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中庸之道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中庸之道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中庸之道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中庸之道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中庸之道经典语录



  破译中庸之道 大约在2500年前,孔子去鲁恒公庙观礼,看到了一个歪倾的一瓦罐。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了,装满了水,却反而倾倒了。” 孔子由此大为感叹,悟出了中庸之道。  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者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南子是春秋时著名的美女,当了卫国国君的夫人。她听说博学多才的孔子最近来到卫国,很想见孔子,就向孔子发出了邀请。孔子也早闻南子的美貌,心向往之,但又怕学生说闲话。  他真是左右为难。 假装不动心?不,那不成了伪君子了? 干脆与南子来真格的婚外恋?不,那不是成了登徒子了? 伪君子,登徒子,左右为难。孔子忽然想到了鲁恒公宗庙里的瓦罐,采取了中庸之道。 他欣然应邀,与南子谈论音乐,弹琴唱歌。在优美的旋律中他们一个暗送秋波,一个眉目传情,互相欣赏,心照不宣,如沐春风,如浴温泉,但又没越界限,用眼光抚摸美丽,用语言辐射温柔。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 中,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   中,就是升了官不专横跋扈,丢了官不低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为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 中,就是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 中,就是不卑不亢,不左不右…… 。

中庸之道经典语句



   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封建社会里,她一直是我国儒家学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人生哲学的方法论,其中的一些思考和理念是很科学的,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看待,从中正确地汲取养份,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什么是中庸之道?程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以上,是摘录部分《中庸》内容,基本概括了《中庸》的实质,其中,我最为欣赏的是“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我以为这正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强不息、包容万物的根本所在。 古人讲求的中庸之道,虽然是至理名言,但是,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上来看,古人的中庸之道,仍然是静止的、片面的、单一的,虽然表面追求中庸,强调中庸的作用,但只是消极地、静态地墨守成规,保持基本的“零界线”,而没有动态地、运动地思考中庸的积极意义,导致认识上的片面和单一。   那么,什么是中庸之道的实质?个人以为,中庸之道的实质在于高度地认同矛盾论,即矛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告诉我们,矛盾统一、同一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且,矛盾的双方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既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相互转化,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不同时期矛盾、不同地点的矛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时代潮流时,要用矛盾的基本观点,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把握不同时期矛盾的特点,在认识“矛盾转化的度”上下深功夫,正确地认识不同时间段的“度”,从而,科学地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同时,还要预知“度的变化方向”,预知时代潮流,然后,引领时代潮流;在不断运动的世界中形成科学的思想,从而,科学地指导新的实践,实现人类社会质的飞跃。   0我们先看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世界上的哲学基本流派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当时分别以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主要认识是物质和精神谁为第一,谁主导谁;但是,在具体的方法论上,费尔巴哈却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言论方法论,而黑格尔却以运动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形成了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在研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思想中,尊重、认同、强化了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同时,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同样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马克思汲取了他的方法论,发展了辩证法思维方式,再升华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形成了科学的方法论;因此,马克思在尊重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用科学的辩证法思维升华了人类哲学思想,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由此可见,马克思高度地、自觉地认同中庸之道,并高度应用中庸之道的兼容性,积极、客观地汲取矛盾双方的养份,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再看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伊始,中国人民就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完全称得上伟大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当时中国没有盲从于苏联,而是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开创,在认识和方法上难免有偏差,人们过多地热衷于思想改革的精神建设,甚至忽略了物质的基础因素,从而产生一些唯心主义思潮,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正是中庸之道中的“过犹不及”;而自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开放,仍然是探索,邓小平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不假,这时,人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多地重视物质的重要性,片面地强调了物质的重要性,忽略了精神意识的辅助性和能动性,精神文明建设几乎形同虚设, 造成了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自去年以胡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形成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产生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求真务实,宏观调控”的胡锦涛思想,强调“三个文明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当代世界潮流的认识,她是对中国五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统一、兼容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的能动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实践证明,她是完全科学的,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完全符合当代世界的潮流,真正在“矛盾转化的度”上进行了科学把握和科学引领,完全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意愿。   所以,我们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中庸之道,要理解真正的中庸之道的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看待问题,在认识“矛盾转化的度”上下功夫,正确、科学地认清时代的特征,把握时代的脉搏,不但要“与时俱进”,更要“引领时潮”,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胡锦涛思想指导下,科学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实质中华民族历史上质的伟大飞跃!。  

