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同行里经典语录
影片《伴我同行》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尸体》。
史蒂芬·金借这篇小说缅怀了自己的少年岁月,导演罗伯·莱纳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段少年往事,并在缅怀之上,又加入了远远大于伤感的一种隐隐的宿命感。
罗伯·莱纳是一位典型的戏比人红的导演。几年后,他更知名的一部电影《危情十日》,同样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此外,他还导演了《当哈利遇见莎莉》《怦然心动》《好人寥寥》《遗愿清单》等名片。
但说到我最喜欢他的作品,还是这部1986年的《结伴同行》。
这部电影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气质。
它不同于一般的少年影片或回忆体电影,通常的回忆体电影,都是往日重现,是把时间拨回过去,让往事浮现眼前。
但《伴我同行》不同,它不是“往日重现”,而是“抚今追昔”。
说白了,它是用此刻的眼光去回看往事。
这里面有一种距离感,那距离感直观地表现为一种画面的滤镜,像是蒙着岁月的薄雾。
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在人物的命运上。
因为站在此刻,所有人物的命运都已是既定的事实。如此再看向彼时,就多了一份格外的关怀。
那关怀背后的潜台词是:若知道未来会这样,当初就该对你更好些。至少,也该好好告别。
那种恋恋不舍的味道,简直太迷人了。
将这种味道推向极致的,是影片结尾,四个小伙伴在路口分别。
他们像是提前预知了“永别”一样,每句话、每个微笑、每次回首,都意味深长。
他们当然没有预知能力,有这个能力的,是导演。
是导演为他们安排了那样的再见。
因为只有那样的再见,才配得上他们刚刚一起经历的冒险。
是什么冒险呢?
说来耐人寻味。
这四个孩子整装上路,穿越小镇,趟过河流,进入密林深处,为的是去看另一个孩子的尸体。
他们兴奋极了,想要最先找到失踪男孩的尸体,成为小镇的英雄。
是的,这是一次奔向“死亡”的旅程。
就像人生一样,终点都是同一个。
但驱使他们上路的,除了单纯的“好奇”和突来的“英雄梦”,还有更深的动力。
是什么呢?
随着影片的展开,我们渐渐走进了那个年代,那座小镇和四个孩子的生活。
那是1959年的夏天,一座只住着1281人的凯罗斯小镇。
那座小镇太小了,仿佛一眼就能望到边。但对于镇上的孩子们来说,这里却是他们的全世界。
与小镇边界一样一望可知的,还是每个人的命运。
这里的孩子,很多无法完成学业,早早便进入技校,学一个谋生的手艺。然后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在小镇里耗尽一生。
未来的渺茫的,而影片中的四位少年更窘迫的此刻。
他们各自生活在破碎的家庭里。
克里斯从小生长在一个臭名昭著的家庭,他从不怀疑自己会成长为一个坏人,小镇上的每个人对此也都深信不疑。
维恩的境遇相似,也早已被糟糕的家庭,宣判了糟糕的人生。
泰迪的父亲是个疯子,他曾是战争英雄,不知是否因为战争创伤,使他情绪时常失控,这也让泰迪终日活在对父亲的崇拜与恐惧的撕扯之中,成了个疯狂的孩子。
看上去好一些的,是高迪。
他是以史蒂芬·金为原型的人物,也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他原本有个不错的家庭,可父母过分偏爱哥哥,直到哥哥意外去世,他们始终没有走出阴影,高迪也成了无人关心的透明人。
正是这样的四个少年,成了最要好的伙伴。
他们时常聚在树屋里,抽烟、打牌、扯淡、傻笑……
尽管他们只有12、3岁,可是无望的未来和困顿的此刻却催着他们过早的成熟。
或许,还不止是早熟,而是早衰。
是的,《伴我同行》中的少年,是早衰的一代。
他们过早地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以至于唯一能够吸引他们的,也只剩下“死亡”。
于是,他们上路了。
他们要去寻找另一位少年的尸体,他们要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这挡在他们面前的最后一道谜题。
终于,他们行走了一天的时间,躲过火车的追逐,听过夜晚土狼的嚎叫,拍掉满身的水蛭,来到了那片树林的深处。
少年的尸体,正扭曲地躺在地上。
只见他睁大了眼睛,满脸是灰,躯体已开始腐朽。
那一刻,同行的四位少年突然明白:原来“死亡”并没有想象中的神秘。相反,它太现实了,也太残忍了,它只意味着一个生命的彻底终结。
与死亡的秘密同时揭晓的,是影片隐藏的主旨:究竟,是什么杀死了这些孩子?
