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嬴疾经典语录
我来总结一下商君的经典论述,按电视集数总结,可能不全,不过真要看最原汁原味的论述,那最好还是看原著,如果有兴趣的留下邮箱地址,我传一份电子书给你。 第九集:卫鞅自解棋道 “世间万物,皆环环相围而生。民被官围,官被君围,君被国围,国被天下围,天下被宇宙围,宇宙被造物围,造物最终又被芸芸众生围。 此为棋道,亦是天道人道。所以,棋以围命名,正合天地万物之法则。 棋道,虽以围地为归宿,但必以取势为根本。势高则围广,势卑则围小……” 第十二集:卫鞅孟子论战 卫鞅:大谬! 孟夫子如此断言,大谬! 孟子:立论当有理有据,足下无端指斥,何其浅薄哉! 卫鞅:夫子大谬,凭据有三。 天下学派皆有分支,夫子断章取义,以术治派为法家全貌,此其一;法家三派,其根同一,皆以认同法治为根本,而在推行中各有侧重。夫子无视法家根本,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此其二;法家术治派,是在行法根基之上着重整肃吏治,强化查勘官吏,与搬弄权谋有天壤之别。 夫子有意抹煞根本,其论断之轻率无以复加,此其三。 孟子:你是何人,法家何派? 慎道:哈哈哈!天下士子听了!此人卫鞅,我法家法治派名士。 孟子:法治成家成派,老夫未尝闻也。苛政猛于虎而已,何足论之! 卫鞅:夫子论学先定罪,不足道也。 卫鞅唯告夫子,天下治道不在空谈,而在力行。法治也好,人治也好,谁能融入大争潮流而强国富民,谁便是正道!否则便是空谈大道贻误天下,必将为大争之世所遗弃。 众人:卫鞅,彩!…… 孟子:人性本善 自有法、墨、兵三家而沦丧。不亦悲乎! 卫鞅:夫子立论无据,人性本恶! 众人:愿闻卫鞅之论。 对。卫鞅说 馆长 :稷下学宫言无不尽,人人可论 孟子:老夫愿闻足下性恶之说,以为世人鉴戒 卫鞅:恶,人之本性。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财货土地之争夺。生而贪欲,才有盗贼暴力与杀戮。生而有奢望,才有声色犬马。 人性之恶 必以律法而后正。以法治防范恶意;以法治疏导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孟夫子空言性本善,将治世之功归于人性之善,将乱世罪孽归于法墨兵三家,无非是要重申仁政、人治与复古之论,回到夏商周三代!此乃纵容恶行,蒙蔽幼稚,真正的大伪之言! 第十六集:卫鞅向秦君阐述强秦之策 卫鞅:“关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为天下列强所无,何以在秦数百年,却荒芜薄收,人烟稀少?渭水滔滔,在秦无险,可谓天赐佳水。 何以秦据渭水数百年,坐失鱼盐航运之利,府库财货日见空空?老秦人朴实厚重,尚武之风深植朝野。可为何秦国却没有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强大新军?” 景监:“先生所言,正是君上日夜所思” 卫鞅:“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据山川形胜而沦丧。 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何谓综合国力,人口众多、农工兴旺、府库充盈、甲兵强盛、民勇公战。有此五者,堪称强国。而目下之秦国,五无其一。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国库空空、甲兵老旧、私斗成风!” 秦君:“然而如何啊?王道?仁政?还是无为?” 卫鞅:“君上洞若观火。 三道玄谈,俱往矣!” 秦君:“渠梁愿闻先生新论。” 卫鞅:“强国之道,乃法家精义之学。与前述三道天壤之别。法家强国,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 秦君:“渠梁愿闻强国之道。” 卫鞅:“强国范式不同,魏齐楚三强范式,君上有何评判?” 秦君:“强国范式不同?尚未想过,请先生指教” 卫鞅:“魏国范式 甲兵财货之强,齐国范式 明君吏治之强,楚国范式 山河广袤之强。 而这三强,皆非根本之强,不足效法。” 秦君:“魏齐楚三国之强,还不足效法?!” 卫鞅:“三强之不足效法原因在于在于只强一时,不强永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根本原因,便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旧,名为法制,实为人治。 如此邦国,起伏震荡不定,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秦国要崛起,就要走根本强大之路!” 秦君:“先生终显大才本色啊!” 第十九至二十集:卫鞅与秦君争论私斗刑杀事宜 秦君:不能变了? 卫鞅:法立如山! 秦君:不能缓? 卫鞅:法贵时效! 秦君:不能减? 卫鞅:减刑溃法! 秦君:不能特赦? 卫鞅:法外无恩! 卫鞅:“国治,断民王;断官强;断君亡…… ” 卫鞅:“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 大道之行,根在民心,世族非议,不足道哉!” 卫鞅:“法贵正义,法贵公平;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唯此,法治可立。” 第三十三集:收复河西前卫鞅与秦君议国力 秦君:“单说军力,秦国似乎没有必胜的把握。” 卫鞅:“可战场之道,不全在军力。 ” 秦君:“秦国富强了,但是也很难说国力超过了魏国。” 卫鞅:“君上所言,仅仅指财货国力,而不是全部国力。” 秦君:“全部国力?” 卫鞅:“民心民气,军心战力,君臣聚合,庙堂运筹,尽皆国力。” 秦君:“大良造的意思是说,秦国的整体国力已经强过魏国?” 卫鞅:“正是,财货丰厚,历来不是国力之魂。 ” 秦君:“那国力之魂在哪?” 卫鞅:“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庙堂!”。
