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中 礼 的经典语录
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礼、中庸这三个方面。
1、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
2、儒家文化的“礼”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只有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和调整礼的一些具体内容,才可以达到不违背仁的原则。这就是仁礼协调,一体不二的要点。
3、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是告诉人无论强弱、无论进退应持的态度。所谓持两用中,过犹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后,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个外界与内心、形势与实力的平衡点。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狭室之中奔跑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审时度势才能掌握平衡,掌握平衡才能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扩展资料
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代代相传的“四书”和“五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传统的责任、节制、忠孝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在形成过程之中与专制统治思想结合的结果。所以说儒家思想也是连同当代在内的一种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在另外一方面也对中国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也开创了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的先河。
一开始儒家在先秦儒学和诸子地位平等,之后虽然经历了秦始皇时期的重创,但是汉王朝以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儒家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也是儒家在这一时期得以顺利发展的原因。
儒家思想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儒家思想在传统封建社会当中被当成一种物质承担者,而传统的封建社会则把儒家思想当成一种精神的承担者,这样就会使得传统社会逐步瓦解,从而导致孔子的权威丧失。
近代中国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英国的国门,这个时候国内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的反恐运动,之后又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浪潮以及先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潮,这使得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的根本。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道德,在纷乱当中凝聚了力量,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最庞大的文化核心。同时儒家也是华夏文明的核心部分,这一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儒家学说直到今天还在影响到中国的思想文化。
同时儒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把学在官府变成了有教无类,这使得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传播到整个民族,可以为整个民族打下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同时他也渐渐地被全社会所接受,最后得到一定的思想统治地位。
现如今,儒家思想依然是许多中国社会民众所信奉的核心价值观,这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以及民族传统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义。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核心。即仁爱,正义,自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儒家文化只是封建社会的皮囊,封建社会都是集权制,无非是仁和法的衡量,汉武帝实行以儒治天下盛行近2000多年,儒家的盛行成就了帝制的盛行封建制度的盛行,但对于百姓来讲有理可讲,使民不争,遵守道德,使社会协调,最终人民被洗脑。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一、孔子文化圣人
孔子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逐渐被推为最重要的文化圣人。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孔子思想开始上升为朝廷正统思想。
隋唐以后儒家经典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孔子因此受到朝廷推崇及读书人顶礼膜拜,中国各地遍布文庙祭奉孔子。
孔子被推崇,这背后除了朝廷需要用儒家的忠孝及等级制思想来巩固王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有没有其他一些合理性的地方呢?
孔子思想不仅影响中国人,也深刻影响了朝鲜、韩国、日本及越南等国,能被人长期接受的,不会完全没有价值。《论语》一定有能带来益处的东西,一定有能战胜时间的价值所在。
二、孔子及儒家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三、儒家做人的标准
《论语》从文学角度上看价值不高,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标准,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1、正直,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只有心中坦荡,做事才没有担忧。
2、仁德,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
3、修养,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精通掌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但是,研究孔子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