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2018李健经典语录-豆豆语录迷
返回
豆豆语录迷
菜单
造句大全 组词大全 句子大全 个性签名 心情说说 经典语录 换背景

中国好声音2018李健经典语录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1-10 点击: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 > 中国好声音2018李健经典语录
《中国好声音2018李健经典语录》正文内容

中国好声音2018李健经典语录

这个问题下大家回答了很多李健的方方面面,很多人都提到了李健的段子手功力,那么我就来仔细的分析一下“健式”语言的特点。

相比李健在2015年和2017年的《歌手》中展露出的音乐才华,2018年的《中国好声音》给了李健更多从语言上表达自己的机会。早在前几年的《歌手》中,观众就注意到李健的段子手属性,会把原本气氛略有尬聊的选手线下交流变得异常丰富有趣起来,可以说是增香调味却又不喧宾夺主,所谓高级幽默恰到好处。很多人觉得李健的段子跟平常听到的笑话很有区别,别有一番风趣意味,但似乎又不太好描摹具体感受。这是对的,因为李健的“语录”几乎全部是即兴的,完全是临场反应,是“遭遇战”,这跟一般的相声、小品、脱口秀预先有所准备,表演时通过控制节奏抖包袱的“伏击战”大有不同。典型的如2000-2010年时代的赵本山系的小品,往往是通过构造一些金句,再通过表演的节奏的一枪一枪的打出来,这种句子的好笑程度,跟演员的铺陈、表情、语调都关系密切,但是单独拿出来的时候,似乎只是一些押韵的句子,并没有太多的喜剧效果,比如“我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破船”、“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啊,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如果你还记得范伟的“啊~”和小沈阳的“哈~~~”的特殊调调,就知道这种表演形式本质上是一种卖弄,语句本身其实幽默效果有限,喜剧效果基本来源于演员的表演能让观众感到意外的程度。但是表演的方式和套路是有限的,当你想不出更好的表演形式的时候,观众就会感觉你在一个既有的阵地的常规地点埋雷,聪明的观众甚至都能预测出演员要安排观众在哪里笑,这样的话喜剧效果就弱化很多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2010-至今的小品再也没法复现当年的几个小品金句能被传一年的景象(现在都是网络段子上春晚,形势逆转),这就是地图都被吃鸡观众摸清了的结果。但是李健的段子不一样,他的段子是几乎完全即兴的,永远能在你意外的地方制造新的笑点,而这种笑点是基于语言的,即使是他一本正经的讲出来,你也能会心一笑,而且每当你重新去看这句话,即使不考虑语气,都能再笑一次。这也是跟赵本山系列小品的最大区别——表演的意料之外有限,而语言的意料之外无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健的说话风格非常有趣,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段子,他在幽默时让人会心一笑,在严肃时鞭辟入里妙语连珠,已经接近一种即兴脱口秀的水平,而李健能够构筑他个人色彩强烈的“健式”脱口秀的缘由我个人认为有三点,这也使他几乎拥有了无限输出新的风趣语料的能力。

第一,能注意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构建快速通畅的逻辑链路。李健在对谈时候的思维状态,就像是云端沿着一个逻辑小道漫步,沿途有很多语义相关的云朵,这些云朵跟他所走的步道主轴中间存在某种隐态的联系,在他想表述一个想法的一瞬间,他能捕捉到云层中某几朵本来相隔甚远的云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把这个逻辑链路完整输出。这个逻辑联系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基本想不到的,但是经他顺着逻辑链描述完之后,又觉得并不牵强,这种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语言,就能制造强烈的反差幽默效果,比如:

谢霆锋在拉学员的时候说《锋味》是一首美食的歌,李健卡了三秒,在周杰伦说出“谢谢”的同时,一瞬间点亮一串逻辑链路:“我写过《贝加尔湖畔》《松花江》《抚仙湖》,那里面都是吃的,全是鱼”。——逻辑链路:美食-吃的-我没写过吃的-我写过江河湖海-江河湖海里有吃的-鱼!能吃!

李佳丹在唱完《英雄联盟》主题的歌曲之后,周杰伦问他打游戏什么位置,李佳丹说“中单”,周杰伦是LOL资深玩家,对其他导师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接着看到李健欲言又止,于是问了一句“李健老师?”,李健对着选手卡了两秒,突然打通一串逻辑链路:“你去过西单么?”——逻辑链路:中单-中单是啥?-中单虽然我不知道是啥可是我知道有西单!大家都知道!

