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余秀华的诗歌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余秀华的诗歌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余秀华的诗歌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余秀华的诗歌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余秀华的诗歌经典语录



余秀华的诗歌经典语句



和乌青那会一样,一群没有充分阅读过诗的人在谈论诗,大众对诗歌的审美和期盼还在汪国真席慕容时代。她的诗已是好诗,但不足够好,至少不能是狄金森,余的诗有动人心魄的金句,也有流俗,偏偏那些语录化抒情化的句子获得了大众的青睐,比如有些答主拍案叫绝的那些"天空的孩子啊翅膀啊",并不是她最好的东西。 再随便找个例子,看到有人惊叹:“我醉在远方 姿势泛黄” 以上两句太有味道了!我也被震惊了,这两句是大学文学社习作的风格好吗?这和网络上女生爱转发的经得起平淡流年笑醉离殇之类的是一个类型,浮于情感表面。余其他的有力量的好句子反而被忽略了,如同金子堆里捡了个铜块还如获至宝。 我业余会写诗玩儿,也不算这方面的有话语权的人,不敢妄评,周围的专业诗人们是这么说的诗人臧棣:余秀华是一个有天赋的诗人,她的诗很多句子和段落都具有洞察力。但比余秀华写得好的当代诗人非常多,多到有300人或600人,在这种前提下,她只是写得比北岛好而已。诗评家魏天无:睡你不是余秀华最好的诗。余秀华的问题不在模仿,在于有时候太像“诗”,有些句子比如“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包括别的诗中“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等,很容易让普通读者有共鸣,我个人不喜欢。许立志(注:许在富士康打工,跳楼自杀)有首短诗《电梯》:“我走了进去/一副站起来的棺材/随着棺材盖缓缓合上/我与这个世界/从此隔绝”。这里面没有嘶喊,不激烈,是静默的,但有人生的大悲恸。这样的诗不可能流行。沈浩波:余秀华的诗已经进入了专业的诗歌写作状态,语言基础也不错,具备了写出好作品的能力,但对诗歌本身的浸淫还不深,很多诗歌停留在情感的最表层。"把苦难煲成了鸡汤"。张执浩和小引很早之前就已经把她的诗选编进汉诗和长江文艺,说明她的诗是水准之上的好诗。但在她成名之后,大家都没有像那几位诗人一样站队,因为这注定是一趟浑水,在余秀华发文指责旧日友人、发掘她的编辑黄旭升借她炒作后,张执浩在微信里发了一段话"在这个虚妄的人间,唯有善意的力量才能拯救自己;唯有把“自生自灭”这个词坐实,并主动担当起这样的命运,才能彻底获救。"人间摇摇晃晃,余秀华若因成名而抬起了沉重的肉身,那就会离诗意越来越越远,愿还能继续读到她的好诗,也希望因此次事件,更多好诗能被世人珍视。---------------------------昨天和张执浩聊到了这个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不管如何,一次次事件至少让人们离诗近了一步,比起乌青的众人嘲讽,余的抒情和身世更符合大家对诗的想象。一群原始人围着一头猛犸断言,这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动物了,接下来,他们还将看见蓝鲸。---------------------------想了想,我还是贴几首喜欢的诗出来吧,喜欢的太多了,基本是想到哪首放哪首,也不论名气大小,皆不是诗人最有名的代表作,但是你看那么多人都在默默的写诗呢。给对现代诗歌有兴趣的人共赏1.《小魔障》by 张执浩你是我的小魔障:饮鸩止渴你是我的小魔障:亡羊补牢你是我的短处,命门,死穴群山在望,你是我的白内障你是一个人闲逛至此的,又是独自抽身而去的你是真实与空虚的混合物,是酒瓶,可酒已喝干;是酒可没有容器盛装你是苦涩的唾液,流感季节的扁桃体秋天到了,你是脚板粘满果泥的小调皮,小玩笑小魔障今生我无法克服梦游症来世我要当木匠,走遍世界只为找一截马桑木打一副舒适的棺材,厚葬那些说过的梦话2.《有一天》by小引  一个人坐着  什么都不想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周围是空气  外面是万家灯火  再外面  是整个宇宙  倒过来看  外面是整个宇宙  里面是地球  里面是  万家灯火  里面是万家灯火的孤独3.《不要盘问那个从远方回来的人》 by衣米一不要盘问那个从远方回来的人他已经鼻青脸肿他的眼睛喂养过鸽子他带着经历的事情和将要经历的事情他的耳壳被召唤割伤旧血痂埋在新血痂下面他的身体里一个乌有之国在嘶鸣没日没夜地嘶鸣世界的尽头堆着他破败的鞋子爱过的明月,芳香,水在繁华和荒芜中他被打倒又被拉起来4.《莉迪亚·戴维斯入门》by臧棣1.18新作,莉迪亚·戴维斯,美国小说家5.《我们都经历过绝望》by乌青 6.《我先来到世上》by陈小三

