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的经典语录
“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但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他在失势时还能自践前言,这是许多人都称道他的事实。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 ———董必武 中国近代史上不乏书生领军大获成功的例子,清朝的曾国藩是一个,李鸿章是一个,无疑,民国初年的吴佩孚也算其一。 北洋军人多不读书,所以,吴的秀才出身就成了很让人羡慕的履历。 吴佩孚成为威风八面的“孚威上将军”后,军政界多当面以“玉帅”、“吴二哥”恭维之,背后却全起哄叫他“吴秀才”,他也欣然默认了。美国史学家费正清显然也看重这个北洋军人的文化背景,干脆称吴为“学者军阀”。 南北战争中的吴佩孚 民国初期,“吴佩孚”这三个字是无法擦掉的,报章上隔三岔五地就会出现这个名字。 想当年,吴佩孚是何等威风!他率部南征,出直隶而河南而湖北而湖南,势如破竹,一气逼近广东。 本来,袁世凯已经凭武力统一了中国,但老袁的“帝制自为”又惹恼各路军阀,西南遂竞起割据政权。老袁死后,段祺瑞领衔内阁,迭令各省取消独立服从中央,但“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段祺瑞便下令大军南征。 北军南下,气壮山河,而其中最锐者,即吴佩孚的陆军第三师。谁都明白,只要这位中将师长一声令下,他军纪严明的大军即可底定三湘并进而荡平粤、桂两省,北京政府“武力统一”的梦想则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捷报频传之际,吴佩孚却突然按兵不动了,他开始匪夷所思地与占领区的军政首脑、士绅终日饮酒赋诗,不再言战! 老段急得亲往前线劳军,并破格授予保定速成学堂测量科学生出身的吴佩孚以“孚威将军”的殊荣和勋位,以励其一鼓作气扫平两广进而统一中华。 可是,吴佩孚愣是不买账!过了段时间,竟擅自撤军,把北洋军打下的大片江山拱手送还南方! 说实话,没有吴佩孚的罢兵,一部民国史怎么落笔,还真的挺难说哩! 吴佩孚息兵衡阳的日子里,博得了极好的声誉,因为他罢兵的理由是呼吁和平,所谓“罢兵主和”是也。 为什么这样做呢?“阋墙煮豆,何敢言功?”“并非寇仇外患,何须重兵防守?对外不能争主权,对内宁忍设防线?”(吴佩孚通电语),所以,俺不干了! 老段气得直蹦:“秀才造反啦!” 其实朝野都明白,战功赫赫的吴秀才理应被任命为湖南省督军或省长。 老段却安排了别人,这才惹得秀才造了反。 也许,段祺瑞不论功行赏,是怕性情刚毅的吴佩孚坐大不能羁縻吧?正在北京政府为吴的罢兵猜测不已之际,湖南那边又传来吴氏的“四不主义”: 不做督军,不住租界,不结交外国人,不举外债。 果然,他吴佩孚一生没破此“四戒”。在那个纷纷借重洋人的时代,敢公然向国人作出这样承诺者,绝无仅有。
众所周知,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女性,是宋美龄先生。
而历史上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被《时代杂志》杂志称为“BiggestmaninChina”。则是吴佩孚,吴秀才,人送“玉帅”。不但如此,在吴佩孚最为风光的时候,美国人十分看好他,并预测他可能是一手结束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人物,此等评价不可谓不高。
吴佩孚,字子玉,出生于山东蓬莱,年少聪明伶俐被人称为小神童,后因父亲去世家境困难,16岁便参军,后来又离开军队继续求学,在此期间,甲午战败,山东被日军占领,吴佩孚亲眼所见侵略者的恶行,可以说是深受刺激。
1896年,吴佩孚考取功名成为了一名小秀才,但是当时的大清王朝,大厦将倾岌岌可危,而此时吴佩孚挚爱的妻子王氏去世,吴佩孚可以说是伤心欲绝,此后十三年未续弦可见夫妻情深。丧妻之痛的吴佩孚染上了鸦片,后不久便因砸了烟馆丢了秀才的功名,逃亡北京。
1898年,吴佩孚加入了武卫军的聂士诚部,而后在1901年考入了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北洋武备学堂前身),毕业之后被授予中尉,在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任职。
1904年,日俄双方在东北因为东北的利益展开了一场情报争夺战,日军求助于当时亲日的袁世凯帮其提供一些熟悉东北环境的相关人员,吴佩孚便是其中之一。在这场谍战风云中吴佩孚表现出色,被日方授予六等单光旭日勋章一枚,晋升为上尉。
1906年,吴佩孚投奔北洋陆军第三镇,在这里,他遇见了此后追随半生的伯乐,曹锟。
北洋陆军第三镇,可是袁世凯精心创立的六镇军队(镇相当于师) 之一,在北洋陆军中号称“北军之雄”,其战力可见一斑。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将第三镇调到关内,负责北京保定一带的防线,1911年11月,第三镇部分军官准备杀死曹锟叛变,吴佩孚告密,救了曹锟一命。
