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炮经典语录
一、
初读时有点摸不着头脑,好似一团乱麻,耐着性子读完几章后又有一种让人想一探究竟地阅读下去的欲望,读完后又让人意犹未尽地掩卷深思。这是《四十一 炮》带给我的阅读体验。
这部小说的叙述是通过一个叫罗小通的年近二十的小青年滔滔不绝的讲述展开的。罗小通的母亲务实能干,紧跟时代潮流发家致了富。而罗小通的父亲罗通则不能“与时俱进”,最终因难以忍受妻子与人通奸的耻辱,杀死了妻子,锒铛入狱。罗小通则成了孤儿。十年蹉跎后,罗小通流落到故乡附近的一个破落不堪的五通神庙里, 他对坐在自己面前的兰大和尚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个讲述的最初动机是希望通过这个讲述,获得兰大和尚的认可,接纳自己归入佛门。
小说分为两条线路进行,主线索讲述的以罗小通为中心的故事主要是一个馋肉而又无肉可吃的孩子如何变成了一个吃肉能手的传奇故事。而副线的故事主要是讲一个一天内可以和四十一个女人交合的具有超常性功能的传奇人物的风流奇绝的人生故事。两个故事一起将人类对食色的欲望的极度想象和无穷渴望作了生动、戏谑的表现。
作为一个每次听到村里有人杀猪的动静,都是第一个跑到外公勉强,抱着外公的裤腿子,求外公多买点肉。肉刚进锅就开始垫着脚尖眼睛直直的盯着锅里,仿佛一眨眼肉就会飞走。吃肉的时候,只吃肉不吃饭的小女孩。每每看到罗小通和肉对话的画面,我都需要用凉白开来抵挡大脑和肚皮的双重饥饿感,用吞咽口水在刺激自己继续往下读的决心。
二、
有人说这是一部讲诉90年代农村改革的史书,有人说这是一部揭示人性裂变的虚幻小说,有人说这是莫言借助罗小通在诉说自己的童年往事。而我的眼里只有肉,牛肉、猪肉、狗肉、骆驼肉、马肉、骆驼肉...
第一炮:“对我这种嘴馋的男孩来说,幸福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可以放开肚皮吃肉”;
第九炮:“她距离我这样近,身上那股跟刚煮熟的肉十分相似的气味,热烘烘的散发出来,直入我的内心,触及我的灵魂”;
第二十七炮“ 在我的脑子里,肉是有容貌的,肉是有语言的,肉是感情丰富的可以跟我进行交流的活物。它们对我说:来吃我吧,来吃我吧,罗小通,快来啊!但肉这个东西,据说就像女人一样,是永远吃不够的”。
第二十八炮“伙房里的肉在锅里跳舞唱歌,在锅里跟我打招呼,黄彪粗大的尿液劈头盖脸地浇下去,“味道好极了,杂种们,你们都吃了老子的尿了”。
罗小通认为,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配吃肉、能吃出肉和他的感情。他理解肉,他懂肉,他欣赏肉,他也敬佩肉。父亲跟野骡子姑姑私奔后,再没人带罗小通出去吃肉了,但他对肉的思念却日渐强烈,开始天天活在思念肉的痛苦煎熬中。罗小通的母亲杨玉珍吝啬,天天锅里没肉和油腥子,天天野菜、咸菜、萝卜,这对嗜肉的肉神罗小通来说是痛苦难耐, 于是只要管他吃肉的都可以是他的爹,直到妹妹因为吃肉中毒死亡的,他才发誓再也不吃肉。
“肉”是小时候罗小通的最爱,是他对美好生活奢望的终点。马斯洛在他的代表作《动机与人格》中,将人生需要从低到分为5种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个体最基本的需要。小说中吃肉对于罗小通来说就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农村改革初期,物质生活困乏,穷困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都能吃饱喝足。
“肉”是一种隐寓,反映出人性中最原创的欲望,现代生活大部分家庭不再为饭桌上没有肉而苦恼,出去聚餐点菜,桌上的青菜一定是最快被吃完的,大家心中对肉有了厌恶之情,一来害怕不健康,二来担心长胖。每次过年回家,被家里人逼着吃肉的时候,比吃药还要痛苦。
三、
小说写到最后,莫言说: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罗小通就是我。但他现在已经不是我了。
有许多的人,在许多的时刻,心中都会或明或暗地浮现出拒绝长大是念头。罗小通在那座五通神庙里对兰大和尚诉说他的童年时刻,身体已经长得很大,但他的精神还没有长大。或者说,他的身体已经的成年,但他的精神还停留在少年。拒绝长大的动机,源于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源于对衰老的恐惧,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每个人都可能是罗小通,可以在罗小通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现在的样子。
愿我们不拒绝长大,长大是生活的一种经历,破茧成蝶也是件很美的事。
我是欧小咪呀,90后、没有洁癖的处女座、工作用心、生活随心,愿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