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弗莱鲍嘉经典语录
亨弗莱•德弗瑞斯特•鲍嘉(1899年一 1957 年),一位旗帜性的美国男演员,在其逝世了几十 年后,仍在全世界观众和电影界保留着传奇性地 位。1999年,美国电影学院将其评为电影诞生一百 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1942年,他饰演《卡萨布兰 卡》中的男主角成为美国人民永远的偶像,他因此 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提名。1951年,凭借《非 洲女王号》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谢谢 @平原上的摩西邀请,刚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亨弗莱·鲍嘉不止是一个男演员,他还是一种符号,一个时代的审美,一种文化,某种意义上可以类比西部拓荒语境里的约翰·韦恩。就当时的审美而言,鲍嘉不算是特别英俊的人,但他身上有一种特别适合黑色电影的味道:酗酒过度的面容,电台声音,檐帽香烟,沉郁敏感,看起来似乎刚从无尽黑暗的可怕过往中逃脱过来,然后站在你的面前,带着几分厌女式的硬汉气质,拒绝言说,拒绝解释。鲍嘉看起来绝非无辜之辈,他塑造的很多角色,仿佛都能看到与魔鬼纠缠斗争的痕迹,有时候甚至沦为反面人物(比如《浴血金沙》)。与人的欲望、性格的阴暗面、可怕的过去做斗争,在鲍嘉散发的气质中似乎是一种常态。他的动机常常是复杂的、含混的、动摇的,特别贴合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而在这种充满欲望、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拼劲全力展现最后一丝对善的靠拢,最后一点作为人的风度,就会显得特别耀眼。黑色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特别适合亨弗莱·鲍嘉式的气质:可以赢么?可以输的慢一些。《卡萨布兰卡》里的里克,是鲍嘉塑造过的经典形象之一。故事背景是二战时期,欧洲人惶惶不可终日,急切地想逃向美洲,而地处非洲的卡萨布兰卡,是飞往美洲的中转站。里克是这里的一位手眼通天的人物,经营着一家酒馆,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与讳莫如深的过往。他看起来无所不能,拥有权力,却让自己沉浸于过往,沉浸于酒精。在这种体面的苟延残喘里,里克已经非常成功地克制住了人性,他愤世嫉俗,厌弃人类,又熟练游走于黑白道各色人物之间。直到曾经的旧情人伊尔莎再次出现,打破了周围的平静。里克曾疯狂迷恋伊尔莎,对方却不告而别,只留下一张纸条,分辩说自己是爱他的。伊尔莎再次出现,是和丈夫一起。这让里克对爱情、对过往深感羞愤,不惜用最恶毒的言辞攻击旧情人。他否定女人,否定爱情,否定过去,也否定自己。正像黑色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那样,世界是动荡、摇晃的,你无法确定自己的意义,无法主导自己的未来,黑色的宿命笼罩着你,你徘徊犹豫,被绝望淹没,被欲望蒙蔽,陷入一种存在主义式的困境。鲍嘉那张疲倦的脸,那种强撑的体面与永远无法根除的敏感,是对这种困境的最到位的诠释、映射。悲剧不在于彻底的沉沦,在于沉沦的时候,无时不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沉沦。《卡萨布兰卡》的成功有一种大团圆的气息在里头,伊尔莎也并非黑色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那种符号化的蛇蝎美人。在接下来的故事推进中,伊尔莎更深层次的苦衷、隐痛、理想和狂热被一层层剥开。她遇到了她听闻了一辈子的男人,一个伟大又勇敢的男人,他为她揭开了一个由知识、思想和理想组成的美丽世界。她知道的一切,她的成长,都是因为他,她景仰他,崇拜他,她假定那就是爱的感觉。这男人是她的丈夫,投身于解放人类的事业。而对于伊尔莎来讲,这种伟大理想即便闪烁出萤火之光,就已足够自己奋不顾身。英格利·褒曼将伊尔莎这个角色诠释的非常到位,我忘了是希区柯克还是麦基或者谁曾经说过,英格利·褒曼是那种注定要承受痛苦和危险的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完全展现她的气质。所以女间谍之类的角色就特别适合她。毫无疑问,伊尔莎也是这样的一个角色。背负着某种理想的重任,面对里克的刻毒之语,伊尔莎选择忍耐,但是当里克拒绝帮助、任凭这种理想灰飞烟灭的时候,伊尔莎痛苦地说:一个女人伤害了你,你便对全世界报复。随后又立刻为自己再次伤害眼前这个深爱的男人而感到后悔:当然,最终里克还是被说服了。一种男女之爱所不能接纳的冲突,被一种对理想的狂热所接纳。《卡萨布兰卡》或许不是关于一个女人爱上两个男人的故事,而是一个现代社会的西西弗,如何借助理想寻找救赎之路。单是里克这一角色而言,我觉得就已经触及了现代人心灵最深处的地方。凯鹅:电影分析/好书分享
http://weixin.qq.com/r/AUT07DXE-GiDrXGP9xET (二维码自动识别)
最后再聊一点。这个资本主义横行的年代,流行着一句话: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要我说,这是典型的中国拜神式扯淡。理想这个概念,要么是有,要么是无,它的后面不容许有「还是」这样的字眼修饰,更不能用「万一」来亵渎。摔锅砸碗还能听个响,万一实现的理想是特么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