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柴静山西山西同经典语录
盘点山西走出来的名人
一、李琦
1955年,李琦出生山西大同,成长于陕西西安。小时候顽皮甚至有些顽劣的李琦在一片混乱和动荡中白白耗费。1970年,李琦考入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但剧团的一切活动都处于半终止状态,李琦无事可做。1997年,李琦在《甲方乙方》演了胖厨子,由此出名,逐渐被人们熟知。
1999年李琦在《乡里乡亲住高楼》中饰演德昌老汉,把农民形象饰的惟妙惟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18年2月15日,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李琦与林永健、李明启、王丽云、李琦、李成儒、杨少华、戴春荣、白凯南、李建义、张立、杨紫、蒋诗萌、郭金杰等表演小品《为您服务》。
二、高梓淇(Jiame)
1981年4月30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 2003年,参演电视剧《带我飞,带我走》,饰演林嘉俊正式出道。2011年,参演琼瑶剧《新还珠格格》。2012年,参演由贾静雯、李湘主演的古装剧《太平公主秘史》,剧中饰演李治。2013年,再次参演琼瑶剧《花非花雾非雾》。2014年,主演传奇喜剧《傻儿传奇》。2014年10月14日,高梓淇与韩国明星蔡琳在太原举行婚礼。
2015年,参演丁仰国执导的电视剧《来自草原的你》(又名《我在锡林郭勒等你》)。2016年,主演都市悬疑爱情剧《左手温暖右手》 ;5月,主演历史剧《袁崇焕》。高梓淇的清装扮相帅气又气宇非凡,他从定装开始就让我看到惊喜。箫剑这个角色很难演,但高梓淇的表演很成熟,懂得用心去体验,很有灵性。从完成定装这一刻起,高梓淇让我对箫剑一角吃了颗定心丸。似乎没有他驾驭不了的角色,不管是英俊小生还是饱受风雨的沧桑,他都演绎得游刃有余
三、柴静
1976年,出生于山西南部小城临汾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1992年,16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读中专,1995年毕业时,恰好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考核之后留下了。1995至1998年,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温柔》,这成为大学宿舍的必修课;1998年,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主持《新青年》。
2003年4月,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非典肆虐。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2013年柴静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引起热议,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深刻,值得阅读。
我们行走过相缭山川,行走过千里莽原,行走过无边落日,行走过燕落平沙。在沿途中,我们不断看见变换的风景,看见真实的世界,直到最终看见我们自己。 读柴静的《看见》,这样一种类似于成长告白的书,我想它带给我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它让我看见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生,看见形形色色的纷嚷人群,看见那一个个或悲伤或悲怆或悲情的人生逆旅。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书的第二章介绍的是非典,那个曾经举国轰动的巨大恐慌。于我而言,这场浩劫并没有太多印象,只记得那时还在上小学,除了戴那种特别厚实有好几层纱布的医用口罩捂了几天后,就只记得学校举办了一个关于非典的演讲,特别奇怪直到如今我还记得那篇稿子的开头是:“众所周知,非典疫情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这是我印象中的非典,就好像每次学校组织的消防演练一样无关痛痒。直到不久前,我读到了这本书,读到了这场疾病所带来的悲观与绝望。 很难想象一个诺大的北京城就这样被一场疾病攻击甚至践踏得体无完肤,也很难想象除了《还珠格格》还有其他的事物也可以造成这样万人空巷的局面。正如书中所描绘的,那里没有充足的医疗设施,只能依靠传统的消毒隔离来防控病情。透过那些文字,我甚至可以想象到那里的病人整天在忍受着那些消毒水味和仿佛来源于自己身体深处那些病毒的恶心气味,我不知道在他们心中究竟是与命运负隅抵抗的不舍与决绝多些,还是静待死亡孤寂从容的勇气多些,所有的一切不得而知,但我想他们一定有他们的痛苦与孤寂。五月天,正是城春草木深。书中有这样一群人:要不到口罩,每天用大锅煮口罩来消毒的护士牛小秀;那个给丈夫发短信说“窗前的花开了,我会好起来的”却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护士王晶;那个面无表情,却斩钉截铁地说着“我们用精神防护”的医生朱继红……是所有的这些人用生命与意念在与死神抗争。非典结束了。 感谢柴静,感谢这本书,让我看见了真实的非典,看见了大灾大难后彰显的悲悯情怀。或许这回忆很痛苦,但这回忆是对痛苦的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二〇〇三,春夏之交。
——“山西,山西”
海子有句诗:“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柴静的家乡在山西,她的文字里也理所当然地夹杂着对家乡的情感,但我作为一个仅仅在初中地理书上了解过山西的普通人,却对这一章的内容记忆深刻。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山西前后的变化反差太过鲜明,这强烈对比中显现的变迁才更加为我所心痛。 其实我想每个小孩子都会像我小时候一样喜欢抬头看天,当然那时肯定生发不出什么类似“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深刻情怀,但就是喜欢倚在窗边,或躺在草坪上,看那天蓝的不知所以,看那云飘得安静柔和,再幻想着那些奇形怪状的云朵之间又在进行怎样的对话,我觉得这是有关孩提时代最具诗情画意的启蒙了。但像书中写的“那里的空气就像小时候在教室里烧煤炉子被呛的那一下”真的很难想象那个化学课本中学到的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真的会出现在这世界上某一角落的漫天空气中,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和折磨?那里的孩子没见过星星,没见过白云,至于蓝天,只能是见过有一点蓝的,我不知道这样有一点蓝的天在他们的脑海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或者还是说并不能算作是色彩。书中说,村里的道路上全是煤渣,连路边的庄稼地都被焦油染硬了,寸草不生,在只有焦黑的世界上,小女孩的红棉袄是唯一的亮色。 这一刻我从心底里觉得难过。 我不明白当时为什么那么多的焦化厂、纺织厂、造纸厂依然还在向那流动着的河水中排着那些冒白沫子的黄水,正如我一直不明白纯净的蓝天与工业生产为什么不能共存?天空的确一无所有,可它本该有它的蔚蓝与深邃。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山水无言,却在用挺立与流淌见证一切。相对于其他章节,这一章没有悲情的渲染铺陈,只是平静却又不失张力的记录。读这一章,心中没有像其他部分那样心中充斥着强烈的情感,而是觉得它像一股清泉蜿蜒心间,慢慢剥开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梵高对他弟弟说过,“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所有我一直认为没有什么所谓的不朽,那不过是风景看透后的细水长流。而这一章节似乎颠覆了我——这章开篇介绍了一个来自伊拉克运动员的故事。在那个子弹泥沙鲜血充斥的地方,达娜从未停止训练,像文中描述的:“二十三岁的她,穿着从约旦买来的二手跑鞋,鞋帮是裂的”,可尽管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或者可以说是没有逃避,从未停止训练,哪怕天天在危险中游走。在最初国际奥委会宣布取消伊拉克代表团的参赛资格时,她会像孩子一样不停地哭,在我看来,她是一位真正体现了奥运精神的人。 她说:“没有人知道自己在伊拉克的命运是什么。”多么悲痛,但我想说,精神不朽。 是的,精神不朽。
人生是一列远行的列车,穿越苦痛折磨,也穿越星辉和爱,反复的旋律拼接着感情的绵延,重复的节奏连接着情绪的皈依。而那些愤怒拔节生长的韶光,让我们看见沿途的风景,看见夏花绚烂秋叶静芜,看见星河璀璨宇宙浩瀚,看见阳光明媚人潮汹涌,而这些所有记忆中原始的知觉,与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直至我们看见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