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应经典语录赏析-豆豆语录迷
返回
豆豆语录迷
菜单
造句大全 组词大全 句子大全 个性签名 心情说说 经典语录 换背景

路西法效应经典语录赏析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1-10 点击:
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 > > 路西法效应经典语录赏析
《路西法效应经典语录赏析》正文内容

路西法效应经典语录赏析

严格来说,我也不是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我并没有仔细研究过该书,只是在听闻了闲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快速的粗读。不过我希望借助分析监狱实验的大概脉络,来对大家深入考虑路西法效应的存在性,或者说是其实质内容进行一番抛砖引玉,进而借此,来化解似乎在见闻过路西法效应的人群中不少存在的,所谓「对人性的恐惧」。

本回答可能涉及剧透,阅前请谨慎。。「堕落」开始的前后,发生了什么

这个实验是一场由未经训练、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和年轻人组成的团体所进行的监狱角色扮演游戏。大部分学生开始都希望能当犯人,但犯人和狱卒的分配是随机,犯人经过情景逮捕被送到实验地点,狱卒则事先在实验地点准备。犯人和狱卒们具体受到了怎样的交代不得而知,作者简述了对狱卒的事前教育内容:维持秩序的方式,杜绝暴力的准则,并传达了一些制造犯人心理无力感的技巧。

正式开始以后,部分狱卒在消毒时对躶体的犯人进行了嘲笑。

讲述基础规章的时候,狱卒A表现了形似影视形象所表现的过激态度。包括狱卒M、L以及典狱长J的话语中,有很多为角色而设的语言,对于犯人来说,可能存在不实际的意味。A和J是学生。 制订了狱中规则。狱卒L试图打造权威感,以近乎军训的要求评价了犯人的精神状态,并提出了俯卧撑这项惩罚。

狱卒V不安,认为对犯人好是失职的。狱卒LB因没有制止消毒时的羞辱而感到愧疚。

犯人2093服从管制,819觉得很好玩,8612试图反抗轮流吃饭的状况,并在失败后表现过激。犯人们忘了可以威胁退出实验来获得更好的待遇。

作者第二次强调报数的重要性。狱卒H发起了报数游戏,LB参与,两者愈演愈烈。犯人指出了两人的「支配能力纷争」,H与囚犯身体接触,被制止,随后又无理要求囚犯。H一组3个狱卒沉浸在命令囚犯的游戏中,H成为近似组长的人。

8612继续反抗。2093要求更久的上厕所时间被拒绝,犯人们体现集体反抗性。H组决定变本加厉。

换班的狱卒AC组很期待突袭起床的工作。再次报数游戏。犯人疲劳而愤怒,仍然不想退出。

不难看出来,狱卒的方面,他们由起初一心想要做好自己的角色,表现自己的想法、跟随别人的表现、谨遵作者的教诲,到了基本习惯自己的角色,形成部分职业观念,再到此基础上的注意力转移。

犯人的方面,他们从抱有期待,尝试进入角色的可能,到失去控制,再到注意力转移。 大环境的氛围下,狱卒中出现了旁观者可能难以认同的风气,并逐渐从言语表现过渡到行为验证,这种变化透露着良知流失的痕迹。而随着可能从未有所准备的为难和惩罚的增加,原本没有责任定义的犯人也逐渐遗忘了一开始抱有在心的犯人形象,呈现了想要在情境下改变状况的意愿。

不像作者本人那样对监狱游戏抱有不少明确活动目标的犯人和狱卒双方,加之犯人和狱卒都不是真正的犯人和狱卒,设定的外壳始终游离在身体之外,因而双方尽管处在对立的角色团体里,也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最终将角色设定和对立关系剥离开,将一者视作主导,另一者视作资源——他们不会像个犯人或者狱卒那样思考,而是先有了想法,再来看这和角色设定有没有关系。所有的实验参与者都不是演员,他们无心、同时也没办法专注地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个很像监狱但实际上依旧没有成形体制的实验环境对于年轻人来说,存在大量无所事事的时光、大量的空虚寂寞、大量的不知所措,于是,双方必须也必然会很快找到打发时间的方法——陷入相互的对抗。

。对抗的循环

继续看一点接下来的发展。

作者调整了规则,禁止体罚,提倡心理压力,提高了夜班狱卒的要求标准。认为犯人们还是没有身处在监狱里的自觉。

第二天,犯人们对有了雏形的现状感到沮丧。

狱卒S学习狱卒V示威。819反抗并不惧禁闭。V在巡逻途中感到满足,开始戏弄犯人。

V感想:偏离监狱环境后便觉自己的行为不自在。

犯人策划并实施反抗。狱卒的戏弄加剧。反抗加剧,狱卒A表现出对前一组狱卒的怪罪。狱卒方尝试瓦解犯人的同盟。8612欺骗犯人说无法退出实验。2093加入反抗。得到8612假装崩溃,计划出狱找人来打击监狱的信息。狱卒方安置线人。

