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洛阳经典语录
我来总结一下商君的经典论述,按电视集数总结,可能不全,不过真要看最原汁原味的论述,那最好还是看原著,如果有兴趣的留下邮箱地址,我传一份电子书给你。 第九集:卫鞅自解棋道 “世间万物,皆环环相围而生。民被官围,官被君围,君被国围,国被天下围,天下被宇宙围,宇宙被造物围,造物最终又被芸芸众生围。 此为棋道,亦是天道人道。所以,棋以围命名,正合天地万物之法则。 棋道,虽以围地为归宿,但必以取势为根本。势高则围广,势卑则围小……” 第十二集:卫鞅孟子论战 卫鞅:大谬! 孟夫子如此断言,大谬! 孟子:立论当有理有据,足下无端指斥,何其浅薄哉! 卫鞅:夫子大谬,凭据有三。 天下学派皆有分支,夫子断章取义,以术治派为法家全貌,此其一;法家三派,其根同一,皆以认同法治为根本,而在推行中各有侧重。夫子无视法家根本,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此其二;法家术治派,是在行法根基之上着重整肃吏治,强化查勘官吏,与搬弄权谋有天壤之别。 夫子有意抹煞根本,其论断之轻率无以复加,此其三。 孟子:你是何人,法家何派? 慎道:哈哈哈!天下士子听了!此人卫鞅,我法家法治派名士。 孟子:法治成家成派,老夫未尝闻也。苛政猛于虎而已,何足论之! 卫鞅:夫子论学先定罪,不足道也。 卫鞅唯告夫子,天下治道不在空谈,而在力行。法治也好,人治也好,谁能融入大争潮流而强国富民,谁便是正道!否则便是空谈大道贻误天下,必将为大争之世所遗弃。 众人:卫鞅,彩!…… 孟子:人性本善 自有法、墨、兵三家而沦丧。不亦悲乎! 卫鞅:夫子立论无据,人性本恶! 众人:愿闻卫鞅之论。 对。卫鞅说 馆长 :稷下学宫言无不尽,人人可论 孟子:老夫愿闻足下性恶之说,以为世人鉴戒 卫鞅:恶,人之本性。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财货土地之争夺。生而贪欲,才有盗贼暴力与杀戮。生而有奢望,才有声色犬马。 人性之恶 必以律法而后正。以法治防范恶意;以法治疏导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孟夫子空言性本善,将治世之功归于人性之善,将乱世罪孽归于法墨兵三家,无非是要重申仁政、人治与复古之论,回到夏商周三代!此乃纵容恶行,蒙蔽幼稚,真正的大伪之言! 第十六集:卫鞅向秦君阐述强秦之策 卫鞅:“关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为天下列强所无,何以在秦数百年,却荒芜薄收,人烟稀少?渭水滔滔,在秦无险,可谓天赐佳水。 何以秦据渭水数百年,坐失鱼盐航运之利,府库财货日见空空?老秦人朴实厚重,尚武之风深植朝野。可为何秦国却没有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强大新军?” 景监:“先生所言,正是君上日夜所思” 卫鞅:“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据山川形胜而沦丧。 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何谓综合国力,人口众多、农工兴旺、府库充盈、甲兵强盛、民勇公战。有此五者,堪称强国。而目下之秦国,五无其一。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国库空空、甲兵老旧、私斗成风!” 秦君:“然而如何啊?王道?仁政?还是无为?” 卫鞅:“君上洞若观火。 三道玄谈,俱往矣!” 秦君:“渠梁愿闻先生新论。” 卫鞅:“强国之道,乃法家精义之学。与前述三道天壤之别。法家强国,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 秦君:“渠梁愿闻强国之道。” 卫鞅:“强国范式不同,魏齐楚三强范式,君上有何评判?” 秦君:“强国范式不同?尚未想过,请先生指教” 卫鞅:“魏国范式 甲兵财货之强,齐国范式 明君吏治之强,楚国范式 山河广袤之强。 而这三强,皆非根本之强,不足效法。” 秦君:“魏齐楚三国之强,还不足效法?!” 卫鞅:“三强之不足效法原因在于在于只强一时,不强永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根本原因,便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旧,名为法制,实为人治。 如此邦国,起伏震荡不定,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秦国要崛起,就要走根本强大之路!” 秦君:“先生终显大才本色啊!” 第十九至二十集:卫鞅与秦君争论私斗刑杀事宜 秦君:不能变了? 卫鞅:法立如山! 秦君:不能缓? 卫鞅:法贵时效! 秦君:不能减? 卫鞅:减刑溃法! 秦君:不能特赦? 卫鞅:法外无恩! 卫鞅:“国治,断民王;断官强;断君亡…… ” 卫鞅:“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 大道之行,根在民心,世族非议,不足道哉!” 卫鞅:“法贵正义,法贵公平;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唯此,法治可立。” 第三十三集:收复河西前卫鞅与秦君议国力 秦君:“单说军力,秦国似乎没有必胜的把握。” 卫鞅:“可战场之道,不全在军力。 ” 秦君:“秦国富强了,但是也很难说国力超过了魏国。” 卫鞅:“君上所言,仅仅指财货国力,而不是全部国力。” 秦君:“全部国力?” 卫鞅:“民心民气,军心战力,君臣聚合,庙堂运筹,尽皆国力。” 秦君:“大良造的意思是说,秦国的整体国力已经强过魏国?” 卫鞅:“正是,财货丰厚,历来不是国力之魂。 ” 秦君:“那国力之魂在哪?” 卫鞅:“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庙堂!”。
在《雪中悍刀行》这本小说中,白衣女子洛阳这个人物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在江湖上人们虽然称她为魔头,但是她实际的身份却是八百年前的大秦皇后。而她在复活之后苦苦寻觅自己的大王八百年,最终找到了徐凤年,这位八百年前的大秦皇帝的转世。那么洛阳就真地喜欢徐凤年吗?其实在笔者看来,洛阳喜欢的仍是八百年前的大秦皇帝,而不是徐凤年!
