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六祖坛经经典语录

六祖坛经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六祖坛经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六祖坛经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六祖坛经经典语录



六祖坛经经典语句



读坛经一定要读敦煌古本,不要读宗宝本。

敦煌古本1万2千字左右,宗宝本2万字左右,多出来的内容全是后人添加进去的。

更可怕的是,2万字的宗宝本整体上全部是“汇编”出来的。

也即是,并不是宗宝本2万字的经文里有1万2千字内容基本与古本一致,只有剩下8千字的内容是后人杜撰的。而是,2万字经文整体是宗宝从大概三个不同渠道获取的内容互通有无“汇编”而成的。

坛经敦煌古本和宗宝本两个版本本人都读了,仔细对比之下,发现宗宝本是不可靠的、是不值得信赖的。

敦煌古本,六祖说法,生猛,厚重,直白,“以水入水,以言遣言”,话语不同,却无处不合佛意。

宗宝本很多地方都篡改、曲解、甚至毁坏了古本。

比如:1、

读神会“见亦不见”, “痛亦不痛”部分时,你读宗宝本肯定读不懂。原因是宗宝本编排错了,把神会说的话编排成六祖说的,逻辑全乱了,当然读不懂。你看看古本就知道这一品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宗宝本居然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你要是不信你自己可以把神会这一品两个本子逐句对照一下。

本人当时读宗宝本神会这一品怎么也读不通,后来读敦煌古本,感觉文义很通畅,就觉得奇怪,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逐句对照,发现原来有一句话古本里是神会说的,结果宗宝本不知是断句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把这句话标示为六祖所说,逻辑一下全乱了。

宗宝犯这种错误不足为奇,他自己在跋中曾说“余初入道,有感于斯,续见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其板亦已漫灭”。

在“续见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其板亦已漫灭”这种情况下,“汇编”而成的宗宝本出现神会品里这样的编排错误完全可能。

另外,宗宝自己并不是有证有悟的高僧大德,他只是对弘法有一腔热情。他“汇编”宗宝本时自己的水平是“余初入道”,于佛理解悟还不深,“汇编”的经文出现逻辑不通时,他有可能会以为是自己领悟力不够,从而没有怀疑是编排错误。

宗宝本是不可靠的、是不值得信赖的。

2、

对六祖讲“无念"的部分, 宗宝本画蛇添足,造成重大误解。

古本原文为“无者无何事, 念者何物?”,宗宝本为了对仗,增加了一个“念”字,把原文篡改为“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意思完全变了,而且后面宗宝本又自己添加了“念真如”来解释前面的“念何物”。这样一改,大乘佛法面目全非。大乘佛法本没有“能所”、没有“对待”。

古人也曾被这一部分困扰,就这一部分提出问题,问既然“念真如”,这个“念”和“真如”到底什么关系?

其实古本根本就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古本说得很简单,“念者何物?”,“性起念”。也就是自性本身就会起念,成了佛的有情一样有见闻觉知,一样有色声香味触。不分别,无染,这个性起的念就是正念、净念。

就如《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所云:

“大王。凡夫六识粗故。得假名青黄方圆等无量假色法。圣人六识净故。得实法色香味触一切实色法。”

如果如来之“无生法”就是没有任何的生灭、没有任何的念,就是没有任何的见闻觉知、没有任何的色声香味触,佛不会在这里“色香味触”字字分明的说“圣人六识净故。得实法色香味触一切实色法。”

所以过去得道的大德描述悟道后的变化:“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

不是色像(惑乱)困住了你,而是你依于色像(惑乱)所起的“色像各有各各自持之质感、之自性”这样的转识妄想困住了你。

就如楞伽经所云:

“如揵闼婆城。凡愚无智。而起城想。”

诸佛世尊之大圆镜智,如《楞伽经》所云:

“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

也即是,大圆镜智“随缘显现”之“一切色像”,如镜显像,“幻”如海市蜃楼,此“幻”即真实。

“而无妄想”,指诸佛世尊以海市蜃楼如实观海市蜃楼,不起转识妄想。

而“凡愚无智”,于海市蜃楼起转识妄想,起种种“质感”分别,起真实“城”想,也即起海市蜃楼有自持之“自性”想。

一念迷即凡愚,一念悟即诸佛,而“凡愚”与“诸佛”之“所见”,那个海市蜃楼,那个“现量幻境”,其实没有任何差别。

“现量幻境”即实相,即真实。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

“就是这样,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后成佛所悟跟当前这一悟一样,没有差别。”

