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高祖本纪经典语录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史记·高祖本纪》关于高祖性格的的记载有:“……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有人说,史书是世间最为残酷的书,但你漫不经心地翻过一页史书,其实就已经翻过了千百万人的一生。
史书中常常有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异常残酷的地方。如下边这一句:
高祖常繇咸阳。
我们通常以为,刘邦的传记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句,是要引出后边的纵观秦始皇时发出的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
“高祖常繇咸阳”的确是为了引出刘邦的喟叹,但“高祖常繇咸阳”的背后,有着极残酷的历史事实,也正因为刘邦有过“繇咸阳”的经历,历史的进程才会有所改变。
我们这一代人,读中学时都学过节选自《史记》的《陈涉世家》。
秦二世元年七月,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就是因为身上背着徭役,要到渔阳去服徭役做戍卒,在赶往渔阳的路上,他们遇到了连绵不绝的大雨。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秦法的残酷,令人不含而立,明明是天公不作美,偏偏要百姓来承担苦楚。
眼看着去渔阳是死,不去渔阳也是死,陈胜、吴广的心思就活泛起来,反正横竖都是个死,不如趁着没死前做点大事吧。
于是,陈胜、吴广周密地策划了起义行动,拉大旗作虎皮的谋划了,行动前的占卜了,点篝火学狐狸叫等借助鬼神威众的操作了,一套行动下来,剩下的就是怎么激怒押送戍卒的都尉了,这也好办得很,二人顺利地完成了。
之后,便是聚众动员,动员中,陈胜说出了那句振奋人心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的举事,看上去顺顺利利,然而,中学课本没告诉我们的是,陈胜仅仅称王六个月,就败亡了,陈胜的百万大军,也烟消云散。
陈胜的举事,皆因徭役背后的苦,去戍边会死,逃跑也会死,耽误行程,还是会死。
而刘邦竟然跋涉几千里,把徭役从沛县送到了咸阳,并有机会纵观秦始皇,可以说是很幸运了。
但刘邦并不是每次都这么幸运。
在有了第一次押送经验之后,沛县又给刘邦第二次派了押送徭役的工作。这回不是往咸阳送了,而是往骊山送。
骊山是秦始皇死后待的地方。
刘邦这一次押送徭役,很可能是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继位之时。
刘邦押着徭役们走啊走,刚刚走到丰县西边的大泽时,就已经跑了很多徭役了,刘邦因为有押送的经验,知晓路途的遥远,大概计算了一下,知道照这么下去,到达骊山的时候,只会剩下他老哥一个,到时候,自己这个亭长,只能是刀下之鬼了。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
刘邦通过私放徭役并和徭役们一同逃亡,勉强躲过一劫。也幸好,秦始皇没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闹起来了,天下烽火不断,刘邦才侥幸地入主沛县,否则,等待刘邦的,肯定也是无情的抓捕和最终的家破人亡。
至此,我们还能说“高祖常繇咸阳”不残酷吗?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陈涉世家》
且喜且怜之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准而龙颜。”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准,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