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叶庭经典语录
叶玉庭是我老公,我老公是叶玉庭!我是叶玉庭他家老婆!
我知道《人间失格》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念初中(或者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真正看是在念高中的时候,应该会比较符合题主说的年龄层,就说一下我的想法。
个人觉得《人间失格》现在的流行和丧文化是有一点关联的,我们先随便摘一句里面太宰的话
图是截取自句子迷的,这句话原本究竟在是《失格》的那个部分我也不记得(人间失格我只看过一边而且看完就再也不想看第二遍了),所以只是单看这个句子讲的是什么——一个不擅长拒绝的人担心如果自己哪天拒绝了别人就会导致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出现裂缝。
不知道题主会不会有这种类似的想法,如果有,那么这就是我心里太宰语言的狡猾部分之一了。读者很容易和他的文字产生共鸣,一有了共鸣,读者可能就会再次使用里面的语句去代表自己的观点,然后传播出去,让更多可能有过相同想法的人看到,这些“其他人”一看,就很可能会想“哇这个作者太懂了有时间我也去看看这本书吧”,比如说我:
初中的时候偶然查了一下《失格》的经典语录,看到了“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而我当时又正好被每天枯燥又压力山大的学习烦到不行,于是在看完那句话之后我就想,一定哪天要看看这本书。
在网上搜索《人间失格》经典语录,各个网站的内容出奇的一致,什么“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人明明一点都不了解对方却彼此视为挚友”“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等等。
虽然我拖了可能两三年,但是终于在高中的时候读了。结果是看完之后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看完之后顶多算可以理解加上同情,而且因为之前读了电子版的《奔跑吧,梅勒斯》,就算真的读了《失格》,也差不多推翻了我以前对太宰治的理解。
我认为《人间失格》狡猾的地方就是主人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幸。书里大部分时候每一句叙述应该都是建立在了作为不幸者的基础上道出,这样一想,那么用自己的嘴再次说出这些话的人大部分很可能也已经把自己放在“有着相同不幸地位”的处境上,诉说自己的无力感。大藏叶庭的自我放弃这正好为因为学业工作感到疲劳忍耐程度到临界值想要自暴自弃的朋友们提供了合适的语言抒发情绪。至于题主说的这两年的中学生……在这两年还在这个阶段的朋友们应该大部分都是00后,再就是99年的,正好属于现在丧文化流行的年龄区间。
说得不好听一点,整日谈死多low呀,太宰的文字细腻还一针见血,就正好成为了一个丧的输出方式。
当然,我不觉得太宰治很丧。
读太宰治不能只读《人间失格》。
看到拿太宰的话负能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说生而为人好抱歉的,我好想说:
生而为人真的不是他的原话,那是引用的。
关于楼下提到的文豪野犬。
我大概是16年左右在追文野,现在淡了。
不得不说春河35老师笔下的太宰是真的很帅(虽然我没过多久就转粉中原中也),反正除了普希金以外大部分的角色人设都还是做得挺美型的。动画骨头社的画风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的,像是病弱美青年老陀直接被画成上了年纪的大叔(划掉),但是动画化的影响确实比漫画广。
我认同文豪野犬的影响。我个人就是因为看了文野,对其他的角色的原型三次作家产生了兴趣,逐渐开始看他们的书,也偶尔看看网上别人自汉化的文章。看文野以前我只认得太宰治,只知道《人间失格》,但是现在我会去看泉镜花的《歌行灯》,樋口一叶的《青梅竹马》。不过就我观察这样的人似乎还是占少数。现在在各种能够看到同人创作的平台,像是lofter,输入太宰治芥川龙之介,几乎看不到三次作家本人相关的内容,被文豪野犬霸屏了。以前也有在首页见到讨论要不要在角色名字前加上文野,和作家本人分开。但现在都9012年了作家tag还是被文野霸屏,所以真的觉得转去看作家本人的作品的朋友还是算少数吧(当然也可能是人家看了但是不说话)。
另一点是作为原作的朝雾卡夫卡在角色设定上虽然很多都和三次作家本人有关,但还是做了非常非常多的魔改。比如说三次太宰其实是芥川的迷弟,但是文野里却是反过来的设定,也说明了文野这个作品其实和三次作家本人的生活是完全脱节的(架空的横滨里的异能者嘛)。虽然日本文豪相关的二次元化创作不少,但是这种大幅度魔改感觉还是挺少见的,所以文野对于三次作家而言真的只能起个宣传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