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梁文道常识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梁文道常识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梁文道常识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梁文道常识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梁文道常识经典语录



同志,你没看序言《江山不幸诗家幸》吧~序言真的很重要,虽然不大尽信但是可以大致了解到作者的出书意图或者是在这本书里,作家最想表达什么。《常识》上序言有说明书名的来源“我们常把经典和畅销书对立起来,觉得后者虽能红极一时,终究是过眼烟云;而前者面世初时光华内敛,却能长明不息。写书出书,当以铸就经典为职志。然而,我却一直向往西方知识史上一种以畅销为荣的出版物,那就是“小册子”(pamphlet) 了。从长度来看,这手册型的小书只不过是篇长文的篇幅;从深度看来,它们不求专精但求浅显。知识分子在皓首穷经钻研学问之余,写这些上不了庙堂的东西就是 想普及某种观念,为社会的变革造势。假如它们畅销,一纸风行,那大是目的达成的征兆。擅长小册子书写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Wright Mills)曾经嘲笑出版商:“你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出版’。你们一想到‘出版’这个动词就想到印书,但它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它的真正意义是‘面向公众’。”寻常书商印书,赚钱是动机;写小册子的知识分子出版,却是回到“出版”(publishing)的根源意义:让一种想法公诸于世,交给“公众”(publics)分析思考,再酝酿出变化社会的土壤。

包括米尔斯自己的作品在内,几乎所有轰动一时的小册子都消失在故纸堆中了,就像完成任务的士兵,总有告老的那一刻。唯独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的《常识》还算是个例外,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乃美国奠基档之一。历史学界一直争论鲁索等启蒙思想家对法国革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假如他们的论著当年并不普及,我们能说革命群众其实全是他们的读者吗?《常识》就不同了,在它出版的头一年里,这本可亲易读的小书扎扎实实地印出了五十万册!可别忘记当年北美十三州才有多少人口,其中又有多大的识字比率。说它造就了美国独立,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断章取义一段,自己体会“常识”吧,百度百科常识的定义: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常识》这本书不算很专,但是我认为你真想看某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看专业领域的书,这本书貌似是08年出版的,但是今年2013年看来也没有过时,如果你刚好看完近期几本《看天下》类似的杂志,可能你会对书中讲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刻。《常识》就像一盘大杂烩,但是有一定的顺序,它的短处是不专但相反的,也是一种长处。如果想研究书中某些话题最好另寻资料了解,例如中日问题,你想彻彻底底地了解,短短几页,你能知道多少?总之对于我而言,最多就只有导向作用,让我另辟道路认识同一个问题。这本书对我最大的益处是让我从另外一些角度思考问题,还有就是不要太相信某些杂志的文章。我认为读好一本这种评论类型的书,最好自己考证一下,梳理一下,联系事实。

梁文道常识经典语句



  梁文道的书名《常识》,这是来自美国立国时期的托马斯• 佩恩(Thomas Paine)的同名书,这位给自己取名“痛苦”美国之父,难以社会对个人的不公,英国对美洲的欺凌,写出了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常识》,却卖出了50万册(当时北美不过200万),它唤起了北美民众独立的信念。在今天这本小册子依然被列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中第一本。

  梁文道说过:“常识”是我很关心的一个概念。所谓“常识”,就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他又说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通读全文,不可否认,梁文道有很高文学素养以及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措词用得好,讲得也很客观,在文章中,他并没有回避时下热点的问题,文章中他冷静而富有理性的观点,对于我们而言,是一剂清热解毒的凉茶。

  在民间:政府的好帮手主题下,梁文道列举了在面对天灾时,日本政府迟钝的官僚系统与高质的公民,民间组织的捐献活动进行强烈的对比。同时他又指出在08年次“百年不遇的超级大雪灾中,政府的缺陷与民间社会的的缺席。作者认为在天灾面前,不应该只让有关部门去垄断救助,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强大力量。在文章中,梁文道直接指出了政府架构条条块块间的不协,、机制的缺陷,、危机管理的不足与基础建设的脆弱的缺点,这是很多作者都无法做到的。

  可以说梁文道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是个斯文不失风趣的读书人,他讲的事情其实并高深,只是常识,至少是现代文明的常识。常识的作用在于解惑。不过,也并非大家经常谈论的东西就可以称为常识。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明星的八卦,绯闻。

  与“常识”相对立的,应该就是“潜规则”。曾经勇敢揭露“非典”真相的钟南山院士又在两会上放炮,抨击“领导不在讲真话,领导一来颂功德”的会议作风,赢得热烈掌声。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潜规则,人人都知道是病态的,但人人都要按着这个规则来进行,否则就只有离开这个圈子,而现实又常常逼着许多人不能不参与这个潜规则,这就是“反常识”。缺乏“常识”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野蛮而荒谬的“反常识”中,

  当然文学就是作者的看法,也是一家之谈:

  在国耻:向“百年国耻”说再见这个主题下,梁文道举了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代表“阿Q”,“阿Q”确实存在国民的劣根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作者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些中国人把某些国家的旅游景点特意以中文书写的“禁止吐痰”警告牌单纯地解读为歧视中国人,梁文道认为以这是一种稍经刺激就立刻动怒的敏感反应,认为这是一种自我贬损的冲动。对于这一点,我非常不赞同。在外国旅游景点中,它赫然用中文写着“禁止吐痰”这四个字的警告牌,若是有其他文字的警告牌还好,但它独独用中文写,这是代表什么,这种场景屡见不鲜,如在外国的厕所中,独独用中文写着“请冲水”,这明显是对中国人的素质看不过去,用中文写着告示,诚然写告示的人可能只是出于一种提示作用,但在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这种行为的不屑和鄙视,但只是用中文写着,这意义不明而喻。这显然是对中国人赤裸裸的挑衅。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能意识到。但是梁文道却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自我贬损的冲动,那么当他看到这些字牌,他又有什么想法,就是一笑置之?  

  梁文道在文中提过,他要以“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待事情,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以我们大陆的角度去写,他更多的还是从一个港台同胞的角度去看大陆。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大陆人看起来是常识的东西,对于在他们另外一种生长环境里成长里来的人却很难懂。可能也有略带反讽的意味吧。
  常识》是梁文道在大陆出的第一本书,除了真话,还是真话。不过毕竟一本书写的只是作者的观点,没有人能保证作者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但是总体来说,有这样的书很好,希望将来有更多这样的书籍,让现代思想的活水来浇灌荒芜的马勒戈壁。

觉得梁文道是个博大精深的学者

书中收录了一些道长在报纸专栏上的文章,基本上是散文与时评,评论多是针对08年及以前的社会新闻(毕竟是那个时候出版的嘛)。 看其他人的时评专栏的集子会有过时了的脱节感觉,不过读《常识》应该没有,因为道长的文章总是从时事发散出去,介绍很多国内外大思想家的观点,给我们启迪。 有的人批评道长是抄袭别人的想法自己没主见,抨击得也不够大胆,不过我还是很欣赏道长,看书名就可以发现,他认为书中的思想是每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都应该了解的,常识而已,他没有以阳春白雪自居。 他并没有用自己的口吻讲各种观点,何谈抄袭,有关思想的出处他都有谦逊地作解说,能整合各大思想,何谈没主见。这么多知识都能信手拈来,越发让人感到他的博学。整本书的态度十分温和,因而有一股浓厚的理性之美,个人认为,这种心平气和引导人启发人的著作才最珍贵。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