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刘树勇经典语录
“杜尚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刘树勇认为对于后物质时代的人们来说,如何让艺术以投资和消费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才是品质生活的起点。
从理性到感性,艺术品投资的价值观
对于大众艺术品收藏市场,刘树勇认为自己进入的方式是市场性的。“我不和画廊合作,也不找代理,就是买家直接联系到我,或者拿去给朋友做展览,卖出的画各自分成,就是非常合理的市场规则,不管是作为买方还是卖方,我始终很清楚自己处于市场的位置,不会投机。”
回顾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至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恢复生产,经济开始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供求关系比较平稳。1957年至1982年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导致了艺术品市场的停滞。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才开始迅猛崛起。据Artprice发布的2017全球艺术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的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较上年增长了20%以上。其中,中国继续保持全球艺术市场第一的位置,成交额达到51亿美元,占全球总额34.2%。
老树画画-刘树勇
随着中国近十年来,中产人群的崛起,艺术品资产化的现象日益成为主流。宜信财富的数据表明,旅游、运动及收藏是高收入群体最为偏好的三种消费方式。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年均收入2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在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比重只占20%,但其消费总额却占4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产已经日渐成为了艺术品消费市场的主流人群。以80、90为代表的新中产已经成长为中国的主力消费人群,其知识结构、美育基础和视野都发生了迭代和刷新,他们愿意在理性的消费市场中探寻感性,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艺术消费。
刘树勇认为,艺术品投资是长期投资,不能急于求成。根据英国铁路工人养老基金的艺术品投资基金项目专家推算,一件艺术品实现明显增值的再流通时间需要15年左右,部分艺术品的增值再流通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世界上采用最为广泛的艺术品投资指数——梅摩指数,认为年均增值率8%至12%是艺术品增值的普遍规律。因此不管是对于世界还是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品投资对于投资者本身有累积财富(增加资产)、财富保值(管理风险)、转移财富(遗产处理)和化财富为收入(艺术品抵押借款)的功能。
刘树勇认为,在艺术消费正当道的今天,新中产人群需要理性看待艺术品投资带来的收益,同时也能感性的关注到艺术品本身。在投资、收藏艺术品的过程中,注重审美的培养和精神的提升,是对艺术品投资更为成熟的认知。
先要进入艺术,才有审美能力的提高
刘树勇认为审美的出现和人最根本的知欲有很大关系。“如果从人最初始的状态说起,我们首先满足的是作为动物的欲望,生存的欲望和繁衍的欲望。之后会有弗洛伊德讲的攻击欲,就是掠夺或者保护资源的欲望。除此之外,当人类进化到文明社会后,还有一个很大的欲望——知欲,就是想要获取信息的欲望。知欲很重要,尤其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人完全受到信息的左右,当你对周围的事情不可知的时候,你会强烈地感觉到失去安全感。现在的世界基本上解决了人们在知欲上的需求,只要你想要知道,在网上都可以知道。所以人们对社会的认知、世界的认知以及审美的认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大体上来说,相比较过去60、70后的一代,80、90后的一代审美标准更加多元了。今天年轻人所面对的选择是非线性的,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并列的关系。我认为这种转变是向好的。”基于刘树勇所说的大背景,新中产发生转变,开始追求物质以外的精神需求,审美也更加多元和注重品质。
审美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生产力和关系在个人层面上的体现,它应该是日常的一部分,而有些时候我们还显得太过刻意。如何摆脱这种刻意,刘树勇认为要交给时间,不能太过急切。
今年的11月16日,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凭借1972年的油画代表作《艺术家肖像(泳池及两个人像)》在佳士得纽约拍场,以人民币6.26亿元的成交价,刷新了在世艺术家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一新闻也再次让很多远离当代艺术的大众感到震惊和不解。震惊的是价格,不解的是艺术。而刘树勇认为,“我们只是被艺术的高价所吸引,而没有看到这些高价背后的稀有性。真正的艺术市场其实并非那么遥不可及,比如欧洲,在美术史里赫赫有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其实并没有很贵,二三百万就能够买到。在西方当代艺术界,我们最为熟知的当代大师杜尚、安迪·沃霍尔,恰恰是最卖不动的艺术家,因为太贵了。真正聪明的代理人往往会去发掘那些还未成名的新人,投资他们未来的升值潜力。”而这种精准的艺术品投资判断力依靠的是个人长期的艺术教育和熏陶。
所以审美上的变化和提升是一个过程,一下子完成是不可能的。”在刘树勇看来,“真正认识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首先要进入艺术,先接受艺术的熏陶,然后我们才能慢慢培养出一定水平的审美能力。”“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很多喜欢我的画,并且来买我的画的人首先是出于单纯的喜欢。我觉得这就是培养审美最好的心态。”
在刘树勇的这个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中产的审美转变。“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对阿里巴巴的员工来买我画的一根大葱和三头蒜。两个人因为刚买房,所以想把我的两幅画挂在新居的客厅,买走之后还给我发来照片,现在二人也有了孩子。我非常感动。我特别享受我的画能够带给人们真实的快乐。其实古代的收藏就是这样,首先是出于纯粹的喜欢。然后买回家,每天看,在里面泡着。现在我们有了公共的美术馆和画廊,不用买回家,也可以浸入到艺术当中,训练自己的眼力。知道的越多,自己就会越谦卑,然后慢慢深入到艺术中,以至于把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美只有深入进了日常生活,审美才有了质的提升。”
