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企谷八番经典语录
这个那玩意儿没找到。
你朋友虽然说的难听且片面,但“矛盾”这一点是说对了。
但你的朋友并没有相关经历,所以很难比企谷八幡这个角色为何会矛盾。
为什么看起来喜欢孤独的比企谷会和平冢静发生摩擦?
是因为比企谷八幡根本不是一开始就向往孤独的人。
他因为初中的经历被孤立,于是自己给自己的孤立状态寻找借口逃避痛苦,最后自己相信了自己的借口。
至此,比企谷八幡根据这个借口,开始思考出很多理论去支撑这个借口的必要性,要注意的是,这些理论单独拿出来,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这些理论因为其模糊的定义和不明确的指代,根本就谈不了对错。
根本谈不了对错的理论,采不采用就全看当事人的主观臆断,于是比企谷选择相信这些理论,进而这些理论支撑借口,这个借口让比企谷认为自己初中的经历不是白费的,不是没有意义的,那些痛苦的经历是自己成长的标志。
说穿了,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活动过程。
但是环境一旦变化的时候,这些理论就失去了正当性。
比如说比企谷认为“自称理解了能教他人什么的都太狂妄了”
这个观点正不正确?这全看怎么理解。因为全看怎么理解,这个理论没有判断对错的意义。
比企谷八幡在作为旁观者观察别的人际关系圈的时候,肯定是见过很多反面例子的。
因为这些反面例子,比企谷八幡能坚定自己的理论。
但当比企谷八幡有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圈,而且这个人际关系圈还特别不一般,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个性,每个人都会往自己希望的地方前进的时候,重点是这个人际关系圈的每个人对比企谷八幡都抱有不同程度的好感的时候,比企谷八幡开始矛盾了。
对于由比滨结衣的好感,比企谷八幡一开始是不相信的。
不相信的原因,在于初中经历。
至于比企谷八幡认为的“她是因为我帮助了她的狗所以才对我有好感”只是他对于自己的“不相信”做马后炮一般的辩解。
当然这里不是说八幡认为的理由是错的,只是正常人是因为这个理由而不相信,八幡是先不相信,之后才找理由。
之后,经过了老贼安排的一些事件,让比企谷八幡在某种形式上否认了自己的那个理由。
如果正常发展,比企谷八幡也应该相信由比滨结衣对自己的好感,但是比企谷八幡仍然不相信。
于是这里杜航埋了个伏笔,间接说明比企谷八幡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是让比企谷八幡不相信对自己的好意的真正原因。
于是比企谷八幡线沉寂了一段时间,再到比企谷线的时候已经是第七卷末尾。
第七卷末尾到第九卷,比企谷八幡发现,自己因为过去经历而形成的深信不疑的理论,和他所处的现实已经有了不可调谐的激烈冲突,这个冲突直接导致侍奉部三人的关系名存实亡。
比企谷八幡并不是一开始就追求孤独的人,他的孤独和理论是被逼无奈的心理防御导致的。所以在第七卷之前,虽然比企谷八幡自称自己孤独,但仍然沉浸在和侍奉部三人一起活动的感觉。
也就是,比企谷八幡在享受他初中的时候从未享受过的东西,团队感,归属感,成就感...etc
比企谷八幡嘴上不会承认,但身体很诚实。此时比企谷八幡的行动和他之前所持有的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分歧,而且此时比企谷八幡的思考,也开始有了转变。
又经历了杜航老贼安排的几个事件后,行动和理论的分歧终于爆发了。
比企谷八幡发现,以前那些能让自己逃避痛苦的理论,现在却让自己更加痛苦。反而自己违背自己理论做的行动,却给自己带来自己本质上希望的东西。比企谷八幡必须要做出个决断。
于是就有了春物中我最为欣赏的片段,比企谷八幡通宵对自己进行思考,否定自己的那些理论,思考自己的变化,思考自己原本需要什么。
只有在这个时候,比企谷八幡才终于开始相信,由比滨结衣确实对自己有好感,而且不仅由比滨结衣,雪之下雪乃也是。此时他之前的理论“自称理解了能教他人什么的都太狂妄了”也被他抛弃,因为比企谷八幡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别人对他的好意,而比企谷八幡也开始认为对别人的好意进行恶意揣测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至此,比企谷八幡自身的问题也就显现出来。
比企谷八幡囿于自己以前所设定的“角色”,这个角色孤独,理智,对别人的好意揣测动机,趋利避害,不和别人有过深的关系。这个角色曾经帮助比企谷八幡逃避痛苦,但现在却对比企谷八幡造成伤害。
比企谷八幡脱离角色的束缚,决定说出自己真正的心意,故而当他开始说出“我想要真物”的时候,比企谷八幡就已经完成了对以前的自己的否定。
至此,比企谷八幡获得了成长,自然,这样的成长回过头来看,是舍弃了很多东西后才获得的。
但谁说“舍弃”是不好的呢?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的迭代自身,这才是成长的真相。
于是回归问题
比企谷八幡是很多孤独的人的特质的集合体
比企谷八幡所经历的,是所有有相同问题的人所期望获得的救赎,换句话说,杜航在写春物的时候,如果把比企谷八幡代入以前的自己,那么老贼一定是在想“如果我当初有这样的经历,现在也不会那么扭曲了。”,也就为什么平冢静这个角色一直在引导比企谷。
成长后的比企谷八幡,是杜航所希望的,也是那些因为童年阴影,在人际关系上变得和大众不正常的人,所真正期待的自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