上风平浪静了一阵子。可是有一天,尼摩船长二话不说又把我们几个人关了一夜,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一定要限制我们的自由?“我”有满肚子的疑问还来不及得到解答,就被叫去照顾潜艇里受伤的水手。水手最终伤重不治,悲痛的船长要举行海底葬礼,“我”由此见识到了珊瑚王国。在隐秘的珊瑚森林中有一片墓地,矗立在坟头的十字架是天然长成的珊瑚,珊瑚虫还会慢慢把墓穴包裹起来,为死去的水手带来永恒的安宁,再也不会受到世人和鲨鱼的打扰。
这次的损兵折将让所有人的情绪降到谷底,尼摩船长有了新提议:既然到了锡兰岛海域,就去参观一下采珠场吧!一边参观,船长一边介绍了中国人养殖珍珠的方法:往软体动物的肉囊褶皱里放一小块玻璃或金属,软体动物就会在刺激下不断分泌珍珠质,包裹住颗粒物,形成珍珠。正这么说着话,一个暗影突然袭来,大家以为是鲨鱼,再定睛一瞧,原来是采珠人在辛勤工作。采珠人的工作条件极其恶劣,他们通常不穿戴任何防护设备就潜入海中,不仅耳朵和眼睛常常充血,还要提防鲨鱼的袭击,但他们得到的报酬却很少。
大家以为只是虚惊一场,正准备打道回府,却发现手无寸铁的采珠人真的被鲨鱼盯上了。眼看那人就要丧命,船长挺身而出。这倒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段时间接触下来,“我”感到船长十分憎恶人类,不成想这次却及时出手相救。他把采珠人安全送回小船上,还送给他一小袋珍珠。这次的救人义举丰满了尼摩船长的性格,尽管他口口声声说不愿和人类来往,但情急之下,他不会袖手旁观——船长隐藏的侠肝义胆就此露出端倪。
鹦鹉螺号航行到了红海,“我”和船长探讨起红海这个名字的由来。《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记载,相传,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来到海边,他把耶和华赐予的手杖伸向大海,海水立刻自动分开,退出一条通道让以色列人通过,法老军队急忙追入海底,摩西等以色列人上岸后再次伸出神杖祈祷,海水重新合拢,法老这边全军覆没,鲜血染红了海水。红海由此得名。这当然只是传说故事。其实,红海海面偶尔会季节性地出现大片红色藻类,形成血海这样的奇景。尼摩船长还提到了正在开凿的苏伊士运河,这倒不是现代人的新点子,早在古埃及时代,法老就下令开凿了运河,但多次废弃。苏伊士运河最终在1869年竣工,联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但是,小说中的鹦鹉螺号此时此刻还无法取道苏伊士运河,尼摩船长却告诉“我”只需两天就可以从红海穿越到地中海,这怎么可能做到呢?满腹狐疑的“我”跟随船长进入驾驶舱。船长亲自掌舵,在深海岩壁上找到了一个由虾兵蟹将把守的洞口,鹦鹉螺号义无反顾地冲进黝黑的长廊,再从洞口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中海。这当然是凡尔纳天马行空的创造,但当时的人们只要通过小说稍稍想象一下,在未知的深海中冒出那么一条神秘的通道,都会激动万分。到了20世纪,人造海底隧道成为了现实,像英法海底隧道不仅能通汽车,还能通火车。
鹦鹉螺号进入地中海后,思乡心切的“我”动了逃跑的念头,叉鱼能手尼德·兰也一个劲地撺掇,我们定下计划,等到晚上就偷偷乘小艇离开。“我”忐忑不安地等待时机成熟,内心仍有一丝遗憾和不舍,因为“我”再也无法继续这奇妙的海底之旅了。约定的时间一点点逼近,船长却冷不丁跑来邀请“我”去打捞维哥湾的宝藏。维哥湾位于西班牙西北部,1702年,英国和荷兰的联合舰队在那里击败法国和西班牙联军,并且击沉了刚从美洲归来的西班牙珍宝船队,大量白银沉入海底,成了现代寻宝者的探险胜地。“我”由此知道了尼摩船长巨额财富的来源,但仍有一个谜团困扰着“我”。“我”亲眼见到船长曾把一箱箱的黄金转交给神秘的潜水员,那人是谁?船长为什么要给他钱?
