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娃第二性的经典语录
写于2013年7月14日今天看了罗胖第31期的更新,他居然直接讲两性关系,我了个去,这个命题是十分宏大的,我一直没能力系统论述,因为,这需要的知识量实在太大,纵使我现在也号称博古通今,但是依然不敢想去论述这个问题。很多年前,我从实际出发,一步步往下深挖,开始分析女性心理。然后我发现这个问题很复杂,心理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为必须了解人从出生到人格形成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来自社会的影响,而社会的发展,必须牵涉到众多的历史进程。此外,“天性”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发挥作用?这又必须了解生物演化的整个过程。动物演化?远远不够,至少得从单细胞生物开始讲起。从生命起源到人类现代文明,几乎所有的知识加起来,才足以解释“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的问题。我发现这个命题太过宏大,所以没有从宏观层面论述。然而有一天我翻开了波伏娃的《第二性》,发现开篇第一章,作者正是从单细胞生物开始讲起,讲完生物演化,又讲社会发展,更关键的是,整个人文学科的发展演变,必须逐一论述。事实上,我从一开始就怀疑波伏娃有这样宏观而全面的视野,我觉得,她一定论述的有很大瑕疵,证据如下。在一个叫做中国大陆的恐怖主义地区,《第二性》并没有被选入中小学课本的文学常识,在我毕业许多年后,某些版本的语文教材选取了萨特的一篇文章,但是波伏娃,哈耶克等名字,还是无人提及。其实据了解,《第二性》是女权主义领域的重要著作,因为作者试图从一个宏观的视角论述“什么是女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望而兴叹许多年了——因为太过复杂。我根本不看《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这种粗浅的书籍,这种书只强调表面现象的差别,根本不深入探讨其原因。当然,这些书籍中列举的现状,许多是很正确的,罗胖在节目中提到的理论,也多为这些描述现状类的。但是,我没准备适应这些现状。这些描述性的理论再完备,也不过像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只描述了现状和表面的规律,却丝毫没有触及深层的真相。我要对这些粗浅的东西做彻底的颠覆,正如爱因斯坦当年做的那样。有人问爱因斯坦,如果有一天,你的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肿么办?爱因斯坦很淡定:我会为上帝感到遗憾,因为那些理论是对的。还是别跑题,继续说波伏娃的理论局限。《第二性》发现了一些切实的真相,比如女人长期处在男权的奴役之中,女人是第二性,男人是第一性,那么男人是什么?波伏娃引用了一位德国哲学家的观点:男人是一个历史概念。我看的那个翻译版本,对这一句话没有太多注解,但是我对这句话很赞同,并且继而指出,以此为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女人是一个社会概念。波伏娃还发现,家庭,婚姻,这些都是男权社会束缚女人的工具。女人要想得到自由,必须逃离这些枷锁。貌似波伏娃女士进一步大刀阔斧地把爱情也一并否定了:据说她坚定地不相信爱情,但是分明有人看到,萨特死的时候,她哭的比谁都伤心。百度百科对波伏娃的介绍说,她是萨特的终身伴侣。这个词用的很暧昧,因为他俩同居了一辈子,就是不结婚,还各自在外面有情人。这其实就涉及到了自由的概念。西方启蒙读物说,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自由。在号称以自由为立国之本的美利坚,一位大法官说,所谓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波伏娃倡导自由,但是我对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不结婚,就是逃脱了所有的枷锁,就是自由么?如果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么悲剧就上演了。我第一次听说波伏娃的《第二性》,是在中国大陆一个法制节目里。记者采访了一些“赤裸特工”,她们被某些人集中起来洗脑,洗脑者让她们坚定地相信:女人就是附属于男人的,就是为了取悦男人而存在的。她们每天必学的洗脑教材,不是羊皮卷,而是波伏娃的《第二性》。一部女权主义的著作,一部为女性争取自由的著作,竟然成了奴役女性的洗脑教材。我是不是可以据此下结论说:自由是根本,是一切的前提。没有了自由,一切都变了。举例如下: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告诫毕业生们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勉励学生们上进,但是同样的话,如果是金三胖在全国大会上告诉全朝鲜人民的,那整个就变味了。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朝鲜人民比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们做的更好,这一点,从他们消瘦的容貌和虔诚的表情,就可以确定。罗胖在节目中教各位男同胞如何追女孩子,这无可厚非。然而,正如我以前就说过的,我不是屌丝,这些东西我根本用不上。关于什么样的人是屌丝的问题,我想借用萨特的一句话:是英雄自己,让自己成为英雄,是伟人自己,让自己成为伟人。同理,是屌丝自己,让自己成为屌丝。我无法故意隐藏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意图,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做一些事。王小波在《三十而立》里层提到,他最开始接触小转铃的时候,很不好意思,“因为我试图隐藏我想搞她的事实”。我是真心不愿意这么隐藏,所以另辟蹊径,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归路。罗胖的理论,以及许多类似经典力学的表面研究,都试图让男人更了解女人的想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渡边淳一《男人这东西》我只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因为太过狭隘,那书里预设的前提是,人是动物,男人作为雄性物种,一切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后代。尼玛这实在难以解释人生的全部意义。至少我是在这种目的之外的。当然,我并不是要说这目的本身不好,这样没什么不好,只是我不是那样,无法做到那样而已。罗素不是说嘛,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 我更倾向于男女双方脑子都是管用的,根本不会为琐事争吵:因为脑子一转圈,就不难发现引起争吵的原因背后的深层问题,一个有素养的人,是不会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还是以王小波《三十而立》为例,小转铃是一个自由且独立的女性,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不依附于任何男人而存在,不要求男人“负责任”——她对自己所有的行为完全负责。大约正是因此,王小波把她写成了一个性冷淡者,她每次都自带润滑油,但是从来不要求男人如何。小说中写道,小转铃要离婚,单位里觉得是她想不开,于是派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去开导这位年轻人。面对那位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先生,小转铃说:我离婚的原因很简单,有的人配操我的逼,有的人不配。然后,那位老前辈仓皇离去,月光下,徒留散落一地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