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浒传宋江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新水浒传宋江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新水浒传宋江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新水浒传宋江经典语录
新水浒传宋江经典语句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叫宋江死,宋江怎敢苟活?
就这样说的
李逵生性鲁莽,又十分重义气,尤其是对宋江,因此如果宋江被朝廷送来的御酒毒死,李逵必然造反,惹来麻烦,毁了自己为兄弟们创造的一切,因此宋江在决意喝毒酒时也让李逵喝。 希望能帮到你。
宋某不才,上不能报效祖国,下不能父母。
新水浒拍的怎么样,这个要和老水浒对照来说。
如果没有老水浒,新水浒不失为一部精品电视剧,然而有老水浒珠玉在前,新水浒自然就相形见绌了。
口说无凭,咱们对照一下两部水浒中“浔阳楼题反诗”这个情节,看看他们分别是怎样处理的。
先是老水浒中“浔阳楼题反诗”
老水浒中“浔阳楼题反诗”https://www.zhihu.com/video/1022884910981365760然后是新水浒中的“浔阳楼题反诗”:
新水浒中“浔阳楼题反诗”https://www.zhihu.com/video/1022885751494709248为什么选取这个片段呢?因为“浔阳楼题反诗”这个情节,不但是书中宋江命运的一次大转折,而且是全书中宋江唯一的一次感情大爆发,对塑造宋江这个人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宋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金庸先生在《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中用了八个字进行描述:“不文不武,猥琐小吏”。这八个字可谓刻画宋江入骨。宋江是一个基层公务员,是一个体制内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小人物,纵然在江湖上仗义疏财、号称及时雨,但那是社会秩序之外的名声,在真正的生活中,宋江是一个饱受体制压迫的人,在体制内他必须处处陪笑脸、说小话,曲意奉承,这也就造就了他谨小慎微、甚至是卑躬屈膝的性格特征,——这也就是金庸所谓的“猥琐”。
说到这里,我想起老水浒中李雪健老师演的宋江有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在走路时,一直是小碎步快走。这种走法在古代有个称呼叫“趋步”,是臣子见皇帝、下级见上级、晚辈见长辈时的走法,以别尊卑,所以历史上那些权臣到最后总要给自己弄个“上殿不趋”的特权。但我们看李雪健老师演的宋江,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一直都是这个走法,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体制对宋江的压迫、对他人格的塑造,已经是深入骨髓的。所以我真是佩服李雪健老师,没有对原著、对人物最深刻的理解,不可能有这样的表演。
但同时,宋江在内心是非常渴望自由的,他那么着意地结交江湖人士,我认为这就是他内心这种渴望的体现,寥廓江湖,天高海阔,鸟飞鱼跃,何等自在,这是宋江精神上的向往。同时他还有着宏大的理想,《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这一个“忠”字倒有一大半落在了宋江头上。
所以说,宋江在精神上是宏阔的、是渴望自由的,但在身体上却是猥琐的,是卑躬屈膝的。——也就是说,他的精神和肉体是矛盾的,而他的悲剧,太半来源于这种矛盾。
而在浔阳楼上,宋江喝醉了,他的精神首次冲破了肉体的桎梏,他的激情、他的志向、他的渴望、他的痛苦全部喷薄而出,于是就有了“题反诗”这个举动。
我们来看新旧《水浒传》里的这段表演。
李雪健老师的宋江,口里说着“赵王君啊赵王君,今日我偏要你识得我宋江”这样豪气干云的话,身体却是扭捏作态、语调扭曲,正是凸显宋江精神和肉体的矛盾,豪迈的语言、猥琐的肉体,两者形成极大的反差,给观众强烈的冲击。
而张涵予的宋江,则显然是没有这种矛盾的,你看他的表演,纯是一番豪气,纵然是为平生的不幸而落泪,给人的感觉那也是英雄落难。——但是,这样的人,可以是髀肉复生的刘备、也可以是数奇难封的李广,但唯独不应该是宋江。宋江是痛苦的,而张涵予则完全没有表现出这点。
老水浒中,编剧在这里为宋江安排了一个观众,也就是那个店小二,这真是神来之笔。因为宋江在这里宣泄感情,他是需要观众的,他的豪情、他的壮志,他希望都能有人看到,所以,编剧就在这里给他安排了个观众。
你看宋江和店家的几次互动,真是精彩绝伦。宋江题诗,先写了一句,然后回过头来问:“店家,你可识得?”店家回答:“客人笔走龙蛇,小人不认识”。宋江又写,全诗写完后,又回过头来问:“店家,你认得这诗吗?”店家回答:“不认识”。宋江念诗,念完后又问:“店家,你可认得我吗?”店家摇头,然后宋江说“终有一日,天下人都会记住宋江这个名字”。
宋江三次发问,一层比一层深入。其实,在一开头店家就说了他不识字,可宋江偏要问他,为什么?因为宋江这里并不需要店家真的认识,他只是要一个倾诉的对象,将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抱负倾泻而出。这时的店家对宋江来说,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天下人”的代表,所以,他要给店家念诗,让他知道我宋江内心是怎么样的,给他讲宋江的名字,要他记住,要天下人都记住。——这才是宋江。
而相较之下,张涵予的独角戏就差了太多了,纵然张涵予写了两首(老水浒把那首西江月删掉,我觉得删的挺好,一来那首词水平确实差,二来表达的感情和那首七绝是一样的,重复),纵然张涵予还有回忆杀,但没有互动的独角戏,确实很难表现出人物的内心。
另外再说一下李雪健老师,他三问店家,每次回过头来,嘴角含笑,但眼神却是凌厉冷冽,宋江之为宋江,这一个表情就完全表现出来了。这样的功力,张涵予那真是望尘莫及。
还有特别关键的一点,李雪健老师题诗,是自己动手写,使用长镜头,一气呵成。在书写过程中,李雪健老师根据人物的感情,笔触或轻或重、或张或驰,每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是对人物的塑造。最典型的,比如最后“郓城宋江作”的那个“作”字,最后一竖猛然拉下来。又比如最后在“笑”字上重重一描,都是极为精彩的表现出了宋江当时的精神状态。
而张涵予是用代笔,整个题诗的镜头支离破碎,而且由于是代笔,所以下笔必然是始终平稳、毫无波澜的,——人家写字的人又用不着去表现人物。整个字迹也就四平八稳,完全表现不出当时宋江那种激荡的情绪来。
最后再说一处细节,老水浒中的墙,那是真粉壁墙,而新水浒的墙,好像上面还贴着一层壁纸?老水浒墙上的字迹,是新墨压旧墨的,表明这都是客人们来随意涂鸦,并没有规划。你看宋江题诗,也是直接写在一幅旧墨迹的上面。而新水浒中,墙上的各首诗之间,整整齐齐,仿佛有人划了格子一般。宋江要题诗,也正好有那么大一块空白。——这是细节上的差异,说明新的确实不如老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