所以维摩诘经说:

“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也即,诸佛之大圆镜智,会“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诸佛于此“随缘显现”之“一切色像”不起转识妄想:一,不起“我想”、不起“我”“我所”之对待想;二,不起事物有各各自持之自性想、不起事物有各各自持之“质感”想。

就如同明镜显现诸“色像”,一,不作“我”显现了诸色像想;二,显现的楼房、树木等色像如“幻”,都没有各各自持之真实自性。

所以“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

所以“世间”与“出世间”本就不二。

所以六祖说: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也即,于现世的红尘生活中,只要你于自心所现之“色像”、于自心所现之“现量幻境”,能如实观,把“色像”作“色像”观,不起“色像”各有自持之“自性”想,你当下马上“如鸟出笼”,当下“世间”即是“出世间”。

所以《楞伽经》云:

“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

此处“无相色像”之“无相”,即是强调无“事物各各拥自性而自持”之妄想相。

此处“无相色像”之“色像”,即是强调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那个“空无内容”如幻之“色像”本身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其“拥自性而自持”之“自性”、之“质感”是凡夫妄想出来的。

所以,“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所以,凡圣之殊,系于迷悟。

不是万念俱灭就成圣人了,那样圣人无异于木石。

所以《华严经》有云: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也即,凡夫念念迷时,诸佛念念是正觉,凡夫念念染时,诸佛念念净。

而凡夫之念念,即是诸佛之念念,这里没有两个不同的念。是同一个念,于此念上转识妄想起,即众生心起,于此念上转识妄想息,即法界显现。

佛即是法界,法界即是佛。

所以说“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

所以说离开众生各种“心念”,“佛”就无所依,离开众生各种“心念”,就无所谓有“佛”。

所以说要灭的不是“心念”本身,要灭的是转识妄想。

“性起念”,真如自性本来就是靠念彰显,念是佛性之用,佛性是念之体。

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念就是佛性,佛性就是念。

所以我们不靠“灭心念”来“灭烦恼”,因为这样“灭烦恼”无异于杀佛,因为“烦恼即是菩提。”

我们要灭的仅是转识妄想而已。

其实佛为了避免大家堕入“定即是一念不生”这种外道邪见,在楞伽经里对这个问题多有阐述。

比如,《楞伽经》有云:“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识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你看在这一段,佛说得非常清楚。转识、藏识和真相的关系,非异非不异,就如同土和泥团的关系。如果说转识和藏识真相不同的话,也不对,因为转识是依于藏识和真相而起的,就如同泥团本来就是依于土的,无土不成泥团。

但如果说转识和藏识真相就完全一回事儿,也不对。因为如果说完全是一回事儿,“转识灭,藏识亦应灭”,但实际上藏识不灭!也即虚妄之“相”会灭,但下面为虚妄之“相”所依的那个“实相”是不会灭的。

虚妄之“相”不是凭空而起,虚妄之“相”是依于真实之“实相”而起的。所以佛强调,“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识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也就是,那个自真相识,藏识,是不会灭的,它会流注不息。觉悟以后,“但业相灭”。也就是所谓的成佛,灭的是业相,灭的是转识,灭的是纷繁的妄想。

也即是,成佛后,“性起念”,成佛后,我们的法身仍然会起念。但这时和成佛之前不同的是,对于这时性起之净念,你不会再枉加“扭曲”(Transform)了,也就是“转识”或者“业相”已经灭了。

所以,你千万不要堕入一种邪见,认为成佛后,或入定后,“藏识灭”。如果你认为成佛后,就万念俱灭,一块冰放身上,也不会感觉到冷,火炉生起,也不会感觉到暖,你以为这样就叫“空”了,佛说你这样的见解“不异外道断见论议。”看楞伽经里另外一段:“如修行者入禅三昧,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而作是念,识灭然后入禅正受。实不识灭而入正受。以习气种子不灭,故不灭。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这一段佛再警告,很多错误的见解认为,只有“识灭”,“然后入禅正受。”,而实际上呢,“习气种子不灭”,所以藏识也不灭。那什么灭了?“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是你的分别心灭了,心里的二相灭了,然后“摄受不具”,没有“摄”、“所摄”之虚妄对待,没有“受者”、“所受”之虚妄对待,没有“我”和“我所”之虚妄对待。