……

之后犯人和狱卒之间的斗争还有更多曲折多变的细节,如果是以读小说的心态来看,这会很精彩,但若站在整体的视角来看,之后的内容都可以不追究了。

从某个时点开始到结束为止,整个实验中不断发生的,本质上就是一方以更为过激的方式回应另一方的反击。犯人和狱卒双方无法控制地,各自随着时间产生凝聚力,玩弄策略,掺杂个人恩怨、勾心斗角与上下之争,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断激化两个不相容团体的矛盾,终而促成虐待和精神崩溃的出现。

被虐待的总是相对弱势、需要保护的群体,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显而易见的是,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在这场斗争中能够占领优势的时常都是狱卒方。犯人的反抗所完成的大多都是给狱卒的工作制造麻烦,而狱卒不论如何反击,都可能形成对犯人生活的严重打击,这是之后虐待出现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犯人步入惨剧的条件。然而,我们就要因此去审判狱卒,猜测是他们受了某种邪恶的诱惑,而步步走向堕落吗。相对犯人、观察者,以及更多的人而言,这些人真的成了恶魔了吗?首先在本案例里,这是值得商榷的。

。是谁导致了对抗的开始

值的关注的是,书中谈到了卡罗这个人物。卡罗作为一名抱有真实入狱经历的经验者,向作者传达了大量监狱中的惊人权力黑暗,引发了作者的共鸣。本问题的提问者似乎对作者前言中的内容有些误解,作者尽管没有同意「人必须要为残酷而堕落的行径负责」,但他还是认为「不管什么条件下,人都得保持良好的品质」。如果读了原著可以注意到,作者在文中毫不犹豫地用控制欲、阴冷、卑鄙、跟班等词汇描述那些才来了一周不到的普通年轻人狱卒,对犯人则倾向同情和尽力理解。从实验记录的最开始,便抓住了最为敏感的细节,把「在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引导的情况下,嘲笑犯人的生殖器」放在了所有情节的最开端。也许读者从这里开始,就已经倾斜了天平。

作者介绍自己来自贫民区,对权力的压力深有感触,由此大家不难明白作者显得痛切而热血的缘由了。孩童时代的经历对成长以后的意识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影响力,作者强烈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包括作者的主张、读者的最初印象所导致的最终判断在内,都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不拿掉情感的画框,不保持转换所处的阵营,就会将原本自然的东西,看作了相似的情景。

的确,为什么无冤无仇的十几个年轻人,要在一部分成员迫于设定而不得不躶体的时候,做出突然嘲笑别人这种失礼而幼稚的举动?这大概是很多人遇到过却没有想出结果的问题:为什么新的班级里总会出现欺负,为什么那个人就是看你不顺眼。关于这类问题,有很多零碎的起因,而若将起因尽可能地分类后来看的话,无非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犯人的躶体真的在某种意义上触及了狱卒心中的幽默因子,让他忍不住笑出来——受到取悦;另一方面,也就是对立的方面,犯人的裸体并不那么有趣,但如果嘲弄一番的话大伙儿也许会发现那家伙有多可怜——想要取悦。

受到取悦而笑出来,这就像疼了会叫一样,不能说是有罪的。想要取悦是有罪的吗?相信所有的受害者都会倾向于认为这是有罪的。狱卒以嘲笑屁股的方式,在新见面的第一天向同伴介绍了自己,打开了狱卒团体的沉默,在团体里建立了最初的纽带,作为代价,牺牲掉了一个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侮辱的人,这种利己而无情的做法让旁人来说,肯定是有罪的。狱卒大可以找别的机会来介绍自己,找别的话题来带动气氛,没必要偏偏选择人身攻击,何况那个人归根结底没有义务做好被伤害的准备。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对比,想象狱卒们面前出现的是塑料做的假屁股,嘲笑的发起者或许就不会去细致观察找瑕疵,或许就不会觉得评论躶体能够彰显自己。要为这种没头脑的哗众取宠辩黑为白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我们很可能做过类似的事情,当我们佩戴上旁观者的智慧独自坐着思考的时候,狱卒当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理所应当的优越就难以想象出来了。

