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心坎的经典语录
眼里一片海,我却不肯蓝。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
月亮回到湖心,野鹤奔向闲云,我步入你的梦。
我为两件事来到这人间,一是感受温柔,二是领略山河,仅此。
我想和你一起去看五月的海,在六月的暖风里奔跑,撑着伞走过七月的雨夜。而我只是在四月的早晨醒来,想起你。
不相信世界就是这样,在明知道有的时候必须低头,有的人必将失去,有的东西命中注定不能长久的时候,依然要说,在第一千个选择之外,还有第一千零一个可能,有一扇窗等着我打开,然后有光透进来。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爱情保持一生,或者相反,极为短暂,极为短暂,匆匆熄灭。愿我从此不再提起,再也不提起过去。痛苦与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黄昏华美而无上。
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细雨中的日光,春天的冷,秋千摇碎大风,堤岸上河水游荡。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琥珀里的时间,微暗的火。一生都在半途而废,一生都在怀抱热望。
终有一天,你会跨过静谧无声的洗墨江,离开群山环抱的旧桃源,来到无边阴霾的夜空之下。你会目睹无数不可攀爬之山相继倾覆,不可逾越之海干涸成田,你要记得,你的命运悬在刀尖上,而刀尖须得永远向前。愿你在冷铁卷刃前,得以窥见天光。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
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四月,应该磊落光明。
浅草刚好掩埋了马蹄,
纸屑刚好誊写了雨季,
花枝刚好勾勒了鸟趣,
新茶刚好蔓延了归期。
我带着清新的眉色,温暖的鸡鸣,
以及生动的黎明,
从深夜,走向你。
苍绿近似你,浮了这壶十里桃色。
从此飞扑云雀翅,陪你等六月淅沥。
话到七分,酒至微醺;
笔墨疏宕,言辞婉约;
古朴残破,含蓄蕴藉,
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
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
温暖而不炙热,
覆盖我所有肌肤。
由起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
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人说: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可实际:
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
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
但终究:
鹿踏雾而来,鲸随浪而涌。
你没回头又怎知我不在。
可我看来:
鹿见人而惊,消失于林深,
鲸踏浪而上,搁浅于浅滩,
亦如我见你,如碌如惊。
终究:
鹿惧人前,潮退鲸落,雾气藏你心。
不见你,不见我。
在五年内完成A-Level和本科学位,大多数人需要写两个重要的文书,一个是个人陈述,一个是论文 这两者有几个共同点: 1。对你们而言,这两个是最花费精力的文书。前者保证你进入大学,后者保证你顺利毕业。 2。有很多来历不明的书写建议。 可以概括为“早早着笔,认真对待”。 3。如果你想拿到学位证,这两个都是你不得不写的文书。 当我深深地回想起那时写个人陈述,曾问过我的室友对个人陈述有什么看法。第一想法:烦烦烦。第二个想法:难难难。为什么?因为不得不写那些关于自己的东西。 你之前写过吗?从来没有!!! 据UCAS网站(本科申请网站)所说:“课程导师通过个人陈述比较申请人,所以要尽量让自己脱颖而出。”不幸的是,这条建议不代表你能花般编造:可以润色但不能用PPT演示出来。你必须通过UCAS提交,而这个网站考核的并非平面设计,所以文章的独特性全部取决于写文书的人。 UCAS还建议申请人:“不要提及大学或学院名称,以及想要选择的相似学科。”UCAS提醒那些想要申请两所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学科,并且用一份个人陈述去申请两个的同学,这么做很危险。浏览个人陈述的导师们能看出来。硕士申请也同一道理,要么写个general的PS,申请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都能适用,要么就勤快点,针对各个学校认准你要申请的专业各写一篇。 只是估计你签的中介文案不会这么勤快。 研究生Lauren Cantillon表示:“如果你的PS并不能看出你的意向和兴趣,在面试那天导师也会问及,慌慌张张词不达意好印象绝对大减,这个申请估计可能就没戏了。”为此,就更有理由抓紧时间好好写。 不过,英国大学硕士申请面试并非普遍。 个人陈述里第一个严格规则就是不能撒谎。谢菲尔德大学英语语言毕业生Natasha Daniels解释了为什么不能这样。 “写申请时,我说我对其他语言很感兴趣(事实上并非如此),并且我目前在学习日语(假的)。 当我进了学校,我的导师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看了我们的个人陈述(所以说,你们以为递交完申请拿到offer个人陈述就没啥用了?),就把我分到了日语形态学那组。我不得不承认,我用了两个小时才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不过,说谎并不是个人陈述里唯一不允许做的事。 另一个就是切忌毫无根据的加入自己的想法。据荷兰教学教育顾问说:“最糟糕的例子就是,关于某学科,大谈个人理解想法,而又不解释为什么。”这种无厘头无逻辑的事情其实你们也没少干。 但更重要的是,不要用个人陈述去取悦考官。这也是一个对自己的挑战,你所能做的,仅仅是写一些关于自己的东西。 文书给你提供了一个关于课余活动自我表扬的机会,并且在个人陈述里,你可以诚实地说说你为什么会喜欢你所选的学科。自我表扬并不表示可以毫无边际毫无底线的浮夸自己,那种假假的腥气歪果仁也是能嗅到的好嘛,中国人谦逊的秉性呢? 大多教育界人士都怀疑大学申请是不是有点把课余活动当成“拍卖”了。 Cantillon同意这种说法:“从14、5岁开始问‘你有哪些特长可以吸引大学’这就把个人爱好变成了诱饵。你要取悦他们,就要把你的申请写漂漂亮亮,空洞无物无材可取又会让你心生怨怼。 曾和朋友们投过票,很多人证实了大学面试时,为了获得爱丁堡公爵奖一二三名很“痛苦”。 那么,个人陈述到底应该是什么样? Connell说:“每句话都应该清楚明了地说明,为什么应试者会在他/她所选的大学学科里成为优秀的学生。 伦敦大学扩招负责人Anne-MarieCanning建议不要油嘴滑舌。她说:“申请人经常用一些同义词使个人陈述变得复杂难懂。 真的没有必要这样,我们只是想听听你说选择这门学科的理由。” 不妨说说你对未来的期望和理想,至少要和你选择的学科有关。20岁的企业家Will Roberts告诉我:“后来想想,我当时应该多说说我选择这门学科的原因,在我获得学位之后如何去用它。 ”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在17岁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想做什么。但是我认为这让导师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人。” 尽管在这个时代,令人郁闷的个人陈述也许看似过时而笨拙,但它跟大学一样有用。Cantillon说:“求职时,硕士毕业时,我都必须写个人陈述。 求职信加简历本质上就是个人陈述,只不过它是用来申请工作而不是大学。” “它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我记得我父亲说过‘你申请的是你的后半辈子’,所以,在你交申请之前,有人帮你看看,这是个很好的演习。” 书写个人陈述的时间也很关键。LSE研究生James Deacon强调:“即使你不申请牛津剑桥医学院(因为申请时间比其他要早),也要提交试试。 ” PS: 个人陈述101 不要抄别人的,网上的也不行。 这是个练习,大学里的论文会通过防抄袭软件检测 不要说谎,即使你认为这是在“虚张声势“ 如果你喜欢什么,就直说,不要怕别人会讨厌 检查你的拼写,这种错误会显得你很low 不要陈词滥调,堆砌华丽辞藻 该行动的就行动起来吧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