至此,吴佩孚和曹锟的关系日益亲密,并逐渐的在北洋军中崭露头角。
1916年,袁世凯病死,北洋军分裂,之后不久张勋拥立溥仪复辟,段祺瑞组织讨逆军,曹锟为西路讨逆军总司令,作为曹锟的心腹爱将吴佩孚在此战中也是一马当先。而后,曹锟被任命为直隶督军,吴佩孚成为第三师师长,成为直系的中坚力量,和曹锟共进退。
五四运动爆发后,吴佩孚曾全国通电声援学生,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此番作为深得国人赞许,被称为爱国军人。
1919年年底,冯国璋病死,曹锟成为直系的第一人,吴佩孚便成了直系的二把手。
次年,直奉联合倒段,皖系大败,段祺瑞被迫辞职,吴佩孚被任命为直豫鲁三省巡阅副使,授予封上将军衔,成为北洋军阀的新贵。
1919年年底,冯国璋病死,曹锟成为直系的第一人,吴佩孚便成了直系的二把手。
次年,直奉联合倒段,皖系大败,段祺瑞被迫辞职,吴佩孚被任命为直豫鲁三省巡阅副使,授予封上将军衔,成为北洋军阀的新贵。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打响,奉军全面溃败,倘若不是张学良和郭松龄在山海关一带阻击了直系的进攻,张作霖能不能安然回到奉天城尚在两可之间。
此战吴佩孚名扬天下。
不久之后,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冯玉祥倒戈,吴佩孚腹背受敌全军覆没,带着残军逃亡河南,至此一蹶不振。
1926年,北伐战争,吴佩孚两败贺胜桥山穷水尽,不久之后宣布下野,逃亡四川。
1932年年初,吴佩孚到北平定居,以种花、养鸟、著作、研究佛学安度晚年。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要扶持一个华北地区的代理人,而曾经叱咤风云的吴佩孚,便成为他们最好的人选。
可向来以关羽岳飞为偶像的吴佩孚,断然不会做一名汉奸,当时的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华北派遣军参谋长板垣四郎等人,曾数次上门软硬兼施,吴佩孚咬紧牙关,不肯答应。
1939年12月4日,由于吴不愿“合作”,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贤二谋杀吴佩孚,日本牙医用毒药注射致使吴佩孚死亡。这一段历史,当时尚未披露。据吴佩孚夫人张夫人回忆,那天日本医生在楼下为吴"治牙"时,注射一种毒剂,使吴立时晕倒,张夫人闻讯下楼,吴已气绝身亡,时年65岁。日寇利用控制北平媒体的条件,多方散布谣言,企图掩盖事实。但时隔不久,合众社、路透社、中央社等就作出了相关报道,使真相大白于天下。如中央社香港12月17日电指出:吴佩孚将军之死,经各方面调查,得悉吴非因病致死,确系经威胁利诱,迫其发表新政权宣言,经吴拒绝,乘吴牙疾就医致死。吴佩孚死后国民党政府追认为其陆军一级上将,并举行追悼大会,举国哀悼,抗战胜利后还举行了隆重的公葬。
死后,国民政府追谥吴佩孚为一级上将,蒋介石曾送亲笔挽联:
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中国共产党对其一生反对外来侵略并保持晚节作出了高度评价。董必武当时这样评价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他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大兵,他没有私蓄,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吴佩孚他做人有四大原则:不纳妾,不聚财,不出国,补走租界。他的饮食起居都很简单,吃的是面食、米饭,每餐只喝少许山东黄酒或绍兴酒,早睡早起,他平时练兵、打仗之余,喜欢读书,不爱钱,不怕死,不向外国人低头。就是因为他严格奉行了他的行事原则(除了不纳妾这一条),特别是后三个,致使下台后,由于在高位时没有利用权力敛财,家里几乎是没有积蓄的。他的晚年生活来源实际上基本都是靠老部下、老朋友接济来维持的,特别是张学良的资助,尽管他看不清张,但张还是全力资助他。
吴佩孚的晚年虽然潦倒不堪,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保持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风骨,在民族存亡之际,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日本人,作为历史局限性的一代枭雄大军阀,但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敬佩,至少没有屈服于日本人而去当汉奸。
六不总理段祺瑞,小个子张作霖,曹锟,吴佩孚,这些人虽然都有着他们那代人的时代局限性,为了地盘利益之争穷兵黩武,北洋军阀混战割据互相征伐民不聊生,镇压劳工,可是他们也守住了一些底线,民族危难之际,他们并没有因为一己之私,去投降日本做汉奸,保大义无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