应该无所受而受。楞伽经里,佛还说了一个偈子:“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彼业不坏。”佛强调说,我虽然常说空,但不要把这个空理解为“断灭”。生生死死如幻梦,而“彼业不坏。”业力,也就是习气种子是不会坏的。

凡圣之殊,系于迷误。

迷的时候,依于这些习气种子产生的念会起转识妄想。悟后的圣人,“性起念”之后,不再于此性起之净念之上叠加转识,能“净念相继”。所以六祖说得简洁明了,“无者无何事,念者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性起念。虽即见闻觉之,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这才是古本的原文,这才是禅宗的“无念”。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3、

六祖的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宗宝本改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宗宝们落在了“空”边。4、

“烦恼即是菩提”这句著名的话,在古本里出自志诚盗法那一章,六祖是在与志诚的对话过程中,突然“图穷匕首现”,说出“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这个绝妙机锋。六祖说法之智慧、说法之生猛,在此处锋芒毕露。

而宗宝在志诚盗法那一章,把“烦恼即是菩提”这句话完全给删去了。

可能是宗宝们领会不了“烦恼即是菩提”这句大乘要义是怎么“亦复如是”与上下文联系起来的,宗宝们理解不了这句话是整篇的画龙点睛之笔。

估计宗宝们认为六祖这句话放在结尾孤零零地太突兀,所以他们就直接把六祖这句“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整句删除了,并且把前面志诚主动向六祖表白自己是神秀弟子的内容,篡改为六祖事先发现了志诚,志诚被迫承认自己是神秀弟子。

总之,六祖给志诚说“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 是六祖因机说法的神妙之笔,和整篇事件内容结合的紧密又巧妙,不愧是六祖,随机说法,摘个柳叶就可以当飞镖直击你心。

六祖这里突然貌似“突兀”地说出“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 这句话,其实与前面整段的内容关系紧密。这句话就是类似禅宗里的“机锋”,这个是需要你自己去悟的。

因为宗宝对本篇对话之间的巧妙联系领会不了,所以他把最重要的一句删了,把事件的逻辑关系改了。看来这个“机锋”宗宝们是没能接住。

我们按传统,在这里也不把它讲透,大家去买本古本这一部分自己参参看吧,这句“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大有玄机,妙得很。

宗宝本现在居然能这么流行,真是坛经的悲哀。5、

六祖有个偈子叫“动净偈”,宗宝本改为“动静偈”。

六祖这个“动中有净”,和前面的“无念”为宗是一脉相承的。此“净”和彼“静”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静”相仍属耳根境界,而动中有“净”这个“净”,已经完全超越了境界、相这些层面了。

六祖在这个“动净偈”里想要表达的思想,个人觉得就是“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就是不落两边,而取中道的大乘教义。

这个“动净偈”和前面六祖的四句偈里“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是同一个“净”字。

真不明白宗宝们为什么非要把古本的“净”字改成“静”字,为什么弃这个“动中有净”之“中道”义不取,非要落在层次那么低的“动”相、“静”相中去。6、

类似上面玄妙处宗宝们吃不透六祖而乱改六祖的地方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了。7、

宗宝本增加了很多古本没有的六祖与弟子的对话,估计这一点是宗宝本为什么现在这么流行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家觉得宗宝本全,这些后增加的故事趣味性也强。

但我们终究不应该把《坛经》当成《故事会》读啊。

客观地说,撰写对话的人水平已经很高了。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佛祖的实义实在是微妙高深,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东西,其实在微妙处已经背离祖意了。

比如,宗宝本增加了一个六祖和弟子的对话,来讲“常”和“无常”,正话反说,好像很像六祖的风格,和经典的佛经对着干。佛说“常”他偏说“无常”,佛说“无常”他偏说“常”。

杜撰这一品的人好像很高明,吃透了佛理的“常”和“无常”。可是他忘了楞伽经里佛一直强调的离四句其中一离就是要离“常”和“无常”,真如非“常”,亦非“无常”,最后连这一“非”都要离掉。

佛讲法,刚开始入手启发你的时候往往是“带妄显真”,先给你强调一个“真”,从而让你明白自己之前的东西是妄想。等你明白之后,佛会再回过头来把这个自己显的“真”再破掉。

因为第一义谛是要“绝待”的,也就是没有“对待”,没有所谓的“真”,也没有所谓的“妄”,也就是佛楞严经里所说的“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佛法所说最后的那个东西就是一切浑然天成,离“一异”。所以,哪有什么“常”,又哪有什么“无常”,你既然立,你最后有没有破?

