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匠 裁缝 士兵 间谍经典语录
当间谍遇上电影会发生什么?
阴谋、枪战、四溅的血浆、美女、跑车。
无论是碟中谍系列还是007系列,这些元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至于当我们想到间谍电影时,脑子便下意识地调出来了这些元素。
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是个另类。
改编自勒卡雷同名小说的这部电影,抛弃了前文所提到的所有元素,留下来的只有琐碎的文职工作,以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阴谋与线索。
电影开头就是英国间谍吉姆受命前往匈牙利首都策反一位“据称有着一份对英国至关重要的情报”的将军。
这份情报据说能揭穿潜伏在英国情报机构“圆场”高层中的一位苏俄间谍。
吉姆前往布达佩斯,无奈苏联人早已知道英国人的行动,吉姆被枪击,任务失败,“圆场”主管老总(The Control)被迫辞职,随老总一同退休的还有高层之一的乔治·史迈利。
新上任的主管潘西·阿勒莱恩通过被称为“巫术”的秘密情报来源获得内阁成员拉康以及大臣的许可,开始用“巫术”获得的情报与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交换情报。
好景不长,一封来自圆场外勤人员里基·塔尔的电报打破了现有的状况。
老总口中的地鼠的确存在,这个不明身份的人掩藏的太深了,由此所制造出的恐惧也是与日俱增,威胁着要损害英国的国家安全。
老间谍史迈利被迫再度出山,在圆场年轻的特工彼得·吉勒姆的帮助下,从圆场的过去与现在开始,一步步抽丝剥茧,直到找出那个潜伏的地鼠。
整部电影的基调如同深不可测的大海,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无数繁文缛节的工作、文件、资料、阅读、分析……但紧张感也随即而来:高层的四个人之中,究竟谁才是那个地鼠?
受伤被俘的特工最终回到了英国,但苏联为什么会放走自己的敌人?
还有被迫退休的圆场老员工、被销毁的情报……种种蛛丝马迹,犹如鬼影一般,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跟随着史迈利的思路,从无数文件中找到那个地鼠。
正如作者约翰·勒卡雷本人所说:所谓间谍,就是在扮演自己的时候,也同时扮演着“外在的自己。”
这是间谍自我的内在分裂性,而显露在间谍体制上的,则是就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
忠贞、爱国、勇敢、献身等又和贪婪、权力、腐化、败德、出卖背叛等相互叠映,造成了另一种精神和体制的荒芜。
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破碎、无奈与荒凉,反而留给了人更大的思考空间。
史迈利最终将潜伏在高层的地鼠揪了出来,在法语歌曲《La Mer》中,圆场呈现出一番新气象,史迈利坐在主管的位置上,眼睛望着前方,透露出反击的坚定。
但即便是《La Mer》的欢快气氛,却也掩盖不住物是人非之感,电影开头于圆场的会议室,那时候六个人仍旧在一起,也结束于圆场的会议室,现如今只剩下史迈利一人。
电影中的一个手法便是时不时的回忆。
通过史迈利的回忆,将观众带回某一年圆场的圣诞晚会,那时大家都在,举杯同庆、欢笑与喜悦充斥着房间,但随即回到当下,有意加深了物是人非的苍凉之感。
回到原著之中,揪出地鼠只是史迈利反击的第一步,在小说第二部《荣誉学生》与第三部《史迈利的人马》中,圆场与苏联情报机构的真正交锋才正式开始。
史迈利与卡拉,苏联情报机构的首脑,他生涯中最大的敌人的交锋,也才真正开始。
但这场交锋有赢家吗?
勒卡雷认为没有,正如他在《史迈利的人马》中结尾所写“我赢了吗?我想是的,我应该是赢了。”
冷战结束了,新的世界关系建立了,而曾今辉煌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就像史迈利和卡拉这两位老间谍,渐渐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作为一部很没有间谍特征的间谍电影,它反而反应出了间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职业:
没有香车美女、没有惊心动魄的飞车追逐与枪战,有的只是无数琐碎的文职工作与危险的外勤工作,还有隐姓埋名于其中,保家卫国的战士们。
在豆瓣上找电影剧照时,也意外发现一张很有意思的工作照:
剧组的主要演员与作者坐在圣诞晚会的布景前,演员们身着剧中的间谍西服,照片故意处理成黑白色。
正如地鼠被揪出之后与史迈利的对话“I’m someone who’s made his mark”。
或许正因如此,他们才渐行渐远,最终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