暂且放下这边,再来看看犯人最开始做了什么改变。观察第一部分列出的记录梗概,很快就能发现犯人群体值得注意的主动行为起始于8612的一次反抗。展开当时的状况:由于空间限制,9个犯人需要分成两组吃饭,第二组吃的自然是剩下的。先吃的人究竟留下了什么样的惨状不得而知,就算并不愿伤害犯人身体的假监狱真的提供了吃一次就杯盘狼藉的进食条件,之后会不会安排分组轮班也还是未知数,而犯人就此不满并反抗了。若以同样的旁人智慧来观察,犯人的反应是不是显得有些金贵了。狱卒变得幼稚,犯人变得金贵,这是一方堕落,一方升华的前兆吗?如此的事情发生在监狱里未免也太诡异了。

一场斗殴是以什么契机开始的,一方打了另一方一拳?不,是双方已心有计划狠狠地打对手一顿;是双方都打中了对手之后,没有压制住继续出拳的欲望。犯人和狱卒团体在一开始,就有人丧失了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的资质,甚至可以说,已经开始失去和平生活所要求的理智。

这是监狱形状的祭坛召唤的恶魔的低语所致吗?表面上看是的。犯人没有身为犯罪者的心理觉悟,提前显露脆弱的部分,服从最本真的欲望释放了不满;狱卒也由于缺少责任感,而去关注工作范围外的挑拨,激发更多的不满。是监狱这个环境,自身的角色促成了他们近乎同时点燃了心中的炸药。

然而,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里没有监狱,没有狱卒,也没有犯人。暂时脱离了原本的角色,又没有成为崭新的角色,在这个处在教学楼和监狱之间的暧昧空间里,这群年轻人变成了什么?

——变成了他们能够成为的东西。

。对抗为何进展到了虐待

原因很简单,这不是真正的监狱。没人经过审判成为犯人;没人经过训练成为狱卒;没有哪个房间,具有合格的监狱应具备的全部功能。

对抗是人之间基本的交流方式之一。人总处在一个获取和保护利益的过程中,为此,人们合作,竞争,掠夺。人将无法抗拒地进入这种状态,并无法抗拒地被快感驱使,直到产生结果,这是人的本能。这里头驱使人的快感包括积极的快感,如快乐的增加;也包括消极的快感,如愤怒的化解。

前面的部分就提到过,模拟监狱里的抗争是会愈演愈烈的。犯人们倚靠自己原本的身份所带来的印象——只是参加实验的平等公民,同年龄段的年轻人,从而冥冥中认为自己可以和狱卒打个有来有回,可以在身陷囹圄的同时,保持自己所理想的犯人生活。而实际上呢,狱卒有武器,有体力,有权利,同样持有不甘下风的印象,而且根本不想有来有回。

犯人反抗的目的是「希望你不要这样」,狱卒反击的目的是「你再也不能这样」。犯人们除了受狱卒的控制以外,还得受老板的控制。他们是为了薪水而来的,他们是有觉悟为钱做牺牲的。所以从一开始,犯人就是畏手畏脚的羔羊,他们不可以拿出和狱卒一样的力度来进行对抗,只能在被自己的底线被打破的时候,才多拿出一些力量,这些力量被心理立场和物质立场重重削弱以后,只剩下一点点,不足以对狱卒造成足以产生绝望的损伤。而不论这一点点有多少,在狱卒的眼里,都是「更多」,都意味着之前的管理失败了,因而,狱卒们也必须拿出更多。狱卒拿出的更多就算只有一点点,在物质和精神立场的重重增幅下,也会变成很多,再一次轻松引发犯人的疯狂。

长此以往,狱卒认知底线发生了双重降低。一方面,犯人在狱卒眼里逐渐显得无可救药、令人憎恶,另一方面,为了面对这些犯人,狱卒逐渐习惯了放低标准,表现得凶恶、无情。所以即便最终犯人们已经身心俱疲,由于他们已经成功在狱卒心中塑造了坏人形象,改变了看法、有了自己的形状的狱卒也不会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了。成人的知识和思考能力、单一的斗争目标,以及大量的闲暇时间和自由,最终促使狱卒们无顾忌地拿出了旁观者所不理解的、失去道德与人性的手段,这是因为,犯人对于狱卒来说,已经不再具有作为普通公民的资格,已经不是人了。