这么微妙的东西,后人去杜撰,觉得自己能讲得清楚吗?这些古本里都没有,都是后人杜撰的。

坛经之所以被称为经,不被称为论,就是因为是六祖说的,大家给与无限的信任。后人自己的东西竟敢登堂入室往坛经里面塞。8、

宗宝当然知道谤经罪大,所以他在跋里给自己开脱了一下,说:“余初入道,有感于斯,续见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其板亦已漫灭”。

意思是他没有古板,“篡改整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9、

建议只看敦煌古本,不要像本人一样敦煌古本和宗宝本都看。

原因是你两个版本都看的话,事后回想起来有时会搞不清楚哪些内容是敦煌古本的,哪些内容是宗宝本的。

以上是关于坛经的两个版本的对比。

既然敦煌古本才是正法本,那到哪里去找坛经敦煌古本呢?

因为现在图书市场流通的坛经几乎清一色全部是宗宝本。

连正规寺庙的佛经流通处,坛经的敦煌古本也难得一见,流通的全是宗宝本。

哪里去找坛经敦煌古本?

中华书局出版的郭朋先生编辑的《坛经校释》,采用的是敦煌古本坛经。

“原本无何上之念字”

这本《坛经校释》有如下特点。1、

此版本坛经经文采用的是敦煌古本,而且把整理古本时个别字的增减都标注出来了,这一点很好,非常珍贵。

2、

说句不敬的话,虽然推荐郭朋先生这个版本,但郭先生本人对坛经的理解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很多地方他领会不了坛经的高深,就到处批评六祖这里不合逻辑,那里不合逻辑,甚至批评六祖一个很关键的偈子“鄙俚”。

让凡夫觉得都合“逻辑”,那还是六祖吗?

3、

但不得不承认,这本书郭朋先生做了一个很好的校勘和编辑工作。这个工作的成果,来自于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这本书成书于上世纪82年,郭朋先生想必投入了很多的心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郭朋先生致敬致谢。

郭朋先生引用了很多其他经的原文来注解这部坛经,不管他自己的注解水平如何,但他在坛经相关处引用编辑的那些其他佛经经文,非常方便大家对照。

4、

另外郭朋这一版收录了契嵩法师写的经赞,这个赞写得非常好。仅这个赞就值这本书的价钱。

5、

这本书还收录了胡适先生所作“坛经考之一”。

胡适先生当然是学界巨擎,待人又宽厚温良,所以广受尊敬。但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胡适先生当时也是佛学界的“名人”。

他以他学者特有的“考证”习惯,质疑过佛教界的很多人事,比如虚云老和尚的年龄、坛经的真伪等。

从这篇“坛经考”,大家也可以顺便一窥学者是怎么对待学佛和佛学的。

6、

郭朋这一版还收录了《曹溪大师别传》,宗宝本大部分添加的内容都来自这个《曹溪大师别传》。

也即郭朋这一版坛经底本虽然用的是敦煌古本,但内容比宗宝本还全,因为宗宝本大部分添加的内容来自这个《曹溪大师别传》,而郭朋这一版在书的附录里收录了这个《曹溪大师别传》,虽然他收录这个《曹溪大师别传》主要是为了证明宗宝本篡改了坛经。

胡适先生考证过这个《曹溪大师别传》,结论是里面很多时间,地点,人物都对不上。

7、

这一版包括一篇郭朋先生自己写的序言。

序言里详细记录说明了坛经敦煌古本在哪个年代被谁“编辑”过、最后坛经的几个版本是怎么演化出来的。

序言里也陈列了历代古德对“宗宝本”的质疑和批评。

也即,对宗宝本的质疑和批评,自古就没有断过。

8、

郭朋这一版还收录了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写的六祖碑铭等文章,包括宗宝写的跋。

总之这一版书收录的和坛经相关的东西非常全。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蜻蜓FM

https://m.qingting.fm/vchannels/30526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