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经典语录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什么意思啊
首先,他这种敢于反抗强暴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得不说,他这种行为真的愚蠢至极。
我们先要明确一点,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末期卫国人,游历到燕国后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那究竟荆轲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据记载,荆轲漫游曾路过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睛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睛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士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没无声息的逃走了。于是不在见面。
由此可以看出荆轲的胆量实在不大,也难怪太子丹会派秦武阳来协助他。那为什么12岁就敢杀人的秦武阳只是助手呢?
《战国策》中记载:“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而荆轲却“顾笑武阳”,这随机应变的能力,也难怪太子丹重用他了。
我们不管别的,只看后面,荆轲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却没刺中他,且不论没刺中的原因,单谈刺秦王的两种后果。
后果一:刺杀成功。秦国陷入混乱之中。六国君王狼子野心。战争的乌云再次笼罩整个中原大陆,数以万计的壮丁葬于战火之中。百姓们老无所依,幼无所靠,流离失所,怨声载道…而这,都是太子丹与荆轲的一己之私造成的。
后果二:刺杀失败。但是秦王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刺杀失败的结果,太子丹失去了生命,燕国葬送了前途,而秦王的怒火,却用百姓的鲜血来平息。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何错之有?他们又何其无辜?凭什么掌权者犯下的错误,要他们用生命来承担?凭什么?
我向来是对这些“为知己而死”的古人们瞧不上眼的。只为了自己所谓的忠义,就去坚持一些错误的事,而不考虑这件事是否正确,会对自己,对国家造成怎样的影响。
太子丹和荆轲就是这样,太子丹没有考虑过刺秦王这件事失败了的后果,所以百姓们替他承受了无妄之灾。荆轲只顾自己的愚忠、愚义,最后亲手葬送了自己和燕国的前途。
所以荆轲刺秦王的行为真的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螳臂当车,蚍蜉撼树。无论他的精神如何值得赞扬,但这种行为,是绝对称不上褒义的勇士的,最多是莽夫。
时代的齿轮永远在运转,单凭一己之力是绝对无法撼动的。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向前进。
——————————————————
我无法穿越到战国时期来询问荆轲是如何想的,只能对他这个行为作出自己并不全面的评价。我们的见解也许不同,请不要因为与自己的观点不同就随意指责。不然我会骂你的。
另:第三段的“据记载”,第八段的“后果二”摘自百度百科。
——————————————————
12月1日补充:秦军攻破燕国时,没有屠城暴行。
荆轲刺秦王要背吗
荆轲刺秦王第八段。
荆轲刺秦王第九段。
荆轲刺秦王如果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