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
我传给你了,我的邮箱350380016@QQ.com
文/芋头人
图/网络
在未看到此书之前,就已经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主人公于娟的事迹,有震撼有感动有反省,更多的是惋惜。
于娟的语录在网络上传播的比较广的那段话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也在起初激起了我想看此书的欲望。
在生命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正如于娟校友在书的序里写的那样:不希望媒体将于娟的故事解读成一个关于都市人健康话题的新闻快餐,她的文字更关乎灵魂和理想。读完书之后才懂得。
看完《此生未完成》的几点反思和思考:
1.书的封面
封面最后一个字“成”没有完全印出,我刚开始琢磨是否是印刷有误,读到一半才意识到这一设计不正好和书名呼应,都有未完成之意。
2.无畏施
知识匮乏,我特意百度一下“无畏施”的含义。是指宗教中的一种说法,简单的说是给予恐惧、不安的人以安慰。
这部分主要写了很多病友和朋友的故事。病友间,同病相怜,但却互相鼓励安慰,不乏暖心举止。生死之际,才知道哪些朋友最可贵。乳腺癌中晚期坚持生育的癌症病人小瑞,照顾病妻无怨无悔的孔雀爷爷,长途送钱送家禽朴实汉子M,要捐器官的阿海,是他们使得于娟不孤单,感到无比满足。
文中“捐义乳”、“话自杀”部分写得很是幽默风趣,本以为会带着沉重的心情读完这些文字,不曾想竟被于娟乐观逗笑的心态勉励了。
虽有病魔围绕,病痛折磨,但文字中却满是诙谐幽默,让我一度忘记了她们身患绝症的无奈、痛苦和绝望,可见于娟的乐观与坚强。
3.病中记
这部分的描写依然平静幽默,但却无法掩盖于娟与病魔抗争的痛苦。
骨转移啊,哪怕风吹草动,对于病人来说都是侵入骨髓般疼痛。一次次化疗放疗,在死亡线边缘挣扎。
最令人悲痛气愤的是竟然被所谓的中药名医骗到深山养病,此处可见在求生面前,高学历的于娟与老公并不能理智看清,更何况隔行如隔山。对于那神医一帮人,该遭天谴。
4.写给我的宝贝
于娟的宝贝10几个月时候,她被确认为癌症。
为了小土豆,她可以抛弃一直坚守的自我,不愿和他分离。对抗癌症她都可以不怕,坚强面对,不曾流泪。但是面对孩子,小土豆的歌声让她止不住流泪,她写道:
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孩子永远都是母亲脆弱的那部分。
5.故乡和在挪威
为了学业,为了更好的发展,于娟远赴挪威留学。在挪威, 她做兼职,游玩,读书,却时刻怀念故乡,独自一个人度过了一个个团圆的日子。
留学期间她却相继和最疼爱她的外公外婆阴阳相隔,回往童年往事,尽是美好纯真回忆。可是如今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她感慨: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的时间已然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如此。6.生为女人
这部分前面讲述了几段爱恨情仇的身别人的爱情故事,传达出了于娟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理解:找一个爱的人,相互依赖,彼此独立,彼此成长。不爱就要果断放手,不要纠缠不清。
除了爱情,于娟更是对爱对善对理想进行反思与思考:人应该先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有独立的思想和灵魂。成功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是中国的脊梁,应该是社会的监督者和批评者。人生如华章,谁能在时间或者经历之前早早明白?
人生浩渺,你有你那份精彩。
7.写作初衷
看完此书我联想到前段时间上了人民日报的刘凌峰,37岁的他被查出胃癌,和于娟一样选择用文字方式记录,让更多的人知道,正视自己的健康。
于娟在治疗后回家那段时间,顶着病躯在电脑面前敲下一个个文字,为的就是用自己的经历让活着的人明白活着的意义。
但就如同于娟书中所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不经过不知难”,也许读者读时有情绪带动的感悟,但不久之后还是一如既往吧。
不管怎样,于于娟而言,留下文字,记录下了自己,也给活着的亲人留下念想,无疑是最好的寄托。
8.大病治疗
在病中记部分,看到了于娟一家人投医难的心酸与无奈,没有床位、检查结果慢、医生无暇顾及……等等问题,也是这个时候看出人脉资源的关键,几次为难都是通过一个个电话化解。
这不禁又让我联想到之前火爆朋友圈的文章《流感中的北京中年》,文章描述了主人公在岳父突遭恶疾流感后在北京坎坷求医问诊之路。
前者在上海后者在北京,大致都为中产阶层,人脉资源广,有房产。遇到大病顽疾求人、卖房,仍然无力回天,那若是普通人也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了,连挣扎一下的资本和勇气都没有。
9.为什么是我得病
有人纠结于于娟在书中所给的原因和论据,那不是重要的。于娟不是医生,研究不了自己病因,只能从分析的角度去找寻。
文章中从自己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环境、性格方面来分析,说不准到底是哪个诱因,但无可厚非是肯定有相关性。
沉醉于娱乐饮食,只得一时欢喜,事后想来健康确是无力挽回,如果可以,为什么不试图反思改变呢?
人啊,没有经历过生死,难得觉悟,缺少对生命的敬畏。
只愿人生浩渺,你有你的那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