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经典语录英文
一直在知乎潜水,把第一次回答献给我亲爱的杨绛先生。从初中开始读《我们仨》,中间陆陆续续一直在读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作品。一直希望也能多学几门语言,能够多看原文著作。大概是大二的时候,试着给杨绛先生写信,大致是说我曾经茫然不知何去,却一直保留读书的爱好。开始学习德语,希望能够在未来以德语,法语等语言阅读经典著作。。。寄信地址是找相关视频,在一个纪录片里发现的,不知道房间号,只写了楼号,感谢送信的大叔,竟然真的把信寄到了。结果是两个月后一次回家, 竟然收到了挂号信!有点忐忑的打开,是一本德文译本的《我们仨》,上面写着‘致xx小友,杨绛’。现在想起那时候的心情很复杂,应该是激动感谢但又不止。本来不期望可以寄到的(纪录片是7,8年前的了),即使寄到了也不知道杨先生每天要收到多少这样的信,结果杨绛先生却赠了书。当然人生中的大事件对你的影响也许不在发生的那一刻,而是某一天蓦然回首。其实杨绛先生一直活在我的心中,无所谓离开。她就像灯塔,遥远却明亮。
题外话,大四鉴赏近代文学课,写了关于《围城》的英文论文,又把能啃得动的钱钟书先生的书翻出来看,越看越爱,杨先生一家都好可爱。
--------------------------------------------------------------------------------------------------------------看了 @简浅 你如何评价杨绛先生? - 简浅的回答的回答,很惭愧没有等讣告出来再写,打扰先生了。回答就不删了,也是警醒自己。
--------------------------------更新 2016.06.04------------------------------------------------------------刚忙完毕业典礼,因为回国的行程取消了,就拜托父母帮我照了一下书的照片,也放上来吧。
德文译本《我们仨》,由钱杨先生的德国好友翻译的。 我在中国和德国的书店还没有找到过这本书,可能绝版,大概图书馆里会有。
——————2019.05.21更新——————
今年回国过春节的时候在书城里发现了《我们仨》的汉德双译版,唏嘘曾经的翻译梦想。
用先生称呼女士专属于清末至开国那段时间,由于“新文化”和“女权”思想的流行,开始追求西化和男女平等,于是不论男女都可称先生,当然一般是对于较有知识或身分的人,而现在已经不会再叫女士为先生,而对一些人的称呼,譬如杨绛先生,还是沿用下来了 这是中国近现代才有的对某些在一个领域(主要是文学、政治等特殊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力的女性的称谓。如宋庆龄先生(国母)、何香凝先生(廖仲恺先生之妻)、冰心先生、杨绛先生等等。 前日在洪晃的博客上,还见到有人称章含之为章含之先生(章士钊之女、已故著名外交家乔冠华之妻,著名作家,洪晃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