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经典语录积善之家
《易经》这部经典,是帮助我们了解世间宇宙人生规律的,万事万物里面都有它的常数,也有变数,掌握了这个变数,小到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大到可以为天下谋太平。但很多人把这部经典当成看相算命的书了,或者仅仅是把它当作一部哲学经典来研究,就非常可惜了。《易经》这部经典里面,处处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今天就和大家重温一下其中的一个经典名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句话有很深的道理,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意思是积了厚德的人家,福报一定很大,子孙都跟着沾光。这在历史上,有太多的家族给我们做了证明,比如孔子的后代、孟子的后代、范仲淹的后代、曾国藩的后代、林则徐的后代等等,这些圣贤的家道之所以承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衰,就是因为他们积的善太厚了。否则的话,别说富三代,富两代、一代都很难,所以古人告诉我们积财留子孙,不如积善留子孙。
这句经典的意思很容易理解,但真正相信的人却很少。看末学文章下面的评论就会发现,很多人并不相信善有善报,他会反驳说:我也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人生还是很不如意呢?或者自己长期行善,为什么没得到善报呢?很多人经常做恶事,为什么还兴旺发达呢?
关键就在这个“善”字上,什么是善?其实很多人并分不清楚,你认为的善,未必真的是善。善有真假、阴阳、端曲、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之分,非常复杂的。我们凡夫烦恼习气很重,往往没有分辨邪正是非的能力,经常搞反了,认恶为善,认善为恶。别说现实社会了,就算给你看一部电视剧 ,如果不看到大结局 ,你能分得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吗?未必呀!
比如老师教训学生,一个巴掌打过去,脸都打肿了,这是善还是恶?你能说得清吗?如果是为了学生好,一巴掌把他打明白了,从此知错就改,好好学习了,这就是善;如果是因为老师心情不好,打学生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那就是恶。
所以说什么才是善呢?中峰禅师讲的很经典: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关键要看动机,动机是利益他人,就是善;动机带着目的,是为了利益自己,那就是恶。
但我们往往是有善有恶,善恶夹杂,所以我们不要抱怨老天不公,不要抱怨长期行善还没有善报了,应该按照上面这个标准,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做过多少善事?到底是善事多,还是恶事多?这样心里就清楚明白了。
不矛盾。注意易经说的是“余”字,本庆、本殃则在个人。印光大师: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又既有余庆余殃,岂无本庆本殃?本庆、本殃,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当大于余庆、余殃之得诸子孙者百千万倍
谢谢题主的邀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并非佛教所宣扬的业力因果说,不同的宗教对于“因果”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佛教对因果的认识和理解与儒家以血缘家族关系为中心所宣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和道教的子孙承受先人罪业的“承负”、基督教人类皆负有人祖的“原罪”说,颇有不同。
佛法中的业力说,强调一切业报皆自作自受,只能由造业的个体及从其身心相续而生的个体所承当,不能由别人代替或转移于别人,就是至亲如父母子女,也不能互相承受业报。
《正法念处经》卷三三佛言:
“自作之业,决定受报,无有他作我受其果,无有自作他受其报。”《佛般涅槃经》载佛言:
“父有过恶,子不获殃,子有过恶,父不获殃。各自之死,善恶殃咎,各随其身。”《佛说泥犁经》载佛言:
“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言:若造了恶业,
“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无量寿经》佛告诫世人: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楞严经》卷八:
“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来自受。”佛法中明确指出:三界一切,业力所造,人生诸苦,以业为因。因果业报皆是自作自受,不由于他,众生的一切受用、贫富、贵贱、美丑、寿夭、愚智等,都是自己所造业的果报。因此《中阿含经》卷四四佛言:
“众生因自行业,因业得报,缘业依业,业处众生,随其高下,处妙不妙。”自己的境遇好坏,唯有自己所造的业决定,非由神意,非关命运,非出无因偶然。
比如父母贫困,然后出生子女贫困,佛教认为本质上不是因为父母或者家庭导致的,是因为子女前世宿业导致他/她生在这样的家庭,还是属于自作自受。
关于业力因果相对详细的阐述,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回答中的内容:
命运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