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教育最经典语录
调动孩子的想像力一般人认为,先有技巧,后有完整的想像力表述,但在优秀的美术老师那里,这两者可以反过来,甚至对儿童来说,后者更为重要
我记得前几年的公考申论试卷上,一道考察城市建设的试题当中,引用了老子的一个经典理念,或者说观点: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当然,这两句话是那道申论题上的原话,但却不是老子先生的原话。
老子的这个有无对立统一之理念,《道德经》当中的原话是: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
这句绕口的话是什么意思?逐句来分析。
所谓卅,是中文三十的代用字,和廿一样,廿字所代指的便是二十。
辐,即是车轮当中的那些连接轴心与轮圈的木条。就好比现在的自行车车轮里面的那些铁丝(我也不知道叫什么),由于古代的车轮是用木头做的,所以用的是木条。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这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三十根辐条环绕车轮中心的那个圆木,也就是毂(gu),那些空出来的地方,便是能够让车轮更好运转,成就车的功用的原因。
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所谓然,其实就是燃的意思,然埴,便是烧制粘土器皿。烧制这些土陶器皿,所留出来的空虚的地方,便是这陶器所具备的功效,也就是装陈物品。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户牖是门窗的意思,开凿门窗修建房屋,屋子里面那些空出来的区域,便是屋子所具有的功效。其实窗户和门也是一样,古代可没有玻璃窗户,拿木材雕刻缕空花纹,便是窗,窗户上面那些空出来的区域,同样是窗户的功效所在。
最后一句便是那份申论题目出错的地方了。
老子所言,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承接上面他所举的那些例子,表明那些实体的东西,也就是“有”,之所以能产生用途,主要在于那些看似空虚的“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而试卷上所写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其实也没什么变化,有之以为利,翻译过来可能是:“有”之所以能产生用途?可能是如此,只是为了吸引你们进来看一看,拿这一个字做噱头倒也划算。只是这道题可难倒了不少考生,在老子的这有和无之间徘徊良久,却不知如何下笔。
所谓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的这个观点其实很巧妙,按照个人的理解来看的话,世间万物似乎都符合这个道理。“有”之所以能够产生价值,其关键还是在于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无”。比如老子的这本《道德经》,对你期末考试有用吗?对你考研考托福有用吗?自然是没有用的,和如今充斥的那些各种实用性极强的书,比如那些成功学、心灵鸡汤、多少多少天就能速成的什么什么课程,这些功利性书籍比较起来,道德经自然是一本“无用”之书。
但这本书真的没有用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就小编个人而言,我倒认为与那些为完成既定目标而撰写的书相比,这种泛泛而谈,却极具人类智慧与思想的书,才是最有趣的。读它的时候,你不必刻意去重视什么,可以随意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自己的想法,与那位数千年之前的智者探讨思想,说不定还能以外找寻到千年之前的几位知己。
但这种所谓的“无之用”,目的却不能是“有之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