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说过的经典语录
在评价她之外,我想说点别的。
别急着缅怀杨绛先生,请尊重她的遗愿。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你是不是被这条消息刷屏了?
杨绛曾对责编胡真才说过,如果去世,则不想成为新闻,不想被打扰。人文社亦透露,杨绛生前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
为什么,媒体急着疯狂报道,网民急着疯狂转发呢?
1
像《速度与激情7》上映时一样,从未看过前六部甚至连保罗与范迪赛尔都没分清的围观群众们,分分发起朋友圈缅怀起保罗,生怕错过了潮流。
朋友圈和微博彻底沦陷了,无数连杨绛其实是女性都不清楚的人开始纷纷悼念、缅怀,他们未曾阅读过钱钟书与杨绛的任何作品,只是想表达下自己的哀悼,和地震、火灾发生了在微博发蜡烛发双手合十一样,向大家表达:已阅此事件。
无数媒体便像发了疯般,热点营销,及时营销,当然不能错过,这时候发什么都会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转发,他们深谙用户痛点,一时间,各式各样的缅怀文章、悼念文章如海啸般袭来,淹没了其他信息,几天后,迅速退温,大家依旧转发着“哈哈哈哈”和“卧槽卧槽”。
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名记者朋友说的话——
大家早就知道杨绛先生之前希望在自己遗体火化后再发讣告,但大家都在抢发消息、抢发专题稿、抢着发评论,表达尊敬和缅怀,却压根无视她的遗愿。媒体太发达,谁都唯恐落后,反而陷入了一个荒唐的悖论。杨绛先生的讣告遗愿,被大家漠视。对比一下,高仓健前年去世,是下葬后才发讣告,公众才知道的。日本新闻媒体有一个共同原则,就是尊重家属和本人的意愿,才会发布去世或病情信息,维护共同的新闻底线。而咱们这里呢,跟一群抢食的动物差不多。作为其中一员,先自抽一耳光。我打了个寒颤,手微微颤抖,观望着这场注定迅速退温的“悼念狂欢”,心生不安。
2
我始终很好奇人类与生俱来的爱跟风、爱围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鲁迅先生这样描述过围观——
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好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好几十年过去了,大家从来没变过。传统媒体被新媒体逐渐干掉,但恶俗标题党的精神从纸媒到互联网得到完好保留,且越演越烈,互联网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和阅读习惯,然而变得只是渠道,最本质的东西从来没变过。
本不应参与这样的新闻话题讨论,像“黄晓明收入比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高”“姚贝娜去世比将军张万年去世还受关注”一样,这是一场极度悲哀的讨论,撕裂了良心底线。
抓痛点,追热点,做爆点,怎样吸引眼球怎样来,怎样没底线怎么写,10w+阅读数比什么都重要,浮夸低俗的标题党,不知所云的gif配图,把侵权、抄袭、辱骂、捏造、撕逼当作业界案例来炫耀,至于“尊重”、“版权”、“良心”都可以去喂狗,多数企业或个人新媒体,向来如此还洋洋自得。
是现如今愈发浮躁的环境和愈发猎奇的我们把传统媒体、新媒体弄得乌烟瘴气,太遗憾了。
这并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在这个快速消费的社交网络时代,无论是灾难还是荣耀都转瞬即逝,消费过了,大家便都忘了,日子还一如往常地过,好像前几天的狂欢真的只是场狂欢罢了。
3
行文至此,我想道歉,还是打扰了杨绛先生。
抱歉,是我们的愚昧愚蠢和急于求成打扰了本不该打扰的杨绛先生,想必她从未料到,一群从未看过她作品的人,将她耗尽心血写下的字,化作了心灵鸡汤,化作了网络金句,就此流传。
不幸的是,这类悲哀的流传,永远会流传下去。
文章首发公众号 简族(ID :jianzu1126),欢迎搜索关注。
我是你的邻家好朋友简浅,大概是最值得你关注的表达者。
微信公众号搜 简族(ID:jianzu1126),关注后,回复以下关键词有惊喜。
关注后回复 1 ,免费获取 100 本经典必读好书。
关注后回复 2,免费获取 100 份精选PPT模版。
关注后回复 3,阅读「简族」精选 100 篇好文。
关注后回复 4,为你的世界打开一道新窗口
「简族」,青年精神图谱,做最好的90后人物类读物,每一个人都值得被记录。听说,比同龄人更有思想更优秀的人,都关注了「简族」。用先生称呼女士专属于清末至开国那段时间,由于“新文化”和“女权”思想的流行,开始追求西化和男女平等,于是不论男女都可称先生,当然一般是对于较有知识或身分的人,而现在已经不会再叫女士为先生,而对一些人的称呼,譬如杨绛先生,还是沿用下来了 这是中国近现代才有的对某些在一个领域(主要是文学、政治等特殊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力的女性的称谓。如宋庆龄先生(国母)、何香凝先生(廖仲恺先生之妻)、冰心先生、杨绛先生等等。 前日在洪晃的博客上,还见到有人称章含之为章含之先生(章士钊之女、已故著名外交家乔冠华之妻,著名作家,洪晃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