以及今年的年度最佳候选段子,李健在第1期开场的时候,说“……我们在哈林老师的带领下,能够直抒胸臆……”,哈林没听懂,李健顿了一下:“我是说胸肌要放松~”——逻辑链路:抒发-舒缓-放松,胸臆-胸肌,这个从成语的语意上几乎毫无关系,但是字有关联,在一瞬间能链通这样的生僻但不勉强的梗,可谓反应很快了。

从上面能看出,李健的段子往往是让人意料之外的,但是却又不冷,这是由于逻辑性是“健式”段子区别与冷笑话的一个巨大的特质,因为冷笑话的笑点的“冷”处往往在于——这条逻辑链路几乎打不通,或者非常牵强,这就让人常常只能尬笑。比如“有一只鲨鱼吃下了一颗绿豆,结果它变成了什么?-绿豆沙(绿豆鲨)”,“怎么减少白色污染?-把饭盒做成蓝色”,“为什么飞机飞这么高都不会撞到星星呢?-因为星星会闪(闪躲)”,冷笑话类似这样的逻辑链路就非常脆弱,或者说是强行套上去的,虽然他们中间可能存在一点微弱的联系,但是实在经不起推敲,更不要说是让人在零点几秒内感到有趣了。李健的段子的有趣点在于,往往让人出乎意料,但是一定又在情理之中,不尴尬,不勉强,这种脑洞到不了让你抚掌击节的地步,但一定比你多想了两三步,而且次次比你多想两三步。就好比一般人看来一个事物的逻辑线是沿着视线一眼望去万里无云的,对,在局地可能是晴天,但是李健往往能看见区域范围的云层翻滚,能把相距甚远的逻辑云朵拉在一起,能看到它们在普遍意义上的联系,然后瞬间打通逻辑链,让听众大呼过瘾。说句题外话,某种意义上说,看待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否认识到事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似性,所谓“一通百通”或者“反应很快”。“聪明”和“天赋好”还不一样,有些同学考试很好,能考上名校,但是除了考试以外的事情就碌碌无为,毕业后也泯然众人矣,这就是天赋在考试上,而不是真正的聪明。当然,在大多数时候,聪明的人都有考试好的天赋,也有一部分人非常聪明但是不擅长考试(比如马云),但是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的很好,用一种方法框架解决很多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李健的确无愧90年代清华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生的荣耀,大亮是顶级的大聪明。

第二,是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通感能力,这共同赋予了李健精确的表述力。李健在作为导师聆听选手的演唱时,能明显感觉到,他的表情要比其他几位老师丰富很多。在评审的时候,对于选手演唱的评价用词精准,鞭辟入里,妙语连珠。他非常喜欢用比喻的方式来描述一种聆听感受,比如在队内PK时,把两位选手的音色形容成某种布料,但是观众又觉得贴切而直接,因为这实际上是音色和触觉的一种通感。与其他三位导师评价选手时,是在测量选手不同,李健很多时候是在测量自己,然后表达自己在听到选手的演绎时候的内心感受,而他对于这种感受的捕捉极其精确,以至于能保留感官上细致的层次感。比如:

哈林问到李健对某个学员转身的原因,李健说我转身的原因非常复杂,我对这首歌没那么熟悉,也不知道它讲什么,但你的能力太强了,感观的愉悦非常的强烈,哈林说,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感观的冲击,李健接口,这来自于本能的力量。选手很激动的忙回应:对,老师,你说的对。——李健感知到了一种选手在演唱时表达的原始欲望,如果说哈林捕捉到的是海啸整体的铺天盖地的气势,李健感知到的是海啸上面细微的海水的情绪。

李健在点评Tiger的《Loving Strangers》时说:北欧我是很熟,经常去的,北欧这种音乐,是一种看似平淡的寒暄,能够传递出无限的含义,在下比较擅长。你的声音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又有内容,不是轻飘飘的诠释。——李健在选手的演唱中,感受到了复杂的层次感,就像是某一幅油画或者电影片段,平淡又意味悠长,不落痕迹又力透纸背,可谓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分寸感极好,这是李健喜欢的路子。

某些时候我觉得,李健在专注于某个事情的时候,他仿佛有很多思维触手漫游在空气中,捕捉每个细节。相比于其他的导师或者选手,他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到的信息要多出一个数量级,就好像录音时候,用专业麦克风收音和用普通耳机收音的巨大区别一样,他的头脑在对环境进行细致收音的时候记录了丰富的多的细节和层次,这些细节有时候会让他在一瞬间联想到其他遥远的相关的事物或者感官刺激,而在对他人描述和输出的时候,仅仅需要大致说出细节一部分概述即可,但这已经比很多人听到的全部细节还要多。就好像他把一张Raw单反照片输出成一张压缩格式的图片给你,而你是用普通手机拍的,即使是单反的压缩图都比你的手机照片原图细节多。如果观察一个客体,普通人是用肉眼在看,一般的专业人士是用放大镜在看,李健的分辨率一定是显微镜的级别。在2015年的《我是歌手》上,李健曾评价梁博“还是赢在人的状态上,边缘,自信,独立,不妥协”,可谓在聆听时的感受是层级感极强的,最后在表述的时候,李健把所有的聆听数据聚类成四个大类“边缘”、“自信”、“独立”、“不妥协”,通过语言再输出给观众。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说李健是个时序数据监测传感器,他可能是1秒记录3次,一般歌手是10秒记录一次,大众是1分钟记录一次,听完一首歌,大众听的是段落起承转合的感受,而李健脑子里的数据,可能已经在跑深度学习了。