可能有的朋友觉得,徐凤年和大秦皇帝不就是一个人吗?洛阳既然喜欢大秦皇帝,那肯定也喜欢徐凤年。如果这样认为,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徐凤年是大秦皇帝的转世,但并不能代表徐凤年就是大秦皇帝。而洛阳想要寻找的自家大王,是八百年前与自己一起开创大秦基业的那位大秦皇帝,而在徐凤年的身上,有的只不过是大秦皇帝的影子,并不是洛阳真正认可的大秦皇帝。
而洛阳苦苦寻觅大秦皇帝八百年,可最终只在徐凤年这里看到大秦皇帝的影子。或许洛阳也想着能够唤起徐凤年八百年前大秦皇帝的记忆,想找回自己当年的大王,但是徐凤年一次又一次的不理解,终于也让洛阳逐渐认清,徐凤年或许是当年自家大王的转世,但是他毕竟已不是当年自家的大王。这个时候的洛阳,应该是失望的,但并还没有绝望,但是她应该已经放弃了对徐凤年的纠缠。
但是,毕竟苦苦寻觅了八百年,洛阳更要斩断自己对徐凤年的最后一点牵挂,谁让徐凤年是大秦皇帝的转世呢?而也正是因为洛阳鸩杀了那个可怜的无辜的妃子,才使得大秦皇帝对她心灰意冷,更令大秦一世而亡。洛阳始终对大秦皇帝有着愧疚,于是在徐凤年与柳蒿师大战之时,洛阳以生命保护徐凤年,而在洛阳的生命即将逝去的那一刻,她没有想到,徐凤年居然恢复了八百年前大秦皇帝的记忆,那一声“洛阳”,迟到了八百年的呼唤,却也让洛阳知道,她这八百年,没有白等。
但是,也就在徐凤年认出洛阳的那一刻,笔者觉得,洛阳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喜欢的仍只是八百年前的大秦皇帝,而那也才是自己真正的大王。而眼前徐凤年身上有的只不过是自己大王的影子,自然也不能取代大王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这个时候的洛阳不再浑浑噩噩,更不再有任何奢求,在徐凤年和柳蒿师大战之后,她选择离开,带着徐婴离开,因为螭珠被打碎,她的生命也终将要走到尽头。
可以说洛阳是痴情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她真正喜欢大秦皇帝,包括她助大秦皇帝一起开创大秦基业,她在听到谗言后,鸩杀那个无辜的妃子,也是因为她对大秦皇帝的失望,她认为自己的大王在夺得江山之后,可能就开始变心了,否则也不会对那个妃子说出,“朕终于可以爱美人不爱江山”这样的话。当然这也是洛阳作为大秦皇后有的醋意,但是错误也不能完全怪她,毕竟大秦皇帝先对不住她的。
但是,洛阳也为她的醋意和妒意付出了代价,不是吗?当她戴着螭珠复活之时,大秦帝国没有了,她的大王也早就找不到了。而洛阳为了找大秦皇帝,苦苦寻觅八百年,这又是谁能做到的呢?洛阳固然悲情,但是洛阳更是幸运的,她找到了徐凤年,这个八百年前大秦皇帝的转世之人。
不过,在经历了这些苦难之后,洛阳也应最终明白:她喜欢的人仍只是八百年前的大秦皇帝,那才是自己的大王,而不是徐凤年,即便他是自家的大王的转世!感谢各位朋友阅读,笔者就写这么多,再见!
http://www.docin.com/p-676844915.html这个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