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帝王后经典语录
按史书记载,汉五年二月甲午日,于汜水之阳,汉王刘邦正式上尊号,即皇帝位。其后吕雉为皇后,皇二子刘盈为皇太子,并尊刘邦已故母亲为昭灵夫人。之后,刘邦遂立都洛阳,大汉帝国正式建立。
所以刘邦真正当皇帝的时间,大概就是从汉五年二月甲午日开始,到汉十二年夏四月甲辰日为止,总计历时大约七年。
下面就简单说一下,除了刘邦参与的那些战争之外,刘邦在汉五年到汉十二年间具体是怎么进行治国的?又或者说,在这七年里,汉政府在皇帝刘邦的带领下,到底都做了哪些有利于汉帝国稳固的事?
第一事,改秦制,建诸侯:事实上从汉五年正月开始,也就是刘邦还没有正式登基之前,关于各地实力派身份的问题已经开始处理了。
其中刘邦最先做的一件事是:
春正月,追尊兄伯号曰武哀侯。《汉书·高帝纪》这里指的是刘邦为自己的大哥,也就是刘氏家族的嫡长子,已经死去的刘伯,为其追封武哀侯。刘邦率先追封自己的大哥,显然是为了安抚刘氏宗族中的一些人,至于是哪些人这里就不重点说了。
其后直到五月,包括在二月刘邦正式登基期间,刘邦总共分封了九位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
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闽粤王亡诸东海王摇以这九大诸侯国为主,基本构成了此后汉帝国内部长达数十年的均衡态势。虽然这些诸侯王此后很多都因为各种过错被废杀,但这些诸侯国依然还会存在。
虽然从历史趋势看分封诸侯并不算好事,但就秦汉帝国初建时的实际情况而言,这确实是最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第二事,裁撤军队,大赦天下:从汉元年到汉五年,整个华夏大地在将近二十个诸侯国的激烈争斗下,军队规模呈几何倍增加,所以到汉五年五月,皇帝刘邦便正式下令,包括汉庭在内的所有诸侯国一律进行裁军:
帝乃西都洛阳。夏五月,兵皆罢归家。《汉书·高帝纪》虽然目前没有明确数据可以说明刘邦当时到底裁撤了多少军队,但是按照刘邦在五月颁发的全国诏书中的内容来看,规模应该是相当大的,诏书原文我就不贴了,大致意思主要是有这六条:
其一:诸侯后代凡是在关中地区的,只要还愿意留在关中,一律免赋役十二年,回乡的则减半。也就是说,这些人至少在六年的时间里,可以不进行缴纳任何赋税和参加任何徭役。其二:凡是之前因为战争原因流落他乡,或藏于山野间,且没有户口的这些人,现在可以全部回到自己的家乡,并且汉政府依然承认他们之前在秦政府时期的爵位和曾经拥有的土地田宅。其三:凡是在之前所有因为饥饿或者其他原因卖为奴者,从现在起,一律免除奴籍,恢复平民身份。其四:目前汉帝国境内的所有基层军官和士兵,凡是没有罪行的,以及没有爵位,或者爵位不到大夫的,从现在起,一律封赐大夫爵位。其五:之前有爵位并在大夫爵位以上的人,全部加爵一级。而凡是在七大夫以及七大夫以上爵位的人,则全部都可以得到食邑。另外七大夫以下爵位的人不仅可以免掉自家的赋役,还可以另外免去一户的赋役。其六:各地郡县官员必须优先解决七大夫及七大夫以上爵位人们的财产问题,凡是政府允许给予的,必须优先处理,如有不急办者,一律严惩。以上这六条,不仅基本解决了当时全国大部分人的身份和财产问题,还让军队能够安心接受裁撤。当然,这也是因为汉政府能够坚持优先解决高爵人物的财产问题和军人的财产问题,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处理好战后军人复原问题。
第三事,迁都关中,恢复生产:汉帝国最初虽然立都洛阳,但后来在众臣的建议下,遂迁都关中栎阳,之后不仅大力打造关中,还允许各郡县开始维修自己的城邑。
五年,后九月,徙诸侯子关中。治长乐宫。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汉书·高帝纪》汉初历法以九月为岁末,十月为岁首,所以汉五年的九月结束之后,便是汉六年十月。
在汉五年的后九月,汉政府下令迁一批诸侯百姓进入关中,并开始修筑长乐宫。同时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汉政府又下令各郡县修筑自己的城池。
虽然从表面上看,好像有点大兴土木,但从实际出发,修筑长乐宫是为了建立汉帝国的权力中枢,而允许各县修筑自己的城池,则是为恢复生产做准备。
虽然目前限于史料缺失,对于汉初各地的情况我们无法弄清楚,但是按照秦朝那般严厉的统治下,各地照样盗匪不断,则合理猜测在汉初之时,各地的匪患问题应该也是比较严重的。而汉军因为本身裁撤了很多,再加上还要应对其他战争,因此对于各地的安全问题就只能让地方政府自行解决了,所以才允许他们修筑自己的城池庇护百姓。毕竟如果不能保证各地百姓的安全,则谈何恢复生产呢?
