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木心 文学回忆录 经典语录

木心 文学回忆录 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木心 文学回忆录 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木心 文学回忆录 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木心 文学回忆录 经典语录



『专题 | 木心《文学回忆录》里的书单和经典语录』O专题 | 木心《文学回忆录》里的书单和经典语录

木心 文学回忆录 经典语句



《文学回忆录》的本质是一本文学评论的文集。

评论评论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楼阁上起楼阁,离土壤更远了一点。要高屋建瓴,一层就够了。

应该说,《文学回忆录》是一本好书,但是,对于读者有害还是有益,取决于如何使用它。

这些年,贬斥此书的人也不少,理由当然是“私货太多”。即使是造诣很深的文学家,各人对于文学的审美也会有着极大的差异,那么木心这本极为私人风格化的讲课实录,当然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是,普通读者倒是不必太担心,因为那已经是神仙打架了——两个大神在争论《战争与和平》和《悲惨世界》哪个好,我们应该支持谁?错,我们应该谁都不支持,我们应该先跑去把《战》和《悲》给看了。

编制这本讲义时,木心主要用的是郑振铎《文学大纲》的框架。后者在严谨、成体系上更好,更适合深入的学习;而前者最大的优点,则在于它更口语化,语言风格更易于阅读消化,以及最重要的——木心在其中灌注了自己的文学审美,并根据这审美说了很多的“大实话。”

这样非常任性、很难在严肃文学评论中看到的“大实话”,往往可以解答读者心目中长年累月积累的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通常是不大好意思问出口的)。

例如: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这句凝练的评价极为有名,也不必在此再作多余的解释了。

其三,曹雪芹才大于文,用在《红楼梦》中,仅一部分。真正的艺术家,应有一种“自我背景”,深不可测,涵藏无穷。艺术家应该知道什么东西该留下来(作品),什么该带走,死掉算了。

这段应该奉送给多少积淀不够便急急忙忙将自己肚子里三分二两的墨水倒出来出书卖钱的人呢?作品是冰山一角,如果想成为一个作家,先要成为冰山。

古典艺术顺服自然。二十世纪艺术,一句话:人工的艺术。我在六十年代热衷于颂扬人工的艺术,七十年代忙于活命,没多想,八十年代到美国,大开“人工 ”的眼界,就厌倦了,也看清自己天性中存着古典主义的教养。但我赞赏古典,不是古典的浪子要回家。我是浪子过家门,往里看看,说:从前我家真阔气。

这是木心如何以身为例,谈如何处理古典和现代的关系。

文学上的位置,就凭他一部《忏悔录》。此书第一次,也是第一人,说:“我愿完全无遗地表呈自己。”“我非常坏,你们更坏。”我年青时相信他坦白。最近我又读一遍,心平气和。他不坦白。没有一个人,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暴露自己,打开自己的灵魂。不可能的。

这是木心评卢梭的《忏悔录》。这样的话放到严肃期刊上去,得罪的人一定不少。可是哪一个读者,又不曾这样怀疑过呢?

但这种伟大崇高的灵智境界,进去容易,出来很难。一进去,年轻人很容易把自己架空。艺术家不能这样凭着英雄气息成长的。一个人要成熟、成长、成功,其过程应该是不自觉、半自觉、自觉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罗兰、卡莱尔对我的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一上来就给我一个大的自觉,一个太高的调门。

彻夜耕读《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人,会不会对连篇累牍的“对什么是好音乐好音乐家”的分析辩解而感到疲倦呢?木心说了实话。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木心原本无意将此书出版,故而讲课时随心所欲,私货极多。可贵的是木心的私货是正大光明摆出来的,任性都是打着tag,让你明明白白他这里就是在从主观出发。

但是也总有一些地方,为了说明而说明,或者略有跳跃,或者略有牵强。

中国婴儿生出来屁股上都有乌青,打出来的那种乌青,那是因为孩子不愿投胎在中国,外国小孩没有这种乌青的。

这.....分明是蒙古斑(Mongolian spot),遗传现象罢了。用来作论据虽然是兴之所至,但是看着总归不大服气,“毫无道理嘛!”再比如,木心说第一次看见“拜伦”这个名字就觉得好,因而产生偏爱——可是这是翻译家的功劳,和拜伦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不服气的地方,做读者的在书上大大写一个“你扯淡!”,翻过去就好了,不必较真。