逃跑不成的“我”继续海底之旅,又见到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在他的《对话录》里提到,大西洋上本来有块大陆,那就是亚特兰蒂斯,但洪水和地震在一夜之间使这个富有、强大的国家沉入海底。这到底是传说故事还是确有其事,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凡尔纳在小说里,为我们描绘出了他心目中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应有的形象。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的探险之旅即将进入尾声,凡尔纳一改之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突发事件接连而至,把小说推向了最后的高潮。先是潜艇搁浅南极,在氧气即将耗尽命悬一线的时候,从冰窟中逃生;接着巨型章鱼又缠住了潜艇螺旋桨,一名水手在和怪兽的搏斗中不幸牺牲;当众人还没从痛失同伴的情绪中恢复过来时,尼摩船长又做出了冒险的决定,他要追击一艘军舰。到这里,“我”心中的几个谜团终于解开了:原来“我”最早乘坐的林肯号是被鹦鹉螺号故意撞沉的;“我”那天之所以又被关起来,是因为尼摩船长准备发起新一轮攻击,他担心“我”会碍事;尼摩船长一直待在潜艇中,一方面是为了避世,另一方面则是以潜艇为武器报复世人。“我”眼看着鹦鹉螺号撞沉战舰,船上所有人命丧海底,感到心灰意冷,决心离开,潜艇却在此时碰上了挪威海域的大漩涡,幸好“我”和贡协议、尼德·兰乘坐的小艇及时脱离了潜艇。在剧烈的颠簸中,“我”一头撞晕过去。
当“我”醒来时,已身处渔家小木屋,两万里海底之旅就此结束,陪伴“我”完成这段奇妙之旅的尼摩船长和鹦鹉螺号则生死未卜。故事戛然而止,疑问仍萦绕在“我”心头:船长是存心把潜艇引入大漩涡的吗?他是生无可恋了吗?还有,船长所做的一切到底为了什么?所有秘密随着鹦鹉螺号沉入了海底。
凡尔纳在小说结尾留下的谜团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因为他和编辑赫泽尔产生了分歧。凡尔纳给尼摩船长定下的人设,是个反抗俄国统治的波兰英雄,妻女也因受到牵连而死去,但赫泽尔考虑到潜在的俄国市场,不愿意冒犯俄国读者,建议把船长塑造成反抗奴隶制的英雄,两人互不退让,那些疑团也就悬而未决。幸好,凡尔纳在续作《神秘岛》中打上了补丁,尼摩船长最终成为了反抗英国暴政的达卡王子,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后,他建造起鹦鹉螺号,伺机撞沉军舰复仇。
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我们就从主人公的视角里跳出来,回答一下开始的那个问题:除了科学价值外,《海底两万里》的文学价值具体表现在哪里?
这种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小说对人物的塑造上。凡尔纳倾注了大量心血来塑造尼摩船长这个角色。他爱护手下,对仇人却冷酷无情;他声称憎恶人类,但也出手救了主人公和采珠人;妻女的照片一直挂在卧室墙头,念念不忘,但支持他活下去的动力却是仇恨。这种性格复杂的悲情人物很容易出彩,但也会因为内在矛盾而显得逻辑混乱。幸好凡尔纳用复仇英雄这个更大的设定,赋予了他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合理性,塑造出了一个复杂而令人难忘的船长形象。
凡尔纳在刻意为船长设计了神秘身世的同时,也在故事中留下各种细节,邀请读者一同破解谜题,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比如,前面我们提到,主人公在参观图书馆时发现船长博览群书,可唯独没有政治类的藏书,到最后结合船长的身份就会明白,这是因为他厌烦了政治;还有,船长曾把几箱黄金交给神秘的潜水员,联系他的行为逻辑,想必是在资助某地的革命。凡尔纳做到了自己挖的坑,自己都能填上,先是设置层层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到最后拨云见日,水落石出。但他又聪明地设下了一个扣,留待续集去解决,这样读者就会继续购买杂志和小说。这些虽然是类型小说的常用手段,但凡尔纳用得纯熟而不落俗套,多年以后看仍然不显得过时。
和灵魂人物尼摩船长比起来,主人公“我”的塑造就平淡了些。主人公和尼摩船长形成了互补又矛盾的关系:主人公是博物学家,船长是天才设计师,两人趣味相投;主人公眷恋大陆,船长憎恶人世,立场的不同才能制造故事冲突,推动情节发展。不仅如此,凡尔纳还把自己的心愿投射到了主人公这个人物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凡尔纳让主人公替自己圆了他的海底探险梦。
小说中还有两个功能性人物,仆人贡协议和叉鱼能手尼德·兰。贡协议负责插科打诨,调节小说气氛;尼德·兰名字原文是 Ned Land,land 正是大陆的意思,这也暗示他是最坚定的逃跑派,当主人公在去与留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时候,是尼德·兰加重了“离开”这边的砝码。
除了在人物塑造上独具匠心之外,凡尔纳的作品在他本人去世之后,频繁进入哲学家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萨特等人的视野。通过他们的阐释,凡尔纳也成 cult 文化的代表人物。所谓 cult 文化,是指某些小众文化因为本身具备的独特魅力而被特定人群追捧或膜拜,继而对主流社会产生影响。
罗兰·巴特在他的著作《神话学》中说:“凡尔纳营造了一个封闭的宇宙,有其独立的时间、空间和存在原则。他不断地完善这个世界,充实这个世界,就像荷兰派画家,事无巨细地画出所有细节,摆上人类的发明和设备。”该怎么理解这段话呢?简单来说,以凡尔纳为代表的科幻小说鼻祖们,在他们的文本中创造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比如,在《海底两万里》中,“造物主”凡尔纳构建起鹦鹉螺号这个迷你世界,再往里面填塞各种衣食住行的元素,甚至建立起独特的审美规范。凡尔纳让这个世界在文本中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得让读者愿意生活在其中。如果我们不是太过狭隘地理解文学,那么,毫无疑问,在世界观的开掘上勉力前行的科幻小说家们,凡尔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当然是出色地履行了文学的天职。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老司机的文章就果断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