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常识》梁文道 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常识》梁文道 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常识》梁文道 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常识》梁文道 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常识》梁文道 经典语录



《常识》梁文道 经典语句



《常识》:评判的态度

有见于部分四川震灾灾民群聚法院,打算状告政府忽视学校建筑工程,导致子女魂断校舍,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发表了一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的文章。他劝告这批捧着遇难子女遗照的家长应该先让政府全力救灾,整顿好堰塞湖的危机与人口流动的问题,不要急着在这一刻诉苦申冤。余先生还动之以“大局”之情,他说:“你们一定是识大体、明大理的人,的人,先让大家把最危急的关及几十万、几百万活着的人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怎么样?”他又呼吁团结,因为“只有当这些里里外外的多重力量不受干扰地集合在一起,才能把今后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步步完成”,要是“横生枝节”的话,“一些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整天等着我们做错一点什么呢”。

余秋雨先生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颇有大局之风。在全国沉浸在焦虑,忧伤情绪的情况之下,仍能保持理性劝告灾民。我以为余秋雨先生的劝告是极好。但道长(梁文道)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这篇文章出来之后,立刻惹起一片争议。我想余先生的问题就在于忽视了独立文人的位置,袭用了近日非常流行的“震灾大局观”。根据这种观点,灾难当前,全国人民应以大局为重,有任何质疑反思都不要提出(至少暂时不提),以免阻扰救灾。问题是相信这种观点的人从来没有解释过“异议”到底怎么阻缓了救灾,难道有人怀疑地震预警没做好,军警搬石头的手脚就会慢了下来吗?难道有人要监督捐款的使用,地方政府就不再理会幸存的灾民?最奇特的一点是这些论者似乎以为整个政府乃至全国十三亿人都在忙着防洪,所以大家要“团结”,千万别分心。例如这批家长明明是要向法院提诉,余先生为什么会觉得这叫做不识大体呢?莫非连法院的人也跑去疏导堰塞湖,所以没空接受状诉?再看余先生十分强调的“反华宣传”,我们当可发现余先生其实是怕一群家长哭诉豆腐渣工程的场面不好看,会被“反华势力”利用,有损国家形象。如果这批家长愿意忍一忍,等那些还在关注灾区的外国记者散得差不多,那么国家的利益也保住了。不过我们应当仔细地把政府从这里所说的“国家”抽出来,因为镜头下的示威场面不必然损及包括示威者在内的灾民,它真正损害的其实只是当地政府的形象罢了。所以余先生的“大局观”主要还是“当局观”。话说回头,这也是我等平民常有的习惯,动不动就叫人“顾全大局”,虽然明明想的是当局。似乎大家都和领导人很熟,都没拿自己当外人。

道长很多观点说到了点子上,例如独立文人的位置。文人应始终依照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做出独立判断,而不是站在当权者的角度。再如“阻扰救灾”,其实是没有基于事实的泛泛之谈。“反华势力”的观点则好像更是把自己摆成当权者,要注意好政府的面子工程。

在“灾民请愿”这件事上,两人各有各的道理,道理正确与否见仁见智。但道长提出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我之前对“灾民请愿”的看法,我开始怀疑,之前在此类问题作出的判断是否有失偏颇。

我想我中了道长的计,因为道长整理自己往日的评论、文章,集合成册,名之《常识》,就是希望能动摇读者的心理,好去普及他所认为的常识。但这本书里的是道长自己的观点,道理未必全队,单单以这本《常识》去确立自己的常识,岂不危险?的确是这样,这本书的观点不可盲从,这也正是道长所提到的“独立文人的精神”。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其实是基于对自我认知的怀疑。我今天的一切所思所想,是基于从小以来父母老师的教诲,著作课本的学习,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舆论吸收。做出的很多决定,是基于长时间耳濡目染后形成的不需再次思考的常识。但如果常识出错了,是不是我所做的许多行为就是错的?

所以我需要一个坚持独立,学术背景出色的前辈,让我的常识和他的常识进行印证和反驳。梁文道为什么是一个适合的人选?98年便开始活跃于文化届,知识界。游走于两岸三地,从未为一家公司长期任职,一直坚持独立知识分子的姿态。也长期在《明报》《南周》等国内知名评论刊物发表观点。但读了《常识》之后,我才意识到梁文道的阅读量之大,知识涵养之深远超我对他的认识。无论是时事政治,还是社会民生。这哥们总能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有时所用的书目,还是在特定细分领域的前沿论文,弄得我怀疑道长一天除了“多读书,多看报”便什么都不做了。

在阅读《常识》期间,自己的常识与道长的常识不断交锋,谁也不服谁,但往往在看完道长对自己观点的论述后,自己的常识总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件事顶重要。一是求知的能力。道长在《圆桌派》中曾说过:“有人到了特定年龄,会失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看到不符合自己认识的观点,会自动略去。”所以,面对不同的观点,选择“先听后思再辩”的心态,个人认识才能进一步提高。

第二是胡适先生在《新思潮的意义》中所提出的“评判的态度”。

尼采说现今时代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从前的人说妇女的脚越小越美。现在我们不但不认小脚为“美”,简直说这是“惨无人道”了。十年前,人家和店家都用鸦片烟敬客。现在鸦片烟变成犯禁品了。二十年前,康有为是洪水猛兽一般的维新党。现在康有为变成老古董了。康有为并不曾变换,估价的人变了,故他的价值也跟着变了。这就叫“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所以,对任何自己曾经认定,奉为常识的观点,也应保持“评判的态度”。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书读了没

书中收录了一些道长在报纸专栏上的文章,基本上是散文与时评,评论多是针对08年及以前的社会新闻(毕竟是那个时候出版的嘛)。 看其他人的时评专栏的集子会有过时了的脱节感觉,不过读《常识》应该没有,因为道长的文章总是从时事发散出去,介绍很多国内外大思想家的观点,给我们启迪。 有的人批评道长是抄袭别人的想法自己没主见,抨击得也不够大胆,不过我还是很欣赏道长,看书名就可以发现,他认为书中的思想是每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都应该了解的,常识而已,他没有以阳春白雪自居。 他并没有用自己的口吻讲各种观点,何谈抄袭,有关思想的出处他都有谦逊地作解说,能整合各大思想,何谈没主见。这么多知识都能信手拈来,越发让人感到他的博学。整本书的态度十分温和,因而有一股浓厚的理性之美,个人认为,这种心平气和引导人启发人的著作才最珍贵。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觉得梁文道是个博大精深的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