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经典语录
费希特(1762~1814) Fichte,Johann Gottlieb 德国哲学家。生于拉梅诺一手工业者家庭,早年家境贫寒,得邻人资助上学,曾入耶拿大学,后转入莱比锡大学 ,为生活所迫弃学担任家庭教师。后在耶拿大学任教,担任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他受I.康德批判哲学影响,主张哲学应阐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则和方法。他提出“自我”作为他的哲学的起点,取消康德的“物自体”。认为自我作为纯精神性活动,首先是使自己具有实在性,即“自我设定自我本身”;然后“自我设定非我”,给自我创造一个对立面。自我是绝对的、能动的,在克服了非我,并形成对自我本身和外在的非我的认识后,达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绝对自我。这种主客体双方的矛盾构成了经济世界的全部内容。著有《全部知识学基础》、《论学者的使命》等。
费希特(1762——1814)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著名的代表之一,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在政治上,要求实现“理性王国”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科学技术,振兴工农业、但又说暴力革命不是社会进步的有利方法,主张封建王朝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改革,通过改良消除弊端,促进社会进步,从而又满足于君主立宪制。 费希特在批判康德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批判康德的“自在之物”并不出现在经验里,是纯粹的虚构;说唯物主义否认自我的独立性;物质和精神的性质不同,因而无法过渡;否定康德的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统一在“自我”上;从而建立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费希特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概念是“自我”,它既是理性又是意识,既是认识也是行动,是创造世界的意识活动,整个世界都是从“自我”中引伸出来的。 费希特哲学的基本思想,集中的反映在他的“知识学”著作中,表现在他提出的三个基本命题上,或者叫做三条基本原理: 第一,“自我设定自我”(正题)。 就是说,自我是第一性的,绝对的,它首先派生出一个相对的自我,这个相对的自我也就是意识。即自我是“自因”,自己产生自己、建立自己、肯定自己的活动。从而否定了任何自我以外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证自明的原理。 第二,“自我设定非我”(反题)。 “非我”是指“世界的表象”即被意识到的自然界或客观世界。就是说,绝对的“自我”是能动的,实践的,它不仅是自身的原因,而且能创造世界,是世界的本原。“自我”产生“非我”,主体产生客体,从而否定“自在之物”,这是他哲学的基本思想。“自我”之所以要设定“非我”,因为一般的认识都离不开经验的对象,设定非我的目的,是让“非我”与“相对自我”对立,通过这种对立面,产生对“自我”本身的认识。 否则,自我本身无法得到理解和说明,所以,又设定一个“非我”。他说:“纯粹的自我只能从反面加以设想,只能被想象为非我的对立面”,可见,这与上面所说的“非我”依赖于“自我”相矛盾,“自我”又是依赖于“非我”的。费希特承认这一点,实际上是表明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但是,他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也正表现在这里,即确立了“自我”与“非我”这两个对立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关系。他认为,由此得出的这两个互相对立的结论都是正确的,矛盾是必然的,然而也是可以而且应当解决的。于是推演出第三条基本命题,作为“正题”与“反题”的综合的“合题”。 第三,“自我设定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合题)。这是前两条原理的综合,就是说,在具有能动性的绝对自我之内所产生的自我和非我的对立,不是僵死的对立面,而是在“绝对自我”范围内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相互限制,相互作用,是对立面的统一,所以,又在绝对自我中达到了统一。 这显然是否定康德把思维与存在看作绝对对立的形而上学,在主观唯心主义形式下,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的同一性。他认为,在“合题”中,“自我”与“非我”的统一,按两种不同方式发生。从非我限制和作用于自我来说,这是理论理性,叫做“理论认识”,从自我限制和作用与非我去克服非我的限制来说,这是实践理性,叫做“实践活动”,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理论理性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之上,绝对自我是二者的统一体。 这表明,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既相区别又相统一,在绝对自我的基础上达到了统一。 费希特的“自我”哲学,在唯心主义形式下,包含着合理思想:首先,他把认识的主体能动作用向前推进了一步;其次,他提出了以实践理性为基础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的思想;第三,费希特发展了康德的矛盾思想,承认辩证矛盾的存在,是从自我中产生的主观辩证法;最后,三条基本原理的“正、反、合”的格式包含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思想。 但是,在费希特那里,企图用自我和非我的同一来克服康德的二元论、不可知论、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实际上,他的自我和非我的同一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的目标。是一种倒退,恢复到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路线上去了。 。
这个问题非常困难。
因为不懂谢林,我就简单地谈谈费希特和黑格尔。
简单说一下吧。
康德面对的真正理论对手不是英国经验论以及衍生出的现代怀疑论传统,而是沃尔夫体系。康德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如果坚持理性主义的原则,怎么才能与沃尔夫体系的模式相区分?或者可以说,一个坚持理性主义原则的形而上学如何才能是非独断论的?
在第一批判的先验演绎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困难,那就是理性的统一性(Einheit der Vernunft)成了一个导致了明显矛盾的自反结构(Selbstreflexion):在人和世界关系的第二个维度(人和世界关系的第一个维度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本身,感性确定性已经是第二个维度了),也就是感觉的接受性维度上,我们是被动的受体;但是在第三个维度,也就是知性反思的层面上,我们好像有了行动性(Tätigkeit),这显然不一致。这种统一性要不要坚持?
