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者的经济学经典语录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1】 结: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面对问题处理时都需要考虑取舍,了解了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额外成本和额外利益)做出最优决策 4.激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6.市场是组织经济最好的方法(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 7.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比如制作合理规则和政策. 8.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效率. 9.货币量过于充裕会导致物价上升. 10.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這是一個資源有限卻慾望無窮的世界。身處於資源不均的現實社會中,總會面臨不同選擇的掙扎。其實無所謂好與壞的決定,乃是就每個人自身利益不同而有所差異,最重要是在各種需求上取得一個平衡點,從最小的資本上獲得最大的收益。 身處於忙碌的現代社會中,事業與課業似乎佔據了一日中大多數的時間,而一天為二十四小時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時間的分配便成了一項重要的課題。時間其實是一種隠形的成本,然人們卻常常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時間的概念可以經濟學中「機會成本」解釋,「當你選擇某樣事物而相對放棄的最高成本」便是它的基本概念。就如同花費數個小時排隊搶購年終打折貨品,真的算是撿到便宜嗎?抑或是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若是為貪圖加班費而使身體過度疲累,在加班的時間上犠牲的健康成本又是否值得?我想在眾多的事物中,如何取得一個時間的平衡點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就消費者的行為而言,均衡的市場價格由供需雙方共同決定,而供給和需求就像是刀的雙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雖然目前的價格大致相同,其中卻富有極大的彈性,就好比因為颱風來襲而農田淹水,無法收成,以致蔬菜價錢一夕暴漲。除了自然的力量,像是廠商基於囤基心理之類的人為刻意影響,也會造成物價的波動,甚至是消費者的心理與喜好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時常有人將經濟學視為一門象牙塔裡的複雜學問,彷彿遠在天邊一般,實際上卻近在眼前,與每一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知識。 在電影「美麗境界」中出現的「賽局理論」,令人印象深刻。約翰.納許也因著這個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殊榮。而賽局理論的三個基本要素便是─遊戲主角、不同策略及每個策略有不同的報酬,比如當所有的人都追求第一美女時,若是退求第二美女,成功機率便頓時增添許多,甚至會有超越自身條件所及的勝利。在賽局理論中最著名的典型遊戲狀態便是「囚犯困境」,因為各自心理都在盤算最有利的情況,因此在自私的前題下互相猜測,深怕另一人的自首而造成自己服刑年數增加,在面臨兩難的情況下,每個人各出奇招,綜合的結果往往出人意表。 「黔驢技窮」是句耳熟能詳的成語,而其中竟也包含著賽局應用的奧祕。初次面對著黔驢時,老虎不敢輕舉妄動,但在探清黔驢的底細後,便亳不猶豫地吞下了黔驢。所謂欺善怕惡,當雙方相遇時,便會開始算計對方為強者的機率,接續影響自己是否欺之以弱的決策,而透過種種的例證,便可明瞭「人生無處不權謀,生活處處是賽局。」的核心觀念。 在2002年,臺灣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隨著國際貿易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藉著參加組織得以減少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帶來自由開放的機會,使消費者能接觸到各種不同的產品,選擇更加多樣化。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多樣化的外國商品對本國產業帶來相當大的打擊,首當其衝的便是農產品競爭。像價格較低的外國水果便造成臺灣水果的滯銷,因而使得果農抱怨聲接踵而至,但卻也因此促成臺灣農園轉型。新興的觀光果園甚至帶來大筆收益,也間接擴大我國服務業的潛力,就整體而言並無損失。其中對於人民最大的收獲實是在於眼界的開拓,不能永遠只活在臺灣自己的國度中,而應該隨著世界的腳步移動,因為時勢而促使產業轉型便是因應世界潮流的最好例證。 從最初的以物易物演進至貨弊的出現;從本國的商業交易發展成全球化的國際金融,景氣的擴張與收縮影響到國家貨幣升貶,也間接地改變了大眾的消費能力與習慣。一個些微的波動,便可能形成大規模的影響;一個看似無關自身的事件,卻與每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譬如油源國的戰爭便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經濟並不是一門遙不可及的大道理,而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行為,甚至在茶米油鹽間都能尋得它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