。他们真的堕落了吗

我们能看到很多孩子把自己的玩具人偶弄得一塌糊涂,脱去衣服、扭曲肢体、毁坏、抛弃,但没有人会出于对性格的批判而去斥责孩子们,并且有可能关注、加入孩子的游戏。因为在人们眼中,玩具只是玩具,没有痛苦,没有权利,不需要负责,不会恐惧,为所有者服务是它们的意义,孩子也不明白伤害和罪恶,无心则无责。况且能从玩具中玩出花样,是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表现,而想象、创造和实践,是人以自身为主导,借助周边资源获得精神和物质满足的方式。这些方式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效,随着我们的见闻和体验的增多,为了达到满足,我们需要尝试更多更完善的元素,这些元素整体上因人而异,但多少有些交集,比如性,比如感官刺激,比如数理美。因此,一旦有什么东西沦为了成人的玩具,那么或多或少地,他们就得成为这些元素的载体。

不可否认的是,虐待犯人在后期,的确成为了狱卒们的乐趣的一部分。狱卒们以简单的工作内容为起点,以对抗犯人的反抗为动力,以建立起对犯人的厌恶、对监狱误解为结局;借助出于维护秩序而必须做的事情,在不断加重挥舞鞭子的力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习惯了愤怒的热度,喜欢上了其烈酒般的飒爽感;发现处在暴力之外,斗争之中,似是而非的狱卒头衔之下,深味甚多的乐趣。为了打发时间的他们,成为了我们所细思觉恐、人性扭曲的人。

相比被所有人都看出来已经崩溃的犯人,这些没人理解他们的变化的狱卒实际上同样可怜。不是因为他们体内觉醒的乐趣类似于负伤一样值得同情;不是因为没人愿意在此刻也赞同追求乐趣是人之常情;而是因为我们,甚至包括他们自己,都在试图以差异巨大的标准,去衡量谁都没有想好的事情,然后给予沉重的世俗苛责——恐惧不但会造成一方的退缩,也会造成另一方的孤独。

作者倡议每一个人不论如何都不要被压力打倒,不要放弃做好人,做英雄。要是作者没有得到一个契机离开原本的生活环境,那么或许他就没工夫这么想了。现实的力量往往超过了一个人所能抗衡的限度,我们不会去要求孩子为扯断玩具的手脚负责;我们不会去为了广大群众而伤害自己的至爱之人;我们不会拒绝为了利益而制造仅对自己是收获大于损失的牺牲;当我们所恨之入骨的家伙终于落入罗网的时候,我们不会心怀犹豫或是怜悯。也许你会说,做到了这些事情,才是真正的英雄,去做这些事情,才是人类应该努力的方向。可是,有多少人的梦想到现在,还是做一名英雄呢?

法律是人写的,人对罪恶的感知不管来自于神、自然或是科学,最终还是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来定义它。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法律,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罪恶。我们能做的,是在适当的时机,做出适当的选择;在适当的场合,成为适当的角色,仅此而已。如果说他们是恶魔,那么每一个人都是恶魔。如果每一个人都是恶魔,那又有什么堕落不堕落的。

。我们该如何生活

若你还在迷惘的话,不妨可以试试这样做: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就像作者觉得,这个实验该制止了,他便制止了。没有更多的惨剧发生,实验的记录也成了价值不菲的研究材料。

就像大家都认为,虐囚该拿出来讨论一下了,于是越来越多的想法跳出来,我们很快会找到管住那些难缠的犯人,同时保持狱卒拥有清爽爱好的办法。

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在追求当今的正确,而当今的正确到了未来很可能又是值得唾弃的。但不管我们是善是恶,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不可割舍的,需要保留的,因为恶魔是永生的,神也是。

“路西法效应”是一本书。路西法曾经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在未堕落前任天使长的职务,由于在天界造反失败而堕落成魔鬼--撒旦。路西法效应是指好人是如何变成魔鬼的。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可以把鬼变成人;而一个坏的社会是会把人变成鬼。因此,选择一个好的社会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辜鸿铭经典语录学英语,15条关于辜鸿铭的经典语句,辜鸿铭名言
下一篇:自制和任性经典语录

相关经典语录

推荐经典语录

热门经典语录

  • 五五开骂人经典语录
  • 说说社会经典语录
  • 快手经典语录,快手社会语录短句霸气,快手里面经典评论
  • 将进酒唐酒卿经典语录
  • 快手评论经典语录
  • 龙族 经典语录,龙族最催泪的精彩语句,龙族里的情话
  • 嚣张by巫哲经典语录
  • 鼠疫加缪经典语录瞎子
  • 最新经典语录

  • 虚伪的人生的经典语录,送给耍心机的人的语录 至虚伪朋友的经典语录
  • 中国人的素质经典语录
  • 翡翠玉石经典语录
  • 经典语录电影截屏
  • 狮子座 经典语录
  • 社会姐经典语录霸气
  • 电影北极之恋经典语录
  • 爱情宣言经典语录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