就整个康德系统的目标来说,当然是要的,但是可能吗?也许康德会说,根据第四个维度,也就是理性的范导性作用(Regulation),或者说我们的心智结构-逻辑结构的同一性的要求,我们应当是要有统一性的。但是至少根据感性论的限制,也就是说为了拒斥独断论的立场,这种统一性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和世界之间的关联就建立不起来。第二批判尝试用道德哲学的行动性去补这个鸿沟,思路上来说是对的,但是康德把行动性弱化到了知性层面,也就是第三个维度上,导致这个系统被降到了三维,最终还是失败了。第三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虽然纳入了目的论要素,但是因为系统维度已经降下来了,无论怎样都不会绕出这个死循环的。
同时期的莱茵霍尔德和舒尔策都看到了这个问题,而且都发现了,在三维层面上,统一性的自反结构始终是以否定性(在这个层面上否定性体现为非同一性,Nicht-Identität)的模态出现的。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康德把系统维度降到三维的方法依据何在?费希特是天才,直接洞察到了这一点,在第一版知识学里把行动性重新拉到四维,然后发现四维上好像还是有否定性,还是还是需要克服怀疑论的倒退问题,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四维的“实践哲学”,这本质上又回到了康德的老路。1796年费希特想通了,第四个维度不能再以三维的方式去理解,统一性的自反结构只有在第四个维度上以第四个维度的模式存在才有可能。第四个维度是需要被设定,但是不能显现的,第四个维度也必须要能形成闭包。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什么是必须的就很明显了:经典的时空观必须被颠覆。要知道这才是1796年啊,费希特已经能洞见到这一点了,真的是天才。
可能是因为新的理论发现过于惊世骇俗,费希特自己也很难接受自己的洞见,他后期的工作在不断发展,不断修正,归根结底来说就是,在第四个维度上,即使有统一性,但那还是“我”吗?他走得非常远,远到同时代没有任何人能理解他,所以大家往往只看到1795年以前的费希特,而看不见后来的费希特,费希特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哲学家。
黑格尔从费希特1795年以前的工作出发,以独立的方式走到了同样的一步,黑格尔也很清晰地发现,第四个维度上的自反结构已经不是“自我”了,而就是那个结构本身。所以怎么设计它?这就是《逻辑学》的工作,那个结构本身就是我们的元逻辑、元哲学、元-元认识论。黑格尔也发现了,以我们的三维语言,是不足够表达这种否定性的自反结构的。那么怎么办?黑格尔没有费希特走得那么远,他并不想进入第四个维度去描述这个结构的细节。相反地,黑格尔坚持认为,毕竟我们只是活在三维的世界里,他试着用三维语言去表述出,这个结构在我们的时空内,本身就是否定性的,但是这不构成什么问题,因为它就是否定性的,它之为它就在于它是否定性的,它是否定性的这件事成就了它,因而这种否定性其实是一种肯定性。我们应当在这个理解下把这个结构在我们的逻辑空间(三维)内接纳下来。这种理解方式就是所谓的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如同之前所说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元-元形而上学。
费希特与黑格尔都非常重视否定性的概念对于理解这个结构的核心作用,但总得来说费希特可能走得比黑格尔更往前一些。否定性在费希特那里先是被刻画为“非我”(Nicht-Ich),后来被刻画为“静”(Ruhe),费希特指出了,否定性才是使得这个四维统一性成立的核心,否定性是跨维度的,它也是使得前三个维度上的非同一性能够在第四个维度上被把握为“一”(Eins)的关键。这个结构是一个标准的拓扑结构,那么它为什么、以及如何可能是一个闭包?
费希特与黑格尔都没有能处理这个问题。考虑到当时的数学科学的水平,我们不应该苛责他们。但是今天我们应当继续努力,去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费希特与黑格尔从康德的基础出发,已经接近了哲学本身的顶点,顶点就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但是也许这个触手可及的距离,是数百年都难以跨越的。
如果题主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读费希特的1796/99版《知识学新方法》(Wissenschaftslehre nova methodo),以及黑格尔于1802年写作的《信念与知识》(Glauben und Wissen)与《怀疑论与哲学的关系》(Verhältniss des Skeptizismus zur Philosophie)这两篇论文。然后去读一读当代德语世界的德国理念论学者,比如目前在巴西任教的Christian Klotz、海德堡的Anton F. Koch以及康斯坦茨的Dina Emundts等人的研究。
看到上面楼主们的解答,除了个别地方的见解有不同外,如由他主编的杂志是《哲学家论坛》。我很长知识。另补充一点,费希特在大学还是青年学生的精神偶像,因为他经常在课外为青年学生们做通俗的哲学讲演。他那充满对宗教的怀疑与抨击,对自我设定自己本身的自信、为了自我的独立性而牺牲及由此衍生出的理想追求紧紧地吸引着青年学生。尽管他后期思想趋于保守,但那只是智者的睿思将理想深埋在心里,将希望寄托于未来的年轻人的一种人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