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经典语录
传统文化与师德教育相互生成、相互推动、相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传统文化中蕴含众多关于教育或者师德师品师风的内容。以我们现在推崇的《三字经》为例,开头的部分几乎都是讲教育问题,讲师德师风师品,后面的部分就是讲教育内容,其中历史和常识占了很大的部分。比如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等。
如果从师德教育而言,正是教育,包括师长与弟子的教育活动,相濡以沫,切磋切磨,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四书五经中的代表《论语》,就是孔子教授弟子,弟子求教老师语录的结集,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师德教育的产物,成为传统文化的奠基之作,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弟子们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而另一部《大学》,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著作,后来成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一些经典性的话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要影响和重要依托,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前面讲到他们是相互生成相互推动相互支撑的,那前者就会自然地、按内在逻辑成为后者的源头依托和营养之源。比如说传统文化“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还有《三字经》里面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之义”,对我们今天理解教育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加强对师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非常之重要。我们知道人类的知识技能不可能自然遗传下来,而只能通过社会遗传的方式继承下来、发展下去,这种社会遗传的方式其实就是教育。
但当我们强调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师德教育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某些不足,还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挖掘上的不足,比如说传统文化中是否在传授知识、遵守礼仪方面的内容比较充分,但在鼓励学子创造性品格养成方面的内容比较少?这与师德教育要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历史任务是不符合的。再比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发挥方面重视文史哲,重视立德立身立业,但相对而言对自然科学包括技术方面的传统文化却挖掘得很不够,作用的发挥也不够,这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了师德师品的完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对于真理性的积累,影响到学子们对真理性的追求。我们应该弥补这些不足,使我们传统文化更能够与时俱进,如此,善莫大焉。
让教师道德在教育职场上成长 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活动所涉及的课堂、学校等职业现场,对于教师的道德成长也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师生交往、同行交流中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智慧成为教育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自古以来,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和要求就被先哲们明确地提出过,重师德的传统流传至今。 比如《说文解字》对“教”和“育”的解释分别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很明显,它们强调的是传授内容的价值,以及传授者的资质,说到底,从产生之日起,教育就被赋予了道德的功用,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对学生的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的道德修炼是一件重要的教育活动。 时代对教师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前,我们提到师德,更多的是侧重对老师“德”的方面的要求,毋庸质疑,这一点我们至今保有着,然而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活动所涉及的课堂、学校等职业现场,对于教师的道德成长也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师生交往、同行交流中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智慧成为教育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朱小蔓教授在《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一书中为一线老师们提供了新鲜的思路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课堂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实现职业价值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教师的道德智慧,同时又无时无刻不锤炼教师的职业素养,可以说,课堂是考验和锻炼教师职业道德的阵地。 课堂上,老师应该怎样对待教育对象,怎样建构师生关系,建构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朱小蔓教授认为:老师应该以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民主平等地交往。如果学生的内心深处永远拒绝了老师,则一切教育措施无异于在荒凉的沙漠中种植庄稼。也许在网络时代,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但是教师永远也推不掉的重任就是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 朱教授语重心长地指出:价值引导不等于呼口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过程进行理解把握。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师能否在教育职场中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界有这样的共识:一个教师能否建构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他做好教育的基本点。 毫无疑问,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每位教师也都期望能得到学生的爱,能给予学生以人生启迪,人格示范。然而事实上,目前的师生关系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教师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也许从朱教授的观点中我们能得到些许启示。她从教师职业的内在精神所赋予的教师应具有的品质中提出,师生交往中教师应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教师之爱、教师公正、促进。 这些基本“职业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朱教授也没有把重点放在枯燥的理论介绍上,而是结合活生生的教学案例来讲述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以具体的教学实践来检验她的情感教育主张,这些真实的个案具有很强的说服性和借鉴价值。 作为一种职业,教师在教育职场生活中离不开同侪互助。 不仅是同学科的老师之间可以相互切磋,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甚至不同层次的教育工作者之间也都应该存在着交流的平台。对于后者,目前我们展开得还不够充分,朱小蔓教授提出了“协作互励模式”,即中小幼学校与拥有教育理论专家学者队伍的高等师范院校之间建立起双向交流和相互服务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把不同层次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作为一种模式加以推广,体现了朱小蔓教授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决心。从职业角度来说,与专业的研究专家交流合作,是一线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课堂、办公室、师生交流、同事沟通……教师的每一种职业道德品质生长的土壤都在教学教育的生动、丰富而复杂的情境中。 教师伦理道德的形成根本在于职场的锤炼。正如朱小蔓教授在前言中所期许的:借着这些研究成果,一起分享回到过程、回到现场、回到事实的意趣,或许有助于教师重获教育的职场感、职涯感和职业生命的旅途感。 。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7.“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二、关于为人师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 乌申斯基
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1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三、关于爱岗敬业
1.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爱因斯坦
2.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
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
4.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乌申斯基
5.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马卡连柯
师德名言(名人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6、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7、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8、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义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第斯德
9、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
10、务学不如求师,师者,人之模范。
——杨雄
11、我觉得,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
——于漪
12、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
——叶圣陶
13、做导师的人自己更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
——洛克
14、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卢梭
15、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
——卢梭
16、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自己没有的东西是不能传授给别人的。
——第斯多惠
1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乌申斯基
18、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的。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每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理上各种微小变化更富于敏感了,再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摸捉一切最精细的事物,这点是应该记住的。
——加里宁
19、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象父母那样爱学生的话,那他就会比那虽然读万卷书而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得多。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了。
——托尔斯泰
20、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邓小平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