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 斯诺的经典语录
埃德加.斯诺(左一)
斯诺埃德加
埃德加・斯诺的简介
埃德加 斯诺 quote
斯诺。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新华社西安8月10日电 题:告诉世界一个“红色中国”——追记埃德加·斯诺在延安采写《红星照耀中国》
新华社记者宋振远、蔡馨逸、李浩
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保安革命旧址,一张毛泽东的照片挂在他曾住过的窑洞里,吸引了参观者驻足停留。照片中,毛泽东头戴八角帽,头微微侧向左边,剑眉微皱,神态儒雅。这是毛泽东所有照片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张,它的拍摄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80多年前,红军刚在延安落脚,斯诺为了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冒险进入陕北苏区。他见到了一批为革命理想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创作出第一次向世界全面、真实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1928年,斯诺作为记者来到中国,遍访30多个城市,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和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捕杀,也看到工人、农民、学生冒死加入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等疑问在斯诺的头脑里挥之不去。
然而,当时的苏区在国民党严密的新闻封锁下与世隔绝。1936年,由于时局变化,斯诺终于等到一个进入陕北苏区的机会。怀着“拿一个外国人脑袋去冒一下险”的心情,他在一个午夜登上了前往“红色中国”的火车。
一进入“红色中国”,斯诺就获得了周恩来“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的承诺。4个月的采访,他不但解开了心中的疑问、获得了一手材料,更感受到一种独特的“东方魔力”,并断定这是古老中国的“兴国之光”。
到达苏区之前,斯诺也曾受到“红军是一批顽强的亡命之徒和不满分子”传言的影响。但在陕北,他听到当地的老百姓把红军称为“我们的军队”,看到路过野杏林时,红军战士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口袋,可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碰里面的果子。
他发现红军是真正的“全国性”,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却不影响团结;他们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认为自己是为了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他们对于革命依然充满乐观。
在当时陕北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今志丹县),斯诺见到了毛泽东,听他亲口回答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抗日战争、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合作等问题,并介绍自己的身世。
作为第一个采访毛泽东的外国记者,斯诺在书中这样描述:“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在西征的战场上,斯诺向战士详细了解长征的情况。当指战员向他讲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他听得入迷。他将长征称为“军事史上的伟大业绩之一”“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斯诺还见证了苏区的蓬勃发展:“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1936年10月,斯诺结束访问回到北平家中,立即奋笔疾书。
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销量超过10万册。一年后,它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考虑到要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如今,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德、法、俄、日等20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发行。
志丹县委党校副校长樊建玲说,《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能风靡全球,是因为斯诺用记者的目光,客观真实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外国友人奔赴延安,白求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书信中告诉友人:“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点击查看专题
责任编辑: 刘阳
斯诺是一个怎样的人。图片还有: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年)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坎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 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本文作者在北京大学 斯诺墓前 一、斯诺与中国,与海淀 斯诺1928年离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来到中国,在上海任《密勒支评论报》助理主编,以后又任《芝加哥论坛报、伦敦《每日先驱报》驻东南亚记者。 他踏遍中国大地进行采访报道,“9·18’’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战线,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宋庆龄和鲁迅,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后来他对萧乾讲,“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他庆幸自己能在上海结识鲁迅先生和宋庆龄女士,他是在他们的指引下认识中国的。 1932年圣诞节,斯诺与海伦·斯诺(Peg snow即HelenFoster Snow l907—1997)在东京美国驻日本使馆举行婚礼,后游历日本、东南亚、中国沿海一带。1933年春天在北平安家,住址在东城盔甲厂胡同13号。1934年初,斯诺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身份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为教书方便,他在海淀镇军机处4号院购买了一处住宅,位置在今日北京大学西南门一带,座西朝东,有一个黑色铁栅栏门,这原是一位燕大出身的银行家的房子,中西合壁式,宽敞的院子里种有果树、竹子,还有一座小型游泳池,位置就在今日北大西南门外的海淀路上。 因为座落在海淀台地之上,可以远眺颐和园和西山风景。斯诺和夫人非常喜欢燕京大学的美丽风光,说:“它的一部分占了圆明园的旧址,保持了原来的景色,包括花园一般的校园中心那个可爱的小湖(即未名湖)。” 斯诺热爱中国,热爱海淀。他努力学习中文,还请了一位满族老先生指导,他认为“海淀的居民成分复杂,但他们都操优美的北京话,因此,这里是外国人学讲中国话最理想的地方”。 