尽管如此,《文学回忆录》依然是这两年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因为许多论述是木心心血所系,是他在漫长的阅读和写作史中捕捉到的一瞬间。是钥匙扭转,锁孔中透出微光的时刻;也是读者千金难买的、开卷有益的时刻。

之前所说的此书是好书,但是可能有害,就是因为主观性太多,对于懒怠读原著的读者来说,太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那么最好的用法,还是把它当做“文学的索引”来看。或者更具体些,当成“书目的索引”来看。

因为木心自身阅读经历的关系,他有偏爱的作家,有偏厌的作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木心讨厌王尔德,为其优柔自恋,唯美而不真诚。可是我是个俗人,喜欢王尔德的音韵优美意象柔和,那我还是得听我自己的。每个人起来的土壤不一样,对艺术水平差异不够显著的作品作家,不必太计较高下。也许以后我也会讨厌起王尔德,但是,一定不要是因为听了木心的话所以去讨厌。

我的观点是,此书不可不读,不可读超过三遍。

木心,原名孙璞,是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老先生一生颠沛离乡,终生未娶。现摘录些他老人家一些经典语录,与君一同欣赏。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在木心先生讲述《文学回忆录》也称起源于佛教的“木铎之心”。嗯,当时听到他的名字,就有一种想了解他的冲动。 今日头条 O网页链接

此书名为《文学回忆录》,而不是文学史,所以里面的很多观点都含有木心先生本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价值判断。因此研究文学专业的读者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要能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最可贵的是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此书作为一本讲述世界文学史的作品的确使我本人受益匪浅,但在全面性和客观性上还稍有不足。因为木心先生不是学院式的教授学者,他是一个作家,是一个艺术家,而且在选择重点讲述的作家和作品时多以个人的偏好为主,所以不能把这本书当作文学史类的教科书来看待。
梁文道在这本书的前面说:它(《文学回忆录》)是一位作家以自己的双眼瞻前顾后、左右环视,既见故人,亦知来者。为自己创作生涯与志趣寻求立足于世的基本定向……大部分一流作者的文学史,其实都是他们的自我定位。《文学回忆录》里的木心便是一个在世界文学史中思索自身位置,进而肯定自身的木心。这就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也是《文学回忆录》中的木心。
我觉得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木心对于自己的定位,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与未来的读者,把大师、自己、读者三者放在同一高度来讲,既不卑微也不骄傲。既讲出了自己与大师们之间的情愫,也缩小了读者们因对大师们的敬仰而产生的距离感。他拉近了读者与文学的距离。可以说这本书能够让不了解文学的人了解文学,让了解文学的人热爱文学,沉迷于文学本身的魅力。用木心本人的话来说,讲课的目的是让大家站在世界文学的门内而不是门外。这本书也让我与世界文学更近了一步。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约莫一个月前,我翻开了这两册厚厚的书。初看书名,每个字都显得沉甸甸的---《文学回忆录》。封面上,是陈丹青的话---“我们当年这样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在纽约是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才知道,这本书记录了木心与1989-1994年在纽约给一批海外艺术家讲授世界文学史的过程,实为陈丹青的笔记。

当然,这不是寻常的听课笔记。若木心只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不同的文学家及其作品罗列出来,那么,我可能早已将这4书束之高阁。木心所讲授的文学史,实际上是带有很强的个人性质的,但恰恰因为如此,才使得它脱去了普通教科书自身的镣铐。他成为一个有机体,将文学史,讲者,与学生联系在一起,而木心也早已跳出文学的界限,飞出了迷楼。

之前没有接触木心其他作品的我,便是通过这一回了解了木心,而被他的智慧所吸引。我还很固执的认为,整本书的亮点,就是木心对生活的思考,以及他话语中流露出的真性情。书,能够表现人。因而,看《文学回忆录》,实际上也是在看木心。

