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戈私语书经典语录
步行街的新华书店
私语书黎戈
私语书 黎戈经典
黎戈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 摘自(繁心春水)
私语书黎戈在线阅读。
黎戈各自爱。
1、让·波德里亚《冷记忆》:绝梦比绝经更可怕,绝梦是精神排卵的终止。
2、钱钟书《释文盲》:生来是个人,终免不得做几桩傻事错事,吃不该吃的果子,爱不值得爱的人;但是(文明人)心上自有权衡,不肯颠倒是非,抹杀好坏来为自己辩护。他了解该做的事未必就是爱做的事。这种自我的分-裂、知行的歧出,紧张时产出了悲剧,松散时变成了讽刺。
3、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但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男人的灵魂在宇宙最遥远的地方遨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
4、弗洛姆《爱的艺术》: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5、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
6、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男子比起恋爱来,历来是更注重工作的。
7、黎戈《私语书》:奇迹会发生在相信奇迹的人的身上,这句话千真万确,真的。
8、尹丽川《37°8 》:我不常撒谎,却从未诚实。那天晚上,我得以独坐的半个小时,真正哭。并没有什么事情让我伤感,包括我自己现在的命。我只是在想“干净”。我哭得并不伤心,也不需要哭下去好让自己和别人感动。我只是在流泪,一直流泪,并感觉自己略微强大了一点,模糊地接近了一些干净的东西。
9、张爱玲《心经》:你把人家的心弄碎了,你要她去拾破烂,一小片一小片耐心的给拼起来,像孩子们玩拼图游戏似的——也许拼个十年八年也拼不全。
10、黎戈《小确幸》:喜欢的人,放在心里,像沉淀在玻璃杯底的蜂蜜团,香香的,亮亮的,委屈的时候,舔一口回忆,心里就不那么苦了。
11、戈尔·维宾斯基影片《天气预报员》: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12、席慕容《独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13、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无论何时,都不要张嘴去祈求!尤其是对那些比您强的人。让他们自己来向您请求,向您奉献。
14、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人往往只是为了一些细小的情感而抛出了整个生命,在情感的某一个尖锐点上牺牲了一生的幸福。
15、廖一梅《悲观主义的花朵》:两人初次幽会的时候,卡莉娜从手指上取下戒指扔进河里。“幸福到来的时刻,”她对佩特库坦说,“得给它加上一丁点儿轻微的苦涩,这样就能记得更牢。因为人对不愉快的时刻比对愉快的时刻记得更长久……”
16、张小砚《走吧,张小砚》:每个人,一生都应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旅途,不为别的,只为了自己心中对自由的追求和考验自己的极限。
17、帕斯卡尔《思想录》:你有两样东西可输:即真与善;有两样东西可赌:即你的理智和你的意志,你的知识和你的福祉;而你的天性又有两样东西要躲藏:即错误与悲惨。
18、怀特《最美的决定》:我发现,没有她,生活变得十分艰难,这倒不仅是因为她在许多事情上给了我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因为她使我无论白天黑夜都感到安定。而现在,我整天觉得飘摇不定,心里一团乱麻。我好像无法跟上日常生活的节奏,也无法处理她的遗物。
19、九夜茴《初恋爱》:初恋这东西很好也很坏。好的是,我永远记得我的初恋是谁。坏的是,我往往失去了他。初恋这东西很坏也很好。坏的是,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初恋。好的是,不管是谁他一定记住了我。
20、珍妮特·温特森《欲望》:你充满了我的心。在这个混乱而拥挤、膨胀而喧嚣的世界上,你成了我的冥想点。我想着你,很少去想其它,于是我意识到了我所做的大部分事情有多么荒诞和徒劳。日常生活碎片般的状态最终变得连贯起来,不再飘散在时间和空间里,我被集于一处,而那个地方便是你
黎戈 句子迷。
书评作家黎戈,出版了第一本非评论书籍《小鸟睡在我身旁》。在扉页中,她注明这是一本献给她最爱的“两个女人”(她的妈妈和女儿)的书。她们是她“血缘的来处和去处”,也是给了她“拥抱生命中惊惶时刻的勇气的人”。