来北平之前,他就接受鲁迅先生的建议,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想通过小说来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现实。到燕大后,他又请在新闻系读书的萧乾和英文系学生杨缤(刚)一起进行编译。他在编者序言中认为中国的新文艺运动既不是钻象牙之塔,也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遗,而是同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同人民为民主与自由的斗争分不开的。 1936年此书出版。 二、斯诺与一二·九运动 斯诺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主持正义,他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1935年6月,斯诺又被聘为英国《每日先驱报》特派记者,不久即搬回东城盔甲厂13号居住。 当时正是一二·九运动前夕,燕京大学是中共领导学生运动的重要阵地,斯诺积极参加燕大新闻学会的活动,他们家也是许多爱国进步学生常去的场所,燕京大学的王汝海(黄华)、陈翰伯,清华大学的姚克广(姚依林),北京大学的俞启威(黄敬)等等都是他家的常客。 地下党员们在斯诺家里商量了“一二·九”运动的具体步骤,并把12月9日、16日两次大游行的路线、集合地点都告知斯诺夫妇。游行前夕,斯诺夫妇把《平津10校学生自治会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连夜译成英文,分送驻北平外国记者,请他们往国外发电 讯,并联系驻平津的许多外国记者届时前往采访。 斯诺夫妇则在游行当日和其他外国记者跟着游行队伍,认真报道了学生围攻西直门、受阻宣武门的真实情况。他给纽约《太阳报》发出了独家通讯,在这家报纸上留下了有关“一二·九”运动的大量文字资料和照片。斯诺还建议燕大学生自治会举行过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学生们再次向西方展示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北平沦陷后,斯诺在自己的住所里掩护过不少进步学生,帮助他们撤离北平死城,参加抗日游击队或奔赴延安。 三、斯诺与《西行漫记》 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在延安,他曾将亲眼见到的一二·九运动实况讲给毛泽东同志听。 10月末,斯诺回到北平之后即发表了大量通讯报道,还热情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介绍陕北见闻。1937年3月5日和22日借燕大新闻学会、历史学会开会之机,在临湖轩放映他拍摄的反映苏区生活的影片、幻灯片,展示照片,让国统区青年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的形象,看到了“红旗下的中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 1939年,斯诺再赴延安访问。 海伦·斯诺也于1937年4月冲破国民党宪兵、特务的阻挠,经西安、云阳到延安访问,写出了《红区内幕》(《续西行漫记》)等书。 斯诺1928年初到上海时曾给自己起了一个汉文名字:施乐,并一直使用。后来,胡愈之先生等翻译《西行漫记》一书时,因不知他还有过这样一个汉文名字,而译作“斯诺”二字,并一直沿用下来。 四、“永远的中国”情结 抗战爆发后,海伦去上海和报道淞沪抗战的斯诺会合,并与路易·艾黎中外进步人士发起开展中国工业合作运动,支持中国抗战。1941年,斯诺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任务,去东南亚和印度采访,离开了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先生在美国遭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行动不自由。 1959年,举家移居瑞士日内瓦,但他仍然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60年6月,他终于来到北京,见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他来到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北大搬到了末名湖畔原燕京大学的校址),会见了师生和当年友人,访问进行了5个月。1963年出版的《大洋彼岸》一书中指出:“从前最重要的是国立北京大学,在那里,培养了共产党最重要的创造者,到如今,北大还是雄心勃勃的艺术和科学系学生以及毕业的研究人员向往的地方”。 1964年,斯诺再次访问中国,重返燕园。 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又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泽东主席亲切交谈,毛主席高度评价他:“我没有变,你也没有变”。随后,斯诺发表了《我同毛泽东谈了话》、《周思来的谈话》等文章。 在京期间,他和夫人又重返燕园。洛伊斯后来回忆说:“我们在一个略为发灰的浅红色的亭子(指慈济寺山门)边停了下来,眼光穿过它的拱顶,凝视阳光下碧波荡漾的一片湖面。 在我们身后,拾几步石阶向上的那块稍为高起的地方,有一片蔓草丛生的空地,四周松树围绕,遮住了我们的视线……”根据斯诺先生病重期间留下的遗嘱,洛伊斯选择了末名湖畔这块“空地”作为墓址。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因患癌症病逝。他留下的遗嘱是:“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骨灰安葬仪式于1973年10月19日举行。墓基座为长方形未经雕磨的青色岩石,上边横卧汉白玉墓碑一方,临时用黑色胶纸贴着楷书:“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 碑前放着毛泽东主席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献给埃德加·斯诺先生”,宋庆龄副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也送了花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思来、李富春、郭沫若、邓颖超、廖承志、康克清以及北大师生代表参加了安葬仪式。洛伊斯携女儿茜安·斯诺出席仪式,她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说:“我丈夫在他遗言中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并表示了他生前一部分身心常在中国,希望死后也将他的一部分遗体安放在新中国的古老的土地下,安放在中国的新人中间,在这里,对人类的尊重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里,世界的希望发射着新的光芒。 ” 斯诺的另外一部分骨灰安葬在美国赫德森河畔一位朋友家的花园中。 1977年12月13日,叶剑英同志亲笔题写了碑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后被馏金镌刻在墓碑之上。 1982年2月,北京大学在办公楼举行了斯诺逝世10周年纪念会,廖承志、黄华等同志会见了斯诺夫人,并一同到湖畔扫墓。 斯诺与海伦·斯诺于1949年5月分手,两人之间没有子女,之后海伦一直住在斯诺购置的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麦迪逊镇一栋建于1752年的农舍里,而且没有再婚。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她于1972年末和1978年两次再访中国。80年代两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海伦“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证书和证章。1997年1月,海伦去世。 斯诺与海伦离婚后与美国女演员洛伊斯·惠勒·斯诺结婚,婚后生有一对儿女克里斯托弗和茜安·斯诺。 。埃德加 斯诺的经典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