另外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虽然刘邦迁都关中是在汉五年,但是刘邦最终立都长安,则是在汉七年二月,因为在这之前长安一直都处于修建状态。
第四事,封功臣,建同姓诸侯王:在汉六年十二月之前,汉政府虽然已经分封了一批诸侯王和功臣,并且对当时军队中的大部分人也进行了嘉奖,但是要想真正进一步稳定帝国的统治,还需要建立一批真正属于汉帝国的功勋贵族。
而这些功勋贵族,便是由刘邦的同宗子弟和跟着他打天下的那些拥有赫赫战功的功臣们所组成。
这些人最后的封赏,最少也是列侯,当然汉初应该还叫做通侯,或者彻侯,另外便是诸侯王了:
甲申,始剖符封功臣曹参等为通侯。《汉书·高帝纪》汉高帝六年十二月甲申日,汉帝国正式为那些大功臣们进行公开嘉奖,其中到汉高帝十二年,总计一共分封一百四十三位列侯(通侯)。
其中第一批列侯为十位,他们分别是:
平阳侯·曹参信武侯·靳歙清阳侯·王吸汝阴侯·夏侯婴阳陵侯·傅宽广严侯·召欧广平侯·薛欧博阳侯·陈濞曲逆侯·陈平堂邑侯·陈婴需要说明一点,以上这十位,他们并非都是功劳最大的,但他们这十位却是之后一百多位功侯在划定功绩时的标杆和准则。
而这些列侯,他们所拥有的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列侯爵位,他们还拥有自己的侯国。这些侯国就像一个个小型的诸侯国一样,如同钉子一般镶刻在大汉帝国的版图之上,一个两个确实很小,但是上百个侯国却能形成一股庞大的政治势力,他们上能对抗汉廷,下能遏制各诸侯王的扩张。当然,在汉六年之时,侯国才算初建,因此这一百多侯国真正形成庞大的影响力,则是从汉高帝十二年正式放权各侯国可以自行设置官员并征缴赋税开始。
所以说,之所以汉帝国能够在刘邦死后依然稳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靠着这一百多位列侯的力量。虽然之后侯国的数量略有减少或增加,但从他们建立的那一刻开始,随着这些侯国的发展,每一个列侯都能形成一个以列侯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而他们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去不自觉的遏制各诸侯国的发展,甚至某些大型侯国还可以与一些诸侯王进行直接对抗。虽然无论是列侯还是诸侯王,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正是由于这样奇妙的制度设计,才让他们形成了力量均衡的状态,从而让大汉帝国能够变得异常稳固。
而说完这一百多位列侯之后,再说那些同姓诸侯王,汉六年刘邦总共封了四位同姓诸侯王,其中分别是:
以皇长子刘肥为齐王,镇东方;以刘氏宗族重要功臣将军刘贾为荆王,镇东南;以皇帝刘邦兄长宜信侯刘喜为代王,镇北方;以皇帝刘邦弟刘交为楚王,镇南方。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是为了安抚功臣,而分封同姓诸侯王,目的就很明显了,单纯就是为了强化汉廷对于边地的控制,以齐、荆、代、楚四大诸侯国为核心,就像汉政府的四只铁拳一般,不仅可以起到威慑蛮夷的作用,还能进一步遏制各地的诸侯势力。
虽然四大诸侯国之后相继发生各种动乱,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起到了稳固地方的作用。其中尤其是齐国,从某种程度上讲,其他三个加起来都不一定能比得上一个齐国。而齐国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随时与汉政府进行东西夹击,所以无论是北境之乱,还是南境之乱,只要东方齐国不乱,则基本可以保障大局。
说来也很巧,或许某些人也注意到了,那就是汉六年十二月甲申日的第一批分封的列侯中,排到第一位的列侯,便是当时正在齐国担任相国的曹参;而同时第一批封侯中还有一个傅宽,他则是此时齐国的右丞相。
所以说,刘邦最重视的一个诸侯国,从始至终都是齐国。毕竟齐国算是第一个属于刘邦自己儿子的诸侯国,哪怕他的儿子再混账,也势必会成为他强大的臂膀。同时又有曹参、傅宽这类沙场宿将辅佐,因此齐国的实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保障。
第五事,招天下贤士,立大汉万世之基:在完成了基本的政治制度建设,以及一系列民生建设之后,为了进一步稳定汉帝国,刘邦遂于汉十一年二月,正式向天下下达招贤令,又或者说应该是访贤令: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汉书·高帝纪》以上,便是刘邦下达的访贤诏书中的主要内容,大概意思就是:
天下贤士只要愿意加入汉政府,跟随皇帝刘邦,则汉政府都能让他们位尊名显。同时,包括中央政府的官员在内,以及各地方郡县官员也都要去主动寻找和发现贤人,如果他们不主动来的,则要亲自去请他们。另外对于这些贤士,各地官员都要专门登记造册,一旦发现各地有隐瞒不报的,即行免职。
其实就按照当时汉廷的实际情况来说,刘邦真的还需要那么多的贤士吗?汉初建立才几年,那么多人杰还都在,你又要新的干什么?
答案说起来也不复杂,就像之前说过的,虽然这看似是招贤令,但其实就是访贤令,又或者说是贤士普查令。
刘邦从一介布衣成为九州至尊,他很清楚他靠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人才。
所以对于人才,刘邦有着天然的渴求,哪怕暂时不需要,也要强行留在自己身边,以避免为他人所利用。而一旦进行这样全国性的普查,那么纵使之后发生什么变乱,以刘邦为首的汉政府都能第一时间清晰是哪些人在作乱,当然如果的确有人才愿意加入汉政府,则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刘邦才会在执政后期发起这场全国性的贤士普查运动,因为这对汉帝国的确是百利而无一害。
以上,大概就是我看到的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在他当皇帝的这七年时间里,除了战争之外,主要做的一些事。当然肯定不只这些,很多内容我也的确没有写进去,不是说那些事不重要,而是说我讲到的这五点,的确为后来的汉帝国延绵数百年奠定了强大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