http://www.docin.com/p-676844915.html这个蛮好
战国七雄中,秦国是周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虽然在漫长的春秋时期秦国也有过秦穆公这样位居春秋五霸之一的雄主,但是在进入战国前后,秦国宗室纷争一直动荡不已,实力在列国中明显居于中下游,一直到秦献公回国夺位成功后才慢慢稳定下来。
自秦献公之后的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了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之后,秦国的实力才稳步上升,经过一百余年的励精图治到秦始皇的时候终于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其实不太正确,应该是“奋七世之余烈”,从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不包括秦始皇在内一共七代明君,这一点其他六国是无法与之匹敌的。秦国最终能完成统一除了七代明君之外,和秦国历代的名臣名将也是分不开的,今天就按时间先后顺序盘点下大秦帝国八大名将,他们无一不是战功赫赫之辈,为秦国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章蟜
自公元前366年起,秦献公在秦魏二十年无大战的情况下,趁魏武侯去世以及魏军主力东移之际发动了持续五年的第三次河西之战,秦国先胜后败,其中值得一说的就是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魏惠王六年)的石门之战,此战秦国名将章蟜大败魏军,斩首六万,此战是战国时秦对东方各国的第一次大胜。
公孙衍
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在连续遭到齐国和秦国的联合打击下实力慢慢衰退,特别是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被齐国击败,魏国上将军庞涓也兵败身亡,实力一落千丈。而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实力大涨,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在雕阴之战中大败魏军,俘虏魏军主将龙贾,斩首八万。
嬴疾
嬴疾又名樗里疾,秦国宗室名将,他是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曾先后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三代国君。他一生足智多谋,战功赫赫,最有名的有两场大战:一是公元前317年的修鱼之战(也就是六国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嬴疾率秦军兵出函谷关在修鱼大败魏、赵、韩三国联军,斩杀8万余人;二是公元前314年的岸门之战,嬴疾击败韩军,斩杀1万。
司马错
和嬴疾是同时代的名将,也是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的秦国名将。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秦军沿金牛道一路前进先灭蜀国,再灭巴国,把巴蜀两国纳入秦国的版图,使得秦国不仅得到众多的战略物资而且战略纵深也得到大大拓展。司马错的战绩不仅仅在于灭巴蜀两国:公元前289年司马错率军伐魏,夺取魏国六十一城;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军伐楚,夺取楚国黔中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战国四大最精锐的强兵之一铁鹰锐士就是司马错一手训练出来的。
魏章
张仪以60里地欺骗楚国背弃齐楚联盟后,楚怀王大怒之下于公元前312年派屈匄为大将、逢侯丑为副将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以左庶长魏章为主将,甘茂为副将双方战于丹阳,魏章大败楚军,俘虏了屈丐和逢侯丑等70余名楚国将领,斩首8万楚军,并夺得楚国汉中600里之地。
甘茂
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时名将,除了襄助魏章取得丹阳之战的大捷之外,甘茂亲自指挥的公元前308年至前307年的宜阳之战也堪称经典,此战甘茂大破韩国公叔婴于宜阳城下,然后乘胜攻占宜阳,斩杀韩军六万,降者无数。
白起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历史上最有名的杀神,整个战国时期各国战死者加在一起大概200万人,其中白起一人居然杀了将近一半也就是差不多100万人: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歼灭韩魏联军24万人;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共斩首魏赵联军15万;公元前264年陉城之战斩首韩军5万人;前262年-前260年长平之战斩首坑杀赵军45万人,这几次比较有名的战役杀敌已有90万,再包括其他大大小小战役一起,说白起杀敌100万还真是可信的。
王翦
和白起并称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秦始皇灭六国的主要功臣,灭赵,灭燕,灭楚,六国有一半都是被王翦攻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