小沈 我先来到世上 我先哭先笑先走路

我先有玩具 而后先失去 我先有钱 而后先发现两手空空

我先看见星星 和流星 大雨落地和土地上升 我先听见风,流水,和月亮之诗 神秘而颤栗 现在你都看见了

我的村庄 我的童年和身体的孤独成长 我的爱和母亲去世比你早 我的泪水和悲伤 我的夜晚 倾诉和沉默 我的罪和拯救 都比你早 但,不比你多

我在路上 在前面停下来等你 一个人等你 原谅一个先来到世上的人 他只能给你一首诗 然后问你 现在去哪里

7. 王芗远 1998年出生,写出这些诗的时候,他还在荆门读小学

《照镜子》

妈妈喜欢照镜子

她总是说

我是多么漂亮啊

我觉得这是荒诞的

应该说

镜子里的人怎么这么漂亮啊

《幸福》

母亲

给了哥哥五毛

妹妹四元

哥哥对初学算术的妹妹说

五毛的五比四元的四

让妹妹跟他换

妹妹欢快地允诺

谁也不知道

妹妹的幸福

8.《相见欢》

by魔头贝贝

已经很久没有听见

清晨的鸟叫

光照到脸上

仿佛喜欢的人

来到身边

9.《偈子》by赵旭如

死人躺在山上

活人走在世间

山上

人死后首先变臭,后来慢慢

变得芬芳

如泥土,青草和黑暗的

蚯蚓

春光无限好

照亮我的

旧身体

如临终关怀

这世界布满灰尘简称尘世

令人留恋

10.最后一首,我想了很久,还有很多很多好诗想放上来,但是我选了很平凡的这首。

几年前的新年前夜,我在一个普通的贵州饭馆吃酸汤鱼,冬天热气腾腾的火锅店里喧哗嘈杂,四面都是人们吆喝着劝酒的声音。突然我看到,右手边的窗台上,孤立着一本薄薄的册子,已经被常年的浓油赤酱沁脏了封面,翻开来,是一本印刷不太讲究的个人诗集,大概作者是这店主的朋友吧。

