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教育的经典语录
调动孩子的想像力一般人认为,先有技巧,后有完整的想像力表述,但在优秀的美术老师那里,这两者可以反过来,甚至对儿童来说,后者更为重要
又一个大坑。首先国学吸引我之处在于国学的方法。国学是一门学问。学问的反面是灵性,(关于两者的区别请看我的另一个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06870/answer/15326795 ,当然还有两者都不属于的胡说八道等,这个在有生之年不予以考虑)凡学问,就有其治学方法,或者说类似于Thomas Kuhn所谓的“范式”。科学有科学范式,国学也有国学的范式。国学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科学那样的严谨(《尚书》《春秋》的时代有没有字典都很玄,即使有字典,书不同文,语不同音也仍然会留下大量悬案。),但也不可能像艺术创作那样毫无根据随心所欲,其基本的治学方法是以考据为主,兼顾义理。既不能死扣考据——如果这样的话几乎所有的经史都没法读了,也不能放弃考据,单凭自己想象瞎解释(宋明理学有这个倾向,我个人表示不赞同。)。这种治学方法有基础、有臆想的成分、有一定逻辑联系,而且允许不同观点并存。实际上是一种“有限论据的整体研究方法”,在我们对现实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这种方法非常重要。商业中的判断,学术上的新兴领域,生活中的家长里短,通常都是这种情况,在这些时候运用国学治学之法,很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甚至解决。其次当然是国学的思想。我在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32370/answer/14138540 问题里回答过传统文化(广义国学)的优势,其实也就是用来指导行动的思想。这其中的许多思想都是很“反人类”的(即和人的直觉相反的),但却是对个人和社会非常有益的。我几次用“上士闻道,勤能行之……”来回答问题,这一句一直是我个人的警句。在围脖上看到了“金句”,人性是点击一下“转发”,然后加一个表情什么的。可是能做到“行”的呢?又比如“箪食飘饮不改回乐”,这是一件最容易的快乐,可是我们珍惜过吗?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钱宾四先生说过,如果每个中国人一生都能读上一百遍《论语》,社会会大不一样。实在是大实话。第三者就是享受了。古人其实很多时候很矫情,矫情为什么呢?享受。比如为了唱歌的歌词好听,沈休文搞出一个“八病”,真要按这个标准来,说实话话都没法说了——犯八病的太多。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出现了“八病”的句子,的确是有那么点“不好听”,这说明沈休文把音韵和音乐研究得非常透彻。宋词的词牌的词牌为什么这么严格?因为这样配上音乐才好听!右军的字如果仔细去研究一下,会发现他把衔接的流畅,分布的均衡,形态的变化等美学问题都研究透了,你稍微改一点就不流畅不平衡了。普普通通的说话写字都要把美感做到极致,实在是无与伦比的矫情。但正是这种矫情,才带给了我们坐享其成的机会。读古诗词,赏古书画,听古乐,很容易就韵致盎然,满口余香。随着这个带给你的,还有敏锐的眼光和耳音。从诗书画乐中走出来,你会觉得大自然也意韵悠长。王右军有言“我死当以乐卒”,我觉得这正是发现了自然之美,觉得一切都是快乐的生活方式。杨宝忠先生被批斗的时候尚在研究念语录的气口、擞的用法、喷口等等,足可以为此做个注脚。当然,这些说实话,都是为了回答问题而说的。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让人喜悦的过程;而阅读本身,是一种生活习惯。总结的时候可以这么说,然而自己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为了这个为了那个。杨子云曰:“学不羡。”,羡慕什么什么而学习,很容易半途而废。自己孜孜不倦追求这么多年,追究起来,这应该是作为中国人基因里的一种本能吧。
11月11日,长塘镇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书画创作交流笔会。10名区国学促进会的书画家们在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挥毫泼墨、倾情创作,尽显对祖国和时代的一片赤子之心,用实际行动体现主题教育活动成果,营造团结奋进、欢乐喜庆、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书法家们以书写新时代、新思想、经典名句、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用手中之笔讴歌新成就、颂扬新变化、唱响主旋律,“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为人民”、“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等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语录徐徐呈现纸上。画家们则精心绘制“长塘竹韵”、“盛世荷风”、“富贵祯祥”等反映地域风貌、辉煌成就的画作。大家共创作书法作品97幅、绘画作品28幅,为基层党员、群众奉献了一道文化艺术“大菜”。
本次主题书画创作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将书画家们留下的墨宝作为宝贵财富和励志名言,时刻激励自己牢记责任与使命,继续砥砺前行,以饱满的工作干劲为竹韵长塘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