书中记录的多是零星的生活细节。在秋光好的周末,带上泡菜寿司和切片水果,和女儿一起去植物园的“约会日”。在焦灼难眠的夜晚,女儿伸出小小的胳膊搂住自己说“没什么好怕的”。和女儿第一次乘动车去看海。母亲贴在家中的小纸条。丈夫接女儿放学途中一块儿捡回家的白果。
记录的语气很轻松。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感动,在短小的篇幅中,都被一并轻巧地带过。
这种温和的文风,与黎戈早年“锋利”的风格差异很大。女儿的出生,在她看来或多或少给自己带去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会更加能体会到一些生活之美吧,更精神化一些。”
女儿皮皮,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参与者。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她有关。自怀孕起,黎戈就开始收集她的种种趣事。而印在书页上的插画与陶艺作品,则都是皮皮的作品。出书后,黎戈分了一部分稿酬给她,视为对其劳动成果的尊重。
这本书最初只是黎戈的一份个人记录。在出版社约稿前,她并没有发表的打算,而是想把所有内容印成一个小本子,在皮皮长大后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她,让她看看自己小时候有多可爱。
决定出版后,为了“选择一个平衡度”,黎戈精选了一部分内容。“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孩子)什么瞬间都是很珍贵的,但是读者看来可能会觉得鸡零狗碎,缺乏兴趣。就是从中找一个平衡点,对方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不是太细碎的,太细碎的就自己收藏吧。”黎戈在采访中说。
皮皮的插画
收到样书的晚上,黎戈的母亲和皮皮都想一睹为快。“我女儿很巧妙地把我妈哄睡着了,然后自己一个人躲在那边看,我就听到她嘿嘿嘿笑。里面写了一些她很不好意思但是很好玩的细节,她自己肯定忘了。比如她会躲到床底下撒尿什么的。”黎戈说。
在许多记录亲子关系的书籍中较为少见的是,黎戈分享了不少与女儿一块儿读书的细节。最开始,她们会一起看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书籍,后来,两人的阅读书目开始重叠。最近,因为需要增补俄罗斯文学的书评,黎戈开始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顺带着女儿一块儿读艾特玛托夫。因为女儿非常喜欢动植物,她们还在一起阅读星野道夫的书。
不过两人对同一个作者和同一本书的评价,时常不同。黎戈的处理原则是“各玩各的”,让彼此“沿袭各自的轨道”。
这种不干预政策,被她认真地执行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有时这会挑战她的审美。“我觉得人生最大的灾难就是以爱之名干预你的人。感同身受,你当然不想把这个强加给别人。一个不被尊重的生命还不如不生,我是这样想的。”黎戈在采访中解释。
她花了一些篇幅思考了母亲这个角色:“母亲只是我的一重身份,我并不需要靠对孩子的权威感来定位自我。我有我的世界,她有她的。所以我从不拿孩子的照片当头像,也不自称‘某妈’之类的,这也是为孩子减负,没有人愿意活成另一个人的寄托。所以,越是爱孩子,越要加强自我建设,加固自己的精神世界,把自己从孩子身上拉开,以免无意中压垮对方,倾轧别人的生命——这种自我和他人的边界,是中国式家庭普遍匮乏的。”
以下是《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专访黎戈的部分内容:
Q: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
L:黎戈
Q:我发现你的书,从出版年份来看,很多是从你小孩出生之后出版的,给人一种你在有了孩子之后变得更高产了的感觉。
L:我出道非常迟,我大概是 27 岁才开始写东西,29 岁生孩子,书是跟着后面出的,算是巧合。比如你写东西,写了一两年,有人约你出书,正好就重叠上这个时间了。今年四本书,两本是重版,还有两本是增补。像《私语书》卖了八年,前后出了三版,这也算是出书吧。
Q:你现在回过头去看再版的书,对里面的内容,有什么样的看法?
L:就是中年人对青年人的看法,觉得那时候确实很有文胆,有一种随着青春活力带来的才能,非常敢说话,敢于去表达自己哪怕不是那么完善的观点,有一种刀锋一样的光芒,现在我没那个东西了。但是现在可能会沉得更深一点,会更体恤和悲悯吧,就是中年人对青年人的看法。
Q:你觉得那种刀锋一样的东西现在没有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必然的趋势,还是你个人发生的一个变化?