刘树勇作品
刘树勇作品
除此之外,刘树勇还举了一个西方家庭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艺术审美的例子。“我曾经在法国卢浮宫,看到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二三十个,有老师和家长带着,孩子们就坐在达·芬奇《蒙娜丽莎》对面的地上,然后家长和老师们让他们分别发表对这幅画的看法。所以西方人对于孩子的美学教育是非常早的,幼儿园的孩子才三四岁的样子,就开始接触那些美术史上的画作和艺术品。从早期的,史前的,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从小就接触这些,通过耳融目染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美的概念,恰恰比刻意的追求有价值很多。”
设计是艺术进入日常的最好方式
在刘树勇的诗句中,他曾用“眼前两碗米饭,心中一粒飞鸿”来比喻生存与理想永不调和的关系。而在面对艺术与商业这二者的关系上,他却从不纠结。“在我的理解里,不太有艺术和商业的区别,我觉得这种分别不是固有的。”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建立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沟壑并不存在,而是要改变我们对于商业、对于艺术的定义。
相较于纯粹的艺术,刘树勇更强调艺术的实用性。“艺术本身在提升生活品味上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日常生活中,艺术对人的影响不是最直接的,设计才是。设计是让艺术进入日常的方式。”这一观点也同样符合目前艺术品消费市场的趋势。随着新中产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普遍提升。功能性和实用性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购买需求,设计风格、文化品味已经成为了他们重要的消费标准。
刘树勇认为,“设计更为重要,因为设计更实用,市场更需要这样的人才。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油画、古典音乐,但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穿衣服,用杯子喝水。直接跟我们生活有关的设计会使人的审美迅速提升,这个作用要比绘画和艺术大得多。艺术没有那么日常,但是艺术可以通过融入设计而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的审美趣味。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看重品质的消费阶段,很多新中产不是要买最实惠的东西,而是有个性的、有设计感的、时尚的东西。”
刘树勇多次肯定了逐渐兴起的新中产群体的重要性。“新中产的兴起对于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某种程度上,他们代表着整个社会未来的走向和价值选择。”非线性、不设限的审美前提以及艺术化的消费意识不仅是中国新中产的生活态度,也是商业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人的审美观是他一生经验的总和。在“我怎样活,就是怎样的人”和“我是怎样的人,就怎样活”的选择上,中国新中产们的选择无疑是前者。
结语
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持续活力,一方面是因为有大量具有潜力的艺术品尚未被发掘,一方面是因为艺术品本身就具备稀有性的保值属性。而在社会开放和价值观多元的背景下,新中产们在注重艺术品收藏投资意义的同时,也从审美上对艺术品有了自己的喜好和判断,这有益于提高他们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审美修养。艺术品收藏是新中产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因此也达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灵魂的轨迹。
1.突出老树所处的环境和不屈的精神。 2.①“轻”的含义是老树已衰老。②“重”的含义是它有顽强的精神。(意思接近即可)3.与杨柳、杏花形成对照,表明老树有顽强的生命力。 4.bdf
老树画画是微博名 本名刘树勇,53岁,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语言文学系,现为北京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摄影圈知名人士。 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个戴礼帽的无脸男子,个人以为是画者自己,画面通常会出现花和树这类常见的自然景象,老树有一个癖好,冬天时特别喜欢画春天。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老树画画:本名刘树勇,1962年5月出生于山东临朐。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让老树出名的是自己的微博“老树画画”,水墨+诗文的方式颇有古风,然而又与当下的日常相关,读来十分有趣。如此优质的UGC,让老树成了名人。
上世纪80年代初,老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出生在书画之乡山东,又在大学时问求教于梁崎、王学仲、霍春阳等名师,由此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一度想从南开转学到天津美术学院,终于因为手续问题而作罢。毕业后老树分配到中央财经大学,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
扩展资料
1997年,代表作《权力——关于观念摄影的对话》发表于香港《现代摄影报》,首次具体提出“观念摄影”这一新的图像形态概念,旋即被《中国摄影报》转载,引发全国性的摄影理论论争。
研究方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致力于视觉语言与叙事方式的比较研究。八十年代后期,集中以中国书法为研究个案,比较研究中国视觉艺术中的表现主义传统与西方抽象语言纯粹化的差异关系问题。
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以摄影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摄影的语言形态及分类原则,后转而关注中国当代摄影发展及图像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