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项羽本纪经典语录

项羽本纪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项羽本纪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项羽本纪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项羽本纪经典语录



项羽本纪经典语句



因为司马迁对项羽比较推崇,把他当作一个失败的英雄来写。在《史记》中也只有项羽和陈涉特殊。项羽不是皇帝,却把写进了本纪。

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以上,是《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最后被杀的经历。

按照这里的记录,项羽在看到汉军骑司马吕马童后,说:“这不是我的故人吗?”然后吕马童指着项羽说,这是项王。而后项羽又说:“听闻汉军用千金要购买我的人头,并且要赏赐其万户,那么我就成全他。”接着项羽就自杀了,于是王翳就取了项羽的人头。

关于这里的记载,太史公用了春秋笔法,导致很多人以为项羽遇到的故人就是吕马童,但是却由王翳取了人头。

可事实上,项羽遇到的故人从始至终其实都是王翳,为何?

因为王翳是西楚降将,所以才是项羽真正的故交。如《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对于王翳的记录:

王翳,以郎中骑汉王三年从起下邳,属淮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这里的下邳,秦时属郯郡,楚汉时又属西楚东海郡。显然,在汉三年那个汉军主力被困荥阳的时期,王翳只可能是以西楚降将的身份加入到汉军旗下的。

所以太史公这里的记录,其实就是在形容当时项羽在绝望的时刻已经连人都认不清了。而项羽虽然认不清楚,可汉军将领却都听清楚了,于是为了尊重项羽,便由王翳这个故人去拿项羽的人头。

然后再看太史公是如何描述汉军士卒去争抢项羽尸体的记载?

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这里的记录,太史公再一次用了春秋笔法,导致很多人以为最后获得项羽尸体的那几个人,就是普通士卒,仅仅因为获得了项羽的尸体,便一跃而起,成为列侯。但其实,这里太史公之所以这么描述,只是为了渲染当时汉军中的各派系为了争夺杀项羽之功而进行的内斗。

至于最后获得项羽尸体的那几个人,也从来都不是无名之辈,而是汉军中的高层将领:

杨喜:以郎中骑汉王二年从起杜。属淮阴,后从灌婴共斩项羽,侯,千九百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以上,这是杨喜的封侯记录。大家请看清楚,这里杨喜早在汉二年便加入了汉军,并且是以郎中骑的身份,那么请问历经数年的大战,杨喜还可能是郎中骑吗?当然,这个郎中骑目前笔者的猜测也是郎中骑将,汉军中堪比都尉的高级军官,只是目前还存疑,无法定论。但杨喜虽然是在汉二年加入,可是最后也标注的很清楚,属淮阴,也就是大将军韩信的下属。

吕马童:以郎中骑将汉王元年从起好畤,以司马击龙且。复共斩项羽,侯,千五百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以上,是吕马童的封侯记录。相比杨喜来说,吕马童不仅加入汉军的时间更早,而且从开始就是汉军中的高层将领,如其当时的身份,郎中骑将。而后又是以司马的身份参与齐国之战,那么请问这样的人,会和普通士卒那样去争抢项羽的尸体吗?

吕胜:以骑士汉王二年从出关。以郎将击斩项羽,侯,千五百户,比杜衍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以上,是吕胜的封侯记录。这里也标注的很清楚,汉二年是骑士,但是之后很快就升迁为郎将了,也就是汉王刘邦亲属的禁卫部队。所以这样的人,显然也不会和普通士卒那样去争抢项羽的尸体。

杨武:以郎中骑将汉王元年从起下邽。击阳夏,以都尉斩项羽,有功,侯,七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以上,是杨武的封侯记录。如果说前几个人还不是非常明显,那么最后一个杨武就被史家明确标注了升迁顺序。汉元年,杨武以郎中骑将的身份加入汉军,而同时期樊哙也才在三秦之战中从郎中升迁为了郎中骑将。之后到楚汉时期,杨武又成为了都尉。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楚汉军制比较复杂。而按照樊哙的升迁记录,是从郎中到郎中骑将,再直接到将军。而其他将领很多都是从都尉直接升到将军,所以目前唯一可以判断的就是,郎中骑将大致上等同于都尉。

不过杨武这里的都尉,应该是骑都尉,比一般都尉级别要稍微高一点。但无论杨武是前面的郎中骑将,还是后来的都尉,已经都是汉军中的高级将领了,麾下士卒少说都是有数千的,那么请问这样的人,还会亲自下去和士卒抢夺项羽的尸体吗?

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既然他们几个人的身份决定他们不可能亲自下马去抢项羽的尸体,那么为何最终获得项羽的尸体,并以此封侯的人会是他们呢?至少太史公是这样记录的。

所以说太史公这是春秋笔法。

刚才的那五个人的中,王翳和杨喜是明确的大将军韩信下属;而吕马童和杨武,按照他们的记载来说,应该是属于灌婴郎中骑兵里面的将领。最后的吕胜,则显然是隶属于刘邦直属的郎将序列。

所以,这里太史公表面上是在描述士兵争抢,其实是在反映汉军从杀掉项羽那一刻起,各派系就开始互相争斗的现实。

而就算有争抢,也顶多就是这几位将领的下属士卒去参与争抢,最后则由他们领功罢了。

另外要说的,就是太史公在这里最后的描述语段,感觉这五人好像是一起被封赏的,还"分其地为五“。事实上,这五人不仅不是一个时间封的,而且他们的封赏食邑也是有很大的不同:

吕胜:七年中,封涅阳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为刘邦直属)吕马童:七年正月己酉,封中水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为灌婴直属)王翳:七年正月己酉,封杜衍侯,食邑一千七百户。(为韩信直属)杨喜:七年正月己酉,封赤泉侯,食邑一千九百户。(为韩信直属)杨武:八年三月辛卯,封吴房侯,食邑七百户。(为灌婴直属)

如上,最早封侯的是直属于刘邦郎将系统的吕胜,食邑也很多,这无可厚非,毕竟是天子亲信。

然后接着是三人,其中封赏最多的却不是灌婴的人,而是原本属于韩信下属的杨喜和王翳,他们分别是一千七百户和一千九百户。

或许大家会疑问,为何他们二人是韩信的人,还封赏这么多呢?

首先,韩信此时还没被杀呢。其次,因为汉七年发生了汉匈之战,刘邦被围平城,虽然之后刘邦逃脱,当时汉匈北境的局面却非常紧张。所以答案就明显了,人人都知道韩信的部下骁勇善战,故而此时对他们加封并多封,自然是为了安抚他们,并让他们帮助汉庭渡过危难。

最后则是杨武,因为既不是天子近臣,也不是韩信麾下骁勇善战之将,所以便最晚封侯,而且也只有区区七百户。

以上内容,就是太史公在描述项羽死前死后的有关人员记录。表面上看似很简单,但是因为太史公用的春秋笔法,所以如果不参照其他记录,那么请问有几个人能真正看懂这里的记载?

但你能说太史公乱写了吗?不,太史公把该写的都写上了,只是你看不到罢了。

司马迁在汉朝受到腐刑,因此,对于当时的汉朝多多少少还是怀有不满的。但是,他是史官,不能篡改历史,因此在行文之中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这种情感。在《史记》中有很多地方都有贬汉的章节:比如对于在汉室一直不得志的李广和通达的卫青就明显地有扬前者抑后者的倾向。对于败于刘邦手下的项羽,自然也要抬高一下他的身份,对照书中描绘刘邦令人不齿的章节,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一点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