L:我想应该是年纪大了之后你见众生、见他人,然后慢慢就会产生一种体恤的心态,没有办法站在一个绝对的标准上批评他人。可能是有这个东西在里面。更多的是一种对同类的理解吧。不过我现在还是蛮喜欢年轻人的,觉得年轻人很敢说话这点很好。
Q:你看书还挺杂的,比如你会读建筑类的书。
L: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比如建筑,它是七门艺术门类中社会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建筑师想要说服业主拿他的项目,他得有很大的鼓动性和表达能力。你会发现很多建筑师和电影导演一样,是个人才能和社会能力的非常完美的结合。
所以只不过他的理念用空间形态表达出来,你会发现很多建筑师他们的文采非常非常好,比如隈研吾,还有路易斯·康那种,他们的语言能力实在太好了。而且他们又不是文学家那种,文学家是一种描绘、抒情的感性的东西,顶多加点思辨,建筑师有种工科生的冷静的、精密的和干燥的表达,我觉得很迷人。
而且对文学是一种借鉴,很多建筑师的理念完全可以运用到文学中来,比如说像隈研吾说的,建筑不是孤立的建筑,他反对柯布西耶那种现代派,他说“我不喜欢孤立的建筑”,他喜欢人与自然的联系,他认为建筑是一种联系。这不就是文学吗,文学也不应该是孤立的精神作品,它应该是人与生活的联系。这是一样的,各种艺术门类是相通的。
Q:你早年选读的书,和现在选读的书,有差别吗?
L:是有的,而且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我觉得人年轻的时候喜欢看小说,我年轻的时候看英美俄小说看得非常疯狂,大概 20 多岁的时候。后来小说类看得越来越少,现在看得比较杂。年轻时候你对外部世界很好奇,对他人心理非常好奇,所以你很想窥私他人的生活和心态。年纪大了对一些这个世界上的历史、知识非常感兴趣,想去学习,就发生了变化。
Q:你女儿现在也是跟你年轻时候一样吗,比较喜欢看故事书之类的?
L: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阅读谱系。所以有的人叫我给他的孩子配书单,我说我真的配不出来,这个必须是你在和他长期的共处和摸索中慢慢形成为你孩子量身定做的书单。像我女儿就比较喜欢小动物,喜欢自然科学,她非常喜欢天文、地理、动植物的东西。
Q:这算是她天生的一种喜好?而不是因为后天接触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比较多而形成的?
L:我们家算是阅读环境相对比较健全,所以她的选择范围可能大一点,但是你会明显发现她会挑某一类的东西看,你就知道了她确实喜欢这个。
Q:因为她喜欢自然科学的书籍,你会特意引导她去阅读自然科学类别之外的书吗,为了让她的视野更开阔?
L:平衡,是吗?会给她选择的余地,但是不会特别限制她。她好奇心很强,对什么都感兴趣。也不只是她,应该说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很难看到一个暮气沉沉、对什么都没兴趣的小朋友。
Q:你们会一起读同一个作家写的不同的书,而且现在你们阅读的书目开始重叠了,你们一起读了哪些怎样的书?
L:最近就重读了很多书。我们最近在读星野道夫,他写了很多极地动物,我女儿非常喜欢,他的文字也比较简单,也很容易看懂。
我最近可能需要增补一本俄罗斯的书,我可能要重读老陀,艾特玛托夫,她也带着看。比如像最近给她买了读库的为孩子准备的名著,里面有一本《诚实的贼》,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我之前没注意过这篇短篇作品,但其实写得还蛮好的,她在看,我也跟着看。
还有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一篮云杉果》,我之前看过《金蔷薇》和《一生的故事》,但是还不知道有这本。所以我女儿在读,我也跟着看。
Q:看完书会有什么讨论吗?
L:这是自然而然的精神分泌物,你不会刻意地交流什么,但你肯定会随便想和周围人分享,分享是人类的本能嘛。她说些她的想法,我觉得很好玩,很有意思,她当然很质朴,发表不出很繁复的想法。
她最近在看申赋渔的一本书《诸神的踪迹》。这个我还没看。
Q:你没看的书,她是如何选的?
