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析经典语录
(此文原作者为微博某道教博主)
本门初学书单试拟
岁次戊戌,七讲初结,因门下有弟子请问宜读何书,欲答之,则贫道读书既少且浅,欲不答,则恐门下接引乏缘,故勉强拟一书单,试以促进同门,学修不辍,共勉。
——戊戌白露,岛城张不动于黍室
一、基础书目
1.玄元诸子之书:
《老子》道德真经,《庄子》南华真经,《文子》通玄真经,《关尹子》文始真经,《亢仓子(庚桑子)》洞灵真经,《列子》冲虚真经。
【按】以上六种是道家诸子中所遗真经,上真亲书,列圣垂文,珍贵无比,必读之首要,当为立身之根本。
2.百家经典之书:
《论语》《墨子》《中庸》(《礼记》)《尚书》《周易》《诗经》《孟子》《荀子》《韩非子》《公孙龙子》《邓析子》《鶡冠子》《管子》《尸子》《尹文子》《慎子》《申子》《鬼谷子》《商君书》《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四经》《天一生水》《性自命出》等帛书简书新出者。
【按】以上古书并诸子之书,为道教综罗百家之真源活水,并应习之,然自邓子而下所列者大抵黄老、刑名之学,义类颇近,虽不深究也须泛读。
3.筑基进补之书:
《左传》《战国策》《竹书纪年》《逸周书》《楚辞》《尔雅》《说文解字》《素书》《孝经》《论衡》《太玄》《法言》《春秋繁露》《七纬》《白虎通》《周礼》《仪礼》《世说新语》《鵩鸟赋》《大人先生传》《难自然好学论》《神灭论》《原道》《天论》《周易正义》《皇极经世》《传习录》(各先生集)《老子衍》等。
【按】举些可泛读的,但里面精髓不少,尔雅、说文以培初慧,纬书、论衡皆可深研,而玄(魏晋)、理(宋明)之学亦不宜不知。
二、修行书目
1.修养之书:
《老子指归》《河上公注》《太平经》《西升经》《老子想尔注》《老子王弼注》《周易王弼注》《崇有论》《庄子郭象注》《列子张湛注》《庄子成玄英疏》《老子成玄英疏》《老子李荣注》《玄珠录》《阴符经》《太极图说》《近思录》《中国重玄学》《中国道教思想史》等。
【按】略择数种道体之论,直指玄要,可与老庄孔墨诸子互参,耽玄味道,令使知妙。
2.行持之书:
《周易参同契》《黄帝内经》《抱朴子》《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庭经》《养生论》《养性延命录》《登真隐诀》《坐忘论》《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化书》《悟真篇》《金丹四百字》《钟吕传道集》《白真人语录》《灵源大道歌》《养生咏玄集》《清静经》《内观经》《四品经》《道门十规》《龙门心法》等。
【按】欲为性命双修者,日常可习,推敲丹火,初通仙道。然丹经万卷,各家各法,应从师请教有无相抵处,如不宜看则切勿贪法多览,所谓过犹不及,以免下手时反成魔障。
3.经教之书:
《太素经》《赤松子章历》《三皇内文》《洞神三皇仪》《灵宝五符序》《仙公请问经》《上清大洞真经》《真诰》《三天内解经》《度人经》《生神章》《千真科》《科戒营始》《要修科仪戒律钞》《本际经》《妙门由起》《玉诀音义》《上清灵宝大法》《天心正法》《玉堂大法》《黄箓大斋立成仪》《皇经》《雷经》《立教十五论》《长春真人西游记》《天坛玉格》《大成金书》《道教义枢》《道藏目录详注》等。
【按】道经法藏如海,不可尽撄,略举数种,使初识多端,粗知经教科诫而已。
三、参考书目:
1.博物广见之书:
《山海经》《列仙传》《搜神记》《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神异经》《博物志》《风俗通》《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拾遗记》《甄异传》《幽明录》《玄怪录》《酉阳杂俎》《宣室志》《夷坚志》《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耳食录》《聊斋志异》《天官书》《步天歌》《开元占经》《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草木鱼虫疏》《毛诗名物解》《异物志》《授时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梦溪笔谈》《本草纲目》《茶经》《营造法式》《海国图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昭明文选》及《律历志》《食货志》类等。
【按】略举数种志怪、博物之书,读之须择详略,否则其帙浩繁逐之不返。自山海经至博物志,颇可细究。志怪小说中,则酉阳杂俎以上犹多重“志”,亦有趣,自唐小说以下,重善恶说教,舍真入伪者多。又星历动植农工之学,亦可涉猎。最后类书、文选、史志之篇甚广,择其玩味即可。
2.外道互参之书:
《孔子家语》《申鉴》《颜氏家训》《贞观政要》《韩昌黎集》《五经正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容斋随笔》《日知录》《明夷待访录》《奥义书》《薄伽梵歌》《瑜伽经》《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阿含经》《华严经》《维摩经》《金刚经》《法华经》《坛经》《楞严经》《圆觉经》《古事记》《阿维斯塔》《景教碑》《宣元至本经》《序听迷诗所经》《圣经》《九十五条论纲》《古兰经》《布哈里圣训》《五更月》《诺斯替主义文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理想国》《物理学》《形而上学》《几何原本》《论自由意志》《精神现象学》《存在与时间》《哲学研究》《金枝》《金花的秘密》《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梦的解析》《古代西亚北非文明》《西方哲学史》《物理学史》《宗教思想史》等。
【按】自中国之儒教,印度教、佛教与中古三夷教之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皆与我教有历史联系,宜略知之,又密教、藏教、神道、花郎、萨满、苏菲、诺斯替、德鲁伊等,都可稍及。而印度之沙门、希腊之哲学,与中国诸子之学,列侪一时,实可互参。复略举其西哲,以期粗知彼科学、心理学、人类学宗教学之往来。
记:尝有弟子、居士问余,辄曰:欲学道,不知看何书、亦不知如何看,至数年无功,余谓真托辞耳,实乃一懒字,然贫道亦懒甚,聊以此文搪塞之,可保数年无敢托“不知如何”之辈复得瑟于面前乎!当浮一白。
——2018.9.8于青岛北岭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