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黑经典语录伴奏
Beat Camouflage - Stop In My Mind 你听下 是不
Beat Camouflage - Stop In My Mind
谢邀
更新:
感觉知乎要沦陷了...不知道这答案被多少某偶像的三零粉丝踩到这么下面,当然了,如果你的回答有理有据,我是服的,可一些主观且没逻辑的“好听”就占据知乎舆论主导了,这居然是知乎?
任何评价都是有成本和门槛的,否则一个毫无判断力的人可能仅仅是因为「热闹」、「崇拜」、「看脸」、「人云亦云」、「权威影响」而得出「好听」这种廉价的主观结论,意义何在?
老老实实聊作品、聊能力、聊创作,难吗?
———————————
以下是原答案:
以无脑吹的标准:改编非常神!致敬周杰伦!
以老杰迷的标准:我去什么鬼!嘻哈巴扎黑?
以我个人的标准,周杰伦的《以父之名》是在教育这些动不动就犯中二病的选手们一件事:什么是真正的嘻哈音乐,什么是高级的嘻哈音乐,什么是嘻哈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我真心劝劝那些成天牛逼哄哄的网红嘻哈歌手去学学周杰伦黄俊郎,看看人家是怎么创作的,看看人家那词写的,黄俊郎在可押韵的范围内把逻辑合理性、主题的关联度、旋律字音的咬合都做到了极致,最可贵的是人家不会天天碰瓷怼人,也不刻意标榜什么,就是追求作品的单纯与一致性。
这才叫:嘻 哈 音 乐 的 态 度!
嘻哈的本质是生活音乐,它不是押韵耍酷互怼加伴奏的脱口秀,脱离音乐性的嘻哈是空洞的,为了diss而diss的嘻哈是消费智障的娱乐盛宴。
《以父之名》除了是一首经典歌曲之外,它还是一首被很多音乐爱好者拿来改着玩的素材,不信可以在网上搜索“《以父之名》+Remix”。我之所以要提「素材」这个点,是因为《以父之名》被改编太多版本了,当你听太多版本之后,你会本能地将各个版本做横评,人之常情。
《以父之名》的精髓在于:
前奏设计,大量素材及采样的穿插运用,营造出非常阴郁、暗黑、压抑、挣扎的气氛;编曲设计,高级的编曲会让听众不需要借助MV即可感受到作品想要传达的意图,通常编曲者会借助配器音色和不同和弦来渲染歌曲氛围,但《以父之名》的编曲更多采用了许多蒙太奇的手法,让原本单一有规律的loop产生了不同段落具有不同功能的效果,比如你听到的女声、喊叫声、枪声、古典钢琴solo,它们都充分展现了音乐的功能性,就像你原本在听一首流行歌,突然插入枪声、女声、叫声、钢琴solo,请问,你是不是有种短暂的突兀+看大片的感觉?唱词设计,鬼才黄俊郎的填词配合冷酷中带着忧郁的周杰伦,整首歌的演唱有恰到好处的力道,也有情绪上的无奈退让和脆弱孤独,这种情绪是相当难表达的。杰伦式的高能预警方式:冷咖啡离开了杯垫,我忍住的情绪在很后面!
再来看看吴亦凡和PG-ONE的《以父之名》:
毫无意外地把《以父之名》改成凡式风格,这种改编套路可以起到解决出词密度的问题,增强PG-One的内容主导作用,只是旋律性几乎被全盘抛弃,所以不好听也是很客观很正常的。
但是这歌词没改好真有点说不过去了,它是典型的舞台battle改法,打破了原作的说唱音乐美感,过分追求唱词的侵略性(节目效果),改编的歌词和原作也没有逻辑关联,内容深度一同丢失。
演唱设计很颓,唯一一处“为了真实、为了地下、为了自由、为了嘿啪”本身是可以点燃嘻哈共鸣的,可是这与主题违和感就更强了,如果把这句改为“为了真实、为了地下、为了咱妈、为了咱爸”,是不是就和《以父之名》呼应了呢?(《常回家看看》的滑稽既视感2333)
说到这儿,最终这首改编其实已经跟《以父之名》没什么关系了。
所以各位可以这么认为:这俩就是拿周杰伦和《以父之名》抱个大腿蹭个热度而已...
毕竟,嫌弃我们的人已经那么多了,我们不如绑上周杰伦,看看他们还敢不敢黑我们..
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什么?有些人的眼睛还不够雪亮,没关系,这俩忽悠的不就是这些眼睛不雪亮的人吗?
两年前写的回答,配合本回答食用更佳:《以父之名》的编曲为何这么赞?
Stop In My Mind brothers - the moon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