我看到了下面的这首诗,它也不见得多好,我如今连作者都忘记了是谁,但那一刻,仿佛有两个平行的世界,都很美好。

诗歌从来都没有死,它只是躲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野蛮生长,自成花园。

  一首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结构就有一个张力问题。诗歌中的张力,是借用物理学名词,其原意是;“液体表面相邻两个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转借到诗歌创作,张力就成了表现诗意、结构诗歌的一项重要技巧。美国新批评派的阿伦·泰特说:“诗的意义,全在于诗的张力;诗的张力就是我们在诗中所能找到的一切外延力和内涵力的完整的有机体。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也说:“如果没有内在的张力,诗就流于内在的铺陈,一泻无余,当没有所谓生长与完成。”这些话,不仅阐明了所谓张力,是指诗歌的内敛与外射在冲突对抗中达到的平衡态,这种矛盾的统一,成为诗意的综合与浑结,发散与升腾,也强调了张力对诗歌的生成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现代诗不能没有张力,没有张力成不了好诗。张力在诗歌中的表现多种多样:语言、表现、架构,内在的、外在的,等等。这里,只就表现技巧层面,结合诗性意义的传达,探讨一下诗歌的张力。张力,是矛盾的表现,凡有矛盾的地方,就有张力存在。  现试举几种张力形态:反常关系构成张力。在现实世界中,“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些都属于常规逻辑范畴。诗歌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打破这种现世常规,利用反常逻辑,创造一个假定性的艺术世界,从而形成诗歌的张力。  例如,《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怨, 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观, 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 且待三更见日头。 青山烂,秤锤浮,白日现参辰,北斗回南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而夜半见日更属无稽。但这些不可能在诗中就成为可能,这种可能是反常的假定的可能。  意思是:只是到了那个时候,你才能把我休弃。这就构成了诗歌的张力:从艺术上的假定变为对生活的肯定,而此种转换的审美动力源是这个妇女强烈的带悲剧色彩的忠贞不渝的感情。异质意象构成张力。诗歌由一系列意象组合而成,意象的性质不同,它们的关系也各种各样:或相对,或矛盾,或映衬……凡是异质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排斥、否定、对抗,以及替代、转化,形成既对峙又依存的紧张状态,这就构成诗歌的张力。  例如,张健的《鹰》: 站着,增加了山的高度 飞着,谷才有了内容 这是鹰的形象两个侧面:站着,飞着;一静一动,两者相对,彼此生发,不仅塑造了鹰的雄健的完整形象,而且赋予了它坚毅博大的灵魂和精神。  这比单方面的描写,内蕴要丰富、深厚得多。这就是张力效应。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明与暗构成矛盾,矛盾的双方互相对照,互相映衬,在一片浓云之外,江火明灭可见。  这不仅造成了深远的意境,而且迷朦有味。再如,《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诗中的环境与人是陪衬关系,人去的时候,是春风杨柳,回来的时候,却是雨雪满天。这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就构成了一种张力,其效果是“一倍曾其哀乐”。具象与抽象构成张力。关于新诗写作,胡适曾说:“须要用具体的做法”。  诗当然要有具象,甚至以具象为主,因为隐蔽的感情要用具象才能表现。但也不能一味的具象,具象在某种情况下要上升为理念,做到情理交融。特别是现代诗,由于大量智性的介入,更要求诗中具象与抽象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也造成诗歌的张力。例如,魏氓的《纪念碑》: 在心的位置 一株以热血浇灌的植物 生长中国的骄傲 这首诗以植物象征着纪念碑。  “植物”是具象,“中国的骄傲”是抽象。具象之所以能够联系到抽象,是因为“在心中的位置”和“以热血浇灌”。正由于具象与抽象的这种对峙中的和谐,使纪念碑意蕴庄严而深切。又如,李白的《拟古》: 长绳难系日, 自古共悲辛。   诗人设想用长绳系住太阳的办法留住时光,但这是办不到的事。时光难留,这是自古以来人类的悲哀。“长绳系日”是具象,“悲辛”是抽象。两者联系在一起,就透射出了一种悲慨的智性之光。类矛盾构成张力。  类矛盾,是表面好象是矛盾,然而导向统一的真理。外在的矛盾使人惊奇、不解,但当我们深入下去,弄清它的条件和情况之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种情况,正是诗的张力。例如,罗·拉法雷斯的《出征,赠鲁卡斯特》: 亲爱的,你不要说我残忍, 撇开你纯洁的胸膛, 宁静的心窝,贞节的庵院, 拿起武器上战场。   是的,我现在追求着新欢, 那是战场的敌人, 我守护一把剑、一匹马、一个盾 用更加无邪的纯贞。   然而今天我虽然变了心, 会使你对我更崇拜, 亲爱的,我要是不更爱荣誉, 怎能说对你是真爱! 这首诗张力的形成,来自类矛盾。  本来是很爱的人,突然说要抛下她去追求新欢,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但这是假象,诗歌进一步发展,最后就点明题旨:“亲爱的,我要是不更爱荣誉,怎能说对你是真爱!”这不仅增加了诗的曲折,也使感情深刻化:从爱到不爱(类矛盾),再到真正的爱(导向实质)。好的诗都存在张力。  诗的张力,一方面使诗人确切给出一种意念,或者经验;一方面使读者能够有所感受、领悟,或者重建诗中世界。诗人不断增强诗的张力,不仅使其富有更多的弹性,更臻于严密,又使诗不至于松散、虚浮和陷于混乱。应该知道,张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而是一种技巧的活用和创新。  它是诗人运用各种媒介创造和显现诗的情境或智境,以达到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完整与统一,从而使诗歌具有一种生长性,即诗性意义,不因受时空限制而终止,而是不断地在读者心目中增殖。凡是亘古常青的诗,它的生长性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变弱。我们今天读中外古代的优秀诗篇,仍可能产生新的感性,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张力。  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诗永远是“现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