木心是坦率的。他毫不保留地表现对个别作家的偏爱,他果断而几乎与他们交流,狂妄、大胆的评说,颠覆了我对文学课的想象。他爱陶潜的朴素,“陶渊明不在中国文学的塔内,他是中国文学的塔外人。”他又毫不留情地批评孔子的言行体系;而讲到拜伦,他则心潮澎湃,每句评说,都到兴致之高处,“至性、血性、男性”,是他对拜伦的形容,能透漏出他的深深崇拜;而在纪德的那句“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面前,他心惊肉跳,把它作为人生的信条。

木心的这份真实,恰恰最令我着迷的。文学对他而言,无法用他物来衡量,在文学面前,他成了小孩,成了诗人,天真、率性、自由。木心不看轻自己,他平等地站在众多文学家中,自信地与他们交流、对话。每当木心发出“这样真好!” 的感慨时,那位老先生也变得无比可爱。

而木心针对社会主流价值所提出的自己的见解,亦是全书的精华。他反感在文学中对“主义”的标榜,这种过分的自觉会演变成做作,而无法常存于文学史中;他虽善用比喻,也会这般的斩钉截铁---“比喻不是好事,是苦中作乐”;在20世纪“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作家摒弃从前的写作方式,他会中肯地让人正视古典文化的价值。

木心对文学的真诚就这样表漏无疑,因为热爱,所以深入;因为深入,所以有所改变。同时,他也像我们娓娓道来他的经历---身处在信息被封锁的社会,仍不死心地如饥似渴地阅读,探索“窗外”的世界;在文革中被迫害,他却能激励自己保全生命,用手绘的琴键弹奏莫扎特......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他能够找到令他执念的东西,是他不被现实所縛。

此外,木心在书中所体现的机智幽默,让我欢欣。他幽默的智慧,更加体现在他写的俳句中,我最爱这两句---“傻得可爱,毕竟是傻。”“智慧可怕,毕竟是智慧。”幽默不是与生俱来的,他的幽默,必是在经历了生活的起起伏伏后,所聚集而成的超脱、自在。而木心本身也存在这种发现闪光的眼睛,这或许是对美、对艺术的自觉吧。就这样顺着木心先生讲下去,不知不觉也积累起了情感,突然看到这句---“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我亦惊讶,而后如释重负般,仿佛谜团已经消散了。

在最后一课中,木心曾这样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时要有所牺牲的。这三句话,简洁,真实。曾想象着木心在和我深处同样的年纪时的情景,然后想到自己所处的处境,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无法如当时的民国青年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思考,无法通过传统的活动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的变迁,文化的断层,令人无奈,怅然;但木心又总在我低谷之时,仿佛开着玩笑般告诉我,我能拥有更多的自由,能更加大胆地去幻想,去探索。总有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去追寻,值得我们去守候。

看书前,对他们这场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感到惊讶;而在看书时,却不自觉地把自己也放在他们讲课的寓所中,仿佛自己也坐在一隅,耳畔是木心的妙语金句,不断地书安心我的观念;而当自己终于翻完下册书的最后一页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淋漓之感---他总能恰如其分地将许多人一闪而过的念头、直觉、观点都痛痛快快地说出来,让人不时心潮澎湃,或被深深触动。

这本书带给了我感动。感动的,不仅是书中每个人对文学的执着,更是木心本身。

就像木心看到纪德的话而感到心惊肉跳般,我也仿佛攫住了什么一般,感到自己有值得相信,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感到知足了。

#好文分享#这些是木心《文学回忆录》中部分经典语录。

不知原谅了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木心《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木心口述)在三楼文学库有馆藏。『专题 | 木心《文学回忆录》里的书单和经典语录』O专题 | 木心《文学回忆录》里的书单和经典语录

发表了博文《木心的经典语录》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木心《文学回忆录》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O木心的经典语录

你要求什么啊,电子版?? 拜托,别这样,这是好书,值得你话几十大洋去买的。老实讲我买了几套。。。 同学,喜欢就去买。这是木心,不是言情、

#每日一句##经典语录# 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经典语录摘记 #书香三月礼# “一个爱我的人 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 语无伦次 我就知道他爱我”——木心《文学回忆录》

展开阅读全文