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的树王的经典语录
我知道你找的是什么了。《大圣传》
No.127
未见毁灭,不知新生—读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
文/南山雾 图/网络
一、世俗生活下的精神突围
棋王、树王、孩子王分别对应着王一生、肖疙瘩、“我”——王一杆。三者都身处文革的大背景之下,几乎所有人深陷饥饿而黑暗逼仄的生活中,王一生却选择了那个漫无天日的黑暗中灿然明亮的追求—象棋。
“下棋最好,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象棋。”书中的王一生说道。
王一生似乎除了对下棋以外的一切事漠然视之,即使即将奔赴云南也要在车站找人下几盘棋。
生而为人,对食物的追寻是动物本性之所在,“吃”意味着生存,如何能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下去追寻精神上的超脱?这也或许是王一生这个人物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的原因。
《棋王》中的高潮应是他与八人对战的时刻,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在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上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
如痴如醉,如梦如死,臻于化境,这是慷慨悲歌下的一腔孤勇,大有武侠小说中风卷残云之感,书中的王一生让人羡慕,让人震惊,用牙刷磨成的无字棋,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子?
结尾处,有这样的一段话:
“衣食有本,自有人类,就是每天忙这个。可囿于其中,终于还是不像人。”
的确,每日囿于吃穿,在过往的年代或许尚能理解,只是在现在,衣食足,我们却掉进网络虚拟世界的漩涡中,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是否还能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我们如何去寻找和保持初心不变?
《树王》中的肖疙瘩,出场时其貌不扬,在所有人为加快实现共产主义大砍大伐时,肖疙瘩却拼尽全力保护百年老树,直到最后死去。
大树倒下,如同宇宙,人们失去了对天与自然,对生灵的敬畏,而唯有肖疙瘩看得最为透彻,纵使最后离去,却因为其精神上的突围益现出人性的光辉。
二、中国经验下的历史反思
如果说《棋王》和《树王》给人直观上的感动,那么《孩子王》中则节奏更缓,却不失意蕴。
“我”本是生产队的普通一员,因为念过高中被调往一所中学教书。学校条件极为简陋,甚至连课本都没有,只能靠老师抄课文。
“我”曾三番五次找学校主任陈老师询问,得到的却是因为地方小没有订到相应的教学工具的答案,我不愿教学生们课本上古板的东西,而是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发散思维,却因此被替换重新回农场“锻炼”。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似乎在那个年代下教育服从于政治,不过,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我们无法改变,那么对于当下呢?
应试教育的弊端早已被无数学者提出,小说中的王福有着对知识的极度渴望,那本新华字典对于他来说或许是知识神祗,而在知识获取极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缺少了对知识的敬重更缺少了自我反思。
我们的脑中有着书本上的知识,却只是机械地记忆和背诵,缺少了自己的理解。我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们有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考?
再看《树王》中的李立,他作为一个受过较好教育的“知青”,为了实现心中的革命理想,按章办事,极力鼓励砍掉老树,以破除迷信种更多的树,上到山上,逢物便砍,却自觉为英雄。
当大树被烧后,书中有这样几句话:
“那火的顶端,舔着通红的天底。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为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山上是彻底地沸腾了。数万棵大树在火焰中离开大地。升向天空。正以为它们要飞去,却又缓缓飘下来。”
被烧毁后的大树露出了森森白骨,何为树王?在我看来,是因循自然,保护生态而非打着发展的旗号无休止的破坏。
三、传统符号下的挖掘延续
据说阿城十二三岁时就遍览了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著作。
中学还未结束文革便开始,高一时学业中断,下放山西插队,并开始学画。
学画写生期间曾去内蒙古插队,文革结束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破格录用阿城为编辑,1979年回北京。此后帮助其父钟惦裴撰写《电影美学》。
此间与父亲研讨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易经》、儒学、道家、禅宗等。
可以说,阿城先生的经历是丰富的,起起落落,插队生涯中与贫民阶层的接触为其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一定的素材,而对古代哲学思想的研读也因之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这点在《棋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象棋的一招一式中自是蕴含着古典传统思想。棋道是什么?
书中老者认为棋道有根,“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需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
是王一生的“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
自然冲淡,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字里行间渗透着老庄思想的自然主义和人生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灵性在棋道上,更在王一生身上,超拔独立。
“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这里可不可以理解为,棋道即人道?
四、文学语境下的独特韵味
不得不感叹,阿城先生真是刻画人物的高手,虽是寥寥数语却是洗练有力,如一坛老酒,越品越香醇。
写肖疙瘩病倒后:
“手摸上去,肖疙瘩的肋下急急地抖着,硬硬软软,似千斤重,忽又轻又不及两,令人恍惚。”
寥寥几个短句,却将肖疙瘩内心信念崩塌后的状况展现在读者面前,极富画面感,读来让人内心苦涩。
又如《孩子王》一篇中写王一杆初来任教的中学看到的情景:
“山野里很难有这种景象,这样多的蓬头垢面的娃子如分吃什么般聚坐在一起。桌椅是极简陋的,无漆,却又无脏得露不出本色。椅是极长的矮凳,整棵树劈成,被屁股们蹭得如同敷蜡。数十只眼睛亮亮地瞪着。前排的娃子极小,似乎不是上初三的年龄;后排的却已长出胡须,且有喉结。”
条件的极度匮乏和学生们内心的渴望让人为之动容,阿城先生总是用最省练的语言勾勒形象,环境,便使读者身临其境,体微内心世界。
那个时代虽已过去,但透过阿城先生的文字,我知道的是—无数双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睛,是细微个体的坚忍与不屈,是黑夜的那点星光,然后汇成一点点火苗,直至感动洒满全身。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运用白描手法,朴实的文字下或许是阿城先生历经世事后的干净凝炼和厚积薄发。
阿城先生的文字历来为各种大家所称道,力透纸背,省练纯粹,读罢只觉余味悠长。
真实,最是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