或许是偶然经过的一列火车,是一起横祸。
但更有可能的,是一个烂掉的家庭,是糟糕的父辈和兄长,是不负责任的老师,是一座目光短浅、人言可畏,已经埋没了无数世代的小镇。
影片颇值得玩味的一幕,在尸体边上演。
小镇上的几个混混赶来,想要抢走尸体,霸占功劳。
此时,泰迪和维恩吓得跑走了,而高迪和克里斯勇敢地留下来,用枪指向那几个混混。
影片一直试图为我们建立一种对位,让我们不禁联想那几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就是这四个少年的未来。
但此刻,有两个少年却拿起枪指向了那个未来。
仿佛是一场宣言,宣告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糟糕的大人。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最终,高迪和克里斯逃离了小镇,一个成了作家,一个成了律师;而泰迪和维恩留在了小镇上,成了小镇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的结局,早已在密林深处有了定论。
那具少年的尸体,在无声地为每个人的未来写下预言。
有的人活着,却像是死了。
有的人瞬间长大,告别了过去,到了新的地方重生。
当然,我所说的一切,或许只是这部电影极小的一部分。
我没有写下的,或者说,我无法找到准确预言来描述的,是这部电影更迷人的东西。
那是树林夜晚的篝火旁,高迪给大家讲述的吃派大赛的故事。
那是在铁道旁偶然撞见的一只小鹿。
那是泰迪最后留下的一句道歉。
那是克里斯搂着高迪的肩说:“上天给你了一份礼物,你很会讲故事。你要好好珍惜它。假如你的父母无法保护你,那只好由我来。”
那是一段令人无比怀念,又无限伤感的纯真的情谊。
那段情谊,永远留在了1959年的夏天。
以至于多年以后,已经中年的高迪,在这个故事更遥远的结尾写下了这段话:
“我再也没有交过像我12岁时那样的好朋友了。”
“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人生没有理想,就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少了它,我们的生活会是一片迷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五彩斑斓的理想,工人、教师、警察、医生……每一个理想都那么美好,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执着。为了理想,每个人都努力不懈地去实现,把瑰丽的理想成为现实。 童年的我是多么天真,多么幼稚。而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开始顾及到我的理想。我很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可是那些大科学家,大多数都住在出名的大城市,而我住在这个不太出名的城镇里,纵有雄心壮志,也很难实现。 理想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遥远、神秘…… 科学家,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像爱因斯坦、伽利略、牛顿那样的科学家,对科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我十分佩服他们,因此,我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生物,观察遥远的星球,到真空的宇宙探索…… 我一天天地长大,学的知识一天天多起来。 我了解了“唐太宗、刘备、康熙……”这些伟大的人物,这使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成功,是努力、坚持、天赋组成的,所以我又创出这样一条公式:实现理想=努力 坚持 天赋。一个人如果有了理想,有从小培训的天赋,努力不懈地去实现,失败了,继续坚持,那么理想才会实现。 我从书本上知道,有生命的星球必须有以下条件:1、有坚硬的外壳; 2、有生物生存的适当的温度 ;3、有适当的大气(大部分是氧气); 4、有足够的水; 5、这也必须是一颗行星,围绕着的中心天体必须是一颗稳定的中年恒星。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我曾经痴迷地想象:“火星上会不会有生物呢?有生物的星球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是……”我很想揭开这个迷,因此,我很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去发现人类的另外一个家园,去解答宇宙的不解之迷。 我当然知道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并不容易,要有很高的学历,有很强的求知欲、想象性,还要有一种不怕困难、失败的精神。 “一个小孩想当天文科学家,未免太天真了吧!”不错,听起来的确很天真,但我深信,“只要有恒心,铁柱磨成针”。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花了不少努力。我购买了《神奇的地球》、《宇宙的奥秘》、《宇宙之迷》……每一本书我都把它读熟透,吸取里面所有的知识。 有一次,我从中午开始读书,觉得读了不久,爸爸就叫我下去吃饭了。我十分奇怪,望望屋外面,原来已经是黄昏了。我每天就是这样吸收各个方面的知识,使我的理想与现实不断缩短距离。 我不断在生活中吸取经验、知识。在学习上,我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在表演时,我积极当一个小主持;在辩论时,发表自己的意见、理论……等到长大的时候,我将运用这些知识,争取做一个科学家。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但只要你肯学,再多的知识你也能学到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就像一条鱼,在广阔的前途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选择哪一条前途,是由我自己选择的。但在这个前途海洋,不能全无风波,但我充满信心,我有信心冲破各个难关,去追求我的理想,实现我的理想,为祖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