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想要阅读台北沉睡了经典语录,想要了解台北沉睡了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台北沉睡了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台北沉睡了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台北沉睡了经典语录
台北沉睡了经典语句
上学期在台师大访学,写了点东西,copy到这里吧
自上海飞到台北不过两个钟头。路程有限,回忆却不可估量。美好的回忆总是值得玩味。在台北度过的些许日子,总是一再浮现。
记得刚到台北时,还未找好住处。先前听说房源很多,到地方才发现并不如此。所寻到的租屋,不是毫无通风透气处,便是贵得咋舌。开始两天颇为心急,后来终于找到一处集体短租宿舍,恰好又有几位海师同学也在此预定,方才心安。便出门走动走动。先到离住处不远的中正纪念堂,开始时颇觉新奇,状貌略似中山陵。日后才知此类白色恐怖遗迹,除了吸引游客、记录时代外,更多的是对威权统治的痛苦记忆。中正纪念堂前有两座相对而立的建筑,外观仿明清宫殿,一者是音乐厅,一者是戏剧院,合称国家两厅院。住在大城市的好处之一,便是不断的文化活动。后来有段时间,每周末都会去看场舞剧、话剧。两厅院所在的广场,原名中正广场,九十年代民主化以后改称自由广场。自由广场附近,便是台湾的政、军中心。
台北最繁华的商圈在101一带,和大陆无异。繁忙的老街旧巷才是消闲的好去处。图书馆后的永康街闻名遐迩,许多老店、名店都汇聚在这条街上,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招牌上,写着正楷大字的店名,倒成了一种特殊回味的景观。不同面孔的饕客游人,也欲在此一饱口福。有次在永康街的一家烧腊店,一个老太太叹道不解为何有这么多人来逛——“在这住了那么多年,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呢?只有你家好吃!”有时在图书馆坐累了,便买杯奶茶,在附近街巷随意游走,怡然自乐。
台北的街巷,多以大陸城市命名。我后来才知道,街巷命名的顺序和大陆城市的地理位置一致。譬如我所住的泰顺街,在台北市的东南部,对应浙南泰顺县,附近还有温州街、永康街等等。或许是为了给大陆遗民些许盼头、又或许是为了不让晚辈忘却,蒋家父子可谓颇费心力。后来我才知道,这一记忆植入的过程,伴随着的是杀戮与恐怖。台北的街巷是那样静谧,即使附近就是喧嚣的夜市,巷中也只有平淡的生活。偶尔传来些许远处的喧嚣,却也随风飘散。街巷干净,罕见脏污。楼房多有些历史,偶尔也显现出些陈旧和破败。有时一片旧房中也会冒出一栋极富设计感的楼房,便知是富人的住处。师大、台大附近的小巷,又多名人故居。仅是住处附近就有殷海光、梁实秋故居,巷口那推车摆摊的姜汁小圆子,香甜中也混了些文人的味道。
从我住的巷子到师大不过五分钟步行。师大的校园很小,几个校区零零散散聚在一起,校内的广场等也多显得微缩。行政大楼等建于日据时期,红砖贴皮辅以白色饰带。文学院大楼则实为四栋楼由连廊连在一起,所有文科院系都置于此中。一开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校园内无障碍设施的完备,常看到身体不方便的同学乘轮椅或由导盲犬引路。其他公共设施也都完善。论建筑特色,师大算是平庸。几栋楼的设计中规中矩,有时在图书馆附近闲逛,总能见到新建的师大美术馆。据说建筑师想营造台北巷中惊鸿一瞥的感觉,却生造出了一个张牙舞爪让人不安的怪物。看建筑还是去台大,从日据时期建筑到王大闳等人的现代主义建筑,再到伊东丰雄设计的台大社科院图书馆,不同时代不同气质混于一方校园内,五味俱全。
后半学期的闲暇时光则多是在图书馆内度过。师大的图书馆,除了外语文献较多以外,并无太多特殊的地方。常常在边廊的位置坐下,起身便能望见远处的台北101。在那里摆开电脑和书本,虽有考试、作业的压力,但也能在书中获得一份安适。偶尔也会去趟台大图书馆,得益于小中庭,不显大的外表下却有巨大容量。我是那种晚睡晚起的类型,所以常常晌午才到图书馆,一直待到晚上十二点多。图书馆的地下一层是通宵自习室。很多个夜晚,当我离开穿过空荡荡的罗斯福路,沉睡中的台北更觉可爱。
当然,日常的生活仍以上课为轴心。有几幕让我记忆尤新。在文化人类学课上,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让我深深感触到文化的强大塑造力量,彼时恰逢“九合一”选举,对社会现象进行现学现用的文化分析、丰富有趣的小组报告加深了我对文化研究的兴趣。在政治哲学课的尾声,老师从对罗尔斯正义论的台湾讨论出发,详细分析台湾社会历史与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和同学一起探讨台湾与大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洋哲学史课程更让我感受到了对真理追寻的力量和现实行动的重要性。其间我也结识了一二台湾同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给我提供了新的视野。
除了上课,一些讲座也极富价值。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葛兆光先生在中研院的讲座。葛兆光是复旦大学教授,讲座现场也有很多大陸的同学慕名而来,结果讲座开始之前俨然成了签售会。在讲座中,葛兆光论述了他对“中国”问题的一些分析和见解,梳理了“中国”的历史变动和现实困境。这场讲座也给我很大启迪。
台北市郊有很多好去处,农禅寺、市立美术馆、淡水、人权博物馆等等,不多赘述。台北居不易,同住一处的很多伙伴,从中南部到此“北漂”,又因工作的失利而黯然回乡,我也在那突然变热的雨季匆匆离开。但此地的回忆确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