提到中庸两个字,人们往往认为指的是《中庸》这本书。其实,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更多指的是一种智慧,所谓“中庸之道”是也。

“中庸”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历代圣贤的推崇。可惜近百年来,由于西方科技发展的冲击,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被人们误解甚深。尤其在今天,人们在疯狂物欲作祟下,世俗的人们把它理解为骑墙派的“墙头草哲学”、模棱两可的和稀泥、随意妥协的老好人、凡事不冒头不冒尖、无原则、左右逢源、滑头狡诈的处世之道等等。还有人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如此伟大的思想竟然被曲解得如此不堪,可见今天贪婪的人们无知到什么程度!他们置祖宗的教诲于不顾,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欲望,我想,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来形容他们是恰当的。

有鉴于此,正本清源,还“中庸之道”以清白,应该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当仁不让的职责。某虽不才,愿意以自己的浅薄见解为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尽一点心。

一、正解“中庸”

“中庸”一词由孔孟提出,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雍也》);“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等等。这些话诠释了孔子的“中庸精神”。

在后来的战国时期,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对爷爷的“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将“中庸”的概念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提到世界观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1章)。他认为“中”与“和”是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遵循它,让事物和谐发展,就可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繁荣兴旺。这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个人率性而为而符合天道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关于《中庸》的作者还有一说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这个问题无需纠缠,我们还是按照汉代《中庸》郑玄注为准:“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以儒家为主流的文化史,而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就是中庸。儒家及中国多朝统治者都把《中庸》奉为经典。但儒家思想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主流的,它是继法家、道家之后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的。

商鞅、李斯、韩非等法家人物将法家思想在秦扎扎实实地实践了一把,由于法家思想过于强调严峻立法以致出现了“焚书坑儒”这样极致的做法,但秦朝的短命让人们意识到法家的东西并不是治本之道。法家思想看似法治,本质却是人治。商鞅在近代被美化了,如果你读一下商鞅写的书《商君书》,你一定会对商鞅这个人的评价大打折扣。因为里面说的都是愚民政策。这种违背人性、违背人心、剥夺人们自由和快乐的东西毕竟不能长久。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开始推崇黄老的道家治国理念。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汉文帝、汉景帝重视农业,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

“文景之治”是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它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景之治”得益于道家的自然之道,

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董仲舒的努力,儒学才取得“独尊”的地位,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从此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一个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封建官僚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精英阶层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中最重要并贯穿始终的思想观念就是“中庸”。

道家和法家思想对于治国来说,一个过宽,一个过猛,这是两个极端,所以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为政的关键,在于宽猛适中。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

中庸,从思维方法论的角度说,也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中”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种“正道”,按现在的理解,就是一种真理,是规律,是事物存在的依据。

从现象上看,中庸是一种“度”的把握,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个“度”是因时因地而变的,它像“易”一样难以确定,易是道,中庸亦是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从这一点看,“中”就是天理,它是一种心灵的智慧,所以其本质也是无法言说的。所以说“中庸之道”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难以把握的。

中庸的核心就是主张“执两用中”。“中”的含义就是“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既反对“过”也反对“不及”。“过”是超过了正确,“不及”是达不到正确。也就是不偏向某一个极端,讲究合适。“庸”,意为恒常无奇。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恰好合适,即指适度而合常规。《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说他总是三思而后行,孔子纠正道,两思就可以了,因为事物无非就是正反两方面,都考虑到就可以了。颠来倒去的思考就是缺乏决断,不思考就是刚愎自用,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与堂·吉诃德的盲目冲动就是典型。一个是不及一个是过,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过”和“不及”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中庸对两者都加以排斥,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孔子称赞舜的处事方法是“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6章) 。而他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他反对用两种极端的办法与手段处理事情。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基础、核心。它贯穿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之中。

对人而言,中庸就是人不善不恶的本性,也是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之中”就是念头未起,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之时。此时,只有本原的“性”在心中,没有恶,没有善,有的只是良知,犹如一个纯洁的婴儿。过了这个“中”就有了好恶,有了善恶,有了人欲。如果表露出来但符合天理,这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到达了“中和”,天地自然运转,万物自然生长,人间政通人和。

中庸是以“义”为原则的,《中庸》里说:“义者,宜也。”即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宜”:适宜、合理的意思。韩愈在《原道》里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朱熹注解:“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所以,中庸之道决不是如有些世俗观念所说的折中、妥协和无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