L:她对什么感兴趣,我会给她买一堆回来,她是不缺书的。而且我这个工作性质,朋友也会给我寄书。
我们俩都非常喜欢的书是《动物园的生死告白》,一个动物饲养员写的书。我们都很喜欢,大人小孩都很喜欢,严重推荐。
Q:你们两个喜欢的理由是一样的吗?
L:她是很喜欢看动物的生活,我是喜欢动物饲养员在整个和动物相处过程中体察的生命体验,一些哲理,可能我的理解更抽象一些。
Q:当你向她表达你的理解的时候,她的反应是什么?
L:我真心觉得人的理解力和年龄关系不大。她爸爸已经 50 岁了,但是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完全没有孩子到位,很迟钝且麻木。这个小孩非常敏感,她能明白很多东西。
Q:这可能是一个人的天性。
L:对。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都活得比他痛苦。我们都非常敏感、心细,各种反应都比较大。反正大多数事情他的像素比我们低。
Q:她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是你在读的时候没有想到过的?
L:我想应该是有的。比如有些书是她介绍给我看的,比如说《重返狼群》,我真没注意。这本书我一拿到手上的时候是做得很难看,很大的一本书,排字很疏松,这本书根本就不在我的审美范畴里,我就没想去看。结果我女儿看了之后就反复跟我讲,说那个小狼格林被人收养的故事,她就对我细细的描述,那只小狼从小就被家里很坏的狗欺负,那只狗还诱骗它吃胡椒粉什么的,小狼直打喷嚏。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Q:会有对同一个作者评价很不一样的时候吗?
L:有啊!这是太常发生的事情了,我喜欢的她不喜欢,她喜欢的我不喜欢,常常会有的事,我根本看不下去的东西,她看得津津有味。具体想不起来。比如像小说吧,我喜欢红楼梦,但是她喜欢水浒和三国,她喜欢很黑白分明的侠义世界那种。我比较喜欢多愁善感,情意绵绵的东西。
Q:当你们意见不同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L:各玩各的,她玩她的,我玩我的呀。沿袭各自的轨道。
Q:我觉得可能有的时候家长会想要去说服孩子,让对方去信奉自己所认得准的东西。
L:这种高压输出是我不赞成的,孩子是独立的价值个体嘛,她不需要这种东西。孩子大多数时间在学校活动,他们孩子之间在看一种古堡系列之类的书,非常恶俗不堪,很恐怖,小孩回家会做噩梦那种。连这个我都没干预她,但后来她自己不要看了,觉得太难看了,太俗气了,她比较喜欢看自己家里面比较优美的书。她有自我淘汰能力。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也看琼瑶小说,但是现在不可能看得下去了。就是有自然淘汰、成长,不需要过度强求。
Q:你在书中,你还提到,你会担心她会因为自己的独立性而受挫。
L:肯定是这样的过程。
Q:你会帮她去准备一些什么吗,为了让她少受挫?
L: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在父母能控制的范畴中。比如星野道夫,他从小非常喜欢西伯利亚和极地动物,10多岁就自己打工跑到美国转了一圈,三个月不给父母电话。长大了之后他就跑到阿拉斯加,去拍什么熊啊之类的,最后他是被熊咬死的。作为父母,他们肯定不会希望孩子死于这种意外之中,但是这是父母能控制的吗?孩子承受的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觉得这就可以,一个不被父母干预的、一个自由意志的体现。至于那些不定因素,无法在我们父母的考虑范畴里,那是她自己选择而且愿意承受的就可以。
新书出来我收到很多信……有一个姑娘半夜给我写信,说她父母非常爱她,但是她想尽办法逃离他们。她说:“我在视频中看到我妈头发越来越少,我知道她担心我,但是我真的不能和她靠得太那个。看到你这本书之后,我豁然开朗了。”(这就是)边界感么。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其实他给对方造成了很多侵略性。而那一方却始终觉得我是爱你的。
题图来自 Unsplash,文内图均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提供
黎戈私语书经典语录 。新华书店里没有《私语书》,只有黎戈的《各自爱》私语书黎戈。
私语书 黎戈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