第三,说话绝佳的分寸感和特殊的节奏感。看过李健在一些场面的应激回馈的观众往往都会惊叹与李健在一些已经开始落入尴尬陷阱边缘的情景的应对分寸,可谓是救场及时,但又不伤颜面。这其实也都是建立在李健对谈话局势的细节感知的基础上的,从这个角度讲,李健的脑子里仿佛有一个滤波器来过滤语言,对于某个情景,太激烈的波都滤掉,只保留可控范围内的表述,而对于不同情景,滤波的阈值还各不相同,而且这个滤波器还是在清醒的时候就一直开着的,属于被动技能。比如歌手2015中,李健在应对张杰的邀歌多年未成时,上来先就是一通夸赞,称赞张杰这些年来的进步,然后表示要是以前给张杰写歌就委屈了张杰,并说他以后的声音会更高,所以再等等。有一次和李锐去健身,李锐说,你的胸挺的比我高,李健哈哈一笑,就是比你高;李锐接着说,我的肚子好像比你高一点,李健马上接上,就是我们各有所长嘛。在《好声音》里,有一次在台下,哈林估计是受够了成语接不上的坑,就跟李健倒苦水,说李老师啊,咱俩这个成语水平实在是……李健马上接道,不相上下!哈林一看不是这么回事啊,刚要说话,李健马上又接上,有时候你更胜一筹!成功把哈林的苦水噎在了肚里,但是又不失幽默。这种对于说话分寸感的拿捏,让李健在说话上几乎不得罪人,但是又不像一些老干部一样,说的四平八稳,令人生厌。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注意到,李健在一些已有思考的询问和话题上,回答会很通畅和平稳,比如一些关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总能答的语义丰满又极少口误,这些可以参看他一些采访和访谈,比如CCTV《时间总会为你证明》。但是在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和情景下,李健在说话的时候会增加很多卡顿和哼哈的语调,这在《歌手》和《好声音》的一些应激场景下就非常常见。比如李健在说一些有趣的话的时候,往往是不连贯的,会有明显的磕巴,之前在面对学员的作品的时候,说“岂有(磕磕)不转身之理,啊~”,哈林说李健是段子手,李健一时没接上,默默看了一会儿歌单说“段(磕磕)段了很久”。这些所有的“啊~”的尾音和磕巴,实际上是为了一个情景在找合适的词和有趣的梗所需要铺垫的时间,在说出一句话里最前面那些常规词语的时候,李健需要大约1-2秒的时候来在语料库和联想库里搜索合适的词。同时这些尾音、忘词和意义不明确的哼哈也被用来铺垫节奏,从而为李健说话时提供了某些喜剧表演的要素,控制了说话的节奏,会某种程度上起到“抖包袱”的效果,比如在《跨界歌王2018》中李健帮吴秀波拉票时,就达到了奇效。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一般领导说话要滴水不漏,在搜索词的时候往往通过减慢说话速度来来保证不失言,但是这样听众的感观会很差,李健用了些无伤大雅的“不干净口条”来凑足了检索时间保证得体的词汇和有趣的梗的输出,再通过一些讲话的节奏调节气氛,从而形成了李健特殊的语言特点,或者说语言魅力。

李健的“健式”脱口秀的精彩、得体和幽默,从我的理解来说,是以上三点要素的排列组合。但从更深层次讲,这一切语言上的丰富多彩,都根植于李健的聪明、善良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才是“健式”语言的“道”,而其他的技术性特点和要素,也仅仅是皮毛和“术”了。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所以有所取舍,所以谦卑谨慎,所以保持距离,这不是需要一些外界的认同的名,而是对自己的保护,或者说是对自己所热爱的最好的保护。在2018年年中,一些娱乐观察者写到,原来的一些明星不能再扛流量了,反而是像徐峥或者李健这样的“叔圈”人物,从商业的角度,翻红到了新的层次。为什么呢,因为大众是焦虑的,看过了太多的造神与毁神,太多人设的树立和崩塌,粉饰的“非我”本身已经十分寡淡,只有纯色的“本我”才能唤醒大众的向往。你喜欢什么,你找到你的喜欢了么,你为你的喜欢又做了多少年的积累和坚持呢?在一个浮华的年代,李健的本真、温润和通透,给了他的语言不一样的光泽,而这个光泽,像是喧嚣的2010年代,最安静的月光。

上一篇:《活着》经典语录摘抄,活着好句摘抄及赏析,活着的名句句子摘抄
下一篇:2018新歌声李健经典语录

相关经典语录

推荐经典语录

热门经典语录

  • 五五开骂人经典语录
  • 说说社会经典语录
  • 快手经典语录,快手社会语录短句霸气,快手里面经典评论
  • 将进酒唐酒卿经典语录
  • 快手评论经典语录
  • 龙族 经典语录,龙族最催泪的精彩语句,龙族里的情话
  • 嚣张by巫哲经典语录
  • 鼠疫加缪经典语录瞎子
  • 最新经典语录

  • 虚伪的人生的经典语录,送给耍心机的人的语录 至虚伪朋友的经典语录
  • 中国人的素质经典语录
  • 翡翠玉石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电影截屏
  • 狮子座 经典语录
  • 社会姐经典语录霸气
  • 电影北极之恋经典语录
  • 爱情宣言经典语录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