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之经典语录
郑恺在奔跑吧兄弟中的经典语录是“我是小猎豹”,因为他跑步速度很快,所以有小猎豹的这个外号,他也是很自豪的。
两天之内一口气读完了一部莫言的《蛙》和一部余华的《兄弟》。其实我在很小的时候看过余华的《活着》,当时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已经能深刻的感受到余华这位作者他的写作功底和描述现实的实力。其实我想在这里一个不成熟,甚至没有多大文化素养的人来评价一下我现在对这两位作者的感受,以后如果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他们的作品的时候,我一定会在多次更改和更正我对他们两个人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想说一下余华,小时候记忆模糊读他的《活着》,我感觉到了撕心裂肺的疼痛,其实打开掌阅的时候,本想重读一遍《活着》,以便于加深自己的印象,但是实在是因为《活着》太令人心痛与深刻了,我有点儿不太敢去再重读一遍这部极经典的小说。但我想读一个同样是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一个父亲以及他上辈下辈的事情,他们一家子人都在悲剧中消逝而去成为历史尘灰,留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与一头老牛。那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悲剧。但对《兄弟》来说,那股绝望的感受并没有那么深刻,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像主人公两个一样的兄弟之情,却同样拥有着家庭。但是《兄弟》这部作品给我的印象十分的深刻。先是母亲李兰,她从曾经的卑微到最后挺直腰板儿,因为宋凡平带给她的影响,宋凡平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他儒雅且坚毅,对世间面对他爱的人同样是温柔,而面对自己,他也做到了坚持底线,坚持原则,让自己不后悔,说到做到,爱家庭,爱社会,我大概去理解他可能明白社会当时是复杂的,身不由己的。对于这两个兄弟,他们感情至深,却又从中反映出社会的两个人性。我从后言中看到有一句话,是说李光头代表的是新中国,而宋刚是代表着被更替的旧中国。个人性格完全不同,但是惺惺相惜,兄弟之情,可歌可泣,但是会因为性格不同,命运不同,做出来的事情让人匪夷所思,超现实主义在此被放大。悲剧终究是悲剧,悲剧的结束则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悲剧产生也是在警醒人们。
我对文学作品其实感受并不深刻,所以我粗略的对这两部作品的整体内容进行一下区分。我个人认为这两部作品都是描述现实,描述旧中国,描述某一个现象,也体现了新中国和旧中国之间的艰难历程。在字里行间之内,我个人认为是莫言的《蛙》更细腻,而余华的《兄弟》则是更加讽刺,两部作品人物的形象全部脱颖而出,都是非常好的作品,真实且惨淡。莫言的《蛙》,更体现的是那一代人那一个艰辛的历程,余华的《兄弟》则是体现的当时的社会现象与风气。总之而言,对我们新一代的青年来说,莫言的《蛙》是让我们更能去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新生活来之不易,吃水不忘挖井人,艰辛历程不能忘,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不能忘。读书的过程中,《蛙》中姑姑这一形象是又坚强又悲剧的一位伟大的女性,往往总觉得姑姑这个形象会塑造的过分完美,与党与国家忠心耿耿,到忘我,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了大我牺牲小我,伟大的精神令人唏嘘,与现在浮躁的社会,自私的人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兄弟》则是现现实实,极其露骨他告诉我们,男性与女性与人性。爱与性与金钱。在现实这个生活中缺一不可,三者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轨迹,影响我们的精神,这部作品告诉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三观,做事要有原则,有底线,才能在这个社会中较为生存。社会上会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选择对了,富得流油,亿吨亿吨的油。有的人却是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命运是难以突破的,但精神是永恒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变,事会变,人世会变。如果去做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是极为难的,可见整部小说并没有一个能做到完美的人,但是某些人某些精神是值得取的,就像是主人公李光头,他是臭名昭著的,但是他的精神也是值得人思考,值得人借鉴,值得人学习的,因为他的很多精神,我们不会去做到,他的很多精神我们也做不到。
总的来说,这两部书籍对我的影响就是让我知道现实虽然是残酷的,但是人性,人的精神却是美好而坚毅的。现在社会发展的飞速。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是一份有力的人,有用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更想塑造一个自己坚强的精神去面对往后生活中的困难和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幸与不幸。
某种方面我还是觉得我对这两部作品理解很多地方是有模糊的,我希望等以后我在学习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去重回到这两部作品中,包括余华的《活着》,希望有更加深刻的意见见解。
因为太多的事情我还颇为模糊,不太理解或者是印象不大。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啦啦啦~
好兄弟不是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一句话不说也不会感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